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占便宜的大人,教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在小市民心中,“不占便宜白不占”这个观点早已根深蒂固深入骨髓。

彤彤爸给大家分享一则楚天金报曾报道过这样一桩故事:

魏女士是武昌一家广告公司的职员,平日里喜欢贪点小便宜,因为老板隔段时间就会给同事们买些饮料、水果等,想着又不是同事出的钱,就会带些回家,碰到心仪的小件文具,也会顺回家。每次拿回家,还会跟家人念叨今天又从单位带了什么东西回来。本以为是小事,没想到给6岁的女儿做了个十足的坏榜样。前几天,带女儿去了趟公司拿材料,一会儿就离开了公司。第二天同事尴尬地跟她讲,请她问问女儿有没有拿过他桌上的100元钱时,她简直惊呆了,但见同事那么肯定,魏女士回家后还是问了女儿,没想到女儿说是她拿的。“她还对我讲,‘妈妈,你上班的地方的东西不是可以随便拿的吗?”看着女儿疑惑的表情,魏女士非常懊悔。

不知各位家长看到这则新闻内心怎么想,彤彤爸觉得如果没有及时纠错,很可能这个孩子的前途就要被当妈的给毁了,你可能觉得夸大其词,不过,这当真会对孩子产生的极大的影响。虽然“贪婪、爱占便宜”是人性,但不加控制,反而得寸进尺,总是让别人吃亏,自己占便宜,本质就是不道德。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父母的言谈举止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孩子正处于建于建立是非观念的时期,贪小便宜容易让孩子混淆了什么东西自己该拿,什么东西不该拿,所谓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就是这个道理。

回忆我们自己的童年,我们会发现,一些让自己难堪的时刻就发生在父母让我们占便宜的种种事情上。比如,为了逃避火车票或者公园门票,让我们弯着膝盖量身高;比如带着我们去参加婚礼,宴席上的鸡腿总是第一个夹起来给自己。

其实,为了那点小小的利益,父母这么做会给孩子带来难堪,同时孩子又会不知不觉的把这种“占便宜”的习惯给潜移默化到了内心,一旦遇到可以占便宜的时刻,他们就会不知不觉启动“占便宜”的心思。

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格局还会影响他对事情的判断,因为从长远来说,贪小便宜会让孩子的格局慢慢变小,孩子的精力一旦被蝇头小利吸引去,他就会一味拿钱或者物质来衡量一切发展和机会,他的精力也会被这些小事牵扯,无法做成大事。

如果他格局太小,在判断、决定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会更锱铢必较,看待问题一叶障目,判断的方向必然偏颇,导致最后可能错失很多好的机会。

格局不够大,人生的高度自然有限,所以,千万别让那一点点小便宜让孩子失去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