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建:鐵軌拉近中非距離

近年來,中非經貿合作日趨緊密。作為最早開闢非洲市場的中國企業,中國鐵建在經濟全球化以及國家走出去倡議引領下,已在非洲耕耘發展50餘年。中國鐵建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奮健告訴《中國貿易報》記者,中國鐵建從援建項目、勞務合作到設計施工總承包,從經營承攬到投資開發,中國鐵建緊跟國家戰略,積極融入非洲,把中國產品、裝備、技術引進非洲,力求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中國鐵建在阿爾及利亞向殘疾兒童獻愛心。(企業供圖)

“中國鐵建與非洲當地深度融合,以投資建設大項目為基礎,同步提供運營管理服務,以產能合作為載體,助力非洲工業化轉型。中國鐵建在不斷加快國際化發展的進程中,屬地化管理成為推動非洲版圖不斷拓展的源動力之一。”陳奮健指出,中國鐵建在經營理念上遵循所在國市場法則,培養和用好本土化管理團隊,充分利用當地資源,發揮當地企業的作用。通過持續的屬地化建設,不斷擴大與當地供貨商、分包商的合作,在合作過程中通過監控考評等管理手段,促進供應商、分包商不斷加強能力建設,提高管理水平。

據陳奮健介紹,按照人才屬地化培養和管理要求,中國鐵建在非重大項目的中國員工與當地員工比例基本維持在1:10左右。僅中國鐵建下屬的中土集團目前在尼日利亞當地僱員就多達2萬人,佔總員工數的91% 以上。在埃塞俄比亞、坦桑尼亞等國,中國鐵建當地員工分別達到3600 人和2400 多人。

中國鐵建在加強屬地化經營的同時注重帶領當地員工共同發展。陳奮健說,在尼日利亞阿布賈等城市,中國鐵建設立了員工培訓中心。在埃塞俄比亞、吉布提、安哥拉、阿爾及利亞,他們也對當地員工開展多批次不同崗位的專業能力培訓,提供工作崗位超過4萬個,12000 多名當地“門外漢”通過培訓,成為工程施工、線路維護、通信信號、機車駕駛等領域的“行家裡手”。50年來,中國鐵建在非洲培訓當地人員超過30萬人次。

在中鐵二十局負責管理的莫桑比克中非農業合作項目中,幾名當地農婦正在拾撿稻穗。(企業供圖)

58歲的喬治是中國鐵建二十局集團在莫桑比克修建納卡拉走廊鐵路項目時的鐵路封鎖聯絡員,通過中鐵二十局提供的系統技術培訓,他迅速提升了工作能力,獲得了更好的工作崗位。此外,中國鐵建還積極參與屬地國高端人才的培養引進。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召開之際,在中國鐵建下屬中土集團協助下,尼日利亞交通部首批60名公派留學生分別赴長安大學和中南大學,進入土木工程和交通運輸專業進行學習。

中土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留學計劃既能推動中國技術標準在非洲更好地發揮作用、落實中非命運共同體建設,也能幫助當地提升鐵路專業人才技能,帶動西非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陳奮健表示,“讓非洲兄弟過上更好的生活”,是以中國鐵建為代表的中國企業作出的堅定選擇、莊嚴承諾和真誠祝福。

“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為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下一步,中國鐵建會繼續融入非洲、紮根非洲,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發展理念,用實際行動支持非洲大陸的經濟社會發展,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推動中非合作邁上新臺階。”陳奮健表示。

投稿/建議:geyan@ccpi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