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臨《黃庭經》高清全本一

王羲之小楷《黃庭經》在南朝梁時,已引起君臣名流的注目,陶弘景《論書啟》稱《黃庭》、《勸進》、《像贊》、《洛神》為“逸少有名之跡”。唐褚遂良《右軍書目》“正書都五卷”中,將《樂毅論》、《黃庭經》、《東方朔畫贊》,單獨分別列為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在《黃庭經》下注明“六十行,與山陰道士”。今傳世刻本正是六十行,末行題有“永和十二年五月廿四日五山陰縣寫”。《黃庭經》書跡流傳有緒,然真跡早已不存,傳世的有摹本、臨本和刻本。

唐人臨硬黃紙本,高26.3釐米,寬106.2釐米,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卷內鈐有‘紹興’連珠小璽,後有陳繹智、董其昌、吳廷等題跋。

明王世貞題跋稱:“右軍書法琅琅者,行體《蘭亭》、小楷《黃庭》。《蘭亭》本最多,然肥瘦縱密,種種不能盡合。獨《黃庭》如出一手。餘所見前後數十本皆然。恐是秘閣續帖本廣行人間耳。今觀沈問卿、純甫所藏,獨幽深淡宕,其風格姿韻,遠出諸本之上!豈秘閣之前別有一佳本耶?抑太清樓翻刻之最初拓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