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并克里米亚事件中,俄罗斯的得失如何?

张必聪


前不久,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发表《克里米亚宣言》,拒绝承认克里米亚是俄罗斯合法领土。这再次唤醒了人们对于2013年乌克兰危机的回忆。

要理清俄罗斯“吞并”(收回)克里米亚的得失,首先要理解一个基本背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俄罗斯在东欧争抢地缘政治上的主导地位。由于两股力量并不对称,称不上是势均力敌,许多学者认为不能与冷战时期相比,而更类似于十九世纪大英帝国与俄罗斯帝国争夺中亚控制权的战略冲突。

(19世纪俄罗斯帝国和大英帝国之间的“大博弈”)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乌克兰一直是夹在西方和俄罗斯之间的“缓冲国”(buffer state),其特征就是中立且相对弱小。2008年俄罗斯和格鲁吉亚之战之后,北约与欧盟考虑要把格鲁吉亚、乌克兰以及一些前苏联国家纳为军事和经济的盟友。但是,与此同时,俄罗斯想把这些邻居吸收到到“欧亚经济联盟”里,加强自己与西方的抗衡能力。

(乌克兰地图)

本来在冷战后,俄罗斯和西方阵营的关系多年一直趋于稳定。真正的‘友尽’是发生在俄罗斯发现西方在支持乌克兰政体更替,俄罗斯感觉自己被人背叛,国家安全受到了威胁(他们能使乌克兰政变,也或许终究有一日能怂恿俄罗斯的政变),于是先发制人强势“收回”了克里米亚。

对于俄罗斯来说,吞并克里米亚使之得到了一片在地缘政治、军事上非常重要的一块领土。而且,对于领土意识与民族情绪特别浓烈的俄罗斯人来说,“收复”传统度假胜地克里米亚使得普京赢得了民心,并延伸了其地缘政治上的影响力。

但是失去的或许更多,难以估量。比如,俄罗斯与西方所有国家交恶,并须承担严苛的军事及经济制裁,加重了2014年俄罗斯的经济危机。四年以后,美国仍然耿耿于怀,两大力量的竞争进一步恶化。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俄罗斯渐渐地也向东方倾斜,对中国的依赖越来越强。

更微妙的是,克里米亚事件之后,本来是中立“缓冲国”的乌克兰,一下子倒向了西方的阵营。中间的缓冲消失,两大力量的冲突就显得更危险。

另外,克里米亚本来就有65%的人口属于俄罗斯裔,有深厚的民族归属感。在两大力量竞争的时候,这些选民往往倾向于加入由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他们曾经在乌克兰境内是一股不可忽视的“亲俄”力量。但是,克里米亚归入俄罗斯后,乌克兰境内的俄罗斯裔一下子少了很多。有学者分析,普京这枚琪下得有些“短视”。不然,或许俄罗斯能使乌克兰整一个缓冲带为其所用。

说到下棋,插一个题外话:猜猜普京最喜欢的运动是什么?柔道。有分析称,柔道的对抗都是发生在眼前的,只要你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对手撂倒就算赢。但是,它不像下棋那般需要考虑全局和长期的战术。这让人不禁想,普京的外交政策,是不是也暗暗体现了柔道的特点?


记者王冠


这件事短时期的明面得失,显然是俄罗斯失去的大于所得。光是西方的制裁就使得俄罗斯损失重大,这还不算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彻底交恶、西方借机对俄罗斯施加的军事压力以及其他一些周边国家对俄罗斯的疑惧。但是对俄罗斯来说,兼并克里米亚却不是算数问题。

不并克里米亚,西方对俄罗斯也是在步步紧逼,乌克兰也不断在远俄亲西,在克里米亚基地问题上不断向俄出难题。乌克兰危机就是西方在乌克兰插手,推倒亲俄的亚努科维奇政府开始的。当时,乌克兰扑向西方怀抱是必然的,不管俄罗斯怎么样做都不会阻止这个趋势,所以俄罗斯干脆来个釜底抽薪,拿下克里米亚,让乌克兰痛。这种二杆子劲,使得西方不敢接纳乌克兰加入北约,而俄罗斯在黑海的控制能力也明显加强,亚速海真的成了俄罗斯内海。

克里米亚的重要性,从历史上看就知道了,俄罗斯曾经与奥斯曼帝国打了9次,二战期间苏德围绕克里米亚也进行了激烈的攻防战。可以说,在黑海地区,谁控制了克里米亚,谁就能控制黑海。从长远看,有了克里米亚,俄罗斯的西南翼安全就有了极大保障。如果乌克兰让西方军队进驻克里米亚,可想而知俄罗斯的战略环境会有多恶劣。况且克里米亚周边海域还有比较丰富的油气资源。俄罗斯不是不知道并入克里米亚会遭到什么后果,但是与战略安全相比,宁可承受这些后果。

西方以俄兼并克里米亚为由制裁俄罗斯,不是为乌克兰主持正义,而是西方对俄战略挤压的进一步公开化,可以说这是双方的一次摊牌行为。

对西方,特别是欧洲来说,制裁俄罗斯,何尝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没来由的给自己树一个强大对手,现在还被特朗普用鞭子抽着增加军费,欧洲的整体战略环境在恶化。德、法等国就是看清了这一点,所以才在制裁俄罗斯的行动上能拖就拖,不希望和俄罗斯把关系搞绝。最近,普京访问德国,可以说是和欧洲国家在一点点化解对立。

俄罗斯现时的困难,主要原因不在于兼并克里米亚所引起的西方制裁,而在于其世界大国之心不死,不甘于做一个地区强国,也不愿和东方大国大力发展经贸。从某种程度上说,俄罗斯现时的吃力,与克里米亚关系并不是特别大,而是俄罗斯自己还放不下架子,用地区强国的本钱强行做世界大国的生意。(S)


联合防务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吞并克里米亚是普京的臭棋,估计他自己现在肠子都悔青了。

第一,国际政治上完全孤立。

克里米亚是乌克兰领土,这一点没有任何疑问。

早在50年代,赫鲁晓夫就明确了克里米亚是乌克兰的一部分。

苏联解体以后,叶利钦也承认乌克兰领土的完整性。

这种情况下,普京扶持克里米亚反对派,公然将这块乌克兰领土吃掉,实属有胆量。这完全打破了几十年以来的欧洲平衡,让俄国成为几乎所有欧洲国家的公敌!

这和格鲁吉亚占领吞并南奥塞梯还不一样。后者毕竟是格鲁吉亚主动进攻南奥塞梯,俄军后来出兵将格鲁吉亚打退,尚且属于有一定道理。

但乌克兰军队并没有先发制人,反而是小绿人(除去身份标识的俄军)协助克里米亚武装占领了这里,这就属于赤裸裸的武装入侵。

诚然,乌克兰不属于北约,也不属于欧盟,他没有后台,也打不过俄军。

但这种行为,显然是没脑子,会让俄国成为众矢之的。

目前,国际社会基本没有人承认克里米亚战独立,更没有承认克里米亚是俄国一部分。

认可克里米亚是俄国一部分的,只有:印度、阿富汗、朝鲜、苏丹、古巴、叙利亚、委内瑞拉、津巴布韦、尼加拉瓜、玻利维亚、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

大家注意,这里面没有中国。

第二,饱受制裁,经济崩溃

在西方的全面制裁下,加上油价下跌,俄罗斯经济几乎崩溃。

2016年俄国军费就下降百分之二十七,国内通货膨胀严重,有四分之一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上。

西方认为,即便油价立即复苏,俄罗斯经济也难以恢复,至少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

第三,吞掉了克里米亚,多了一个死敌

原则上,克里米亚很重要,他是俄罗斯南部重要的一个地区,也是黑海的核心。

遗憾的是,即便克里米亚再重要,也不如整个乌克兰。

在之前,乌克兰总体和俄国保持相对有好的关系,没有公开投靠西方。

乌克兰人其实和俄罗斯人还是比较接近的,双方语言和文化相差不大,有一定好感。

但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以后,内战持续到现在也没有结束。乌克兰上上下下,将俄罗斯视为死敌。

可以预计,乌克兰只要停止了战争,一定会第一时间加入北约和欧盟。一旦有机会,乌克兰就会毫不犹豫的发动进攻,夺回克里米亚。

乌克兰人不同于其他民族,这是哥萨克的故乡。这里的人骁勇善战,是天生的战士。

这样的民族,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白白塑造出一个仇敌。

第四,只是普京秀肌肉拉选票的表演

乌克兰内战持续了3年多,俄罗斯付出的军费就是惊人的,死的人不少。

以上众多可怕的结果,其实最终只是为了普京秀肌肉,似乎维持当年苏联的强大形象而已。

吞并克里米亚对俄罗斯来说绝对弊大于利,但对普京个人来说则是利大于弊。

吞并事件后,普京支持率升到70%+

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萨沙


有得必有失,这是必然,谁也不可能只占好处,不为占有的好处付出代价,所以俄罗斯必然会为出兵占克里米亚半岛付出代价也是必然。下面就阐述一下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半岛的得与失。

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半岛的得到:

1、俄罗斯西南部国土安全更有保障了。

克里米亚半岛对于俄罗斯的战略位置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不然俄罗斯也不会下那么大本,冒天下之大不韪,出兵吞并一个主权国家的领土,非常犯忌讳。克里米亚以东就临近俄罗斯重要的乌拉尔工业区,有了克里米亚这个屏障阻隔,即使在西方国家处处围堵之下,俄罗斯也有充足的占领腾挪空间,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当做俄罗斯反围堵的桥头堡。

2、俄罗斯对欧洲贸易更有保障。

克里米亚半岛位于黑海中心位置,俄罗斯控制了克里米亚半岛就相当于控制整个黑海,对于黑海沿岸的敌对国家都是一个威慑,例如乌克兰、格鲁吉亚甚至土耳其等。俄罗斯对欧洲的贸易40%都是要从黑海的港口出发,原来克里米亚半岛在乌克兰手中,始终受到乌克兰的威胁,控制了克里米亚就保障了俄罗斯对外贸易路线了主动权。

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的失去:



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的确是一件很令人震惊的事,公然占领一个主权国家领土,肯定不被世人所接受,哪怕克里米亚本来就属于俄罗斯,居民也大多数是俄罗斯人,但仍然是被世界各国普遍承认的乌克兰领土。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好找到借口,对俄罗斯进行严厉的经济制裁,导致这几年俄罗斯经济衰退,国内物价飞涨,民众生活质量大幅度下降,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领导的政府备受压力。

其实更倒霉的是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当地居民,本来作为一个旅游胜地,每年都接待来自世界各地游客,生活过得很不错。但2014年被俄罗斯占领以后,乌克兰变切断对克里米亚的水电供应,加上克里米亚又是俄罗斯重要军事控制区,比较敏感,外来人员肯定无法进入该地。克里米亚立即变得萧条起来,由于电量供应不足,很多娱乐设施都处于半停运状态,很多跨国企业和银行纷纷撤出,一个非常热闹的旅游胜地,突然变成有点与世隔绝荒岛的样子,真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以上就是“大正”对于该问题的看法,欢迎评论交流,加关注!


大正看世界


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位于黑海北部的克里米亚半岛,与乌克兰接壤地缘战略的重要性几乎无出其右。俄罗斯与乌克兰都对克里米亚的主权存有所诉求,不过在2014年克里米亚通过公投,脱离乌克兰共和国,以独立自治共和国的形式加入了俄罗斯联邦。

俄罗斯得到乌克兰,直观上得到了更多的领土、人口和资源,国力自然更强了。何况俄罗斯一直都渴望更多的土地也就是所谓的“苏联情结”,现在得偿所愿了。而且得到了克里米亚,俄罗斯能够更好地控制黑海,亚速海的出口也完全掌握在俄罗斯手中,更重要的是黑海舰队不比在花费巨资到“索契”修建新的海军基地,因为塞瓦斯托波尔港应有尽有。(看看下图,这是多好的一个军港啊!难怪乌克兰舍不得的呢)

然而有得必有失。对于俄罗斯将克里米亚纳入联邦的行为,西方欧美国家都不愿意看见,于是都对俄罗斯进行严厉的经济制裁。也是祸不单行,2014年俄罗斯迎来了一块新的领土,也迎来了世界油价大跳水。在残酷的经济制裁下这份影响更加明显。俄罗斯不但国家财政出现严重困境,经济情况不容乐观,而且卢布兑美元的汇率也下降了。俄罗斯遭逢双重打击。

不但内部出现恶劣影响,外部环境也不好过。除了和欧美国家之间的关系恶化以外,俄罗斯周围的小国也因为担忧会变成下一个克里米亚,对俄罗斯的疏远态度越来越明显。再这么下去,俄罗斯在欧亚大陆会越来越“孤单”,变成孤家寡人了。

所以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是得不偿失的,但是俄罗斯不会轻易放弃任何一块至关重要的土地,所以克里米亚会被俄罗斯牢牢把握,尽管局势会越来越不好。


利刃军事


这种开放性的问题,仅代表小编个人意见,小编个人觉得弊大于利。

吞并克里米亚事件目前已经基本上有了定论是俄罗斯国内的新白军运动在捣鬼(所谓的新白军运动是80年代后期开始兴起的俄罗斯民族主义者,以拜尼二教徒为主,以复兴大俄罗斯版图为己任,有一个更加通俗的名称叫皇俄分子),普京总统麾下的俄罗斯官僚体系哪有那么高的效率,能立刻搞定从挑起事端到民意渲染再到政治公关最后公投通过这么一长串环节,目测俄军和俄国官僚入驻克里米亚的时候表情依然是一脸懵逼;除了搞定克里米亚,皇俄分子在东乌克兰战事中也一样是极为活跃。总的来看,皇俄分子的思维路径大概是这样的:克里米亚是叶卡捷琳娜大帝送给俄罗斯帝国的礼物,是“平静得仿佛世界尽头”的黑海边上最璀璨的明珠,这样一片粮仓自然要归俄罗斯帝国所有,要不是托派分子赫秃子的私心balabalabala……现在趁着乌克兰内乱是时候把它物归原主了。

可现在来看,皇俄分子的做法简直就是吞并一时爽全家火葬场。先是克里米亚本身:克里米亚被俄国吃下去了不假,但是现在几乎成了俄罗斯的一块飞地,东乌克兰军队在战事后期拼了老命去打马里乌波尔,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打通南俄罗斯到克里米亚的陆上通道。这一战役任务没有完成之后俄罗斯又放话要修刻赤海峡大桥,但是由于经济原因现在还没有动工。同俄罗斯本土联系的困难直接导致了现在的克里米亚的物资与能源补给很大程度上都需要俄罗斯本土船运,效率极低成本极高,直接拉高了克里米亚的经济运行成本;再是国际环境,由于克里米亚是国际公认的乌克兰领土,俄罗斯的吞并行为没有得到国际主流社会的认可,而由于这一行为导致的对俄罗斯的制裁也一浪高过一浪,导致乌、俄关系,西方与俄罗斯的关系长期未能得到修复,饶是有意实践布热津斯基想法的床破大帝,在一开始跟俄罗斯眉来眼去之后也不得不立刻走上了极端反俄的道路。总的来看,俄罗斯在吞并克里米亚之前,最关心的无非是塞瓦斯托波尔基地的使用问题,为了确保一个海军基地能够长期占有,就把一块地区都据为己有,这是彻头彻尾的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的行为。

其实,当时的俄罗斯政府完全可以以克里米亚作为筹码,首先确保自身对于塞瓦斯托波尔港的控制,再抢占若干战役要点,形成有利于己方的态势。随后,俄政府可以实行更加灵活的外交手段,营造出同西乌克兰基辅当局讨价还价的局面,这样,既能通过持续的要价巩固与持续自己对塞瓦斯托波尔的控制,又能以克里米亚这根杠杆去撬动同俄罗斯接壤的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两个东部州,为它们提供更大的战略回旋余地——克里米亚的丢失迫使乌克兰只能全力进攻东部两州,结果也给俄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让乌克兰继续保有克里米亚,也给了俄罗斯同西方国家继续来往的机会,俄罗斯的战略环境会比现在好很多——“引而不发,跃如也”,老祖宗诚不欺我。

注意:这种开放性的问题,仅代表值班小编个人意见,谢谢


军武次位面


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的事情,是现任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014年3月份做的。普京为什么要吞并克里米亚,以及吞并之后对俄罗斯带来了什么好处和坏处呢?这个问题我们从普京本人以及他上台之前的俄罗斯形势说起。


普金正式掌握俄罗斯的权力是1999年。在那之前,罗斯总统一直是叶利钦。1999年距离俄罗斯解体也就不过8年时间。解体之后,叶利钦推行的是西方自由主义政策,俄罗斯之所以变成一个总统联邦制国家,而且还有上下议院组成的国会这些西方体制的机构,也是它解体之后出现的。


在叶利钦时代,俄罗斯人确实感受到了非常大的自由,他们一下子从苏联时期高压和令人窒息的统治中释放了出来。但是自由主义对经济的打击也是很大的,那些既得利益阶层趁机攫取大量的财富从而越来越富,而普通阶层则越来越穷。自由主义带来的问题是俄罗斯可能进一步解体,周围国家也都有可能纷纷加入北约和欧盟。


普京内心深处是想让俄罗斯变成世界政治舞台上有话语权的大国,为此国家必须要发挥控制力和强制力。他上台后加强了对权力的控制,一边打压反对派一边将各种重要的经济行业都收归国有,并派自己的亲信控制。恰好那几年国际油价较高,所以普京的这一切做的还算是比较顺利。就是俄罗斯政坛一步步变成了寡头政治。


什么是寡头政治呢?就是权力由一小部分人掌控,并且他们在为一部分人谋取利益。


普京这种反自由主义和国有化运动外加寡头政治,这就让西方国家非常警惕。从那个时候开始,欧美国家和俄罗斯之间的距离就越走越远了。而普京的这种控制和强硬,又促使周边那些没有安全感的国家和原本想加入北约的国家加快了进入北约的进程,典型的比如乌克兰。


可是乌克兰是和俄罗斯接壤的,如果它加入北约的话,那么北约的范围就到了我罗斯的家门口,这一点是普京绝对无法接受的。普京的底线是跟罗斯接壤的国家都要作为俄罗斯和北约之间的缓冲国。在这种情况下,他就对乌克兰出手了,主要通过支持乌克兰东部武装跟乌克兰能政府的对抗,以及通过公投的方式夺下克里米亚实现的。


原本欧洲就特别警惕普京的上台和他的一系列政策,当普京拿下克里米亚之后,欧洲跟俄罗斯之间就彻底对抗了。欧美对俄罗斯的各种经济制裁和封锁从那个时候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已经长达四年时间,而且每次到期之后会继续延期。于是油价下跌和欧美制裁让俄罗斯的经济一落千丈,同时俄罗斯在西方社会更加孤立,这就是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的最大坏处。


吞并克里米亚最大的好处给了俄罗斯海军。过去俄罗斯黑海舰队一直租赁克里米亚的军港使用,如今这个是俄罗斯自己的了,以后再也不用掏出租费了。普京的强硬政策,对外总是通过军事力量的威慑和打击来实现的。所以克里米亚的到手,就更加强化了普京的这种军事强硬外交。


不过普京的军事强硬外交可能因为克里米亚的到手而走得更好,但是俄罗斯和欧洲之间的关系会因此而更加对立。这年头,其实很讲究合作共赢,如果一直这样对抗下去的话,对俄罗斯没有一点好处。


普京希望世界尊重俄罗斯,把它当成一个第一梯队的一流大国来对待。但是俄罗斯人口少、经济结构不合理,已经距离普京的愿望越来越远了。如果再持续对抗下去的话,那俄罗斯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存在感只会越来越低。


局势君


吞并克里米亚事件中,俄罗斯的得失如何?

一般的看法都是俄罗斯的得大于失,普京敢作敢为就能做别人不敢做的事。但是这个问题要从长期来看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从得的方面看;

一、俄罗斯得到了克里米亚普京有不世之功成了民族英雄,是俄民众自苏联瓦解以来最为扬眉吐气的一件事。肯定还会继续选普京为总统,让他干满二十年。

二、收回克里米亚俄得实际利益,军港基地不用再与乌克兰签租用条约了。克里米亚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要津,对俄罗斯的军事安全有帮助。

三、俄罗斯在关键时刻敢于亮剑,严厉还击了美欧西方的进攻围剿势头,惩罚了乌克兰的追随西方之举,震慑了俄周边一些原兄弟邻国。

从失的方面看;

一、俄罗斯得到了克里米亚,却失去了乌克兰人民。乌民族与俄罗斯属于同宗同族,共同的基辅罗斯源头,很近的一个民族祖宗。

二、虽然说克里米亚原来是俄罗斯领土,但是解体时明确属于乌克兰。要说过去的话,过去克里米亚属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属于蒙古人的金帐汗国,扯不清的。

三、虽然说在这以前有北约轰炸南联盟的‘’科索沃‘’事件,但科索沃并没有被谁吞并。克里米亚是二战以后,是大国动用武力吞并邻国领土的第一个例子,世界上至今没有几个国家承认俄的吞并行为。

俄吞并克里米亚有得有失,从眼前近期看是得。从长期来看应该是失,俄罗斯可以不吞并克里米亚,一样能保持军事基地。俄罗斯的作为是不顾二战以后现代国际政治趋势,还没有哪个大国动武以后就吞并别国领土的。美国在世界上经常有军事干涉别国,但是并没有把别国领土吞并进去。


不能忽视西方对俄的制裁的长效作用,经济制裁没有影响到俄罗斯内政,但对俄经济的打击沉重,造成了俄目前经济陷入困境。现在的俄罗斯基本没有什么工业制造了,能够依靠的就是石油资源和原材料出口,还有一点军事工业。在油价保持低位的情况下,俄罗斯经济入不敷出。这样下去别说是要成为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就是维持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也勉为其难。

在克里米亚问题没有新的说法的情况下,美欧西方是不会解除制裁的。虽然特朗普与普京个人关系不错,但是特朗普被美国会法案限制住了。俄罗斯的趋势是缓慢的经济下滑,俄美关系是结构性问题很难搞好,但是克里米亚问题是一个重要节点。美欧西方的经济制裁就是因为克里米亚,俄罗斯经济和国力将进入漫长的下行衰退期,代价太大长远来看是得不偿失的。


亦新湖


俄罗斯人做事经常不重视细节,没有美国人会玩,克里米亚原本就是俄罗斯的,是赫鲁晓夫为庆祝俄乌联盟三百年,当礼物送给乌克兰的,是经过议会通过的,有法律效应的。

现在乌克兰亲俄政府下台,亲美亲西方政府上台,有可能将克里米亚当成反俄前哨基地,普京出兵收回,也是不得不为之,应该已经想到会被美欧制裁。

如果普京手下做事更细一点,不马上宣布克里米亚属于俄罗斯,而是由所控制的先里米亚地方与乌克兰谈判,狮子大开口,提一些乌克兰无法答应的要求,比如养老金不能比俄罗斯退休人员少,军人工资不能比俄罗斯军人少,必须答应每年投资不少于俄罗斯的承诺,必须答应工资不输俄罗斯。

乌克兰政府肯定答应不了,因为穷。

再以乌克兰政府腐败无能,不能保证民众基本诉求,要求脱离乌克兰政府控制,加入俄罗斯,这样就名正言顺。

俄罗斯才不管这些细节,直接宣布“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等于没有缓冲,不仅得罪了乌克兰政府,也得罪乌克兰人民,让他们不得不与俄罗斯拼命。

现在北约借机东扩,围堵,制裁俄罗斯就水到渠成,被乌克兰政府,乌克兰人民欢迎入驻,对抗俄罗斯,收回克里米亚。

俄罗斯人的天性就是只要结果,不要过程,才给世界人民一种“野蛮无理”的成见。


光芒万丈34957


俄罗斯占领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地区对俄罗斯来说绝对是利大于弊。这符合俄罗斯的国家利益。



1.克里米亚地区历史上是沙皇俄国用战争手段占领的土地。1954年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为了纪念乌克兰与俄罗斯合作300周年,就把克里米亚地区划给了乌克兰管理。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继续拥有克里米亚地区。

2.由于俄罗斯在克里米亚地区拥有海军基地,所以俄罗斯每年都要向乌克兰政府交纳租金。

3.2014年乌克兰亲俄总统亚努科维奇,被欧美国家支持的反对派推翻了。俄罗斯有可能损失在克里米亚地区的军事基地,因此普京总统派军队占领了克里米亚地区。

4.俄罗斯占领克里米亚地区后拥有了克里米亚地区的自然资源超过108亿美元,拥有克里米亚地区的军事装备超过17亿美元。还有其他乌克兰国有资产超过了10亿美元。

5.俄罗斯占领克里米亚遭到了欧美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会使俄罗斯一年损失200亿美元。俄罗斯还要对该地区的退休人口支付20亿美元的退休金。每年要对克里米亚进行财政补贴超过15亿美元。还有在克里米亚地区建设学校、医院、道路、机场和供水设施共68亿美元。

6.但是俄罗斯拥有170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些土地都是沙皇俄国用军事手段占领的。所以,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欧洲发达国家每年都要定期从俄罗斯进口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这给俄罗斯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收入,所以俄罗斯占领克里米亚地区是利大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