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12亿美元的天价收购黄了,为新华社的强势评论点赞~

2017年1月,蚂蚁金服宣布将以13.25美元/股的价格,总计8.8亿美元收购美国上市公司速汇金。之后美国公司Euronet加入竞购,将收购报价提高到了9.55亿美元。蚂蚁金服也很快做出反应,将收购价提高到12亿美元,Euronet公司并未继续追加。

但是,在时隔一年的2018年1月3日,双方却突然共同宣布,由于遭遇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否决,相关收购事宜正式终止,而蚂蚁金服将支付速汇金3000万美元的解约金。

蚂蚁金服2014年10月成立,到2017年12月21日,在胡润研究院首次发布的《2017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榜单中,已经以超过4000亿人民币估值排名第一。

速汇金是美国第二大汇款及支付服务商,总部位于美国达拉斯,在全球200多个国家拥有近35万个网点。

当时市场大多数人对这个收购非常看好,认为对双方来说,是双赢的一个结果。

一方面,速汇金的全球汇款渠道可以对蚂蚁金服形成帮助,使得蚂蚁金服进一步构建全球的跨境网络。

另外一方面,双方在汇款和数字支付市场的整合和合作能帮助包括美国和中国等消费者,享受更便捷的汇款服务。

然而万万没想到,这次天价收购会以失败告终,马云也不得不为此支付3000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2亿元的解约金。

外媒报道称,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予以否决,是为了减轻对于可用于识别美国公民身份的数据的安全性担忧。但这并不是孤立事件,此前已有多项中资企业收购美国公司的交易未能获得CFIUS的批准。联系到近日美国企业再次申请涉及中国产品的337调查,美国在中美贸易问题上正在采取更多措施。


统计显示,从2007年到2015年3月份,美国共发起337调查362起,其中,涉华案件多达152起,占比42.0%。新华社更是在2015年底的报道中称,“中国已经连续13年成为337调查最多的国家”。

从去年11月底,反对中国获得市场经济地位以来,美国针对中国采取多个贸易保护措施,让中国企业不能公平竞争,显示出越来越强硬的态度。

这次的收购失败甚至惊动了外交部,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2018年1月3日主持的例行记者会上对于此事作出回应,呼吁美国能为中国企业赴美投资兴业提供一个公平的、可预期的环境。

新华社也发布英文评论强硬回复:2018年中美可能经历一段坎坷的贸易之路。若在贸易问题上美国政府一意孤行,中国可能采取反制措施。若中美之间的怀疑和紧张情绪加剧,将给两国人民造成高昂代价。维护两国贸易关系稳定,需要以沉着和实用主义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