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在今年的《中国新说唱》中,选手使用电音的这种行为?

请假不用刀


有人抖机灵说ice玩auto-tune是为了讨吴亦凡的欢心,我觉着挺扯的。


我能感受到,提这样的一个问题是有靶向性的。这个时候把吴亦凡拿出来好好的奚落一番,似乎成了把说唱看成娱乐的一帮人的狂欢。包括其他的平台,也是这样的“加拿大电鳗”这类的词儿,我真的是听够了。


在刚刚结束的第八期,的确是有两位选手都用了吴亦凡喜欢的这个技术。一个是吴亦凡队的Blow Fever,一个是潘玮柏组的ice。讲句良心话,两个人的表现都是有亮点的。去年的吴亦凡《6》给auto-tune蒙上了一个有些神秘的面纱,我们似乎都知道有高级感,但是吴亦凡没能很好的呈现,可是他们俩呈现的都很好。


再说Blow Fever的《旋转椅》和ice的《Trust My Gut》

作为和吴亦凡组互选成功的组员,和导师有感情无可厚非的。BF的电音和歌词中的“Cuz I got the juice”是明显的像吴亦凡致敬的行为,这在有些人眼中应该算是槽点吧。


一个好的技术不应该是为了用而用,而是在用的时候可以恰当好处。这一次,BF的作品歌词虽然稍显单薄一些,但是电音的确增强了他hook部分的旋律性,并且电音还掩盖了一部分他的“特色音色”其实也算是给观众一个新鲜感。他和那吾克热的battle其实就是差在了,BF的歌词相对差些,而那吾克热的维语说唱氛围更好。


ice那一首歌,讲良心话我虽然喜欢派克特但是我的票会投给ice。两个人的发挥都很稳定,派克特的《Y》我也喜欢,副歌好听,歌词走心。但是《Trust My Gut》也是这样的,吴亦凡提到的“氛围感,高级感”在他的作品非常好的呈现了出来,ice也有很棒的hook,但是多的还有电音带来的整个的音乐氛围。


在我重听这两首歌的时候我看到两首歌里都有“他教了吴亦凡怎样用电音”这样的评价。我居然其实这才是他们两个人作品的意义,吴亦凡的auto-tune代表作《6》无论歌词和旋律都有种“形式大于内容”的空洞感,走心不如ice,旋律比不上BF。而他们两个人的作品能真正的将这种所谓流行的hiphop表现形式以足够有诚意的方式用足够好的作品呈现出来,让更多人能更多认可auto-tune,而非跟风黑,才是意义所在。

至于因为ice唱了电音才被吴亦凡选择这种垃圾的阴谋论,我觉着还是歇歇的为好。好好的听着两首auto-tune,真的很好听。



朝阳市群众


如果人声音效不在评定标准中,爱用不用。如果在评定标准中,那就看评委的评定了。

现在很多人理解的那种电音,其实是通过修音的软硬件,做强修出来的,当一个唱的不太准的音被瞬时拉准,就会在音头出现电音的效果。另外也可以通过一些调制类的效果器改变带宽和频率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