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家具的巅峰时期是在什么时候?

韵品园古典艺术家具


讲巅峰要先从红木家具史讲起,中式家具的潮流大概分几个阶段:

明式(1368-1644)文人的家具

清式(1644-1911)工匠的家具

民国(1912-1949)失落与彷徨

现代(1949-今)重材料的家具

明代中国手工艺发达,大量商品出口到东南亚地区,返程需要重物压舱,红木是最主要的压舱物,回来以后就扔在长江边上。苏州太湖边上的榉树林,在明代就砍伐殆尽,工匠们从那个时候看上了长江边上的红木。

红木的设计遵从了道家的极简主义,设计非常简约纤细,有了木质坚硬的红木后,这种设计才有了可能。

木工从原来的榆木、榉木中等硬度的木材到改用高硬度的红木,在这个过程中,对生产工艺来讲是十分不容易的;榫卯结构的兴起,在那个时候成为中国家具的特色。

这个阶段有大量的文人参与到家具的设计中来,所以红木家具的灵魂和韵味在明末达到了巅峰。

明末、清初,当官的收入丰厚,贪污盛行,文人热衷于仕途,不再参与这些在古代士大夫看起来微不足道的雕虫小技;文人不再参与设计,整个行业发展慢慢落入工匠的手中,匠人们只能从技艺的角度去发展,因此雕刻越来越复杂。

到民国时期,全盘否定传统的东西,家具外型开始全盘照抄西方的,所以造型开始“洋话”,但是工匠还是中国人,工艺、刀法雕刻还是原来那一套,部分地方掺杂一些中式元素,比如把西方的人物改成蝙蝠,所以,民国家具是一个四不像时期。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因为物资匮乏,家具没有风格可言,都是实用满足功能设计。

2000年前后,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民族自信心开始恢复,人们开始回顾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家具,也就是所谓的明清红木家具开始兴起并盛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