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真的喜欢武则天吗,你怎么看?

忘忧清乐阁主


如果没有唐高宗李治的喜欢,那么就没有武则天华彩瑰丽的人生。如果没有李治的挚爱,那么就不会有武则天波澜壮阔的人生。

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武则天十四岁入宫到二十六岁进入感业寺,她看惯了眉高眼低,习惯了深宫冷遇。十二年的才人生涯对武则天而言,无异于泅渡苦海,她留给历史的记忆不过是充满刚性的“狮子骢”事件。

命运往往在关键时候会眷顾有心人、智慧人。李世民晚年身染疾病。武则天和当时的太子李治同时侍奉太宗。李世民在病榻之上给太子李治传授帝王之术,那时候武才人负责李世民的衣食起居。就是在那段日子里,少年的李治和少女的武则天萌生了情感。但是,美妙时光对他们而言实在很是短暂。李世民死亡,武才人被送入感业寺。

在感业寺的青灯黄卷之下,武则天跌入了人生的低谷。她日思夜想着李治,常常泪打衣襟。650年,在太宗李世民的周年,李治到感业寺祭祀父亲。他见到了分别一年的武才人。“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一见到李治,武则天潸然泪下,泣不成声。一年来,李治也牵挂着武才人,一首《如意娘》让李治心里更加柔情万丈。

在李治的精心策划下,武则天再次入宫。很快就被拜为昭仪(二品妃子),一品宸妃。655年,李治忠于废了王皇后,把武则天立为皇后。高宗李治对武则天高度信任,慢慢让她参与到重大问题的决策中来。

我们说,李治对武则天有夫妻间的爱,有朋友般的信。

683年十二月,李治走到了生命的最后,临终时他告诉太子李显,“以后有决定不了的家国大事,由你的老母亲来决断。”

皇帝金口玉言,唐高宗李治给太子的要求实际上就是当时的国家制度,李显肯定一时半会儿改不了。武则天已经有了独掌大权的法宝,随后,便为自己走上皇帝位置展开了一些列配套行动。

我们说,没有李治的喜欢和真爱,再聪明、再智慧的武则天也是白搭。可以说,有了李治搭建的舞台,才有了武则天精彩的演出。


文踪旅迹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这位女皇帝的传奇一生一直都是各种演义小说的重要题材,近年来关于这位女皇帝的电视剧也是层出不穷。对武则天最重要的一个人莫过于唐高宗李治。李治召武则天入宫为昭仪,才使武则天真正踏上了政治之路。在一些小说演义和电视剧中,唐高宗李治因为宠爱武则天,坚持废掉王皇后,才使得武则天成为皇后。那么历史真实是如此吗?

武则天画像


关于武则天入高宗后宫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武则天在太宗驾崩后为尼,居感业寺,高宗于寺中见之,复召入宫。另一种说法则是,高宗的王皇后和左右手下在高宗面前说了很多好话,才让高宗把武则天召入宫。史书说这位王皇后颇有美色,而且还要比武则天年轻。如果高宗真的极为宠爱武则天,尽可以专宠武则天,没有必要非要废掉王皇后另立武后。废黜王皇后背后实际上是高宗于元老大臣的斗争。王皇后是牺牲品,武昭仪是捡了个大便宜。



褚遂良像


很多人认为高宗废黜王皇后反映了高宗宠爱武则天,但是专家指出,唐高宗废黜王皇后的关键是王皇后是柳奭的外甥女,而柳奭则与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元老大臣打成一片,把持朝政。废黜王皇后本质上是高宗李治在与前朝遗留下来的元老重臣斗争。在这一过程中,武则天“素多智计,兼涉文史”,才充当了高宗政治斗争的内助。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高宗和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元老重臣才是双方的主角,武则天不过是高宗一方的配角。


王皇后遭到废黜后,武则天替补成为皇后,开始企图分享甚至夺取皇帝权力。高宗因为风疾不能处理政事,便将百官的表奏皆交给武后处理。但是这样过了将近十年,高宗不堪忍受,计划将武后废黜,由此也可见在高宗心中最重要的是权力本身。但是此时武后的声势已经盖过了高宗,这次计划最终还是失败了。从此以后高宗每次上朝,武后都垂帘坐于御座之后,政事大小都要预先过问,内外都称为“二圣”,高宗的大权已经落到武后手中了。

唐高宗李治像


总而言之,以往通常认为高宗是出于对于武后的宠爱才要废王皇后、立武后。这种看法实际上是忽略了高宗朝政治斗争的实质。纵观武后的上位史,她主要是作为高宗的内助与元老大臣相抗衡才得以上位的。如果高宗真的宠爱武后,后来又怎会起废后之心呢?废后的失败也不是因为高宗顾念旧情,根本上还是因为武后已经在实际上掌握了大权。


参考文献

《旧唐书》

《新唐书》

《资治通鉴》

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


生猛历史


武则天,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她的统治之下,唐朝进一步的繁荣,承接了贞观的遗风,也为后来的开元盛世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唐高宗真的喜欢武则天,我觉得是,甚至可以用沉迷来说。为什么这样说,以下几点可以说明原因。

第一、唐太宗晚年病重时,武则天作为才人负责照顾唐太宗起居饮食。而这时李治已身为太子,经常去看望照顾他的父亲唐太宗。这段日子,太子李治和才人武则天天见面,时间久了,难免日久生情。据唐书记载,李治“入侍太宗,见才人武氏而悦之。”

第二、唐太宗死后,武则天按照旨意去感业寺削发为尼。在永徽元年5月也就是公元650年5月,李治一次去感业寺祈福偶然遇到了武则天。两人见到的一瞬间回想以前的点点滴滴,在离别后更是相思难耐。在这一次后,他们俩频频私会,感情进一步得到突破。

第三、唐高宗李治在服孝满三年后,他不顾众臣反对,决然把此时有身孕的武则天带回宫中,并封为武昭仪。

第四、永徽四年,武则天为唐高宗生下一女儿。唐高宗得得知此事后,心里十分开心。可刚刚生下的公主不久便夭折而死,于是武则天利用了公主之死,采用悲情主义的诉求方法,把公主之死的责任推给自己的情敌王皇后。唐高宗李治受到武则天的影响,心里萌发了要废黜王皇后的念头,立武则天为皇后。到了公元655年,李治不顾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反对,决定立武则天为皇后。

第五、公元660年,李治突发风疾,不能亲自打理朝政,于是放手让武则天去处置。可武则天接管朝政后,大力培养的势力,铲除异己。对这些事早有耳闻的李治再加上上宫仪的劝说,决定废黜武则天的皇后地位。可消息不料泄露,于是武则天慌慌张张跑去李治那里哭诉。李治见到武则天这种现状,于心不忍,于是打消废黜的念头。

从综合的这些事情看来,唐高宗李治非常喜欢武则天的,对她感情可谓十分至深。


萌妹子软软


难道李治不爱武则天吗?武则天更爱李治?

我看大家意见一致。 及北回归线北、动漫dks等回答一致:李治爱武则天,踏雪闻梅甚至说简直就是依赖。

一,

二人情感互为攻守,武则天更有心机更主动。

1.武则天把少女的芳心交给李世民,但无结果,还险些被杀。

武则天父亲武士彟最早是太原木材商,祖籍文水。在隋末战乱中认识太原留守李渊。对李渊起兵反隋进行了帮助,从物质襄助到情报传递等方面都起来作用。当然也没少赚钱。李唐建国后,任工部尚书,负责都城建设和架桥铺路。这时(624年)他的第二夫人46岁杨氏给他生下第二个女儿,就是后来武则天。626年武士彟检校扬州都督府长史。627年六月四日“玄武门之变”后,太宗任命为豫州都督。628年正月赴利州都督任。刚生下来三岁的武则天与父母远去各地。后来武士彟又去了荆州。贞观九年(635)太上皇李渊驾崩后,武士彟悲痛不已,咯血而亡。此时武则天14岁。与母亲姐姐妹妹,可能还有同父异母的两个哥哥,扶柩归葬。太原都督李勣(徐懋公)尊太宗旨意,高规格安葬武士彟于今文水县。家道中落后,两个哥哥与武家在四个母女面前言行甚为不恭。在太宗宫里的杨氏嫔妃,极力美言武士彟二女儿美眉。于是太宗李世民本为好色之人,诏武则天进宫。637年十一月临别时,母女三人痛苦不已,唯有武则天安慰道:见天子庸知非福。因为大家都知道进宫后的女人命运多不好。但武则天却对见皇帝抱有极大幻想 充满希望。况且这时李世民在朝野威望极高,就如同大唐太阳。

武则天将初夜交付李世民后,并没有平民夫妻的燕儿新婚的快乐。当时李世民只有38 岁身体特好,但武则天却没有给李世民生一男半女。联想到以后武则天一连生下四男一女的事实看。李世民与武则天热乎了很短时间后,就再也没有兴趣。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性格不合,此时李世民需要贤惠而会玩的小女人武则天的刚烈直爽不合胃口。李世民的烈马狮子骢,难以驯服,问道众人时,唯有武则天说她可以,但需三样东西:铁鞭、铜棒、匕首。是否驯服了此马,没人知道,也许武则天杜撰而已。但李世民看到了性格上的不合。

我在查阅太宗王子公主传时,看到,武则天进宫后,太宗还有两个皇子降生(武则天后来对之极为嫉妒而置之死地)。武则天一进宫就被封为才人,五品官级——在唐代已经属于高级干部待遇。她可以自由出入皇帝书房。对皇帝与其他嫔妃的鱼水之欢,武则天只能用刻苦练习书法学习典籍来对冲。自尊自强自立的种子深深埋藏心灵深处。无疑,情窦初开的少女,在灯火辉煌的宫廷长夜里,流下孤独与伤感的泪水。十二年时间,连她的政治待遇一点都没有提高。后来相传有武氏在李唐三朝后,会取而代之。凡姓武者稍有不慎都有可能被杀——从朝臣到宫女,武姓人人自危。

2.翠微宫俘获储君

太宗晚年食丹药,体内积聚太多毒素,身体不佳。在确立李治为太子后,更多地培养他的为君之道。太子亲自为他吸吮体内瘀血。这时武则天得以与李治见面。在终南山翠微宫,寂静的夏夜,太宗的病榻之外,两个二十多岁的一对男女备药备水。24岁的太子已经有了几个儿子,英气勃发,28岁的武则天春晖映照。李治不仅与太子妃有正常的夫妻关系,还有几个女人,都可随意驱使。对男女之事已经颇有经验。但他几乎不会谈恋爱。而武则天,虽然失败,却无疑是情场高手。在他眼里,武才人,天下至奇至妙。她的见识,谈吐,书法,诗歌水平无不吸引他。

649年五月太宗驾崩翠微宫。国舅长孙无忌安排李治连夜回宫做好准备。次日国舅长孙,褚遂良等扶柩回长安城。

先帝嫔妃一般是:出家为僧道、陵园守护,个别有殉情从死。

高宗对武则天至爱有加:把她安排在离宫城很近的感业寺——在今何家村(陕西省人民医院医院,另说在今北郊未央区感业寺小学,不取)附近。

3.一首情诗稳钩皇上心。

650年,太宗周年忌日,高宗如感业寺行香。专门去见武则天。武则天的情诗特别感人:“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泪下,开箱验取石榴裙。”

这首诗不得了,实实在在地把李治的心钩锁在手。从而也改变了武则天自己的命运。

发生实质性关系,应该是652年五月二十六日三年守孝期满。653年,李弘诞生于感业寺。年底武则天二次进宫。得王皇后相助。刚进宫的武则天对周围的人极尽欢愉。常把赏钱分给宫女宦官。对王皇后、萧淑妃等嫔妃极尽恭敬和顺之事。可谓上上下下人见人爱。

九成宫避暑度蜜月

654年4月14日(永徽五年三月),高宗因患高血压,湿气很重。前往九成宫避暑。据我依照《唐六典》和唐仪卫志记载,按照唐代帝王出行的大驾卤簿全额配比,各政府机关留守一员,各带走一个办事员的话,从长安来的人员浩浩荡荡,在一万五千人到二万二千人之间。包括王皇后萧淑妃和武则天在内的第一家庭全都到了。在处理朝政之余,高宗带武则天去郿县温泉洗浴,史称“凤泉汤”。其他人坐马车,高宗武则天两人骑马,“并辔而行”。他们爽朗的笑声回荡太白山的沟壑峰岭之间。

这时他们一生之中最快乐的时候。许多人只知道《醴泉铭》是欧阳询的楷书代表。岂不知李治改宫为万年宫,以纪念他与武则天的真情真意。李治御制御书的《万年宫铭》被立在《醴泉铭》之旁。高宗愉快舒畅的心情在文字和书法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到了六月,宰相柳奭看到武则天与高宗如胶似漆,难分难解,王皇后萧淑妃几乎无容插针。他作为国舅,对外甥女王皇后的处境已经感到绝望。提出辞职。但高宗还是保留了一个中级职务。同年十二月十五日在去礼泉县祭扫昭陵的路上他们的第二个儿子早产,后来的李贤。无疑是他们在九成宫的爱情结晶。

联手走上李唐权利顶峰。为了扶持武则天当皇后,她母亲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长孙无忌接连送去三车金银宝器,不料,长孙大人根本,不与理睬。高宗还把长孙家的几个未成年男子都给封了官有,也不提立武则天的事。看来长孙无忌、褚遂良、裴行俭等要死磕到底了。朝中李义府许敬宗却却为武则天十分卖力地活动。高宗没办法,与武则天拜访手握兵权的李勣。李勣一句“你家的事何须问外人”点醒梦中人。李治一想,对呀:我娶老婆关你们何事,王皇后就是没给皇家生孩子,这一条就足够了。655年十一月初一,长安举行封后大礼。李勣(提升为三公之一的司空,正一品)主持典礼,新皇后在肃义门接受百官朝贺(此前历史上无此议程)。

由于有在太宗身边工作的经验和潜心学习(典籍和书法、写作),武则天不仅能做高宗助理,还能像模像样地批阅公文。660年后,高宗由于高血压引起脑中风,经常头疼。许多政务交由皇后处理。

直到最后一次李治接见大臣处理事务,武则天都是躲在帘子后面,虽然从664年上官仪被杀,大臣以“二圣”“天皇天后”称高宗和武后。但在公共场合武则天从来都没有与高宗平起平坐过。她以身作则地维护他的尊严(也是自己的尊严)。

在高宗生命的最后几天里,御医采用放血疗法,在高宗头上做手术后,高宗说,好一点了好一点了,我看东西清楚多了。武则天从帘子后面走出来,高兴地跳起来了——就像个少女一样高兴。

后来当皇帝后有了几个男宠。但高宗在世时,武则天没有丝毫的绯闻!

高宗在683年十二月四日在洛阳驾崩。武则天顶住许多朝臣学士如陈子昂等的劝谏,坚决执行高宗遗嘱:回关中,藏于宗庙所在之地。在乾陵专门树立了《述圣纪碑》,也称七曜碑,亲自撰文,中宗李显御书丹文。文中对高宗文治武功给予高度评价。赞其“文臣如云,猛将如雨”。乾陵能够成为历代帝王陵墓的典范,与武则天的倾心策划与施工有关。高宗百日祭奠,营建大献福寺(今天西安小雁塔)。

生未同日,死同穴。

705年十一月二十六武则天病逝于洛阳上阳宫。中宗履行了她的遗嘱:“祔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将母后与高宗合葬乾陵。当时许多大臣如负责礼仪的严善思坚决反对武则天回来与高宗合葬,认为以卑动尊,对高宗不利。一个人最后归处才是心的归宿。

五,史家诬毁不可信

还要说的是,武则天扼杀亲生女儿纯属捏造,

武则天生育有案可稽,没有生育这个女儿的时间。李弘674年病逝于洛阳合璧宫,因得了肺结核——直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都是看不好的病。李贤684年三月死于巴州(四川巴中市)七天后,武后派去的邱神勣才到,武则天也无嫌疑。我认为李显夫妇嫌疑最大。

无论个人感情还是事业上,武则天拥有古代妇女难以企及的高度。她与高宗的感情经受住了时间考验,超越了世俗伦理,更超越了帝国最高权利的诱惑。爱情是感情里最复杂的内容。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人有大约极为相似的认知,但却有万万千千个不同遭遇与经历。

真正地因爱情而走进婚姻,走进家庭,并相携到老,那是几近神话的美妙术语,但武则天以她的美丽、智慧、坚韧、几近残酷地排他地呵护,却创造了传奇。

实力就是魅力!

创造性就是把魅力转化为一种改造社会的的力量!

我们多多少少都跟着赵会长成了武则天的“男崇”。影视剧里的各位“武则天”与我们心目中的她,还是差十万八千里!

图释——

万年宫铭见证了他们的甜蜜,与民间不同,他们的甜蜜却带给无数个家庭的毁灭。

武则天的形貌,我更相信龙门毗卢遮那大佛照她所画,超越男女、神人的界限。与所谓“龙目凤颈,广额方颐”描述基本吻合。因而选逃漏税的演员演武则天非演砸不可,简直就是糟蹋武则天,也反应了导演读书太少对武则天了解过于肤浅。第六图为大献福寺塔、图七九成宫,图八乾陵博物馆的《武则天时代》陈列











文物陈列策划设计梁子



詘傢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