六年垂帘听政,终被小皇帝一碗毒药害死在深宫……

第一章深宫

进入了雨季,这京城的连着十几日都没见日头,稀稀拉拉的小雨下个不停,久了连人也跟着困乏起来。

这不宫里的太皇太后魏氏一连几天都没出殿口,今日着实无聊的紧就遣了人传了沙苑郡主闻书玉与太妃来投壶。

三人玩了十几把,太皇太后就失了兴致,让殿里的女官松韵撤了下去。几个人坐在了小暖阁里闲话家常。

太妃田氏不禁叹道“咱们文泰朝的两任皇帝都是痴情的主,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只苦了我们这些孤家寡人在这深宫苦苦熬着。”

定元皇帝活着时满心都是梅妃一人,后来先帝继位后又独宠皇贵妃李氏,不免这后宫空荡荡的凄凉。

太皇太后闻言也是有所感慨,幽幽一叹,随后笑了起来“瞧我们这两个老家伙,在个孩子跟前说这些。”她伸手拍了拍乖巧坐在一旁的外孙女闻书玉,老太妃也跟着笑了起来。

两人没注意的是,坐在一旁的闻书玉掩在袖摆下的手正死死的攥着。太皇太后怕是如何想不到,她疼的紧的外孙女也成了这如牢笼后宫里的一人。

因为当今皇帝楼以阳也是情有独钟的人,可他的痴心没有给她这个皇后,而是那个给生了儿子楼怀济的莺妃。又有谁能想到,就到她死的那天还是处子之身。

四年的凤后,六年的的太后,连年大旱、灾民暴动、北边地龙频繁、南边洪涝不断,前有胡蛮骚扰、后有楚熙王垂涎,外是拔列国边界兵戈,内是平凌侯狼子野心。天灾人祸、内忧外患,自己抱着尚只有四岁的楼怀济,大殿之上垂帘理政,这一撑就是六年,其中辛酸涩苦,只有自知。可最后却逃不过毒死深宫,那碗楼怀济亲自端来的汤药。

天可怜见,再睁眼时竟回到了元方九年,她十二岁的时候。而她早已经过世的太皇太后魏氏正在修剪花枝。疑惑不解震惊过后就只剩漫天的委屈及恼恨,她扑到魏氏怀里痛哭不止,仿佛要把上一世所受的苦难冤屈都随着哭声发泄出来。

从醒来后过了小半月,她也渐渐从重生过后的不真实感中习惯下来,也明白了前世的恩恩怨怨也再无瓜葛,可她总会想到经由十岁的楼怀济为何要对她下毒?而这毒又从何而来?背后要害她的人究竟是谁?楚熙王楼以昊? 南镇王楼以胜?还是平凌侯杨坚?

可无论是谁,楼怀济毒死她这个母亲这件事,要如何向朝中大臣、天下百姓交待?又如何跟宗亲及外戚说明?

如此授人以柄愚蠢做法,还想当皇帝,怕是难上加难。 当初跋列国举兵来犯,杨坚借着救驾的旗号一路杀进内城,刀戈慈宁宫殿前,若不是自己封了他平凌侯,又许了大整个西北的封地,怕是当时就要改朝换代。

幸是上天垂怜,让她重回到了十二岁,一切未开始之前。 这一世她绝对不会再嫁给皇室,也再不劳心楼氏一族的烂事。

这一世她要为自己活一回,要嫁个好郎君,生一个儿子一个女儿,要教儿子文韬武略、要带女儿种花戏耍。

管他谁做皇帝,再跟自己无半分关系,只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意足,

“玲珑?”

“啊?”闻书玉回过神,看着外祖母及老太妃都在看她。玲珑是闻书玉的小字,是太皇太后给拟的。原是因为她的母亲建顺公主,也就是太皇天后唯一的女儿,从小就是七窍玲珑心,聪慧孝顺,通读诗书,文采胸襟皆不比男儿差,到了年岁就许给了安平公府的嫡子闻丰召。

一年后,先帝围场狩猎遇刺,闻丰召以命相护身亡。正在待产的建顺公主闻讯,情绪波动导致动了胎气。情况危急,建顺公主拼死生下闻书玉后就力竭,血崩不止随着夫君一道去了。

太皇太后空受后宫这些年,无非就是为了女儿能一声岁月无忧。可女儿却先她而去,顿觉得活着无意,可又怕刚落地的外孙女,孤身在闻家无依无靠,便求了先帝把闻书玉抱进宫里由她抚养。

先帝内心存疚,准了太皇太后的请求,还封了闻书玉为沙苑郡主。自此后闻书玉就养在了太皇太后身边,除了年结祭祀回安平公府,其余时间都住在慈宁宫。

而前几天重生时那场痛快淋漓的大哭,显然吓坏了太皇太后,搂着抱着哄了半天。发泄完了闻书玉不知怎么该跟外祖母解释这匪夷所思之事,只能谎称做了噩梦。

“是不是夜里又梦魇了?”太皇太后担忧的看着闻书玉。

闻书玉摇摇头,上前倚进魏氏怀里俏皮的说“松姑姑一日三餐喂玲珑喝安神汤,别说梦魇了,躺下睁眼就天亮了,一夜无梦着呢。”

魏氏瞅瞅闻书玉红润的小脸,笑着掐了把“就你个不知好的,松韵每天都是大早就亲自给你熬的汤。快别腻在我身上,叫你太妃奶奶笑你没样。”

太皇太妃在一旁也是笑盈盈道“我倒是还想有个玲珑这样的外孙女日日腻在我身边呢,我家静姝就是太乖巧了。”

太皇太后扭不过怀里这个小赖皮,只能又疼又气轻拍了她后背几掌“这磨人的小泼猴,你只管领去,我可轻快了。”

太妃装作的当真的样子喜道“那感情好,我末了就带玲珑回我宫,到时候再找我要,我可是要恼的。”

太皇太后被气乐,对着这她俩道“老没老样,小没小样”

这时有个穿着宫装的婢女来禀道“回太皇太后、回太皇太妃、回郡主,太后来了。”

魏氏与田氏诧异,而闻书玉心中一惊,糟了!

来者是如今皇帝楼以阳的生母虞氏,而先帝在世时衷情贵妃李氏一人,几欲废后另立,都被太皇太后强压了下来。

只是先帝对她也从未假以辞色,虞氏与魏氏凡事退一步的性子不同,她因为有太皇太后的护着,忍了李氏十年,终于在第十一年生了楼以阳,母凭子贵坐稳了皇后之位。又加上太皇太后的支持,以嫡皇子名义结合朝中重臣宗亲,逼着先帝立了楼以阳为太子。

第二章 记得又能如何

更是在先帝殁了后隔天,逼着贵妃李氏为先帝殉葬,接着和着太皇太后扶了年近五岁的楼以阳登基为帝,她作为皇帝的生母太后垂帘听政。

这一晃就是十五年,楼以阳也是志学之年,可太后依然没有退居之后,归权于他的想法。甚至依然在坤宁宫只有皇后可住的地方,自然也没有给楼以阳选立皇后的意思。

太后太后对此不是很赞同,可虞氏如今也不是当初需要她庇护的虞氏,为了娘家魏氏一脉,何况她百年之后,还指望着虞氏能照拂玲珑一二,因此也就难得糊涂的装作不知道。

上一世闻书玉知道外祖母的艰难,也尽量避着虞氏和楼以阳。可已经活了一世的闻书玉却知道,就在今年的下半年,虞太后生辰那日。蓄谋已久,且得到安平公也就是她大伯父闻丰累及先帝皇叔父永王支持的楼以阳,带着御前侍卫及禁卫军把正在过寿的坤宁宫围的如铁桶般严实,三日后虞太后归还朝政于皇帝,三个月后虞太后病死在寝宫。

楼以阳立她为后,闻氏一族在朝中势力盛极一时,紧跟着就是一个名为莺素的宫女,因为生育皇子有功被立为良人。

闻书玉暗道自己糊涂,重生回来这几日尽是想着怀疑这是否是一场周公梦蝶,忙着与上一世过世的外祖母相伴,分析着上一世的是是非非,却把如此重要的事情给忘到脑后。

自省过后闻书玉转念一想,就算记得又能如何?楼以阳为人多疑还瑕疵必报,行事狡诈狠绝。此番逼宫虞太后,必是预谋已久。何况她大伯父也就被拉到楼以阳一派,先不论能否劝住大伯父。若是闻家此时临阵退缩,一是怕虞后生疑,二是怕楼以阳记恨与心,里外皆得不偿失。

闻书玉苦中作乐,起码上一世楼以阳逼宫夺权成功后,闻家大功不可没,在朝中势力更是如日中天。如果她擅自乱了上一世走势,虞太后依旧握权,怕是不知道发生什么事。

思来想去,她与楼以阳毕竟做了四年夫妻,对他或多或少还是了解些。而对同样狡诈多且还陌生的虞太后,两害相权取其轻,她还是别做多余的事情了。

老太妃和闻书玉同时起身欲扶魏氏。 魏氏摇了摇头,慢条斯理道“天寒,还是请太后娘娘移步暖阁来吧。”

老太妃看了眼外面,担忧道“这样怕是她会吃心。”

虞太后与楼以阳一样,是个瑕疵必报的人。自她当权以后,先贵妃李氏生的几个皇子,无故暴毙的、疯癫痴傻的、还有遇险致残的。

宫中人都心知肚明,对她多加忌惮。像是太皇太后及太黄太妃娘家都是功勋世家尚还好,可相对两人也更加慎重,毕竟还有长兄幼弟侄儿在朝为官,打到骨头可连着筋呢!

太皇太后示意太妃坐下,没一会虞太后就带着一群宫女太监走了进来,带着笑意道“母后。”

身后的大太监康安已经端了把过来,老太妃别开眼睛,脸色不明。 太皇太后这么多年下来,心非常人能及,她口气温和“天凉风重的,亏得你来一趟。想来是有紧事?”

虞氏这几年掌权,人跟先帝在时隐忍可怜不同,如今精神饱满,面露红光,通身都是气派,言行举止都是掌权者的威信。

闻书玉一众上前给她行李,虞氏当做看不见太皇太妃,对着魏氏道“就是有些日子没来看母后,正巧今个时间宽松,就来慈宁宫瞧瞧。”说完视线落在闻书玉身上笑盈盈道“些日子不见,玲珑好像高了一些?”

闻书玉知道虞太后对自己向来温和,一是因太皇太后、二是因她背后的闻家,更准确的说是因为她大伯父闻丰累,如今的安平公,先帝钦点的辅政大臣和漠北的兵等有关。

因此虞太后一直想把闻书玉指给自己娘家的侄儿虞定文。 上一世时闻书玉对此心中十分厌恶,追其原因虞太后入宫为后前,这虞家不过是个四品的佐领,而虞定已经弱冠却还未娶妻,聪明人都知道虞太后想用虞定文攀附权臣,抬高娘家的势力。

这真正的世家大族又有几人能瞧得起这种做派,愿意的反倒是虞太后看不上。几番下来就把注意放到了闻书玉身上。

可惜的是上一世楼以阳当权后,她就被皇上困于后宫,一生坐着有名无实的后位,而虞定文及虞家一脉更是被持续打压。同是困境中的两人生出几分同病相怜的感慨,于是在虞太后死后结为盟友,互相的扶持到楼以阳离世。闻书玉从皇后成了太后,虞定文成了他的朝中中流砥柱重臣。

闻书玉努力回想上一世这个年龄时候自己是何模样? 模糊记得那因有太皇太后和安平公护着,她活的很是天真浪漫,基本上没人来得罪她,而对这个虞太后也是客气疏离。

那就按着前世的继续做个懂规矩天真小姑娘把。 她朝这虞太后回个微笑算是回答。

她也是曾做过这天下六年的主子,对虞太后的心思还是能把握。果然虞太后没有觉被冒犯。而是觉得这小姑娘乖巧懂事。

太皇太后看着心里不喜,她知道虞氏的打的什么主意。可她不喜欢太后,因此也不喜欢她的侄子虞定文。她轻轻巧巧的转移了话题“小孩子都是一天一个样。对了,我听说皇上最近进膳用的不多,胃口好像不好,是不是病了?”

虞氏闻言笑了笑道“已经叫温太医瞧过了,诊出来是因积食导致的胃口不好。没什么大碍,吃几幅药,再禁食几日就可。”说完把视线落到闻书玉身上“前些日子在母后这吃了桂花糕,说是你亲手制作的?玲珑人长得不但漂亮,手还巧。”

闻书玉,安平公府的嫡小姐、先帝钦封的沙苑郡主,太皇太后疼的似眼珠子的外孙女,别说虞太后了,就连给太皇太后亲自做的东西,也不过是移步膳食房动动嘴皮子,指挥着撒点小佐食。

第三章 虞定文

虞太后也在宫中身后多年,岂有不知的道理?这么说也无非是让其回避。而已经活了一世的闻书玉,对于听弦知意的事情也没少做,当即起身行了个礼“这桂花糕也不是什么难做的吃食,既然您喜欢,玲珑这就去做一点,请问您喜欢甜一点还是淡一点?”

虞太后眼中闪过赞赏,笑眯眯道“甜口淡口都可。”然后头一扭对着站起来也准备走的太皇太妃道“让玲珑一个人去忙,留下和我们说说话。”太皇太妃只得坐了回去。

闻书玉边往慈膳食房走心中边琢磨,既然把老太妃留下,就只能是宫里的事,可这后宫人口伶仃的能有何事?难道是虞太后转了性要给楼以阳选妃立后?可前世自己做了皇后是在楼以阳带兵逼宫夺权之后,立后也无非是给闻家立功的表态,同时也是为了拉拢她大伯父及太皇太后的支持。

死来想去都没个头绪,这冷雨携凉风吹过,闻书玉经不住打个抖。身后有个慈宁宫小宫女抱着苏绣水纹披风追了过来“群主,太皇太后命奴婢给您送衣服来。”

闻书玉裹了披风感觉温暖很多,她拢着披风的两侧往膳食房走,这边小太监看到人,连忙上前迎了几步,后面的人早早把膳食房的外的帘子打起。

进了膳食房,小宫女帮闻书玉褪下身上的披风抱在怀里。 闻书玉正准备吩咐人做桂花糕,转头时余光扫到不远处正站在两名穿着锦衣的男子,明显不是内侍。

她心中诧异吃惊,男子的清朗的声音已经传来“郡主,好久不见。”

这声音?虞定文?!

闻书玉定睛看去,男子面如冠玉,眉如墨画,一双桃花眼看人时总像含情脉脉,微翘的嘴角总似带笑含嗔。若不是这修长宽厚的身躯,真怕是一副女儿家男装戏耍,难怪虞定文能号称内城第一美男子。

上一世她还对他戏语过“爱卿若是生为女儿身,怕是倾国倾城不假。”想到这里不禁面带微笑,语带熟稔的喊了声“虞大人。”

虞定文眼中闪过诧异,这沙苑群主,太皇太后的明珠玉宝,见了他一贯是高高在上的不屑一顾,今日却和往常有些不大一样,着实让人惊讶,难得是病了?

压下心中疑惑,他侧了侧身子,露出身后的男子道“郡主,这位是淮山副都统儿子杨坚。”

话音刚落闻书玉就面色大变,警惕的向后退了几步,回头看着自己宫女的仟草,上一世时自己封了杨坚为平凌侯,又许了整个大西北的封底安抚他。可这人却依然不知足,每至岁贡的时候总来京结党朝臣,忤言狂语大放厥词,还闯她内室,强要了一直跟随他的贴身宫女仟草。

这世她不打算当整个皇后了,仟草也不必跟着那个混账东西。倒是这个虞定文何时跟这个杨坚扯在一起了。

想死前最后一次御书房议政时候,虞定文还口口声声说无法消兵杨坚,最稳妥的法子就是用计让杨坚与南镇王楼以昊对峙,相互消耗。如今细想,上一世杨坚屡次出格的事,都是虞定文帮她斡旋,莫不是两人早暗度陈仓?

闻书玉心情难测的在两人之间来回看,杨坚狐疑的对上虞定文的视线,对方给他个稍安勿躁的眼神。

虞定文心中也是纳闷,这杨坚什么时候开罪了这位小祖宗。哪怕杨坚的父亲是淮山的副都统,虞太后都不会为了杨坚去得罪闻家和太皇太后。

虞定文又瞥了眼杨坚,桃花眼中深意不明。 也不怪杨坚,他今日才是跟虞定文第二次见面,上一次还是还跟随父亲去虞府拜见他,这次则是随他来见虞太后。

可杨坚虽看不懂虞定文的暗示,可他也不是蠢笨货。李家和自己在朝中的斤两他还是看的明白。

他今天要是开罪了这个沙苑郡主,怕是李家及自己在京中很长一段时间都难有作为了。只是他也摸不着头脑,今天明明跟这位大名鼎鼎的郡主第一次见面,为何她看见自己如此厌恶?

脑中想着原因,眼睛飞快的扫了一眼面前的沙苑郡主。........这长的可真是像沙子一样,细细小小的身板,皮肤倒是挺白,大概因为还是个孩子,脸颊两侧还有点肉鼓鼓。

眼睛还真挺圆,黑白分明,瞪着人的时候提溜提溜的。让他想起小时候养的一只猫,眼睛也是这么水汪汪的,最主要的是遇到它觉得有危险时,总是甩着尾巴巴巴的看着,稍有点动静就一溜烟的跑走。

杨坚深知这个时候不能笑,可他实在忍不住,因为这个郡主刚才见到他如临大敌的模样,真跟小时候养的那只猫一样。

闻书玉磨着后槽牙,她现在简直想把这个杨坚摁在锅里给炖了。 这家伙简直跟前世一模一样,见到她的反应每次都是这个样子。

别人见了她不是恭恭敬敬客客气气,就是阿谀奉承。偏他每次都张着眼睛肆无忌惮看他,还笑的轻佻。她义正言辞的与他说事,他就满脸的嬉笑应付;她要是强忍着不满赞同他的话安抚,他偏又摆出副一身正气样子言之凿凿。

导致每次他岁贡,自己都说精疲力尽,气的心口疼。眼不见心不烦,干脆免了他那份例。谁知他又接连递了七八个折子,通篇都是自己如何忠君爱国,表达了一定要进京岁贡的决心,还说他如果不进京,就会觉得他对朝廷有二心,难免被有心人利用,引起动荡可是祸国之罪,他担当不起!

越想越觉得怒火难压,她狠狠瞪着人。杨坚笑的更璀璨了,这沙苑郡主的样子着实有趣!难怪太皇太后如珠如玉的养着,要是他有个这样的女弟,指定要疼着宠着。恩,若是偶尔逗上一逗就更好了。

闻书玉眼睛里简直都能喷出火了,这混蛋越笑越夸张,都快把嘴咧到耳后了。想着前一世,杨家一步一步在朝中站稳脚跟,扩展势力。最终导致她当太后的时候不得不割舍西北整片国土,又多番忍让这人无礼举动,简直是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