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34性能怎样?

qzuser202165744


一个连飞豹都PK不过的苏34,有啥好吹的。苏34相当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放在几十年前,隐身机和多用途战斗机成熟之前,还是非常强大的,如今就是个过时货。在中俄搞的航空飞镖大赛中,次次被飞豹按在地上摩擦,拿第一的总是飞豹,说好的纵深突击精确打击能力在哪呢?现在对于俄罗斯来说,还有那么一点点价值,对于其它任何国家,都没什么用。

图一:苏34并没有什么高机动性可言,空战能力在所有四代机和五代机中,排名倒着数。

现代战争需要的是F-15E和苏30SM这样的双重任务战斗机,和F-35这样的隐身攻击机。处在这两者的夹缝之中,是没什么前途可言的。现代攻击机面临的威胁空前强大,敌军往往都装备了强大的战斗机,和地面的防空导弹。攻击机要干的第一个活是自保,只能活着才能谈明天,第二个活才是精确打击。

F-15E和苏30SM这两型双重任务战斗机,本来就是制空战斗机的底子,飞机自重合理,装备相控阵雷达,外挂炸弹之后,还能挂中程和近程导弹,单挑群殴不怕对方的同代战斗机。对面战斗机如果傻乎乎冲过来以为好欺负,很有可能被反咬一口。这些双重任务战斗机扔掉炸弹就是纯制空战斗机。

图二:苏34替代的米格27,一个从服役到退役都很垃圾的攻击机。

而F-35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想要突破S-300和爱国者之类的高性能防空导弹的拦截,除了隐身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F-35就如同迷你版的B-2隐身轰炸机,能凭借强大的隐身能力,和超感知能力,穿透对面的防空网。F-15E和苏30SM和突破对面的防空网靠的是运气,而F-35的突破靠的就是技术。突防成功概率要高很多。

反观苏34,这货源自苏27IB,机身放大,飞机自重增大,而发动机推力并没有提高多少。它不具有F-35这样的隐身能力,也没有苏30SM这么强大的空战能力,一旦遇到对面敌机拦截,它是跑也跑不过,打也打不过。所谓的空战能力也就是演个戏而已,连自卫的本事都没有。

图三:在航空飞镖大赛中,歼轰7A连续拿冠军,专门践踏苏34。

厉兵哥先前强调过很多次了,鸭翼跟机动性不能划等号。苏34的鸭翼并不能增强飞机机动性。有了鸭翼,并不一定是高机动战斗机。莱特兄弟的飞机也还是鸭翼呢。攻击机采用鸭翼构型,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抑制低空突发的阵风,提升飞机的操纵品质。攻击机在进入攻击航线时,经常会转入低空和超低空飞行,而低空和超低空空气密度高,气流非常强大,飞机的湍流和风切变会让飞机操纵非常迟钝。加个鸭翼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

图四:一出生就落后,说的就是苏34。真指望猪一样肥的这货能穿透敌方防空网?

苏34实际上俄罗斯军种斗争的产物,这货是作前线轰炸机用的,继承的是苏24的技术,但实际上代替的是米格27。米格27有多烂,相信军迷们心里都有数。苏34是一出生就落后的产物,最擅长的精确打击能力,连中国的低端二代半飞豹都比不上。你说说要苏34这铁棒,究竟有何用呢?


厉兵


我是齐奥尔科夫,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苏-34是俄罗斯苏霍伊公司在苏-27UB的基础上研制的一款双发双座远程战斗机攻击机,用来取代苏-17、米格-27、苏-24和部分苏-25等战斗轰炸机,可执行纵深打击、近距离空中支援等作战任务。它是一款姓党优秀的战斗轰炸机,当然,称其为(攻击机)也不成问题。

该机机头呈宽扁状,增大了机翼的前线翼根标条,北约为它起名的绰号是“鸭嘴兽”。该机机长25米,高6米,最大平飞速度1.8马赫,最大航程4000公里,作战半径1000公里。其机头装有多功能导航、攻击和地形跟踪、回避雷达等装置。

苏-34战斗轰炸机

其外挂架有12个,可挂载SPPU-22 23毫米6管炮和140发炮弹、R-77空空导弹、R-73R空空导弹、Kh-29/L空地导弹、Kh-31/P/H空地导弹、Kh-59空地导弹、Kh-59M反舰导弹、Kh-15PM反舰导弹、FAB-250ShN炸弹、PBK-500箔条发射器、BETAB反工事炸弹、PTAB-1M反装甲单、FAB-250M/500M制导炸弹等。

苏-34战斗轰炸机

其机舱内部还装有70个无线电声呐浮标的浮标箱,必要时其还可以挂载核弹。它既可以执行对地、对海攻击轰炸任务,还可以进行空中格斗。其可以打击250公里外的地面或者睡眠目标,轰炸精确度比普通轰炸机要高出4倍。该机配别有大功率后视空空雷达,作用距离4公里、具有后视打击本领。苏-34保持了苏系战机机动性强的特点,继承了“眼镜蛇机动”的绝活。为满足长途奔袭的需要,苏-34座舱的左前方设有空中加油头,经一次加油航程可达7000公里。俄方声称:目前世界上没有一款可以与苏-34媲美的同类型战斗轰炸机。


齐奥尔科夫


要看苏-34的能力,要从其要承担的战术任务和取代的机型、苏-34自身的能力两方面来说。 首先,苏-34主要是是用于取代苏-24系列战斗轰炸机,苏-24作为一款在20世纪70年代服役的战斗轰炸机也可说是战功赫赫,采用变后掠翼使其具备了优异的低速和高速性能,其可在100米高度以1000km/h的速度进行低空突防,并倾泻6吨的弹药,其可在恶劣天气和夜间灵活使用,而且也发展出了侦查型和电子战型。

但苏-24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同样是因为变后掠翼设计,其操纵及维护都十分复杂,飞行安全记录也是差强人意,而且多年过去苏-24的各项电子设备已经落后,机动性灵活性也有些力不从心。其次,苏-34也将接手图-22M3的一些远程常规打击任务,使图-22M3这一120吨级的轰炸机能更专注于其自身的主要任务。

苏-34属于苏-27系列战机的一个重要发展型,最初被称为苏-27IB(在95年巴黎航展时称为苏-32FN),旨在设计一款优秀的并排双座战斗轰炸机。其是一种超音速战术轰炸机和防空压制飞机,除了遂行空对地打击任务还具有很强的空空作战能力,并具备改装为电子战机的能力。


李三万的三万里



苏-34战斗轰炸机原称苏-27IB,是由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联合公司根据苏-27全天候重型战斗机改进的下一代俄罗斯空军主力,被认为是新一代的俄罗斯航空兵部队代替陈旧的苏-24攻击机和苏-25战斗轰炸机的首选。1990年4月首飞。

另外,苏-34双发重型战斗轰炸机也有海军型号,称为苏-32FN。

性能数据

苏-34型战斗轰炸机的翼展为14.7米,机长21.94米,机高5.93米,翼面积 62.0平方米。该机空重14000公斤,正常起飞重量3900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45000公斤,最大武器载重8000公斤,升限15000米,最大航程为4000公里。

总体优势

苏-34是并列双座战斗轰炸机,F16、SU27是标准三代机,苏34应在算是三代半战机了。 苏-34战斗轰炸机,由著名的SU27战斗机改进而来,准确的说,是由SU27的海军型改进而来。

苏-27飞机航程远、载弹量大,具有对地攻击能力,所以,苏-27的设计者们在其诞生不久,就考虑让它跻身轰炸机行列。经过改进,苏-27“摇身一变”成为战斗轰炸机。苏-34战斗轰炸机于80年代中期开始设计,早期称为苏-27NE(战斗轰炸机),90年4月在新西伯利亚进行了首飞,西方称为苏-27IB。苏-34突出了对地攻击能力。



该机装有空中加油设备,不实施空中加油的作战半径为1000千米。 苏-34飞机第一架预生产型飞机于1993年12月18日上天,目前正在茹科夫斯基试飞基地进行定型试飞。预计到2002年全部取代苏-24战斗轰炸机。

苏-34飞机与苏-27飞机的区别为:

一是座舱改为并列双座,右座飞行员主要负责领航和武器操纵使用;

二是在前起落架减震支柱上安装了登机梯,方便飞行员进入座舱,便于飞机的维护,飞机运行时收入前起落架舱内;



三是机头呈宽扁平状,有三对水平翼面,增大了机翼的前缘翼根边条,为此,俄罗斯人也称苏-34为“鸭嘴兽”;

四是机头加宽,飞行员座椅后的一小块空地,设计师们充分利用,为飞行员设计了一个微型厨房和厕所,并安装有按摩设备,飞行员长时间执行飞行任务时可加餐,按摩一下消除疲劳,或在长途飞行中解决“问题”;

五是在机身下部的关键部位装有17毫米的钛合金装甲,用于对地攻击时防御地面炮火攻击。

六是装有一个大型尾锥,内装有一部后视后射雷达,用途与SU35、SU37相似,可以控制导弹向后发射。

苏-34飞机作为一种执行对地攻击任务的战斗轰炸机,具有载弹量大、航程远的特点。该机的发动机为苏-35使用的先进发动机。机上可携带空对空和空对地导弹、电视制导炸弹、超音速反舰导弹、普通炸弹。机上装有惯性导航和全球定位系统,可实现误差不超过l米的精确导航。

机载雷达可保证自动进行地形跟综飞行。 苏-34首先装备俄罗斯海军航空兵,布置在“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上。 苏-34将替代MIG-27、SU-24战斗轰炸机等。

为满足长途奔袭的需要,苏-34座舱左前方设有空中加油头,经一次加油航程可达7000公里。如果再加上巡航导弹的射程,那样,苏-34就一跃成为一种令人生畏的战略导弹攻击平台。
国际传媒有关俄空军将用苏-34取代图-22M3战略轰炸机的猜测大概不会是事实。因为图-22M3载弹量远远多于苏-34;作战半径达4400公里,又是苏-34远远不及的。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苏-34将和图-22M3搭配使用,构成有强大威慑力的俄罗斯战略空军优势。


起止于步


苏霍伊苏-34(俄文:СухойСу-34,英文:Sukhoi Su-34,北约代号:Fullback,中文:后卫,绰号:鸭嘴兽)是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现俄罗斯联合飞机制造集团苏霍伊公司)研制的高机动性、全天候、超音速、双发双座战斗轰炸机。

[苏-34最早型号为代号苏-27IB试验机,其试验机在1990年4月首飞,预生产型于1993年12月18日首飞。原预计在2002年全面列装,但是因为苏联解体导致的资金不足,直到2007年7月俄罗斯国防部才宣布正式接收苏-34。2007年俄罗斯空军开始接收苏-34,总计订购了124架,接收数量逐年攀升,2013年接收19架,2014年接收18架,截止2015年底,俄罗斯空军约装备了87架苏-34。




苏-34保留了苏-27UB的总体气动布局,但机身结构是全新的,这是为了能在前机身和机鼻部分塞进并列双座座舱和体积庞大的电子设备和更多的燃油。苏-34的所有主要机身结构都得到了加强,以承受增加的操作重量。苏-34还保留了其前身令人印象深刻的机动能力。机鼻左侧的一个可伸缩的空中加油探头是标准配备。苏-34具有与苏-33舰载型类似的鸭翼,同样还沿用了苏-33式样的前缘边条,但增加了一条尖锐边缘以产生稳定涡流作用在垂尾上,提高大迎角飞行时的偏航稳定性。苏-34的前机身比苏-27UB重许多,鸭翼有助于恢复气动平衡,提高机动性,并且能在超低空飞行中减弱因乱流引起的颠簸,降低作用在机身上的应力(鸭翼自动响应)。苏-34的全新双轮前起落架向后收起,收起方向与苏-27相反。主起落架安装了串列双轮以支持增加的着陆重量,并能在粗糙铺装跑道上起降。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尾梁明显增大,增加了直径和长度,内部安装了附加设备和系统。减速伞舱位于发动机舱之间的机背位置,配备双减速伞以缩短降落滑跑距离。固定进气口降低了复杂性和重量,配合推力强大的发动机,能使“干净”外形的苏-34能在海平面以1400公里/时的速度狂奔。机身结构坚固,结合系统冗余设计后能有效抵御从轻武器到高能导弹战斗部破片。座舱内的乘员被钛“浴缸”包围,保护他们不受直接伤害,一些重要系统也有相应的保护。


苏-34的座舱设计还提高了机组的舒适度,新的前机身容纳了并列双座座舱,飞行员在左侧,武器系统操作员(WSO)在右侧。乘员可以从弹射座椅中走到过道上伸展一下身体,在长航时任务中甚至还能休息。K-36DM弹射座椅具有零/零弹射能力,抛掉座舱盖后左右座椅按时间差弹射。乘员通过前起落架上的登机梯,穿过后壁板上的舱门进入驾驶舱。与苏-27UB和苏-30的串列双座相比,能大幅改善机组人员的工作环境。在并列座舱中,飞行员和武器系统操作员在高负荷工作中无需交谈就能更好地互相理解,因为他们能通过身体语言充分沟通,反应时间也更快。此外,座舱的双重操纵控制也有利于机组的轮换休息。



与俄罗斯任何其他战术飞机相比,苏-34能挂载更多种类的空面制导武器。弹药可挂在机身的4个外挂点、翼下的6个外挂点、以及翼尖的两个外挂点上。挂载制导炸弹时,苏-34可一次挂载6枚500千克KAB-500L或三枚1500千克KAB-1500L激光制导炸弹,或相应的KAB-500Kr和KAB-1500Kr电视制导改型。挂载短程空面导弹时,苏-34可一次挂载6枚Kh-29L(AS-14“小锚”)/KH-25ML(AS-10卡伦)/S-25LD激光制导导弹,或6枚Kh-29T电视制导导弹。挂载远程空面导弹时,苏-34可一次挂载3枚Kh-59M(AS-13“大螺栓”)/Kh-59M2(AS-18“芦笛”)电视制导导弹,此时需要挂载一个数据链吊舱以人在环中的方式进行末段遥控。苏-34具有强大的反舰能力,可一次挂载6枚3马赫的Kh-31A/-31AD(AS-17“氪”)反舰导弹。执行压制敌防空系统(SEAD)的任务时,可一次挂载6枚Kh-31P/-31PM/-31PD高速反辐射导弹,或Kh-58U(AS-11“基尔特”)/-58UShK反辐射导弹。苏-34也可以挂载俄罗斯全系列非制导炸弹和火箭,并保留了苏-27的标准GSH-301 30mm机炮。机炮内置于前机身右侧边条中,最大射速每分钟1500发,备弹150发。苏-34的12个武器挂架最多可挂载8吨弹药,在超载时可以挂9吨,不过此时要减少内油。


苏-34最重要的航电系统为头部的V004雷达,该系统由圣彼得堡的列尼涅兹控股公司制造,采用1250×850毫米的固定天线,除了气象和导航功能外,还提供了丰富的空面和空空模式。雷达为远程探测和跟踪地面和海面目标进行了优化,获得的目标坐标能随后装订在精确制导弹药中。该雷达针对小雷达横截面(RCS)地面目标的探测距离为150-200公里,对战斗机大小空中目标的探测距离为120公里。在挂载R-77-1主动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时,雷达在空地模式中可以同时攻击两个空中目标,在空对空模式中可以同时攻击4个。其次就是乌拉尔光学仪器厂制造的“普拉坦”电视/激光光电系统,该系统能使武器系统官能在昼夜发现和跟踪地面/海面目标。“普拉坦”还能为激光制导弹药进行激光照射,为光电制导弹药和无制导弹药提供目标指示。“普拉坦”内置于前机身中,在前机身与发动机进气口交界处有一个可收放传感器窗,不用时可以收入机身,与表面齐平以减少阻力。传感器组件还包括一个从动于激光测距仪/指示器的高放大倍率电视摄像机,在最佳能见度条件下的最大探测距离是10公里。传感器通过三片光学玻璃进行前视和下视。


乘员

2人

长度

23.3米

翼展

14.7米

展开全部

参考性能

最大飞行速度

1.8马赫

实用升限

15,000米

航程

4500千米

作战半径

1100千米

爬升率

未知

翼载荷

726千克/平方米

推重比

0.6

限制过载

+9G

外挂点

12个


Trafalgar18051021


苏34雷达为远程探测和跟踪地面和海面目标进行了优化,获得的目标坐标能随后装订在精确制导弹药中。据俄罗斯消息人士透露,该雷达针对小雷达横截面(RCS)地面目标的探测距离为150-200公里,对战斗机大小空中目标的探测距离为120公里。

在挂载R-77-1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时,雷达在空地模式中可以同时攻击两个空中目标,在空空模式中可以同时攻击4个。

Sh-141系统还提供了自动地形跟踪与回避功能,使“鸭嘴兽”具有自动跨音速超低空突防能力。

过去有传闻说苏-34的“尾刺”里安装了后视雷达,不过现在已经确定无论原型机还是生产型苏-34,都不具备这样的系统。

2012年2月,苏-34进入俄罗斯空军中队服役,2014年3月形成完全作战能力。

在解决了大量设计缺陷,并根据利佩茨克训练中心早期试飞和换装训练报告,以及后来第47混编航空团使用经验而克服大量初期问题后,苏-34终于修成正果。

在服役之初,苏-34的雷达和瞄准套件成为了问题重灾区,硬件和软件频出故障。为此苏霍伊设计出一个功能升级包,并于2010年在第929国家飞行试验中心的一架早期生产型苏-34上进行了成功的测试,来年就被纳入生产线中了。

这个升级包包括新版软件、推力提高的AL-31F-M1发动机、大幅改进的L150雷达定位和告警接收机系统,以及尾椎内的TA-14-130-35辅助动力单元,此外还有增加了新的空空模式的Sh-141M雷达。

在2016-2020年间,苏-34将陆续替换如下一些部队的苏-24M:俄罗斯远东地区胡尔巴的第277轰炸机团的两个中队、车里雅宾斯克州沙戈尔的第2轰炸机团的两个中队,摩尔曼斯克州蒙切戈尔斯克的第98轰炸机团的一个中队。

2008年8月,在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在南奥塞梯发生的战争中,苏-34首次经历战火的洗礼。第929国家飞行试验中心的两架早期型苏-34参战,执行了压制敌防空火力的任务。其中一架使用Kh-31P反辐射导弹攻击了格鲁吉亚军队的雷达,另一架则用机载L175“希比内”主动雷达干扰系统为深入格鲁吉亚领土攻击目标的苏-24M编队护航。干扰机效果很好,有效阻止了格防空雷达锁定苏-24,同时也压制了格军用9K37“山毛榉”(SA-11“牛虻”)地空导弹系统发射雷达制导地空导弹。

2012年秋,一个秘密部队驾驶苏-34(反恐任务一向被俄罗斯视为最高机密)轰炸了北高加索地区达吉斯坦和印古什共和国境内的恐怖分子营地。

苏-34在多种气象条件下,使用制导武器和“普拉坦”系统实施攻击,摧毁了恐怖分子营地。轰炸复杂山地地形中的目标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根据俄罗斯空军的说法,所有目标均被击中。

从上述苏-34的早期作战部署中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到2012年,“鸭嘴兽”的战备水平已经可以接受,具有了可靠的瞄准系统和训练有素的机组。

今年9月26日,第7000空军基地派出6架苏-34,跟在一架俄罗斯空军的图-154后面,经由里海、伊朗和伊拉克进入叙利亚,部署在拉塔基亚机场。抵达叙利亚后不久,苏-34就用KAB-500S精确制导炸弹攻击了目标。目前苏-34正在叙利亚激战正酣,作战表现有待日后观察


金戈铁马


这年头战斗轰炸机不流行了,苏34是出厂就落后的样子货。

首先,现在对地攻击主要依靠制导弹药,投送制导弹药的平台主要指标是载弹量😂😂😂,关键指标是隐身。因为过去使用非制导武器和需要干预的半主动制导武器的时代,对投送平台还是有要求的(海湾战争攻击水坝的A6负责发射斯拉姆导弹,A7负责制导),尤其是发射无控火箭或者投掷自由落体炸弹,都需要载机低空飞行稳定性高,有专用观瞄设备,而现在的基本以GPS和红外制导居多,发射后不管,导弹挂载平台的要求很低。苏34在非制导武器和制导武器投掷上优势不明显。

其次,与F117这类隐身攻击机比,隐身性不行没有优势。

第三,与苏30F15E攻击鹰相比,空战没有优势。

因此,鸭嘴兽的所有功能,苏24击剑手就能搞九成以上,效费比完全没优势。非要隐身飞机完成的高危任务,俄罗斯只能靠防空压制来开路,战斗机护航来保护,还是一个样,因此,鸭嘴兽面对苏30+苏24+苏25的组合完全没有优势,而且这三个机种有两个是老飞机,他没有任何性能和效费比优势。哪怕单独和苏30相比也是完全失败,只有低空投弹才略有优势,而这个优势又被制导武器拉平,因此,苏30才是正解。


奇葩中的战斗葩21192043


好,但是不实用。大陆国家的海军和空军建设都会受到陆军的影响,装备都会有点莫名其妙。这种奇怪的飞机真看不出是干啥用的,前线支援太浪费,战略打击又不够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