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皇室溥心畲 爲母祈禱 血書 小楷書《心經》!

溥心畲(1896年9月2日~1963)原名愛新覺羅·溥儒,初字仲衡,改字心畲,自號羲皇上人﹑西山逸士。北京人,滿族,為清恭親王奕之孫。曾留學德國,篤嗜詩文、書畫,皆有成就。畫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及書法,與張大千有“南張北溥”之譽,又與吳湖帆並稱“南吳北溥”。

溥心畲小楷書《心經》(刺血而書)

溥心畲作為清皇室的貴裔,對他而言,那是一個家國充滿苦難的時代,特殊的出身背景不免給予他一生有決定性的影響。

溥氏自幼即受到傳統嚴謹的禮教薰陶,個性內向好學,因而打下了深厚的學養基礎,也使他揹負了傳承文化道統及國家情感的重大壓力與使命感。十九歲那年溥氏赴德國留學,研習生物與天文等西學,前後在德國生活學習達八年之久,也獲得了極高的學位肯定,但無論他是否鑽研過西學,似乎對他以後治藝為學的生涯而言,並沒有重大的影響與延續。北京法政大學畢業後於青島威廉帝國研修院修西洋文學史。曾任中國畫學研究全評議。抗日戰爭期間,靠賣書畫為生。

1949年去臺北,曾任教於臺北國立師範大學。1963年逝世於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