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自主招生对学生有什么好处?

漫步纽约


简单来说,自主招生就是高校每年拿出一定的名额在高考的基础上,选拔某一科目特长或者说有创新潜质的学生。作用最重要的是在孩子初审、笔试、面试通过之后最多有降分60分的优惠政策,甚至直降一本线,能够使考生低分上名校,自主招生报名的考生越来越多。

参加竞赛有什么优势?

1、如果能够在五项学科竞赛中获得金牌且进入国家集训队,就可以直接保送清华北大,且专业任选;要想进入五项学科竞赛国家集训队,非常难,要过五关斩六将,且全国仅有250个集训队名额。从一百来万竞赛生里突颖而出,成为佼佼者,实在很难呐。

2、如果取得全国决赛的金牌、银牌、铜牌,可以和清北复交科浙南等名校签约,获得最多降一本线录取的优惠(教育部并未制止提前签约给竞赛生降分的行为,实际上此类学生仍然需要走自主招生流程);当然金牌基本都和清北签约,其他名校只能能捡少数一些银牌和一些铜牌选手了。

3、获得

省一等奖的同学,有机会参加清华北大的金秋营冬令营,也有签约优惠的可能,一般优惠幅度在20分至60分之间;争取不到清华北大学科营的机会,其他名校如上海交大、中科大也举办了此类学科营。

4、省一等奖的同学除了有机会参加学科营以外,还可以报名参加顶尖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基本复旦交大浙大南大中科大等名校都是要求只有省一的同学才能有机会通过初审。由于2014-2015年保送生和自主招生政策的改变,原来省一可以保送的同学全部挤到复交科浙南等名校自主招生上来,导致省一人满为患争抢名校自招名额。

5、如果获得五项学科竞赛的省二省三奖项,也完全可以作为

二档985和211大学自主招生的敲门砖。有五项学科竞赛省二省三奖项,在自主招生第一关“初审”的时候,就会比其他同学多出一大块“硬通货”。

另外特别提醒高一高二资优生们,除了争取拿到五项学科竞赛省三以上奖项,要把高考成绩至少稳定在一本线以上。往年遇到好几个省二、省三的同学通过自主招生得到了降分一本线的优惠,但是功败垂成,高考时分数比一本线少一些,最后复读去了,非常可惜!

我家孩子现在还没有什么奖项,也没有特别突出的特长这怎么办?

家长和考生可以在今年下半年注意五大竞赛以及人文社科类竞赛(文科竞赛)科技创新类竞赛,如果不想让孩子参加竞赛的项目同时可以发表一些创刊。论文。

没有奖项的考生也是可以报名参加自主招生的,注意关注招收单科成绩优秀类的院校。:2018年哈工大、兰大、上外、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川大等高校认可单科成绩优秀的考生

没有突出的特长也可准备综合评价招生报名,综合评价定位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的优秀学生,实行学科成绩,高考成绩以及面试三位一体的综合考量,优惠政策是同样的。

理科生参加英语竞赛可以吗?

文科类竞赛对文理兼收或者偏文类专业用处较大,如果考生想报考理工类专业,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自主招生能报几所学校?

2015年-2018年,只有90所高校进行自主招生,除去13所只针对本省进行招生的院校,我们山东考生有77所高校可以报考均是“985”与“211”。

但是在报名中部分大学会限制报名学校数量,要注意查看当年的高校自主招生简章,同时也要注意通过初审后,高校面试的时间也都比较集中,也要注意合理搭配。

刘明老师提醒:自主招生、综合评价、农村专项之间不限报,限报存在于同类型报名中。

不通过对高考有什么影响?

对高考没有任何影响,

自主招生报名是在三月底到四月初这段时间里,准备工作完全家长可以代劳不用孩子浪费太多精力,初审通过结果会在五月份中下旬公布,面试笔试在高考后进行,需注意的是平和孩子的心态,同时请家长与考生谨记,自主招生是高考成绩锦上添花的步骤,不是孤注一掷的筹码,不是通过了自主招生对高考就等于万事大吉。

如何准备奖项?

第一步:学生做测评,获得测评报告并深入解读。

第二步:根据文/理科(选考科目)、性别、兴趣、能力、单科成绩、身体情况,进行专业初步筛选。

第三步:家长和学生学习“专业解析”,了解首选和备选专业的主要课程、职业发展、就业信息,排除不认可的专业。

第四步:进一步了解各专业,确定专业预案,此时学生和家长有针对准备自招材料。

第五步:高三自主招生阶段,根据孩子的分数、专业和奖项,匹配自主招生院校方案。

第六步:高三综合评价招生开始后,根据孩子的分数、专业、学业考试成绩和奖项,匹配综合评价院校方案。

第七步:高考成绩公布之后,根据学生的高考分数、专业,确定报考院校方案,通过院校的排序和专业的排序,进行风险管控,包括提前批1个院校6个专业。本科12个院校,6个专业/院校。

高校举办的夏令营用处大吗?

1、提前感受目标高校测试模式

不管是学科营、竞赛营还是综合营,大多数涉及到笔试、面试等测试体验环节。参加夏令营的考生,可以提前一年感受高校选拔考试模式,在高校夏令营中表现优秀的考生,或将对来年自主招生报名具有一定积极影响作用。

2、有助于提前了解高校大学生活

考生参加高校夏令营,可以零距离接触目标高校,感受大学的生活、体验大学文化氛围及教育教学模式。

3、深入了解目标高校相关专业的现状

夏令营期间,一般会举办专家讲座,各学院相关教授会介绍本院系的专业详情、目前发展趋势、出国深造及未来就业方向等,让考生提前了解相关专业情况,重新定位目标。

4、跟大家教授近距离接触

不管是相关专家讲座还是夏令营期间座谈,考生都可以近距离接触目标高校专业老师,感受大学老师的专业学术魅力,更可以相互交流探讨。更加这是让大学老师留下深刻印象的好机会。

竞赛如何防止被骗?

竞赛报名一般是线上竞赛官网报名或者线下学校统一报名,竞赛报名的时间基本在六七月份截止。

竞赛一般考3次:省级预赛1次,省级赛场1次,全国赛1次。

初赛大部分都会设在学校,并且报名费用并不会太高

部分民间机构声称只需缴费,不需参赛便可获得获奖证书!对于弄虚作假竞赛奖项教育部强调,高校自主招生是国家教育考试的组成部分,将会同有关部门严厉打击各种与自主招生挂钩的诈骗和弄虚作假行为,对在报名阶段查实的,取消其自主招生报考资格,同时取消其当年高考报名资格;在入学前查实的,取消其入学资格;入学后查实的,取消其录取资格或者学籍!没有仔细分辨这些作假竞赛家长及考生将得不偿失。

不参加自主招生行不行?

不参加自主招生也是可以的,这只是为高考成绩锦上添花的一部分,家长觉得太浪费学生的精力也可以选择不参加自主招生,自主招生的资料投递和初审是在每年的3、4月份,而这个阶段,只用家长把院校需要的资料准备好,按照要求递送就可以了,不用考生做什么,每年高考志愿填报之后,都会有家长抱怨因为不知道,所以才会有和自己孩子分数差不多的孩子去了更好的学校,做好万足的准备才是正确应对高考的方式。

希望可以帮到您~

同时关注投师问录专家会解答您的其他疑问~


投师问录


参加高校自主招生对考生有什么好处?

参加高校自主招生对考生的实打实的好处就是获得20-60分的录取降分优惠,甚至可以降到一本线录取。举个例子,假设一名考生最高只能考600分,那么他所填报的高校的提档线最高也不能超过600分,否则就不能录取。比如说他要想上提档线是620分的高校就是不可能被录取的。但是如果他参加了某高校的自主招生测试通过,获得了这所高校的自主招生降20分录取优惠的资格认定。即便这所高校的提档线是620分,他也能被录取。所以自主招生对考生的好处就是让考生有机会考上比自己考分水平更高层次的高校。

特别是在当前各种政策加分大幅度瘦身的情况下,自主招生几乎成了考生唯一的稀缺加分资源,变得特别珍贵。从近四年全国自主招生报名人数大幅度增长的情况看,自主招生越来越受到考生的青睐。

既然自主招生是个这么好的事,我们当然要搞清楚什么是自主招生?教育部是如何宣传的,比如什么选拔偏才怪才等等,我们不必过于在意。作为考生和家长,我认为只需要了解以下内容即可:符合一定条件的考生在高考前可以报名申请某些试点高校(全国90所)的自主招生,经过材料初审合格后,可以在高考后参加该校的自主招生考试,考试通过资格认定的考生在填报该校志愿时候享受一定幅度的降分录取优惠。我总结自主招生的五个要点:

1.考生符合一定条件

2.只有试点高校高校才有资格自主招生

3.申请材料初审合格

4.高考后参加自主招生考试

5.通过资格认定的考生享受降分优惠

其核心就是获得降分优惠。对考生来说,自主招生的实质就是用一个考试换取一个降分优惠,让考生能够进入比自己高考成绩更高层次的学校。

什么样的考生才适合参加参加自主招生呢?无论哪个高校都愿意首选学习成绩好的考生,自主招生当然也不例外。于是就形成一种误区,“只有学习成绩最优秀的学生才需要关注自主招生”。但这个说法是片面的。因为具备自主招生资格的试点高校有90所,其中既有清华北大这样的顶级高校,也有其提档线略高于一本线的高校。这就意味着所有一本层次的考生都可以关注自主招生。由于自主招生的结果是获得一定的降分录取优惠条件,这样,通过自主招生的报名和初选,就会把考生自然“分层”。具体说,一本中低层次的考生不会去关注报名清华北大这样的顶级高校,因为即便他们自主招生资格认定获得几十分的降分优惠,他们的裸分成绩太低,算上自主加分也够不上清华北大。而反过来也是一样的,清华北大层次的考生也绝不会报略高于一本线的学校的自主招生,因为他们凭裸分就能考进去,何必自主招生?自主招生报名的结果是不同层次考生自然分层不发生交叉竞争。低分层次的考生不必担心会与高分层次的学生同场竞争。考生只会与相近层次的考生竞争。考生无需过分惧怕在自主招生考场遭遇强手。

照此说法,是不是所有一本线以上考生都应当去参加自主招生呢?也不是。因为自主招生选拔有一个基本条件,要求考生具备“学科专长和创新潜质”。由于报名考生太多,最终能够通过初选获得考试资格的考生有限,在初选阶段“学科专长和创新潜质”很关键。目前高校考核“学科专长”主要看是否具有学科获奖证书,“创新潜质”主要看是否在各类大赛获奖。考生如果没有这两项,就要在申请材料中能够证明自己具备“学科专长和创新潜质”,例如参加过某项实践活动、出版过图书,发表过论文等等。

我们的结论是,具备“学科专长和创新潜质”的一本层次考生不要轻易放弃自主招生这个降分机会。由于目前高校考核考生是否具备学科专长和创新潜质主要是看获奖证书。因此自主招生最好应当从高一高二就开始准备,尽量寻求机会参加学科竞赛和科技活动,获取奖项。

哪些奖项高校自主招生才承认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往年高校自主招生简章上关于报名条件的有关规定。

关于自主招生可以谈及的问题还很多。谈到这里,应当足以回答“高校自主招生对考生有什么好处?”这个提问了。以后有机会再谈!


晨雾


国家教育部自2014年开始实行高校自主招生的模式之后,其目的在于招揽一些偏才、怪才。二所谓的偏才、怪才,其实就是俗话说的,偏科生。就是在某一学科具有特长及优势。那怎样证明这些特长呢?就需要参加一些竞赛或者特别活动来证明他们的特长。五项学科奥赛,自然不用多说,能拿到奖项的,自然是人才,还有就是部分学校组织的夏令营,冬令营,通过这些活动也证明了孩子的才能。自主招生,实际上是仿自国外的教育,孩子从某一阶段开始去了解自己可能会喜欢的工作去实习,最终确定在自己喜欢擅长的领域发展,这是比较科学的。二对于中国这个以分数论英雄的国家,自主招生的出现无疑是朝着这个方向的,你擅长哪一科,就可以在学校里学习这个专业,对于未来的发展还是有好处的。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自主招生院校复试都采用面试,这也是证明了孩子的整体综合表现才是他能够立足社会的根本,只有盲目的学习,情商不足,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用户73063849848


自招好坏处都有:一是许多学生得到了锻炼,提前认识社会的丑恶,有利于其更快成长。二是能招到华罗庚式人才,有利于偏才成长。三是被人利用走了捷径进入高校,贻害社会无穷!


五闲区民1


约生?学生?如果是对学生而言,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可以更低分进入更好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