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有可能被撤吗?

熊二的锅老官


很有可能,按照成都的发展趋势,离成都不足五十公里的德阳,设为成都市德阳区也不足为奇。

其实德阳那么小的面积,下辖的县级市才区区三四百平方公里,整个德阳也只有一个县的面积规模,却有几百万人口。这么高的人口密度,走大城市的发展之路是唯一出路,但是以德阳缺乏成长大城市的腹地和发展空间。

所以,德阳并入成都,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这不仅成都人高兴,德阳人也高兴。特别是德阳下面的县市,你问他们愿意做成都人还是德阳人,答案不言而喻。

德阳也是因三线城市而起的城市,二重和东方电气造就了这个城市,但是也只能发展如此水平。下一步,两大央企总部也会迁往成都。所以德阳并入成都也是大势所趋。


武大东湖


德阳有可能被撤吗? 本人认为暂无可能。

这个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德阳市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首先回顾一下德阳建市的相关背景,德阳市由原成都市和原绵阳地区分别划2个县和3个县组成,设立德阳市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这片地区有二重,东电、东汽等大型央企的存在。设立德阳市有利于整合资源,将这一地区打造成为国家重型装备制造基地,同时也需要一个城市专门为其进行配套服务,并有利于实施特殊政策。

类似这种基于产业布局而进行区划调整的例子并非只有德阳市,在全国有大庆市、连云港市、神农架林区等,在四川省有攀枝花市。当然,最典型、最特殊的就是深圳了。

至于为什么不单纯在绵阳地区划出一块,而要将原成都市的广汉和什邡县划入呢?本人认为,一是这两县相对绵阳的其他县要富裕些,以便使德阳市有一个较好的基础。二是使德阳市有一块较平坦的土地,便于发展。三是可更靠近省会,便于成都市的支援和省里的领导。无私的划出两个县,算是成都市在那时能给予的最大支持了,在这一点上,德阳是应该好好感谢成都的,当然也不能忘记绵阳的高风亮节。

实事求是的说,设立德阳市的决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正确的,相应的区划调整也是合理的,德阳市发展的历史已证明了这个问题。

那么时至今日,德阳市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是否可能被撤销?我们可以用以下思路去分析:

一是必要性,即当初设市的目的、理由、条件等是否消失,或者说撤市的理由是否合理、充分、紧迫。

二是可行性,即撤市是否现实,撤市后怎么办,会面临一个怎样的局面。

三是需要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综合考虑评估。

四是要全面考虑德阳市、成都市、绵阳市的意见,特别是四川省的意见以及国务院的态度(县一级的区划调整)。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撤市的理由不充分,条件不存在。目前坊间的理由主要是两点:德阳市面积太小;发展不如成都。然而这两点都站不住脚,资阳市和自贡市的面积比德阳市还小。德阳市本身的发展势头是有目共睹的,虽然赶不上成都,但也不是理由,试问省内哪个赶上了成都,都撤了并入成都吗?那真的是“成都省”了。

二、德阳市的地位和作用仍然没有改变,而且国家正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其地位和作用将会更加重要。撤市将会造成这一重要基地的分割,无法形成整体效应,同时也会失去专门的城市配套和服务能力。

三、撤市以及后续的工作将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并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撤市将导致四川省和相关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并打乱四川省和相关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生产力布局,这在当前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是难以想象的。

四、不撤市并不影响成都市对德阳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德阳是成都经济圈的重要环节,关系越来越密切,已经开始承担起成都市卫星城的功能,德阳的发展只会越来越好。

五、在这种重大问题上,坊间的情绪左右不了局势。这种情绪主要来自原成都划出的广汉、什邡,这两地和老东家有割不断的渊源,也有不同程度的失落感,这都可以理解。一方面要耐心细致的开导,增强对德阳市的认同感;另一方面也要避免急于简单的“去成都化”。

综上所述,德阳市在较长的时间内是不可能被撤的,大家该干嘛干嘛。

虽然是一个不切实际的话题,本人还是一本正经的来回答,不知图个啥。

祝德阳的明天更美好!




本文图片均来自公开网络


想用的名称被抢注


要谈德阳市会不会撤首先要谈谈德阳当年为什么会成为地级市而不是经济相对更发达的广汉或人口更多的中江。

首先,德阳县能成为地级市是国家意志,国家在五十年代就已经在德阳布局了以二重和东方电气集团为代表的支柱性工业基地,这是与成都航空工业基地,绵阳核武器基地相辅相成的国家战略性建设工程,德阳地位之最重要就来源于此,小平同志58年视察西南重机厂也就是现在的二重集团时就已经明确指出国家要将德阳建设为类似于乌拉尔重机工业基地或鲁尔工业区的规模,城市人口要达到50万,这在当时是什么概念呢?仅次于成渝两个城市。但后来由于大跃进乃至文革的影响,这一规划并没有实施,改革开放后,德阳的重工业基地重要性再次凸显,国家为了鼓励德阳更快更好地发展,不仅将德阳升格为地级市,还给予了德阳改革开放的一些政策,使得一个当时城市人口仅有13万人的县城迅速成为四川的明星城市。

再说地区经济和交通区位。现在很多人认为德阳不该建地级市,是因为他们忽略了当时的交通水平,要知道在自行车时代,60多公里还是一个遥远的距离,记得大件路修好之前,从德阳到成都坐汽车怎么也要两个小时以上,有时甚至更长,这样的距离设立一座城市是完全有必要的。在当时成都市区只在一环路范围的年代,谁敢说德阳离成都很近呢?

另外,建市之初,德阳发展还是很快,旗下四个县都进入了四川十强县,直到汶川地震后这个局面才改变,德阳经济发展水平已逐步开始被成都甩开。

因此,德阳作为地级市的存在是国家战略布局的选择,也是当年改革开放之初的明智选择。

但是,随着中国进入汽车时代,德阳作为区域经济中心的地位受到来自成都规模不断扩张的挑战,不仅自身吸引力变弱,连旗下的广汉和什邡也变得更加向往成为成都一份子,这是经济发展过程的正常状态,可以预见的未来,德阳将在建设副中心的路上遭遇成都绵阳的更大挑战。

成都到规划总是那么雄心勃勃,目前,成都的第三绕城高速已将德阳市区全部纳入,这意味着什么呢?交通水平急剧提升的年代,相距60公里完全是一个城市的建成区范围,德阳会不会成为成都的一份子呢?很有可能,但不管怎么变,德阳作为中国西部的重工业基地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永远不会改变。


川湘游子


德阳设市,本就是个不合理的产物。

撤销德阳的地级市,合情合理。

1.德阳设市,是成都打压四川其他地区的畸形产物。

从地图上可看出,德阳面积小,人口少,GDP弱,而且行政区狭长,就像是从绵阳身上,硬生生地切下薄薄的一片,实在看不出这样的行政区划有何意义?

事实也是如此。

德阳原本为绵阳的一部分,由于深居内陆,保密性好,成为国家布局一些国防保密性项目的最佳选址。二重、东方电器厂等便落户于此。

但这严重威胁了成都的地位。

成都位于青藏高原脚下的交通死角。凭借肥沃的川西平原,在农耕时代尚有些许实力,在历史进入工商业时代,成都的交通劣势愈发突出——宝成铁路、成昆铁路修的多艰难,代价多大,想必不用多说。

所以建国初期,重庆工业产值高达成都的20倍左右。

而绵阳(含德阳)同样实力不俗,尤其三线建设中,成为四大核心城市之一(没有成都)。

在四川境内,已经有一个实力远超自己的重庆,压的喘不过气来,如果再出现一个实力雄厚的绵阳,作为省会的成都,如何保住自己在省内的地位?如何对其他地区发号司令?

与此同时,有了几个国家重点项目的德阳,实力雄厚了,也渴望拥有更大的权利。

于是,成都与德阳联合起来,甚至越过绵阳,直接向省里,乃至更上级单位,要求把德阳从绵阳剥离出来,单独设市。

德阳独立后(1983年设市),成为四川省仅次于重庆、成都和绵阳的第四大经济强市。而失去德阳后,绵阳实力大减。重庆直辖后,整个四川再无一个地方能够挑战成都,成都终于坐稳了四川省第一大城市的位置。

2.德阳撤市,重新回归绵阳合情合理。

由于成都在四川一家独大,被戏称为“成都省”。更是打着其他地区不适宜发展经济的旗号(否则,为啥其他城市规模这么小?)将四川的资源尽数投往成都,还说是成都强大了,才能带动四川发展。

实际上,德阳没独立的时候,绵阳的经济实力就已经接近成都,成都在四川省的地位并不突出。

此后,成都的GDP在短短20年里,用这站不住脚的理由,从相当于四川第二大城市绵阳的2倍多,迅速扩大到7倍,在全国绝无仅有。在其他地区日渐萎靡的情况下,成都超过杭州等发达地区,进入全国前7,并要做什么新一线、第四城。与此同时,四川第二大城市绵阳居然不如贫困省份贵州的第二大城市遵义,放在同样内陆省份的河南,只能排名倒数。更别说四川其他地区。

四川也成为全国省份中,地级单位最多的省份(人口上亿的河南才17个,八千万人口的四川却高达21个)。行政区划过于破碎,不利于资源发挥聚集效应,发展经济。

德阳与绵阳,且不说文化习俗一致,地理相连,经济上也非常紧密(德阳的一些工业项目,本就是为绵阳配套而存在的),两地同样有许多国家重点项目,都需要国家的关注和指导。

所以,减少地级单位,培育多个经济中心,实现四川的均衡发展,便于国家统一管理,德阳完全有必要回归绵阳,正本清源。



雁去无痕ty


德阳辙了只是时间的问题,德阳城区为旌阳区,属于成都的一个区,广汉现在已经是一个区、什邡市也是,这三个全部并入成都,离绵阳不足20公里的罗江县并入绵阳、绵竹本来就属于绵阳,中江现在属于德阳,实际和绵阳联系紧密一些,也划给绵阳,德阳本来就是属于绵阳管辖,德阳的两个央企搬迁到绵阳经开区,川内形成成都、绵阳两个大城市,绵阳经济稳稳第二名,经济数量达1.5万亿,是成都的一半,绵阳上升为二级城市,四川唯一的二级城市,成都为继北上广深成后第五大城市


盐源之缘


德阳应该回归绵阳,完全是成都为了削弱绵阳的产物。


馨月916


这个问题,涉及到那个年代的很多利益纠缠,历史沿革,认同,真心不好说什么。

涪江流域在古代一直有较为稳定的三个政治中心,绵阳,三台,遂宁。论这三座城市的历史,其实最辉煌的是古潼川(三台),在近代前无可争议的涪江中心城市,古代潼川府管辖面积十分大,盛时可管辖至云南昭通一代,如今重庆潼南就是因为其位于潼川府南部而得名。但近代潼川已衰落,建国后,绵阳因有铁路,国家层面扶植,一举成为涪江一带中心。专区不断扩大,全盛时含今广元(除苍溪),德阳(除广汉,什邡),遂宁全境,潼南。专区设立之初甚至一度管辖过今堂。至八十年代撤地设市,四川政区格局其实已发生深刻变化。三台,阆中为代表的水运传统城市没落。一批新的城市崛起。德阳就是在这种背景之下而诞生。那个年代,民间急切需求政治,经济分家,生产力的释放,德阳初讨论设市是背着绵阳的,绵阳座拥老专区政论地位,对分家的地方,没少扯皮,如想保住绵竹,射洪等强县留在绵阳。没少打嘴仗,协商。此话过于敏感,所以只一笔带过。我想表达的是,德阳设市,符合当时时代规律,当时德阳县的工业,经济实力等,已有足够实力叫板传统城市,打破旧有传统格局,成为一颗新星。平原型经济占主导是当今时代的写照,大批位于平原之上,交通主动脉之上的城市崛起上位不可阻挡。若无实力,成都也不会将广汉,什邡划入。从当今德阳现状看,四川仅有的几个有连片平原的地级市,经济排行全川第三,人均gdp逼近一万美元大关,重工业左右全川以至全国相关行业格局。对一个西部内陆城市来说,已经算得上十分成功与难得了。另外从面积人口看,德阳也远没有达到需要撤除的地步。德阳面积近六千平方公里,户籍人口近400万,四川前十,在人口稠密地区,这种体量可以说十分常见了,举例如川内有遂宁,广安,内江,自贡,川外就更是不胜枚举。德阳若要撤,全国恐怕撤声四起了。

至于为何为有此讨论,是因为旁边的成都实在另类,又有合并简阳先例。但个人并不担心,为何,一,简阳在古代与成都关系的确十分密切,更有长期作为成都府辖县历史,二,简阳人以至四川舆论并不反感。三,成都二机场的管理方便,四,成都东进龙泉山东的战略层面需要这样一个支点,对沱江下游是一次靠近成都发展红利的机遇,成都是有迫切现实需求与形势纳入简阳,不会无故扩地,那是省会的担当,但确无任何现实需求瓜分德阳。纵观川西,成绵乐一线平原众多,经济发达,带动龙泉山以东和下游是其责任,个人认为也是这一线最好的在政区划分,如,德阳带龙泉山东的中江,绵阳带下游的三台,眉山带龙泉山东的仁寿,成都带龙泉山东简阳,乐山带井研,小点如金堂的大部份县域也位于龙泉山以东。瘦腴相配,更有利于经济发展。不妨将简阳模式看作一次政区优化配置。

在广汉撤市设区公告中,德阳政府明确说明,广汉设区不会改变广汉既有的历史文化脉落,态度务实真诚,的确找不出反驳的理由,有人说,德阳北在罗江设区,今又在广汉设区,保住了被绵阳和成都瓜分危险,进一步打压了广汉。这种说法只能说太短视。两地设区,使德阳各城市大大拓展了南北发展空间,实力只会越来越强,符合成德绵一体化的大背景。德阳市区如今正是在向北黄许一线大拓展,而广汉,日益向成都发展几成连片。成德绵一体化的两个洼地,恰恰就是广汉罗江,广汉只钟情向城南发展,向成都靠拢,德阳经开区都代管广汉部份地方了,德阳城市与广汉一江之隔,几十年来发展红利就是过不了这一条石亭江,德阳有心向南发展广汉抱残自守不愿接招而已,这些年广汉发展滞后莫怪他人,自身保守主义盛行的缺点不敢正视。而罗江人口少实力有限,设区后,广汉城北到小汉一带,罗江全境都迎来不可多得机遇,广汉对德阳摒弃不了那种成见令人遗憾,为何广汉刚设区,成都德阳马上举行成德对接合作会谈,直观解读,成德绵一体化空叫多年,时至今天才能刚刚落实铺开,成都省会红利至今日才能向北扩散。广汉在这些年是个多大的梗。罗江都能将北部金山打造成罗江副中心,不讳言借力绵阳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广汉得多学学人家。设区是对成德绵一体化有利的事。

以德阳实力,绵阳如今和以后可能越来越没底气说瓜分。成都目前发展重心是城东城南,哪有精力与现实需求去瓜分德阳?既使广汉,什邡回成都,就能保证一定发展得很好吗?未必如此。成都有大把市县发展是不如广汉什邡的,如都江堰,金堂,彭州,大邑,邛崃,蒲江,崇州,这些都是有数据可查,若回成都以什邡位置,成都三圈层,广汉,介于二三圈层间,同二十个区县竞争资源,可能广汉就没有德阳国家级高新技术区的资源了。不见得就会比如今好。

个人总结:德阳成为地级市,合情合理,区划上市区居中,属县环绕,区划合理。平原带动中江丘陵,考量合理,论发展,仅次成攀,区县平衡发展远比成绵优秀,恰证明其设市经受住了考验,十分成功!哪有长久不衰的城市,又哪会有一座城市会永远就该居于人下?,为何这么多人容不下一个德阳?哪来底气与自傲?德阳是少有的中型实力市的样本。不会撤的,将来四川真要调整区划,最有可能的是资阳内江自贡一带,还轮不到德阳,希望德阳发展越来越好,广汉什邡也更加好。




寂莫锁清秋


坚决支持撤销德阳市,将广汉,什邡划成都,其他划绵阳。


杨戈55555


如果撤德阳市并入成都市,四川还是会新增一个候补地级市,只需调整德阳旧部和绵阳远郊政区,对遂宁稍着小调,再对资阳内江两边县微改即可形成格局!


范登文


德阳没有可能被裁撤。

相反,其地位还会加强。

标题所说的一半归成都,一半归绵阳,历史上确实是这样的形态,但如果再回到这种状态,基本上不可能。

德阳建市以前,广汉什邡是属于成都的。德阳(旌阳、罗江)、绵竹、中江是属于绵阳的,随着地级德阳市的建立,成都与绵阳之间形成了新增德阳这一级的格局,长期是不会变化的。

至于广汉什邡归成都的愿望很强烈这个问题,说实话,想归成都的地方多了,不止广汉什邡。但是广汉什邡距成都确实非常近,甚至比成都下辖的县市距成都还近,而且广汉什邡曾经归成都管。随着简阳归成都代管,很多人就当然认为广汉什邡也会归成都管辖,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成都代管简阳的过程和难度是非常大的,成都的扩张不是说想扩就能扩的。成都既已经代管简阳,不能说广汉什邡有可能也被成都代管了,相反,有简阳在前,成都基本不可能再北上代管广汉什邡了。

广汉什邡依然会在德阳框架内,德阳的强势也会进一步加强。随着成都平原城市化的发展和成德同城化的进行,未来广汉什邡必然走上撤市改区的道路。注意,这里的区是德阳下辖的区。

至于绵竹,基本会维持原状或同样撤市设区。而中江,大概是未来的赢家了,应该会走上撤县设市的道路。不过无论如何,都还是在德阳的框架内的。

德阳的地位会进一步加强,未来成为四川第二城的潜力大过很多地市,撤销基本是不会有可能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