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加的是贷款利息还是存款利息?

大侠呆呆有宝贝


既是贷款利息,又是存款利息,或者应该说同步调整。

既是企业贷款,也是个人贷款,因为基准利率相同。

每次的“加息“或者”降息“,一般你看到的是这样的新闻: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XXXX年X月X日起上调(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下调)X.XX个百分点,由现行的X.XX%提高到X.XX%;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X.XX个百分点,由现行的X.XX%提高到X.XX%;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据此相应调整(见附表)。

所以我说既是贷款利息,又是存款利息,因为每次调整的都是“存贷款”利率,似乎从未出现过上调存款基准利率,下调贷款利率的情况,反之也没发生过,所以说是同步调整,但是调整幅度不一定相同,倒是发生过上调存款基准利率0.25%,上调贷款基准利率0.23%类似这样的事,但一般很少见。

那为什么说既是企业贷款,也是个人贷款呢?因为贷款基准利率都是一个,企业贷款的利率是在贷款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或下浮而定的,个人贷款也是如此所以,不会出现同一期限有针对企业和个人两个基准利率的情况,只可能是上浮比例不一样,最终的嗲款利率也不一样。

但是执行利率=基准利率*(1±浮动比例),而浮动比例各个银行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己设定,所以既可能发生某一银行存款利率上浮20%,而贷款利率下浮15%的情况,也可能发生某一银行存款利率上浮50%,而贷款利率上浮10%的情况,也就是浮动比例正负可能不同,比例也可能不同。


鑫财经


央行加息一般都是双向的,也就是贷款利率上上调的同时,存款利率也会上调。



那为什么加息要同时进行而不是一降一升呢?

在了解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你要明白央行加息的意图,通常情况下,央行加息的目的主要有几原因:

第一个是调节经济过热。

央行的基准利率是不能随便上调的,一般要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来进行调整,在经济发展良好,社会投资增长过快的时候,会造成产能过剩以及一些社会资源的浪费和重复投资。

因此在经济发展过快的时候,央行有可能会加息,加速社会资金的回流,减少社会资金的流动。

而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是就是要吸引社会闲散资金存到银行,另一方面是提高借钱的成本,减少银行资金的投放,所以通过加息就可以达到这两个目的。加息之后,存款利率变高,收益提升,那社会闲散的钱就有利可图,大家会把钱放到银行里面,另一方面,贷款利息上涨会造成企业借款成本的增加,从而消弱企业借钱投资的积极性,减少减少资金的供给。

第二个是防止通胀水平过大。

通胀水平跟社会资金的供给有很大的关系,如果m2增长过快,增速远超gdp的增速,那多出的部分资金就会转化成通货膨胀,而这种通货膨胀的水平,一般通过cpi来衡量,通常情况下,如果CPI的涨幅超过3%,那央行就会加息。

加息的过程跟第一点说到的差不多,其目的就是吸收社会资金存到银行,减少银行资金对外投放。

第三个是稳定汇率市场。

汇率市场的稳定,事关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但是汇率市场的波动受国际一些因素的影响很大,特别是美元的波动,对汇率的影响是最直接的。

比如进入2018年以来,美联储已经加息两次,而每一次加息都其他各国恐慌不已。因为美联储加息之后,国际一些投资热钱就会纷纷跑到美国去,如果短期之内,一个国家的资金外流比较大,那对整个国家金融市场的影响是巨大的。

如果资金外流比较多,那国内的资产价格就会下跌,进而影响股市以及其他债券的资产价格,如果价格下降比较明显,那就会造成金融市场的混乱。

因此在美联储加息之后,很多国家都会纷纷跟进加息,目的就是为了稳定国内的资金。

而这种应对汇率波动的加息,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资金投资回报率,稳定住资金局面,而在存款利率上调的同时,贷款的利息也会跟着上调,目的就是为了平衡社会资金的供给。


贷款教授


一般说加息或者降息,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的央行)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

下图是2015年10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调整后的基准利率。

基准利率用于指导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商业银行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浮动执行。

比如,现在五年期以上贷款基准利率是4.90%,商业银行现在一般上浮5~40%执行,而前两年是打折执行。

又比如,一年定期存款基准利率是1.50%,不同的商业银行执行的浮动比例各不相同,有的利率就是1.80%,有的是2.1%,有的能达到2.25%。

只有中国人民银行有权力调整基准利率,也就是俗称的加息或者降息。商业银行的自主权是,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调整浮动比例数,既可以下浮也可以上浮。


巴九言


如果在美国以及大部分国家加息一般是指央行比如美联储的贴现率,也就是央行向商业银行放贷的利息。所以加息指的既不是老百姓的贷款利息也不是存款利息。但是央行的贴现率却能够直接影响到存款和贷款的利息,因为央行的贴现率等于是商业银行向央行借钱的成本,为了保证正常盈利,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会在此基础有所上浮,但是这个上浮比例各家银行存在充分竞争所以差的不会太多。另外央行的贴现率会比存款利率稍微高一些,如果贴现率低于存款利率那么银行就不愿意向公众吸储直接到央行借钱即可。如此一来央行就能够通过贴现率间接影响市场利率。同时又保证了商业银行的市场化竞争,淘汰效率低下运营成本高的银行。同时央行在出现金融危机挤兑等情况下作为最终贷款人也能够通过逆回购购买国债等方式降低市场远期利率来刺激经济提供流动性。

国内央行加息一般也有贴现率,另外也可以通过MLF逆回购等影响市场利率。另外商业银行有基准利率,是央行规定的。每家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有上下浮比例,一般15%,但是根据不同情况也有更高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