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5战斗机可以实现弹射起飞么?滑跃起飞的航母可以改装成弹射模式么?

航空视界


目前,中国已经拥有了两艘航母,一是辽宁舰,二是001A型航母。这两艘航母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舰载机的起飞方式上都是滑跃起飞,明显有其不足之处,比如不能同时起飞多架舰载机,放飞舰载机时危险比较大、舰载机不能满载等。所以现在很多网友都觉得弹射起飞要比滑跃起飞好。那么作为辽宁舰舰载机的歼-15能实现弹射起飞吗?滑跃起飞的航母能改装成弹射起飞的航母吗?

其实歼-15早就进行过了弹射起飞的实验。在去年的11月,某军事节目的军事专家说,歼-15的弹射实验早就进行了成百上千次了,张召忠和李杰也同时表示我国的电磁弹射已经进行了上千次试验。其直接证据就是歼-15前轮处的牵引杆和双轮机构。牵引杆是用于弹射起飞前舰载机的引导和定位限位的,滑越式舰载机不需要这种装置,可以说歼-15未来将使用弹射起飞应该是没有什么悬念了。

而关于滑跃起飞的航母是否能改装成弹射起飞航母的问题,争议很大。实际上,这种想法理论上可以实现,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会存在很多的困难。辽宁号和001的改装麻烦在于没有预留安装弹射器的空间。

比如英国的伊丽莎白级航母,这艘航母一开始要建的时候是准备建成弹射起飞的航母的,然而英国当局在建设过程中发现资金严重不足,所以只能建造成滑跃起飞的航母了。但是英国准备在日后将它改装成弹射起飞的航母,所以就给弹射器和阻拦索预留了位置,以便以后改造。

如果没有预留位置,可以如前苏联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那般,采取滑跃和斜角弹射相结合的方式,这样也可以实现弹射起飞。总得来说,想要将滑跃起飞改装成弹射起飞,在有资金技术的支持下还是能够实现的。


利刃军事


歼-15战斗机弹射起飞其实早已经被确认,这其中仅在电磁弹射器上进行的试验按军事专家尹卓老师在央视节目中说法,就已达到成百上千次,且该节目的播出时间还是在2017年的11月。时至今日,恐怕弹射版歼-15的相关试验也早已进入新的阶段。

此外,在网络上早先也曾曝光过弹射版歼-15的相关照片,如从上面这张图中右下角就明确展示了歼-15在进行弹射试验,其前轮处的牵引杆就是最明显的标志。

至于滑跃起飞的航母是否可改装成弹射模式?这则主要看其的设计初衷,如上图中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我国的辽宁号及首艘国产航母,由于在设计时就完全是按滑跃起飞的方式进行,因此,向弹射器进行改装的可能性是几乎为零的。这其中除需对甲板进行全新设计外,舰艇内部的结构也要进行重新调整,这种工程也是完全不具有实践性的。

不过,若是舰艇在设计时就将弹射器考虑在内,那么这种改装也就可以实现。如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有资料显示,该型航母就计划在中期大修时引入弹射器,且其采用的综合电力系统亦为电磁弹射器的安装提供了一定基础。

另外,若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的这一计划如期进行,那么当前其配属的F-35B型舰载机,届时也将被全面进行替换,且由于安装弹射器,固定翼预警机亦能被上舰使用。因此,排水量达到65000吨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其综合作战能力也将出现全新变化。


朱世巍


弹射起飞和滑跃起飞对舰载战斗机的机体结构要求有所不同,因此歼15战斗机分为滑跃型和弹射型两种型号。最早出现的是歼15滑跃型,气动外形与苏33基本相似,主要特征是使用俄制AL31F海军版发动机(推力有所增加,具备更好的防潮防盐蚀性能),采用三面翼布局,雷达航电系统基本沿用歼11B的相关子系统。


歼15滑跃型正在起飞

歼15滑跃型是为了满足辽宁号航母实验训练的需求,保障海军舰载机部队快速形成成建制作战能力,因此设计相对保守,尽可能使用成熟的技术和设备,总体性能达到第四代改进型战斗机的水平。随着我国电磁弹射技术的迅速发展,建造新型的电磁弹射航母已经进入稳步推进的状态,由此歼15弹射型也应运而生。

歼15弹射型拥有加强的起落架

相比歼15滑跃型,歼15弹射型的外观变化主要有三点:一是为了适应弹射器的强大瞬间冲击力量,起落架明显得到了加强,变得又粗又壮,被戏称为“大象腿”。二是前起落架增加了弹射拉杆。第三点最令广大军迷感到振奋,那就是换装了国产的海太行发动机,替换了原有的俄制发动机,实现了舰载战斗机的全国产化。



与歼15弹射型搭配的电子弹射系统

除此之外歼15弹射型的作战性能也得到了大幅提升,配备了具备五代机标准的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和开放式综合航电系统,属于四代半战斗机的范畴。同时还研制了双座的电子战型号,类似于美国海军的EA18G电子大黄蜂,作为空中作战的力量倍增器,使中国海军的舰载机体系更加完备。


歼15弹射型还发展出了电子战型号

第二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在理论上滑跃型航母当然可以加装弹射器,最现成的例子就是苏联的第一款核动力航母乌里扬诺夫号,采用的是滑跃式前甲板+两部蒸汽弹射器的设计方案,也就是所谓的“滑弹结合”。苏联之所以会搞出这种特殊的布局,主要是蒸汽弹射器的技术还不够成熟,无法充分保证舰载机能够随时起飞,所以来了一个“双保险”。

苏联的乌里扬诺夫号核动力航母采用滑弹结合的方式

不过这样的设计存在很大的弊端,由于滑跃式前甲板占用了宝贵的空间,使得两部蒸汽弹射器不得不紧凑地布置在一起,无法同时投入使用,极大地降低了使用效率,仅仅只是一种过渡时期的应急选择,苏联的最终目标也是发展直通甲板的全弹射型航母。


刻雨无痕


歼-15是我国目前唯一的舰载固定翼战斗机,与苏-33系出同源,也是目前唯一在役的重型舰载战斗机,目前服役在辽宁舰上。

由于辽宁舰原始设计布局是按照滑跃起飞+拦阻降落,歼-15目前只能是滑跃起飞,在役的歼-15是无法进行弹射起飞的。

但是目前根据网上透露的消息显示,弹射版歼-15已经在配合新型弹射器在进行弹射试飞,而且很有可能就是电磁弹射。

无论是蒸汽弹射还是电磁弹射,都会使歼-15的大航程、大载弹量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防空作战时,半径可以到达1000公里,可以满载起飞。这些优点在使用滑跃起飞使,歼-15都被大大缩减了。

至于滑跃起飞的航母,目前有中国的辽宁舰、002,俄罗斯的库舰,印度的超日王号,英国的伊丽莎白号,这些都是使用滑跃起飞,但是都不能改装成弹射起飞,因为这些航母在原始设计时就没有用弹射,要改装的话,改动量太大,还要对动力系统进行改装,风险太高。

由于弹射原理,目前无论是电磁还是蒸汽弹射,其弹射路径都是直线,弯曲线路会造成功率损失。

而有一艘航母有点特殊,那就是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命运多舛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在苏联解体前完成30%,后来在美国人的伎俩下被拆解。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是采用滑跃起飞+弹射起飞的方式,两部弹射器放置在斜角甲板出,与滑跃起飞甲板错开。


巴尔干尖刀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歼15肯定有弹射版本,而且可能已经完成了大量的测试。

上面两张图是原版歼15和弹射版歼15,明显能看出前起落架有所区别。一个是前起落架收放动作筒加粗,还有一个就是加了一个弹射拉杆。这就表明新的歼15已经具备了弹射能力,前起落架的这些改进同样出现在美国海军舰载机上,比如上图小框里的和下图。

第二个问题滑跃改弹射,其实弹射器可以改在斜角甲板位置,比如之前苏联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空母舰就是采用滑跃+斜角弹射的方式布局。斜角甲板上布置2台蒸汽弹射器,直通方向滑跃甲板保留。这样不用动滑跃甲板也可以实现弹射功能,改造难度也相对小。

再一种就是干脆连滑跃起飞甲板直接拆除铲平改造成平甲板加装弹射器,但是这种成本和工作量太大了,舰体配平要重新计算、内部已有舱室要重新规划等等,等设计改造完了都可以造一艘新的了,从性价比方面也不划算,所以这种方式不太可能采用,不过你非要改也能实现。

再就是如果是电磁弹射,有消息说电磁弹射轨道可以不用必须水平放置,能与滑跃甲板配合形成曲面弹射,如果这样的话那就可以把滑跃甲板和弹射器相结合。


雏菊西瓜Peterpan


我国现在主役舰载战斗机为j15,这是一种由苏联研发的苏27重型战斗机改装而成的,苏27的另一改型为苏33k也是舰载战斗机。装备俄罗斯海军的库兹涅佐夫号中型常规动力航空母舰。但是两者战斗力旗鼓相当。但是中国这时候爆出要建造002型航空母舰的计划,002型航空母舰将使用弹射器作为舰载机的起飞方式。但是,歼15能不能弹射起飞呢?可以的。

弹射起飞的战斗机要求机体强度要达到要求,因为弹射起飞和滑跃起飞都有很大的加速度,最高为5g的加速度,而且这个加速度是经常的,不是那种空战机动带来的过载机动,只是一瞬间的,而是很长时间的。这就是为什么舰载军机飞行员服役时间比陆基战斗机飞行员短得多。

但是有没有必要在滑跃起飞的航空母舰是装备弹射器呢?其实没有必要也是不可能的。在滑跃甲板上装备弹射器会导致加速度太大照常飞行员伤害。现在5g的加速度飞行员就会出现起飞黑视。10g的加速度可能导致飞行员出师未捷身先死。所以在滑跃甲板上装备弹射器是没有必要且是对飞行员有伤害的。

但是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担心歼15的上舰问题,因为新一代国产第五代隐身战斗机歼20的体型是完全可以上舰的。而且歼20为了满足超音速巡航机体强度大大增加。而且002型航母出来抗荷服也是日新月异的,到时候更大的加速度飞行员也有可能承受住,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思远军事


算在建中的,目前中国一共有两艘航母,即已经服役的辽宁号和即将服役的001A,这两艘航母都是滑跃起飞航母。弹射起飞航母可以赋予舰载机更大的载荷量,作战能力比滑跃起飞航母强了不少,那能不能把两艘现有的航母改装成弹射起飞呢?先说舰载机。歼15是中国自研的滑跃起飞飞机,现在的它还不能直接弹射起飞,因为它没有进行相应的改进。

即使同为舰载机,滑跃起飞飞机和弹射起飞飞机之间也有不同之处。弹射起飞飞机的速度来自于飞机发动机和弹射器两者,受到弹射器的拉力,这就需要飞机前起落架进行加固以承受拉力。滑跃起飞飞机纯粹依靠自己的发动机推力得到速度,因此前起落架没有进行加固,不能承受弹射器的拉力。但这不是大问题,只需要改进飞机的前起落架就行了。

但把滑跃起飞航母改造成弹射起飞航母就没这么简单了。弹射器的重量很大,改装弹射器很可能会影响航母的重心,影响航母的航行性能。而且蒸汽弹射器需要庞大的蒸汽储存和管路系统,电磁弹射器也需要复杂的电路设备,这些东西不一定可以安装进塞的满满当当的航母里。所以与其拿着弹射器考虑怎么塞进航母里,不如从头造一艘用弹射器的航母好了。


兵器次元



歼15已经有了弹射版本,而且已经在陆地模拟弹射场地进行了弹射试飞,而且取得了成功,值得国人庆贺的是,弹射起飞采用的是电磁弹射器,这项技术目前只有美国拥有,而本次网络上出现的图片,足以证明中国目前也已经掌握了这项顶尖技术。


今年年初,疑似官媒曝光了几张图片,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两架歼15分别采用蒸汽弹射和电磁弹射进行陆基平台实验,图片中的电磁弹射轨道一侧的战机领先于蒸汽弹射一侧,这说明电磁弹射技术更加的先进。

目前辽宁号航母和刚刚下水进行试验验证的国产第一艘航母都采用的是滑跃起飞的模式,这也是发展航母所必须经历的一步,从目前网络以及官媒的消息来看,下一代航母或者说下一艘国产航母必定采取电磁弹射技术。



由于电磁弹射技术需要巨大的能量,普通动力的航母是无法为其提供这些足以将数十吨战机弹飞的爆发能量和持续能量,未来采用核反应堆的下一代航空母舰不止是为航母提供强大的持续动力,更会担负起为电磁弹射器提供巨大能量的重任。

我们拭目以待!


冰雹蓝天


歼-15弹射版已经在试飞,滑跃起飞航母可以改装,最好航母舰艏预留足够的空间

弹射型歼-15早在2016年就曝光过,相比较滑跃起飞舰载机,弹射起飞的舰载机前起落架要粗壮的多,并带有牵引杆。因为弹射起飞时,弹射器是牵引前起落架,拖拽着舰载机起飞。弹射型歼-15的原型机之前早就曝光过。弹射型歼-15的前起落架,前伸的弹射器牵引杆非常显眼

对比下滑跃起飞的歼-15,前起落架明显要“细瘦”很多,也没有牵引杆。阵风M舰载机准备弹射起飞,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前起落架上的牵引杆已放下并勾住弹射器,不是弹射起飞的舰载机根本没必要去设置这个弹射器牵引杆。

至于滑跃起飞航母能否改装弹射起飞,只要钱给够,完全不成问题,典型的例子就是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

作为一款排水量高达6.5万吨的航空母舰,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却采用轻型航母一样的,滑跃起飞,垂直降落的方式,的确让人大跌眼镜,但这实际上是为了向金钱低头而采取的不得已措施。作为英法最初合作航母计划,伊丽莎白女王级最初计划是采用常规起降的方式(弹射器起飞,阻拦索降落),舰载机计划使用台风舰载型。但是在实际建造中,遇到非常严重的预算超支问题,如果继续,整个项目建造开支将超支100%。被削海军狂魔工党虐出“英国皇家海军纵横大洋四百多年,未逢敌手,最后亡于英国工党”的英国皇家海军,为了避免夜长梦多,依然采取滑跃起飞,垂直降落的方式,建造时不用去搞弹射器,阻拦索等开支,也不需要买E-2预警机等,并且使用时也可以节省不少维护费用,就采取这样的建造方式。

但是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完全保留了方便日后改装成常规起降型航母的能力,采用模块化设计,预留了弹射器和阻拦索的空间,计划在大约20年后的中期维护中通过更改相对应模块,转变成常规起降航母。

至于要是没有预留设计怎么办?跟你说,只要钱给够,这些都不是事,拆掉滑跃舰首,拆除舰首下方甲板空间安装弹射器,都不成问题。典型的例子是二战时候的中途岛级航母,其服役的时候,连蒸汽弹射器都还没有发明出来。

1945年中途岛号航母刚服役的样子
中途岛号退役后的样子,斜角甲板,阻拦索,弹射器一应俱全。


五岳掩赤城


2016年9月15日弹射型歼15整机照首曝光,证明我国正在设计改装歼15弹射型

歼-15舰载机弹射型

改是可以改,但改装成本基本可以重新造一艘新的了,所以那样的改装没多大意义

辽宁舰若要改弹射,目测有两种方案,第一种就是彻底大改,将滑跃甲板去除,改成平面直线的甲板航母;第二种就是斜角甲板那里改装,保留滑跃甲板,只在斜角甲板上增加弹射器,改成滑跃和弹射皆有的混合型航母。
辽宁舰航空母舰

要把辽宁舰全部改成类似于美国航母的弹射,无论是改蒸汽还是改电磁,其工程量之浩大,工程用时之长,完全可以造两艘全新的8万吨级电磁弹射航母!如果是蒸汽弹射的话要布置锅炉、气缸、管线等等,差不多要把一半的甲板都要重新掀起来大改,而且辽宁舰本身的尺寸,在船头位置根本装不下130米的国产电磁弹射器!也装不下稍微短些的国产蒸汽弹射器!在辽宁舰上或后续新航母上强行折腾上一两台弹射器,都是得不偿失的。有这个精力和预算,还不如多造2艘新航母呢!


001A型航空母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