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者哪些情况可以不设置止损做单?

李云霄云霄


交易中提到最多的就是止损,反复多次提及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题主提出这样的问题,不设置止损来做单,对于小资金来说,看似玩笑,对于大资金来讲,确实是真的。

曾经朋友介绍,认识过一个操盘手,是个女的,三十多岁,现在还没有结婚,曾经在上海一家投资公司做过操盘手,后来因为一些原因回到西安做投资团队,她吃饭的时候就说“她们团队做交易从没有设置过止损”。我很好奇,就请她细细讲讲,她说其实没什么,只要做好仓位管理和合约周期,就可以做到。

一般期货合约从挂牌上市到退市,一年的时间,但成为主力合约然后到持仓转移这之间大概是4-5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才是大资金真正操作的时间段。

当预判出一波行情时,第一次进场的仓位一般是3%-5%,非常的轻,这样是为了后期的加仓。开仓之间,会制定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按照价格区间进行补仓操作,每个品种不同,补仓的区间自然也不同,波动幅度大的自然要高一些,波动幅度低的补仓区间要窄一些。

补仓并不是到了这里就补,而是进行充分调整,按照他们的操作分析指标,恢复原来的开仓方向会进行加仓操作,这个位置补仓的资金比例会高于第一笔开仓的资金使用率,如果第一次开仓资金比例是3%,那么这个位置的仓位就会开到资金总权益的5%,持仓均价一定是低于这两次开仓的平均价。

这样当第三次补仓的时候,总资金不会超过15%,对于期货市场1:10的杠杆来讲,几乎是没有使用杠杆进行操作,完全是现货的操作模式,所以不会担心风险问题,伴随行情的调整结束,重新回到开仓方向时,就会出现不断的盈利。

正是基于这样的买入逻辑、和严格的资金管理模式,才在这个市场做了这么久,并且盈利一直都很稳定,说心理话,很羡慕。

总结她们的模式,我觉得能这样做有两点很重要:

1.不使用杠杆,或者少使用杠杆。

期货市场保证金制度既是个优势,可以在盈利时成倍放大你的盈利,但你要是在亏损时,亏损的幅度也会是几何倍数的增加。

2.严格的资金操作计划

正是详细、严格的资金使用计划,保证了交易时不会盲目,随意加仓,这样就能够保证交易者的信心,坚定自己的看法,能够坚持拿住仓位。

如果对您有帮助,请点赞转发,同样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职业交易员


不设置止损的做法,在现实中就是大部分投资者亏损的原因。

止损设定困难,是一些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分析以及股价运行判断,情绪化还有股票以外事情影响的结果。

而不设置止损还有个原因就是长线价值投资者的作风。他们拥有长时间等待的心态,以及相对宽松的资金面,特别在熊市阶段低位买入了一些白马股后,采取了类似定投方式每跌一定幅度就加一点仓位的手法,这种情况就无须设置止损了。因为长线价值投资者是有准备而来。

另外可能有些短线追踪热点的投资者,当某一板块成热点后,买入了板块中龙头以外的股票,希望得到补涨机会,下买入个股出现下跌时,在预测龙头会有几波上攻可能后,有些投资者可能没设置止损,甚至还有加仓行为。但短线这种操作,风险过大,设置止盈止损是相当关键的。


圣贤亦有过


不做止损单的情况,个人总结下来比较少。如果是类似期货,外汇这样高杠杆的品种,做交易的时候一般还是要设置止损,因为没有人能够有无限的资金进行补仓,但理论上杠杆的品种只要有稍微大的仓位(20%)以上,都会有爆仓的可能。在期货中只有一种情况,可以考虑不做止损:比如做一些商品,连续跌了很多年之后,到达比较低的价位,这时候有一些投资者就会不采用杠杆来来买进,比如大豆跌到了3000点,每手3000元左右,在总资金3万块的情况下,只买进一手。这样按照期货10倍的杠杆,而持仓只有10%,所以就没有使用杠杆,只有大豆跌到0才会爆仓。但是实际上我们知道,一种商品不可能跌到0。 这种方法对于一些大资金的朋友而且追逐稳健收益的,可以采用。

其他市场的话,比如股市里,一般不设止损的情况主要是买指数基金比较合适。大家很多朋友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在熊市当中,越买越跌,越补仓越跌。尤其是去买一些个股,补到后面仓位越来越大,最后动弹不得,还不如开始就一刀止损。 这种情况是非常常见的。我们的经验是:不止损的情况,只能在对市场的宏观周期把握很好的情况下。比如我们在经历很长的熊市之后,发现市场已经在低位横盘一年半年以上,跌也跌不动了。这时候就可以采取不止损的方法,买进指数基金,或者一些股息率非常高估值很低的个股,这种情况是比较可行的。

总的来说,在做交易的时候,大部分时间还是需要做止损,这是生存下来的第一法则。活着,才有机会。 如果觉得我们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帮点赞或者加关注哦


量式说宏观


不止损是看你在什么周期上做单,格局有多大,方向判断清楚,接着就是有效止损位在哪里,一个品种你有效止损点300点的话,一天不会跑完,所以设置止损没意义,不设止损和不止损是二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