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在群内质疑老师的作业,结果被老师痛骂一顿,是家长问题吗?

不说不笑不烦躁丶


很高兴为您回答。

事情起因:上海一个家长微信群,由于孩子刚换了老师,原来的老师布置了作业,现在的老师又布置了新作业。并且一位家长认为新作业过于“低级”:每天把三年级课文抄一遍,把课外书抄一遍。于是这位家长向老师提出了质疑,不料被老师“怒怼”,如图。

先来情景回顾吧:

我先从数学老师的角度看:

首先,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跟你数学老师有什么关系,人家新语文老师在看到群消息后,面对家长提出的质疑自然会去处理,这是他的本职工作,他自然会去咨询一下原语文老师,然后再做出调整,做出新的解决方案。而那位数学老师倒是先出头了,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数学老师说话完全就是一个零情商的人物,不会说话,一点都对不起"教师"这两个字,跟家长互怼,这算什么事,"师德"哪去了?还自认为自己争赢了,一点素质都没有,说话不经过脑子!活该被泼一身脏水!如"你交的只是书费活动费保险费饭费,我工资不是你发的搞清楚",明显就是想干架嘛,傻的可以。"这是通知群",貌似在说,在座的各位,别说话,我们说怎么做就怎么做,你们好好接受就行,真是把自己当"土皇帝了"。当众挑出那位家长孩子作业的问题来说事,一点都不顾及学生的个人隐私及尊严!甚是无语!对学生不尊重,对家长不尊重,对教师这份职业不尊重,真是误人子弟!

从班主任的角度来说:

当家长提出质疑时,首先就没有及时去处理问题,班主任作业联系学生、家长、科任教师的桥梁和纽带,当出现问题时,应当及时了解情况,妥善处理,而非任由事态扩大!面对家长与数学老师的互怼,班主任没及时调停,反而火上浇油,加剧矛盾,还处处维护同事。当着众人的面说出其他家长私信叫那位家长别说话,岂不更加剧矛盾,无论是谁,面对这种状况都会情绪不能控制,加剧口角之争!这也算是悲哀,社会的悲哀,"不敢言、不能言"。从家长的角度来说:

1.提出质疑是可行的,谁都有言论自由,也有知情权,无可厚非,谁都有各自的安排,自然对新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也可以提出疑问。

2.人家家长起初态度还是挺好的,包括后面的说话态度也不算差,只是被数学老师激到了,太过分了!一点都不留余地,不给人家家长台阶下!

我觉得问题出在老师,家长说的话不无道理,而老师貌似有些不讲理。尤其是那句“看不惯你可以退群啊”,说实话,说出这句话显得很没素质,而且还是从老师嘴里说出来,更容易被人反感。

我相信这样的老师在教师队伍里只是少数,我身边的老师们每天都是勤勤恳恳地工作着,不敢与家长发生冲突。学校也经常强调跟家长说话时要注意分寸。

教育的方式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如今为了家校更好的沟通,每一个班级在成立之初,班主任都尽快地建立微信群,首先把各科老师拉进去。微信群的功能主要用于班主任下通知,比如传达学校的要求,还有自己班级的具体事宜。各科老师们在学校布置了作业之后,怕有些粗心的学生记不下来,就在群里再公布一遍,这样也助于家长了解学生的动态,好监督或者帮助自己的孩子完成作业。

有时候,老师在一些问题的陈述和家长的理解上会不太一致,或者家长对老师,老师对家长有不同程度的异议,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我们要本着沟通、和谐的原则,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宗旨,妥善而理智地解决问题。在这个事件中,有可能数学老师确实作业布置得很多,也有可能家长的承受能力小所以导致不满,因为众口难调,有不同意见纯属正常。个人认为班级微信群是一个公众平台,不利于团结的话尽量不要出现在这里,家长可以私信数学老师。退一步说,家长没有这么做,当老师的也应该心怀宽广,有容人之心,允许出现不同的声音。

老师应该给予详细耐心的解答。这样的针锋相对,全体家长都能看见,且不管作业是不是真的很多,这位数学老师的形象已经大打折扣。因为传统上,社会对老师的要求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如果一个老师简单粗暴,怎么能让家长放心地把孩子交给老师?毕竟,除了教授知识,老师的为人处世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湖南怀化信访


先看一下这事件的具体经过:

朋友的女儿即将升3年级,语文老师更换,在原语文老师布置过暑假作业的前提下,新语文老师又布置了新的作业,但是,他布置的作业非常低级:把三年级课文抄一遍,把课外书抄一遍。朋友对作业量有异议,就在群里提出来了,结果就有了这段对话。因为一直是跟语文老师在沟通,压根就没有说到数学老师,但是数学老师一开口就指名道姓朋友女儿作业的完成量是全班最少,在家长群这样说,是很不负责任的做法,让孩子和家长在所有人面前丢了脸面,但是这是暑假作业,暑假才开始多少时间,再说了,暑假的时间都是由自己支配的,即使在最后一个星期做完,老师也不该有异议,不该拿这个来说事。原本就有暑假作业,换了一个老师,不是重新布置作业,而是叠加作业,这个家长实在忍不了啦,就在群里提出来了,结果是老师让他退群。

家长的做法:

老师和孩子的角色特殊,我们做家长的都明白,家长真有意见想和老师提,要单独和老师微信或电话沟通,我想老师都是很配合的,你如果想表扬老师,那你大可以在群里大肆渲染一番。我说这话不是教大家都做马屁虫,因为在群里,这已经形成了一个小团体,而老师就是这个群的领导,你提意见指责老师的问题,所有人都看到了,这其中有个“众人在场效应”:

即表扬要在大庭广众之处,而批评要在私下,对普通人的批评尚且如此,更别说你在几百人面前指责一个团队的头头,你让他如何立足!

先不说提的具体意见是什么,如此之举你让老师--这个团队领导如何做:承认自己的错误,那以后在几百人面前还有威信吗?此举等于是直接和老师站在了利益冲突面上,士可杀不可辱,老师为了捍卫自己的地位,肯定会使劲反扑,这也就不难理解数学老师为什么会说:我就是乱吼,看不惯你退群,言外之意是:我就这样,你怎么着吧,看不惯你可以走。所以此时老师们的气氛就是:那还有什么理智,还讲什么对错,都在为自己的地位而战,

当然,我上面所说的是核心原因,有时候家长语气委婉些,老师通情达理、多些耐心,也就过去了。这件事情中,估计是家长提意见时语言组织的不好,正好碰上数学老师脾气老赖,道德、礼貌方面欠缺一些,就造成了这样。

数学老师的做法:

数学老师的做法无疑是错误的,虽然这名家长在群里给你们提意见,你感到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但毕竟人家是有原因才说的。你怕在群里影响不好,也能理解,你应该给家长先大致说一下,稍后私信讨论细节问题,而不是靠你的权威来压制,真正的人心是压制不住的。而你毫无老师风范,跟街头路人炒架一样,老师的师德和光辉形象被你抛到了九霄云外。

班主任的做法:

班主任是一班之主,他应该起到统筹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而这个班主任怎么做的呢?看到有人质疑了自己的老师,他想的不是怎么从全局上解决问题,他的观念晨,首先映入脑海的是维护自己老师的利益和权威,至于具体事情的谁对谁错,那是私信时才解决的。这种想法也是正常人的想法,比如你自己或同事在受到别人的指责时,第一反应就是保护自己和反击。但他忘了,你是一个班主任,你就是“班级”这个组织的当家人,你必须对全体负责,家长也属于你的管辖范围之内,这说明你,假如要做为一个普通老师,维护自己人的利益你是合格的,因为你都利用你班主任的权力来让家长退群,但在班主任的任上,你的大局观你欠缺的。任何一个组织,都必须有一个头头来领导大家,希望这件事后,你们的领导能教一下你做为一个组织当家人的全局意识!

最后,这件事合理的解决方法:以后大家有意见一定要提,这都是为了我们孩子的成长,但是要单独和老师沟通,

锦绣新鲜说,分享人生智慧,成就锦绣人生!


用技巧一改变人生


现在的老师有的都没有老师的样子,家长一般都不会和老师吵,谁敢得罪老师呀,得罪了你家孩子基本上就会穿小鞋,座位常年给你搞在教室的后面都是小事,老师压根直接不管孩子才是大事。

你看看这个数学老师的口气,好像自己太上皇的一样。

“呵呵我就喜欢吼,看不惯你退群呀”

任何机制都应该有一个监督机制,老师没有人管,那你就拿他没有办法。


毕竟老师是“为人师表”呀,说出这与的话,作为一个家长,怎么敢把自己的孩子拿给这与的老师带。即便带,也带不出什么好结果。

我也是一个老师,说实话,这个家长反馈的寒暑假作业多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问题了,布置的多,自然是希望学生寒假多学点,也是为了学生好。但是说实话,寒暑假作业老师开学都是不会改的,也不会评讲和改错。说减负说了不知道多少年,结果学生越学越痛苦,作业越来越多。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是一个老师应该做的,家长反馈作业多,就让家长退群,那谁还敢反馈问题呢。这也反映了家长很弱势的一个情况,如果这个家长是教育局的,你看这个老师还敢不敢这么说。

但是,凡事多面看,这个家长说话也是反馈了一个情商低的问题,老师要管得住学生,那么就一定需要树立足够的权威性,家长有问题,其实可以先私信老师了解情况的,直接就在群里斥责老师,很多老师就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想到的就是先怼回去。

可能有的网页觉得家长没有错,微信群也是公共场所,别人在公共场所直接骂你的话,你会怎么办?啥也不说么?说白了,大部分的争端就是这么造成的。

怼回去,结果就是互相较劲,于是老师和学生家长的素质低都是展现的淋漓尽致,与骂街有何区分。

本来一件可以避免的小事,由于教师和家长双方处理问题的方式欠妥,私下好好沟通交流不就完了的事情,硬是被搞这么复杂。


高考数学呆哥


起初家长在群内提出对作业布置的质疑,是可行的,是正当的,而非家长的问题,后续的对话则是双方的问题,特别是那个数学老师,一句话形容:"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先来情景回顾吧:





我先从数学老师的角度看:

首先,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跟你数学老师有什么关系,人家新语文老师在看到群消息后,面对家长提出的质疑自然会去处理,这是他的本职工作,他自然会去咨询一下原语文老师,然后再做出调整,做出新的解决方案。而那位数学老师倒是先出头了,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数学老师说话完全就是一个零情商的人物,不会说话,一点都对不起"教师"这两个字,跟家长互怼,这算什么事,"师德"哪去了?还自认为自己争赢了,一点素质都没有,说话不经过脑子!活该被泼一身脏水!如"你交的只是书费活动费保险费饭费,我工资不是你发的搞清楚",明显就是想干架嘛,傻的可以。"这是通知群",貌似在说,在座的各位,别说话,我们说怎么做就怎么做,你们好好接受就行,真是把自己当"土皇帝了"。
当众挑出那位家长孩子作业的问题来说事,一点都不顾及学生的个人隐私及尊严!甚是无语!对学生不尊重,对家长不尊重,对教师这份职业不尊重,真是误人子弟!

从班主任的角度来说:

当家长提出质疑时,首先就没有及时去处理问题,班主任作业联系学生、家长、科任教师的桥梁和纽带,当出现问题时,应当及时了解情况,妥善处理,而非任由事态扩大!面对家长与数学老师的互怼,班主任没及时调停,反而火上浇油,加剧矛盾,还处处维护同事。当着众人的面说出其他家长私信叫那位家长别说话,岂不更加剧矛盾,无论是谁,面对这种状况都会情绪不能控制,加剧口角之争!这也算是悲哀,社会的悲哀,"不敢言、不能言"。

从家长的角度来说:

1.提出质疑是可行的,谁都有言论自由,也有知情权,无可厚非,谁都有各自的安排,自然对新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也可以提出疑问。

2.人家家长起初态度还是挺好的,包括后面的说话态度也不算差,只是被数学老师激到了,太过分了!一点都不留余地,不给人家家长台阶下!

总之,谁引发的导火索还得谁承担,数学老师的师德不行还需进修,本一件小事,非得把自己搞上头条去!

如有不足,欢迎留言评论,我将第一时间回复,谢谢!

望眼科技界


我是老师,也是班主任,也是家长,我站在这三重角度看了这个微信截图上的对话,不得不痛心地说:这位数学老师的表现,实在是有失水准,甚至是斯文扫地。


教育的方式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如今为了家校更好的沟通,每一个班级在成立之初,班主任都尽快地建立微信群,首先把各科老师拉进去。微信群的功能主要用于班主任下通知,比如传达学校的要求,还有自己班级的具体事宜。各科老师们在学校布置了作业之后,怕有些粗心的学生记不下来,就在群里再公布一遍,这样也助于家长了解学生的动态,好监督或者帮助自己的孩子完成作业。



有时候,老师在一些问题的陈述和家长的理解上会不太一致,或者家长对老师,老师对家长有不同程度的异议,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我们要本着沟通、和谐的原则,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宗旨,妥善而理智地解决问题。在这个事件中,有可能数学老师确实作业布置得很多,也有可能家长的承受能力小所以导致不满,因为众口难调,有不同意见纯属正常。个人认为班级微信群是一个公众平台,不利于团结的话尽量不要出现在这里,家长可以私信数学老师。退一步说,家长没有这么做,当老师的也应该心怀宽广,有容人之心,允许出现不同的声音。



老师应该给予详细耐心的解答。这样的针锋相对,全体家长都能看见,且不管作业是不是真的很多,这位数学老师的形象已经大打折扣。因为传统上,社会对老师的要求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如果一个老师简单粗暴,怎么能让家长放心地把孩子交给老师?毕竟,除了教授知识,老师的为人处世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丽人离


家长在群里质疑老师作业的做法实不足取!

老师无论布置什么作业,都是面向全班学生的,而不是特意针对某一个人的,而一个班几十个学生,个体间在学习能力上存在差异也是再正常不过的,所以,就会常常出现这种情况:面对老师布置的同样的作业,这个学生觉得多、觉得难,那个学生却觉得少、觉得简单,还有学生觉得数量和难度都正好,你说这怪谁呢?

其实,家长如果觉得自己的孩子经常性地写作业很吃力,可以跟老师进行沟通,要求老师适当地降低对自己孩子作业的要求。通常情况下,家长的这种要求老师都是能够理解和支持的。但这有一个前提:家长必须通过合适的途径与老师进行平等的沟通与协商。不要忘了,老师面对的是几十甚至上百个孩子,他不可能满足每位家长的个性化要求。作为家长,老师能满足你的要求当然皆大欢喜,不能满足你的要求你也应该对老师表示理解。

问题中提到的那位家长,错就错在:1、把自家孩子在作业上存在的问题,当做全班同学作业上普通存在的问题,并拿来“质疑”老师,这种明显失之偏颇的认识和居高临下的态势,是绝大多数老师都难以接受的;2、事先未与老师私下里沟通,就直接在群里打着“质疑”的旗号进行公开的抱怨与指责,并让其他家长被动地成为看客,这显然是对老师权威的一种挑战(甚至可以说是对老师的公开挑衅),是别有用心的,老师岂能心平气和地接受?

老师与家长在终极目标上还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孩子好。如果双方在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上存在差异,那也应该通过及时、有效的沟通进行解决,而不应该在公开的场合互相埋怨、互相指责。从这个角度看,问题中提到的老师和家长都应该深刻地反省自己的言行。


我爱语文


肯定是家长的问题了。


家长群是老师布置作业的群,老师传达家长执行。目的是让家长来配合老师的管理,必须树立老师的绝对权威,只有这样全体家长才愿意积极主动配合。一旦家长在群里质疑老师,就可能继而引起群体反应,让更多的家长怀疑老师的能力和做法,请问老师接下来的工作怎么做。


如果家长质疑老师的作业,觉得这作业布置得不对,最明智的做法当然是加老师的微信一对一私聊,或者直接去学校找老师。先不急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先问问老师这样布置作业的目的是什么,听听老师怎么解释。家长先不要先入为主,别先急于认为老师的不对,一个专业老师肯定有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考,以及他认为正确的方法论。听完老师的解释如果家长还是认为有问题,再不妨委婉的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以及建议。再听听老师怎么看怎么认为。


如果你坚决认为老师做的不对,你可以跟老师沟通,首先告诉老师,你尊重老师,但觉得这方法未必完全适合自己的孩子,你确信自己有更合理,更正确的一套,你可以要求自己的孩子不交某些你认为不合理的作业。只要足够尊重老师,我相信老师会给你的孩子一个机会去尝试你个性化的教育。当然请家长务必慎重,还得听听孩子自己的想法,达成共识才行。


永远不要在群里公开质疑老师。


关注国权演讲社,传递正能量,明天一定更美好。


国权演讲社


看了好些评论,也了解了事情的原由,觉得这个问题提得客观,但“痛骂”一词不妥。这个问题值得探究一番。

与好多人支持教师不同,我觉得在这起冲突中,教师是理亏的,理由如下:

一、新任的语文老师没有和原任做好交接。按理来说,接手一个新班,应该要向原任了解基本情况。遗憾的是,这位新任的语文老师并没这样做,结果重复布置作业导致加重学生负担,家长的质疑是合理的;

二、数学老师言语失当,有失教师风范。好好说话应该是每个人的基本素养,教师尤其应作表率。但从聊天记录中可以看到面对家长的解释,数学老师一是当众指名道姓地批评该家长的孩子“作业完成的次数全班最少”,二是没有一点教师风范地回复家长“呵呵我就喜欢乱吼,看不惯你退群呀”,三是提醒家长“这是通知群”,言外之意颇有点不管如何家长只有接受不能发言的意味;

三、班主任维护同事维护群规的做法欠妥。班主任以“现在就是有家长私信我,说你扰乱了本群的纪律!大家不想看你在群里发表言论,你说怎么办?”相对数学老师,班主任表现得理性而克制,但对话中明显在维护言语失范的数学老师,并且从家长发言来看,只是客观陈述事实、表达诉求,并未无理取闹,群里的家长只是对此不便发言保持沉默而已,班主任却以家长之名认定该家长扰乱了群里的纪律,有失公允;

四、家长态度虽然诚恳,但也需要反省处事的方式。按理来说,班主任建群都会有相应的说明。本群群名定为“通知群”,顾名思义,应该是供老师发送相关通知的,并非用于讨论或反应问题。而且,如果涉及到的是个人问题,或即使不是个人问题但只代表个人意见的,应尽量选择私信,而不是在群里公开质疑、讨论,毕竟,群有群规,还得考虑其他群员的感受。

总的来说,这本来是一起可以避免的小事,可惜,因为当事双方尤其是教师方的处理方式简单失范,致使闹得沸沸扬扬。这也再次提醒我们每位教师,教育无小事,不管从事教学,还是面对家长,都需要足够的教育智慧,方能从容淡定、游刃有余。


俗世飘鸿


嘎简单的一件小事,把发生冲突的双方,以及冲突发生的情境厘清,是非曲直就昭现出来,不用费力分析。

先说情境,班级群通常是教师所建,为方便教师与家长沟通联络,至于对群的共识,或者约定俗成,或者明文声明。不知道这个群有没有明文规定仅限于教师通知家长用途,故名“通知群”。如是,那家长在群里反映教师作业布置重复就违背群共识,不妥,

问题是,一个明文规定仅限于教师通知家长用途,不允许家长反映情况和表达意见的群本身就是不妥当的。且不说师生平等,教师与家长无论从哪个角度都不应该存在哪方高人一等的情况。教师所建,要求家长加入,凌驾于家长之上的通知群,既不符合师德要求,也不符合教育规律。教师因为职业而觉得相比于家长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无论从任何角度都是荒唐的。

反之,如果这个群根本就没有明文限制家长表达,那么约定俗成的家长教师联络用途的通知群,理所当然就应当是宽泛的共识,即只要是与学生教育相关的讯息都可以表达交流。


综上,无论从哪个角度,家长在群中反映作业重复问题,没有任何问题,家长有当然的权利表达,而且所表达的事项是具有公共性,并非私人性。

既然家长的表达没有任何问题,那么问题就出在老师身上。数学老师以公开攻讦学生的方式怼回家长,违背基本师德。具体某个学生有哪些不足或问题,应该是私下与家长沟通,公开以回怼方式在公共群贬损性攻讦学生隐私,性质不是不妥或不恰当,而是极其败坏,缺乏基本的师德素养。仅仅从这名教师跋扈的回应方式,足以判断是一名不合格的教师,缺乏对学生起码的爱护和尊重。

再说班主任老师的回应。如果觉得家长在群里反映作业重复问题有何不妥(其实并无不妥),可以就事论事地指出,假其他家长不悦来说事,是极为不妥的。鉴于群是教师所建,而现实中教师相比学生家长拥有不恰当的权力(教育体制缺陷所赋予的),那么班主任老师假其他家长不悦的名义和由头来威胁家长,那就是不折不扣地滥用教师的权力。

其实很容易设想,教师滥用体制缺陷所赋予的不恰当的权力来拿捏家长,本质上就是一种腐败,如果这名家长是官员或者拥有更大权力的身份,相信这两名老师绝不可能用这样败坏的方式来回应。换句话说,包括班主任教师在内,这两名教师都存在师德堪忧的问题,从严格意义上,他们不应该从事教师职业。

如此清晰明了是非分明的事情,还能引起争议,只能说明教师不胜任的现象是普遍的,教师人格的不健康已经见惯不怪,这才是这件事值得社会重视个反思的地方。


唐映红


理性看待问题,客观分析原因,促进和谐社会!

由于贴出的图片只有这一张,我们无法知道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按照题主的说明,这是一个班级的家长群,职能是老师和家长交流的平台,从立意上来说,无疑是科学合理的!

首先看这位家长的话语,明显是对数学老师布置的作业有意见,至于中间怎么交流的,无从考证,但话语中明显有些怒气,甚至说出了“乱吼”这样的词语,这无疑具有嘲讽的意味了,一般人我们用“乱说话”“胡说”表达,而“乱吼”则一般指畜生野兽,这个词用在这位数学老师身上,甚至可以说是辱骂了,单讲这一点,这位家长确实首先做错了!

而数学老师接的这句“我就喜欢乱吼”,明显是生气了,甚至有点气急败坏了,不顾自己的老师身份了,虽然受到了委屈,但是这位老师说的话,也不是符合他的身份的!

这位家长继续抛出自己的主张,拿学费说话,这句看似有理的话,其实是最不可取的,这句话就相当于把教育当成生意了,我拿钱,你教学,这就是师生吗?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极为复杂,需要老师付出全部的精力才能教育好孩子,老师这个职业已经在舆论风口了,有很多老师是对自身的待遇很是不满,所以这句话只会更激化双方的矛盾!

这时候班主任出来说话了,他并不是来劝架的,而是有点威胁意味的要求这位家长退群,这种做法真是愚蠢,莫说是班主任,一般的老师也不能这样激化矛盾啊,而数学老师最后的一句话,也已经把教育当成生意了,开始算起来钱了,可悲!

整件事情更像是整个中国教育的一个缩影,家长和老师随着时代的改变,变得对立了起来,很多老师已经把“园丁”“灵魂的工程师”的荣誉丢掉了,家长也把尊师重教忘记了,最后最迷茫的还是孩子,他们已经不知道怎么接受教育了。

其实纵观整件事,就是双方理解的问题,带着偏见的言语,只会激化矛盾,伤人的词语也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我们现在需要的是让家长和老师都降温,去掉浮躁,能够推心置腹的交流,这样才能把完美的教育给孩子,家长也放心,老师也会再次被社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