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末时面对列强入侵,百姓不会积极反抗?

用户58877987167


主要还是对于国和家的认同感差距较大。

清朝推翻明朝统治中国近三百年,类似之前的蒙古统治中国,在传统的中国人看来这些属于外夷入侵统治中国,当然现在都是一个国家了,但在当时,满清贵族八旗子弟成为不可一世的贵族,而汉人则是以奴才身份屈居人下,说白了大清这个国家是八旗子弟的国家,和老百姓关联性不大,更何况官府欺压百姓、苛捐杂税等负担让老百姓人心远离。

所以,当时八国联军首领问带路党著名诗人龚自珍的儿子为何不爱国,他回答道在满清统治下没有出路,也只有八国联军进紫禁城他才能够随着进来开开眼界,可见,民心远离朝廷久已,人心离散,自然老百姓认为谁当皇帝都一样,犯不着拼命。

事实上,只有百姓成为国家的主人,才能真正的当家做主,而且从制度上给与百姓上升的通道,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做到事业上的成功,同时还要广开言路、实行真正的民主制度,才能让每一个人把自己的小家和大的国家融合起来,形成鱼水关系。

当时大臣问慈禧为何对外侵让步,她说道“宁与外邦,不给家奴”,最后导致狼狈逃灭亡。


王红英金融期货投资


这个问题很复杂,并不是由某一个单一原因所导致的,也不仅仅存在于清末。我们先看一些现有的解释:

有人说是民族问题,因为清代统治者是少数民族。但是,清代晚期以来,自曾国藩、李鸿章崛起后,汉族军事力量是抵抗外侮的主要力量,他们并不因为满族统治者是少数民族就不再维护了。在进一步说,即使在抗日战争期间,在河南还出现过老百姓帮助日军缴了国民革命军的枪。所以,民族问题不是唯一原因。

有人说是阶级问题,因为上层统治者特别是皇族、士大夫阶层可能会维护上层统治地位,但老百姓就不会。这个也有例子,比如,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的时候,北京城内外的老百姓还帮着送吃的,搭梯子。但是,无论是汉族还是满族贵族士大夫,也同样存在投降的现象,比如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广东巡抚柏贵就身为满族却成立了近代史上第一个傀儡政权,开了先河。汉族士大夫方面,带领英法联军去圆明园的,就是大家熟悉的大诗人龚自珍的儿子龚半伦,他可是真正的带路党。所以,单纯拿阶层问题来解释,也不全面。

还有人说是清政府的腐败导致的。这就更不具有说服力了。明朝政府在腐败方面不比清政府好到哪里去,”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话就是在明朝出现的,(清知府,是清廉知府的意思,不是清朝知府)。可明末抗清的风起云涌,可圈可点。因此,朝廷腐败也不是唯一原因。

因此,清末的老百姓有时候还会帮助侵略者打自己人,这是众多原因调和而成的。其中,最核心的几条原因如下:

一是清代的中国尚未建立起现代国家。老百姓只知道有家,有朝廷,不知道有国。古代的国的概念,和今天不太一样。我们今天熟知的国界线、边境、国旗国徽国歌,等等,在西方也只有几百年历史,是在法国大革命后才逐渐形成的。传到中国来就更晚了。因此,没有国家的概念,也就谈不上爱国主义。

二是清末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但这种变局仅有少数人看到。明末的时候虽然也没有国家的概念,但是明朝的士大夫能够认识到,满清的入侵”不是一家一姓的兴亡,而是天下兴亡“,所以明朝的士大夫和老百姓那么激烈的抗清,就是因为捍卫的不仅是国土,而是价值观。那么,到了清朝,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但是,只有少数精英人士,比如李鸿章,晚晴的留学生群体等,才逐渐发现西方的入侵,并不是马背民族的野蛮侵略,还包含着宗教、制度、军事、教育等全方位的文明的扩张。但是,对老百姓来说,意识不到这一点,只能凭借自己的好恶进行选择。


danyboy


看了几个答复,我忍不住要出来说几句。我不是民族极端分子,只是就事论事,看问题要抓住主要矛盾,这个问题不能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件事情,要从清朝时来看!(大家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就点赞,让帖子上去,让更多的人知道真相,不要受一些人的蛊惑)

清朝从当时来看是外族入侵者,虽然通过军事手段征服了汉人,但那是表面现象,到康熙初年时民间尤其是江南学子仍然不屑于入朝为官为的,逼得康熙没办法把他们生拖硬拉到京城,更何况剃发易服更是在汉人的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二是清朝入关夺取天下后实行的元朝那一套,把汉人当二等公民,让满人做一等公民,所有的官职都是满汉两套,同等阶位的官员汉人权力低于满人,君不见各地均有满城驻扎,满汉不通婚,满人杀死汉人顶多流放等多种政策存在,是故天下离心离德!三是满人不以中国为己土,汉人亦不以清朝为正统。满人对中国的态度始终是就是能守则守,守不住就回东北的白山黑水。为了给自己留退路,把东北的汉人基本杀光,赶走!如果不是后来闯关东,东北基本上都是渺无人烟的。慈禧更是留下了“宁与外人,不与家奴”的千古名言,所以,列强入侵,老百姓觉得的那是大清的天下,与我何干,所以才不管谁来侵略呢,谁当家不是交税?四是虚外守内,时刻防止汉人,压迫汉人,不光是经济上的压迫,更可怕的精神上的压迫,文字狱频出,雍正说过朕乃夷狄之君,主中国之事,对照英国马尔蒂尼访问中国时的记录,中国人还哪有一点天朝上国的风采?到处都是衣衫褴褛的老百姓,军队也混乱不堪,所以人们才说康乾盛世欺世盗名,是红薯盛世。更奇葩的大清对外当奴才,对内欺负百姓,我记得攻打北京城最先进入北京外城的是威海的英军雇佣兵,为什么参加英国部队,答案是参加英军后家里不受欺负!其实这不是最让你震惊的,最最让你震惊的是英法联军攻打北京城,做后勤的不是别人,恰恰是北京天津的老百姓推着小车做的,你说讽刺不讽刺?火烧圆明园是谁带的路,答曰龚自珍的儿子,你没听错,就是写下“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龚老夫子的儿子!

我想,老百姓对大清的不满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是二百多年了,只是剃头易发让这个火山忍了这么久而已。日本在侵略中国之前对中国做了详尽的调查,为什么得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结论,答案是这个国家的老百姓与政府发生关系的唯一时间和事情是每年交租子的时候,多么可怕详尽的调查!


雪山飞狐


至于明末,北方有一个背景,那就是农民起义,农民为什么起义?明代可不是苛政,而是旱灾蝗灾,饥荒,几十年了,加上十几年的战争,城市也被不断破坏,男人估计死的差不多了,即使这样,李自成和几乎没有粮食和弹药补给的北方明军还和清军拼一拼,而江南地区至于城市、工商业当时已经有了资本主义萌芽,富得流油,苏州,杭州,景德镇,泉州都不说了,至于农业,当时四川天府之国,湖广熟,天下足,江南地区鱼米之乡,但是最富饶的江南地区长期官商勾结富商偷税漏税富饶的江南朝廷竟然根本收不上税!



朝廷的财政常年赤字巨大,不但地方收不上税,皇帝多次号召中央官员捐款,却遭受了朝廷大员们哭爹喊娘般的抵触,李自成攻克北京后在北京搜刮的官员财富竟然是朝廷年收入的十几倍!由于朝廷没有钱,也没有办法赈灾,更装备不了几个军队,明朝末年明军正规军的装备极其精良,火器作为主要兵器,准备相当昂贵,由于失去了辽东和蒙古马匹更是稀缺资源,导致在战场上往往都是敌人是明军十几倍的兵力,根本没法打!南方当时简直是富得流油,出了不少的名士、思想家,是当时世界经济文化的中心,经济发达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神奇的是税收一年比一年少!而北方本来就遭受了严重的灾旱灾蝗灾,再加上农民战争和外族侵略早就赤地里百里无人烟了,精壮劳力早没几个了,根本就是一触即溃


北方是一马平川的平原,面对千机动性的骑兵,一场战役败了,步兵毫无回旋之力,就会导致全盘结束。南方丘陵,河网密集。输了还能接着打。况且一但北方失败,南方人有本事收复北方土啊!收复过吗?只知道自己安逸享乐!中国历史上大多数时间,游牧民族在长城以北,莫非长城在南方?南方人在守长城?就是因为不团结!国土都丧失了一半!四川又在闹匪,南明贵族竟然还在互相勾心斗角争权夺利,朝廷和商人阶层也是矛盾重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公示意见不同,所谓的南明相当松散,其实经济实力远超敌人!



疯狂大公驴


因为专制。专制会造成底层和上层的对立,决裂,两个阶层互相防备,相互仇杀。高层绝不会同情底层,因为他自己明白自己特权的真正来来源,即现在手上的权利和特权是靠残酷压迫、剥削下层获得的,并靠暴力维持,舆论控制来强化巩固。底层由于这种强烈对比,阶级巨大的差异,毫无人格尊严和自由可谈,并且承受整个特权带来的灾难。打个比方,你会帮助一个骑在你头上拉屎拉尿的人吗,绝不会,你会希望拉他下马,最好还能踩上两脚,再最好能做到他们的位置奴役他们。这也解释了我们国家朝代更替的一个根源!!!一个国家的最终形态,最终决定作用其国民素质。而国民素质又决定上层建筑。两者互相影响!!一个专制的国家能得以延续,在于其民仍存在个人崇拜,存在奴性思维。反之,人民会通过各种手段斗争争取自由、民主而反对形成一个专制的国家形态。而一旦形成专制主义会反作用于其民,进行专制统治。专制统治的权利具有形成惯性和满足人本性的原因,无论谁获得,都会穷尽各种手段维护此种专制制度。而专制制度,虽有个别明君,但最终形成的是以掠夺,欺骗,榨取,愚弄,无法无天,伤害,特权,禁锢,牺牲为代价的血腥统治,人毫无尊严可说。所以,上层会想方设法维护其专制统治。无非以下几种,其一,控制舆论。其二,控制经济基础,其三,占领政治资源,其四,控制暴力机器。如何做到控制这四方面,则需要不停的愚民,同时政治资源内部形成垄断,即仕途垄断,形成特权阶级。控制舆论,则会让人莫谈国事,且会培养一部分专门的喉舌以正视听,专门歌功颂德而忽视社会现实。控制经济基础,则会造成整个社会的恶性内斗和消耗之中,并且会打破本来应该得以形成各种社团关系的圈子,避免对上层冲击,避免对原有的控制圈子形成威胁,该关系或者圈子或者势力,或者阶层,无论是血缘上或者职业上的圈子不能持久稳定,因为要活着,我们必然会就近掠夺他人。其四,暴力机器。这本来就是国之重器,不可轻易示人,必然操控于核心人物之首,以获得绝对的统治力量。综合以上四点,一个王朝所控制的这四种核心资源,必须靠利益来巩固。因为自身是非法的,所以各种口号,比如爱国爱民抵抗侵略等等,这种精神激励是断断行不通的。那么如何获取利益,则必然压榨最底层,控制一切资源为几所用,控制一切自由思想,让底层处于穷忙之中没有时间思考其他。最后,也是归结于严酷的暴力血腥统治手段。这样统治时间长了,则底层迅速散沙化,根本无抵抗能力,其次,对国家和集体冷漠,除了至亲,其他人都可以睁眼看着牺牲。因为权利和义务不对等,两个阶层都会形成自私成性,冷漠成性的人格,虽然是个人的悲剧,但一遇战乱,也形成为国家民族的悲剧。这也是家天下的必然结局,是专制的必然结局,无限轮回。

还有一点,特权阶层由于不事生产,整个阶层也会迅速腐朽,战乱一起,很少会有爱国之心,各自四散逃命,反而英雄起于草莽。底层民众,由于根本没有权利和国家主人翁的荣誉感,则会漠然做视国家灭亡,甚至助纣为虐,引外力破坏整个国家!!因此,于此,造成国家,社会,民族,家庭,个人的整个悲剧,每次王朝兴替,在我国都会造成极大的悲剧和苦难!!


AA拿个盆给我


看了这个问题我觉得很有意思,面对列强侵略无动于衷可以说是个很扎心的现象,可是为什么导致这种现象呢?这主要从两方面讲。


1、民众思想所致。

面对列强的瓜分,民众什么想法?这天下是皇帝的天下,这天下姓爱新觉罗啊,关我们什么事?不有那么一句话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你爱新觉罗的子弟都不着急,抽着大烟,贪污腐败平民百姓着什么急?传统的封建思想加上农耕文明,安土重迁的思想,我小平头百姓着急啥,种好地乱世中有口饭吃不好吗?况且儒家思想告诉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风雨飘摇的时代,胡口照顾家都难,我搞什么平天下呢?况且起义有好处吗?未必有好处啊,起义不成功被洋鬼子枪炮剿灭,成功了功高盖主对统治者构成威胁不还是个死吗?这买卖不划算啊,老百姓一想不干。


2、政府不作为,没有正确引导。

清政府这时候再干啥?面对侵略割地赔款,继续享受大保健。晚清政府窝囊啊,打不赢就跑,跑不了就签条约,要啥给啥,给不起就欠着,我怂我骄傲啊?!跟国外完全不同,不是共同抵抗外国侵略入侵,同仇敌忾,没有,不是有个义和团运动说“扶清灭洋吗”?我和洋一块剿灭你,洋人是爸爸,我听洋爸爸的,管你什么团,造反就得死为了救我也不行!这样的傻逼政府谁敢共同抗击?还不是个大坑,要挨枪子儿?政府不作为,没有民族危机意识,人民就更没有,只能眼睁睁看着沦陷了,我想这便是列强入侵民众无动于衷最主要的两点原因了。


脱离高级趣味的王闪烁


这里显然有个古代人和现代人的认知问题,在现代人的脑子里,侵略者入侵了,作为受到侵略的一方,所有人都该反抗,包括官员,也包括普通百姓。

但这是现代人的观念,古人并不是这样想的。拿大清国来说,大清是谁的国家?是爱新觉罗皇帝的国家,是八旗贵族的国家,是戴着官帽子的人的国家,所以英军入侵,道光皇帝应该抵抗,旗人应该抵抗,林则徐也应该抵抗。

那么百姓呢?大家伙这便笑了:西方夷人来打北方旗人,关我们老百姓什么事?

有人可能觉得奇怪,大清皇帝不是你们万众拥戴的吗?你们不是应该为他死么?

大家笑得更欢了,你不是有恙吧?

请大家注意,鸦片战争发生之际,遭遇入侵的主要是南方,而南方,恰好是清军入侵杀戮最为凶狠的地方。虽然时光相隔已有两百年,汉人也都留起来辫子,但汉人祭祀祖先、怀念先人的时候,纵然不敢言语什么,心里却都明白。

有人说,大清国已然繁荣富强那么些年,汉人早就幸福生活,该忘了。

但事实上,直到鸦片战争许多年后,孙中山发动革命之际,他在各地找到的第一批同盟军,就是潜伏在民间的各种帮派,而这些帮派,与孙中山的共同点就是反清。

所以,大清国被人揍,并不完全是件坏事,尤其是在不侵犯到百姓的情形之下。

其二,英军赶跑了八旗兵,占领了这个地方,会发生什么呢?

第一种情况,是入侵者野蛮烧杀,那显然大家伙就会愤怒抵抗(尤其是在没有大清官方在场的情形之下),三元里之战和广州入城事件都属于这种情况。

甚至,入侵者也可以收税,只要保证地方和平,大清国的百姓们才无所谓,在史书中,我们能看到大量百姓和侵略者合作的例子:他们同侵略者交易,为侵略者提供食水、担负物资、指引道路,没问题,只要你们公平合理。只要给钱,哪怕是外国人,也可以做主顾嘛。

这,就是所谓的“国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国”。正如英国人在其他地区记录的那样:“在离战场很近的村庄里,村民“神情麻木地端着饭碗,吃着米饭……尽管他们看到外国人正在和自己的同胞打仗。”理由很简单,那些打仗的人,虽然号称是同胞,却是欺压在百姓头上的官兵老爷。

所以,大清是没有爱国主义这一说的,因为大清国不爱他的民,他的民也不爱大清国。鸦片战争中有这样一个例子,英军数千人围攻镇江,而守军不足两千人,英军本以为他们会撤退,但事实上镇江的守军主要是驻防旗兵。

旗兵当然要为大清死,所以这一千多清军顽强抵抗,有两百多人死在战场之上(英军阵亡39人,失踪2人)。

旗兵是怎么回事呢?满清入关后,为了能以少数满洲士兵统治多数汉人,实行“驻防兵”制度。在重要的城市里面划出一块地建“满城”,长期驻扎一定数量旗兵,主要作用就是:监视汉人、威慑地方。

旗兵为什么顽强抵抗?因为大清是他们的大清。这种情形,发生改变是在辛亥革命以后,至少在法律上,民国是大家的民国,所以日本侵华之际,反抗日军便不仅仅是某一小部分人的事,人民武装,成为改变中国历史的一个词汇。但这是后来,你不能拿未来的理念来硬套前清的事。


司马路的历史会客厅


听我给你分析完你就明白了。

一,最重要的原因:民众气节的丢失。从唐宋到元明最后到清朝,中国人在精神层面越来越空虚,对气节的坚守也越来越无力。造成这种现象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两次异族的入主中国。你要知道在元之前,汉族政权从未彻底败亡,中国一向以天朝自居,对于周边蛮夷简直傲到了骨子里。给你举个很形象的例子:有一个美女,一笑倾城,衣饰华贵,对于周围的人从不拿正眼看,傲的很!但有一天这个美女被一个衣衫褴褛的壮汉摁到了床上,虽经过激烈反抗但最终还是被强了。美女虽哭天抹泪但生活还是要继续下去。但忽然又有一天,这个美女又被另一个脏兮兮形同乞丐的壮汉强了!你觉得这个被强了两次的美女她还会清高吗?还会坚守吗?她的心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告诉你,她会变得麻木,会觉得什么都是“也就那回事”!!!这个美女的心理变化正是汉族的心理变化。这里值得需要着重提出的一点就是,清末在孔孟之乡依然有一群没有彻底麻木的人,那就是义和团。贱民可以找出一万个理由讥讽义和团,但却找不出一个理由让自己像义和团一样挺身而出。血勇义和团乃是我忠义山东的骄傲!

二,清朝本身是外族统治,虽口号是满汉一家,但实际上满族各种特权,汉族只是二等民族。满汉裂痕从未真正弥合。既然是这样,那民众会觉得我被满人侵略和被洋人侵略不都是被侵略,有啥不同?看到做了几百年主子的满人被洋人打,我心里还挺高兴呢!这在民族国家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的清末,当时有人这样想并不奇怪。

三,列强侵略时会组织当地的带路党,而且带路党会得到不小的经济实惠。并且最重要的一条是有洋大人庇护,清朝朝廷在签订条约的时候就被列强强行要求不得制裁带路党。所以经济实惠,安全无忧这两个因素会给气节丢失的中国人很强的吸引力。

四,清末日本侵略中国时经常会打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对,你没看错,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日本人把自己打扮成汉族的解放者,这确实迷惑了一些中国人。

另外说一点,关于题主这个问题的回答,凡是只从清政府一方面找原因,而绝不从民众这方面找原因的人。这种人要么是假惯了,自己都觉察不出来了;要么是抱着目的来讲道理的,为了影射一些东西而不惜讲的片面,这实际上是欺诈和愚弄。


嚼史嗅今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的王朝,前前后后统治了中国有268年,其间经过“康乾盛世”、“同治中兴”,几个短暂的美梦之后,开始闭关锁国,自尊为“天朝上国”,直到清朝末年,西方的列强们,一脚踢开了大清朝的国门,从此,中国进入了殖民与半殖民的社会形态。



而对这些船坚炮利的列强们,为什么大部分老百姓不去积极的反抗那?那是因为,当时的国情,是正处在清朝末年的这个特殊历史时期。

当时的老百姓,对于封建帝制的这种统治思想,已经根深蒂固,清末又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普通的老百姓,很难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还有严重的“逆来顺受”的小民寡众思想,深知作为老百姓的自己,做为一个“屁民”,只是用来被统治的,那官家才是天,皇上说什么才是什么,就算是来了入侵者,那不是还有官兵那吗?不是还有那些文武百官那吗?不是还有那真龙天子那吗?哪里轮得到老百姓操心这些事情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该种地种地,该吃饭吃饭吧!天塌了,自然有那些个子高的顶着。



正是因为这些腐朽的思想,大部分百姓才没有积极反抗外来入侵。当然,这也只是一方面的原因,由于当时的国情落后,你想去反抗,可能都没有那个条件。

就拿八国联军进北京,全是洋枪洋炮,武器非常先进与精良,肯定是要比你大清国的武器厉害,要不怎么人家才是入侵者那!你别说老百姓了,就是清朝的官勇,用的那种大长枪,每一枪都能打出子弹,那都是烧高香了。

做为老百姓手无寸铁,拿什么反抗列强啊,就算你拿着砍刀往上冲,人家10米开外,就已经一枪把你给毙了,还反抗什么啊!再加上连慈禧老佛爷都撒丫子逃跑了,更何况百姓乎?



就算是有反抗的,比如义和拳之流,打着封建迷信的旗帜,去对抗西方列强的先进科学技术,注定是要失败的。所以,当时的那些有识之士,才提出来要广开民智,引进西方的先进科技,要改革帝制,兴建工厂,办大学搞教育,这样的一步步壮大,才能有一天把列强赶出国门。

所以说,为什么清末时期面对列强入侵,大部分百姓没有反抗,是有一定的历史原因与历史局限性的。


杂七杂八的事


因为老百姓不当家作主、在百姓眼里洋人是在教训一个党派,一个不代表自己利益的党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