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明星人设接二连三的崩塌?


这个问题还是非常简单的,所谓明星人设本身就并非明星的本性,只是经纪公司为了帮助新星出道并将其炒成红星的手段而已,等到某天明星的本性正式暴露在大家面前,所谓的人设自然就会崩塌了。

当初国内还没有所谓明星人设这一说法之时,就听说过经纪公司为了保住明星地位不准当红明星公开恋爱、结婚消息的传闻,这应该是经纪公司早期干涉人设的事例。后来,无论是表示坚决反对婚前性行为并被教会封为圣女的布兰妮·斯皮尔斯、以清纯玉女影响出道的钟欣潼、还是以贤妻良母出现在人们面前的白百何、李小璐等都曾因人设崩塌导致事业急转直下。

其实人类都有七情六欲,明星也不能免俗,所谓人设不过是经纪公司为了让明星吸粉从而获得收益强加在明星身上的光环而已,如果明星本身有这样的特质被认为放大还好说,但是如果将明明不具备的东西强加在其身上那么早晚会有暴露的一天。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玉女”化身“欲女”、“好丈夫”、“好妻子”相继出轨、睡粉丝等人设崩塌的事情从来没有中断过,想要保持虚假人设的难度和成本越来越高。

与其这样被动曝光还不如让明星活得真实一点、做事谨慎一点、道德观念更强一点来的靠谱,毕竟粉丝本来就不该靠堆人设来维持。

(LS)


捕鱼小分队


利益冲突:新媒体从业者,曾经替多位艺人做过公关、推广及人设搭建工作,一个月前离职。


没有代表作也没有实力的艺人可以靠人设成为流量明星,这已经是常识了。

在偶像界,好看的皮囊俯仰皆是,有思考能力的大脑万里挑一。但是我们至少能通过人设让ta看起来很有趣很有正能量。

对于流量明星而言,人设可以随便堆砌,但归根结底都是市场导向的,说白了就是怎么能赚钱怎么给你堆人设,跟艺人本身的个性和实际情况关系真的不大了。一个体重维持在八十多斤的妹子,常年买的通稿是主打吃货肥胖人设。一个靠整形和化妆把自己搞得雌雄莫辨的鲜肉,常年主打通稿是纯爷们儿人设。因为流量的核心目标是捕获大部分用户,所以自己需要尽可能涵盖所有主流市场喜欢的元素,至于艺人实际上是什么样的,经纪公司不关心,市场人员也不关心,至于艺人本人,实际上艺人本人对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并没有选择权——何况艺人往往是不懂市场的,他们就算模模糊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无法在“自己想要”和“市场需要”之间实现一个有机平衡。

学心理学的可能知道一个词儿,“晕轮效应”,简单点说,就是你喜欢上一个人以后,你会觉得这个人哪里都很好。这就是为什么没有才能没有作品的小鲜肉全被粉丝都冠以“始于颜值、终于才华、陷于人品”。实际上真有才华和代表作的谁会整这种肉麻的宣传口号啊,粉丝从头到尾只懂看颜值。

我们市场人员天天帮艺人公关各种破事儿,买通稿,联系粉丝刷话题,屠版,做数据,买流量,做内容营销、接洽商务合作、设计合作方案、找水军、做线下宣传、撰写发言稿和微博内容,等等等等,艺人的公众形象基本上都是我们搭建的,但是我们平时没有什么机会接触到艺人,我们都不知道艺人的人品怎么样,我一直很好奇,那些“陷于人品”的粉丝们到底陷于了什么鬼啊?

做艺人公关的,往往纠结于该怎么给艺人个性化地打造人设,艺人人设打造能否靠数据指导,这个时候我可以讲个众所周知的案例。

一个小鲜肉,他打算跟关系已经确定很久的女朋友公开了。他之前多次公开说过,如果哪天谈恋爱了,一定会公开,绝不隐瞒。当时粉丝的反馈都是,哇塞,我们家爱豆好爷们儿,男友力MAX,如果真有那天我绝不会脱粉。

然后他们团队也是认真采集并且分析了数据,确定粉丝都不反对他公开恋情。于是就设计好了一个方案,让那个谈恋爱的小鲜肉公开恋情并且高调秀恩爱。女方算是一个比较般配的恋爱对象吧。那个谈恋爱的小鲜肉团队还幻想,从此开始卖优质男友人设,改变该鲜肉在路人心目中娘炮弱受的形象,像那个约炮鲜肉一样,调整路线,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结果一公开,路人反应平平,但那些之前说“男友力MAX纯爷们”的女粉丝们立刻全炸了,当场脱粉大骂,把之前强压在手上的黑料到处狂发。真的,我亲身经历,前几天还讨好地跟我说请多多照顾我们家爱豆的深度粉丝,立刻就把他之前恐吓粉丝的视频以及刚整完容脸崩掉还没恢复的照片发送到我邮箱里。还加上一句,这样的渣男骗子还不flop,演艺圈还能干净吗?————说得好像演艺圈干净过一样。

我在写竞业分析,哦,说白了就是分析同行的时候,抖了一句机灵——这个悲惨的故事教育我们,女人和数据一样,是不能随便相信的。

做营销的,做互联网的,经常会遇到一种情况,就是用户说的和做的,实际上是反过来的。现在想想,她们说支持你公开,恋爱不脱粉,但潜台词是在恋爱对象是她们的前提下。如果恋爱对象是别的女人,分分钟反目成仇。

只要爱豆一天没有恋爱,你还能理直气壮地在网上说XX是我老公,而且幻想他之后的恋爱对象是你。但是一旦他公开恋情,那么就彻底毁了。

所以说,有机地理解用户的说法和实际想法之间的差异,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我曾经跟公关同行开玩笑,说如果以后这个小鲜肉的事业越来越差,可以跟女朋友分手,然后用非官方渠道的虚假爆料说他们一开始就是在演戏,小鲜肉的奶奶病危了,希望看到孙子找女朋友。果然,老人转危为安了,只有这种优质正能量偶像才能创造这种生命的奇迹。

但是,你说数据分析没用也不对,因为我们做流量推广,经常会追踪流量社交平台(以微博及朋友圈公众号为主)最近正流行什么元素,不管是“污”、“攻”、还是“三岁”,还是“霸道总裁”,最近什么元素及人设火,我们就给推广的艺人硬架什么人设,几乎不考虑艺人本身的属性,结果在社交平台的浏览量话题度比不追热点的流量强了十倍不止。

艺人是非常难合作的一种生物,虽然我们市场商务从业人员很少直接接触到艺人,但我们经常直接接触到艺人的经纪人啊。他们都跟我们抱怨过,当红艺人是得罪不得的,稍微说一句不爱听的就跟你搞事情,关机消失,不接触,不联系,不合作,闹事,等等。其实在我看来,艺人团队的很多行为其实也不高明,但至少蠢得有下限。当明星的微博由自己掌控的时候,你会发现艺人的文学水平是没有下限的,如果哪天爱豆原创的微博引用了名人名言,或者稍微抽象一点的类比,完了,千万别让他发出来,一定会引发网民的群嘲,甚至公关事故。比如飞蛾扑火自取灭亡/比如莎士比亚/比如杨绛先生/比如我觉得我老婆很凄美/比如你再跟别人做……做头发怎么办。

我一直觉得,我在做一份很下流的工作,流量艺人的推广和公关大部分内容围绕着女性的意淫和小鲜肉的下半身。女性的意淫很好理解,至于为什么说小鲜肉的下半身,因为明星们经常会发生绯闻甚至性丑闻,需要公关帮他们把事件封口——这个怕触犯到保密协议,我就不敢细说了。

偶像爱豆卖的永远不是作品,是他的人设,以及人设扩展出来的恋爱(性)幻想,作品只能算他们的衍生周边。如果哪个爱豆可以靠作品证明实力的时候,其实已经开始往真正的艺术家方向发展了。

每个流量的脑残粉,都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他们认为,爱豆的命运与他们的努力直接相关,如果他们哪天不倾家荡产替爱豆花钱,不拼命给爱豆刷数据做推广,他们的爱豆就会很快从娱乐圈消失。

动不动就是好萌啊,好苏啊,男友力MAX啊,情商好高啊,等等等等。这些千篇一律而没有营养的通稿占据了大量网络媒体的版面。

可笑的是,粉丝的口径和行为越是统一,就越能代表这个爱豆的粉丝管理做得好,粉丝黏性高,这个爱豆的商业价值也就越大,片酬和代言费也越高。

我有时候也会思考,为什么会有偶像崇拜这回事?

也许是成长的时候我们的心理太弱小,总需要一些心理寄托,然后光鲜华丽的偶像就自然而然担任了这个寄托;也许是因为现实太过贫瘠,我们需要美好的幻梦让我们调剂生活;更或许,我们只是需要靠消费娱乐明星打发一下时间,结果却上瘾了。

大部分人并不深刻地了解偶像产业的构成,但退一步说,就算完全理解了偶像文化,很多人仍然会迷恋偶像。

也许我爱的已不是你,而是对你付出的热情。就像一座神庙,即使荒芜,仍然是祭坛。一座雕像,即使坍塌,仍然是神。

------莱蒙托夫《献给我不真实的爱人》


刘卿


我们就来数一2017年那些人设崩塌的明星。

第一位靳东,

要说2017年最火的电视剧里,琅琊榜,伪装者,一定是在这个排行榜里的,靳东就是其中之一,老干部的形象也深入人心,不过却因为微博讽刺金星不男不女,还有诺贝尔数学奖的事人设直接崩塌。

第二位黄磊

,黄磊在2017年可以说是综艺王了,极限挑战,爸爸去哪儿,美好的生活,让黄磊这个,厨艺高超的好爸爸,黄小厨的名声也越来越大,于是乘势推出了中国版的深夜食堂,大家都是期待满满,结果大家等来的就是一部,广告慢慢的烂片,人设瞬间崩了。

第三位林心如

,从琼瑶阿姨的还珠格格,被人熟知,“紫薇”一角善良温柔的形象深入人心,这几年的古装剧,美人心计等,也火了一把,但去年却有一段视频是林心如早年吐槽象周杰“强吻、口臭”的视频被扒出,人设自此算是崩塌了。

第四位薛之谦

,2017年可以说是薛之谦的幸运年,也可以说是不幸年,前半年薛之谦可以说是段子王,要是有综艺可以请到他可以说流量就有了保证,不过在下半年,他和前妻复合,又被爆出和李雨桐的爱恨情仇,就像连续剧一样,一集接着一集,最后终于墙倒众人推,人设塌了。

还有那些人设崩塌的明星,你们知道吗?


饭知


说实话,看到这个题目的第一眼,在看到靳东的图片,放在首页,没有来的一阵心痛。

他是厚积薄发,大器晚成的典型。早在1993年就开始演戏,199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是最老的新学生。2005年还拿过中国话剧的最高奖金狮奖。2005年出演电影《秋雨》,被称赞为年青演员中少有的“能用眼睛说话”的演员。他的表演被吴宇森评价为“开拓了表演方法一个新的空间,甚至让我觉得以往看过的表演都是一个套路”。演过青年周恩来,《东方朔》又演过汉武帝刘彻,《闯关东》演归田一郎;《箭在弦上》的富商家族的掌门人荣石。

在去年,被传的沸沸扬扬的“靳东人设崩塌,与金星老师互骂”我看了,靳东老师并没有指名道姓的说一个人,他在微博上说了自己想说的,做了自己想做但一些人不敢做的事。

对于靳东的人品,我没有异议,靳东老师是一个纯爷们,没有传出过任何绯闻,自己也拒绝拍吻戏,能推掉到就推掉了,是一个绝对对妻子,孩子,家庭负责的男人。

有人说他戏路窄,那是他没有看过靳东老师演的所有电视剧,单说,琅琊榜中的蔺晨,他演出了一个少阁主的玩世不恭,自由洒脱。


伪装者中的明楼,他演出了明楼的沉着冷静,顾全大局,对国家深深地爱国心,但也有对亲情的难舍难割。

他是我喜欢的第一个演员,我已经高一了,作为他的粉丝,我支持他,陪伴他走过那一段路。


叶寒起东楼


当我们回顾2017年的娱乐圈时,最能引起我们注意的,应该是“人设崩塌”四字。

王俊凯、王源、鹿晗、易烊千玺、黄晓明、张艺兴、吴亦凡、胡歌、李易峰、陈晓这十个名字,相信每一个网友都不会陌生。而他们也正是凭借着超高的热度和人气,成为娱乐圈流量的代表。

而杨幂、赵丽颖、范冰冰、Angelababy、迪丽热巴、郑爽、唐嫣、孙俪、刘亦菲、刘涛等女星,也的确是娱乐圈各种热度的现象级女星。

他们的存在,让娱乐圈热闹不已,也让网友、观众、粉丝们每天都有关注的点,而媒体或自媒体也在这些“流量”身上,制造着各种头条、各种爆款。

娱乐圈给人的感觉,似乎变得越来越热闹,尤其是互联网渐渐发达的当下,娱乐似乎无处不在。

可是,当我们绕开这些星光熠熠的艺人,回顾这一年发生的娱乐事件,就会发现,好多个引爆整个网络或舆论场的,几乎都是与明星私生活或者一些“有违传统道德观念”的行为有关。

“薛之谦与前女友大战N回合”、“白百何出轨”、“鹿晗关晓彤吧公布恋情”、“李晨求婚范冰冰”等等,要么是一些有悖传统道德的行为,要么就是明星的私生活。

这些热门娱乐时间,曾相当大面积的、长时间的霸占着各种娱乐新闻的头条版块,不断地冲击着网友们的三观,并由此引发“爆炸式”的讨论。

没有人谈论,甚至没有人骂的明星,已然被认为是不温不火的类型。而那些被喷得一无是处的明星身上,往往又关联着前面提及的关键词:人设的崩塌。

最显著的莫过于“薛之谦专情人设崩塌”与“白百何贤妻良母人设崩塌”这两个,在2017年的娱乐事件里曾引爆了大量的关注与讨论。

这些“娱乐爆点”对于明星本人而言,显然会带来相当负面的效应。尤其是在眼下各种苦心经营“人设”的娱乐环境里,“人设”的崩塌不仅意味着某种程度上的前功尽弃,也意味着对明星艺人往后发展的重大影响。

因为每个“人设”的目的,都是给艺人树立一个值得被网友、粉丝、媒体去维护和爱戴的标签。一旦这些标签被崩坏掉,那么,他们所失去的,将会是众多粉丝的信任、观众的支持。

这对于靠热度吃饭的明星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打击。尽管有些明星依靠着某些运营、操作,能够很快又树立一个新的人设,重新换回更多的热度。但这些操作并不会经常起作用,反倒有可能越抹越黑。

“靠人设路转粉”、“人设崩塌粉转黑”这样的娱乐生态下,难免会制造更多肤浅、浮躁的娱乐氛围。这样的氛围,是我们乐于见到的吗?

也许对于某些粉丝或者媒体而言,娱乐圈越乱,似乎就越能制造“有意思的内容”。但对于大多数观众而言,薛之谦、白百何等艺人的人设崩塌,其实会引发更多的反思:我们到底需要一个怎样的娱乐时代?

如果一个明星不再靠扎实的技艺、优秀的涵养、具有典范作用的品格来立足,那么,这个娱乐圈就势必会变得更加浮躁、更加肤浅甚至更加糟糕。

如果所有明星都要靠一种苦心经营出来的“人设”来支撑自己,那么,我们的文化里将很难出那些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作品,也很难出经得住岁月考验的艺术家。

每一个明星艺人身上,势必都会吸引一些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那些关注者。你们要给那些关注者传递怎样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被人欣赏的还是被人吐槽甚至开喷开黑的?

答案其实很明显。

PS:文字为作者原创,图片均源于网络。


木易电影


其实看到用的靳东照片,我是比较难过的。

关于靳东人设崩塌,其实并没有,只是大众期望过高,他又没出轨没石锤,只是不符合在观众心里的形象就被喷,说人设崩塌。但他其实根本没有人设,在2015年一个采访上,他说关于“老干部”是他自己也想不到的,只是在好好拍戏,不太喜欢被罩上一个外表。

还有一个争议是繁体字,靳东先生是从小就用繁体字,个人习惯,这个真的没什么吧。

希望大家多关注作品,一个演员,最重要的是作品,并不是什么所谓的人设。


靳东先生同时也是法网大使,感觉被那么多官方认可,他也不会太差吧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12月份,靳东先生就获得了两个肯定,一个是爱奇艺的“年度戏剧男演员”

另一个是腾讯星光大赏“年度电视剧男演员”荣誉,我感觉这都是需要实力的,仅仅在2017年靳东先生就有五部作品,其中也有年度大热的《我的前半生》这些足以肯定靳东的演技。

而正在直播的东方卫视跨年晚会也有靳东先生的身影,业界的肯定,也证明了他的品性与人缘。


而对于我这个粉丝来说

哈哈哈,元旦快乐啊大家,希望要关注作品哦,对了对了,特仑苏也有靳东先生与陈道明老师的最新广告片哦!能得到特仑苏品牌的信任与道明老师的认可,这个爱豆也不会差吧!

晚安啦!

大家好,我是一个初中生,没想到这个帖子被那么多人注意到。只是单纯的发表自己的看法,骂我骂的太厉害的就给删掉了,谢谢大家的评论,只是作为一个粉丝,看到这个标题配靳东照片感觉很不妥,我没有洗地来洗白什么的,他一没嫖娼,二没吸毒,又没出轨。也不要骂我了,只是在就事论事,谢谢了,祝大家新年快乐,2018会更好的!加油!


😳 😳 😳 😳


所谓“明星人设”,本来就是一个很奇怪的词。

人设的这个说法,我印象中最早应该出现在小说领域,指的是人物设置:

小说人物的身高、长相、性格、说话方式等等。

小说作者往往试图创造出讨喜的人物形象,使得人物形象显得生动、可爱,如此这般,读者也更容易移情于人物。

然而人设这个词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被嫁接到了演艺圈:

不少明星仿佛小说人物一般被设定好一个固定的形象标签,而所谓“卖人设”,就是通过这个形象标签来获得大家的好感和认同。

这就很古怪了。

古怪的地方在于,放诸四海,就没有身上不存在人设的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专属的形象、气质、性格、谈吐和为人处世的方式,因此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设。

就比如我们讨论身边女生的时候,有时候会说某某很御姐,某某很女王,或者某某很萝莉,这都是人设嘛。

再拿公众人物举例子。

请问张学友有人设吗?

有啊,歌神。

请问梁朝伟有人设吗?

有啊,影帝。

请问周杰伦有人设吗?

有啊,是在90后一代青春里留下印记的流行音乐天王。

请问,张学友、梁朝伟、周杰伦的人设会不会崩?

基本不会吧。

以作品而论的人设基本不会崩。

那么不以作品而论的人设呢?

很少有人知道,葛优其实是模范丈夫,和妻子贺聪相濡以沫。

这是葛优的人设,只是葛优几乎不卖这样的人设。

而葛优如果真的要卖好丈夫人设,其实也未尝不可,只是葛优有作品傍身,他根本不屑于这么做。

人设本身不是问题,卖人设其实也无可厚非。

问题在于那些名不副实的人设,而这种人设往往是最终崩塌的人设——

比如,某人根本就不是什么模仿丈夫,却谎称自己是模仿丈夫,靠卖好丈夫人设吸粉。

比如某人根本就不努力,绿幕抠图滥用替身样样都来,却卖着敬业演员的人设,获得天价的片酬。

谎言一旦戳穿,于是乎“好丈夫”出轨、“好演员”抠图,人设顿时崩塌,表面上崩塌的是人设,儿真正崩塌的其实是虚假的包装和炒作。

总之,人设本身是一个客观事实。

卖人设有时候也无可厚非。

但是卖假人设,就非常地不地道——

而最终人设崩塌,也是他们自食其果。


吴清缘老师


好了,回归正题。2017年,可谓是很混乱的一年了。不断地娱乐圈出事,关于人设崩塌:老薛一事闹得沸沸扬扬,与前女友大战N回合,从据理力争到默不作声,只是出新歌。以及白百合出轨石锤,再到最近火的不可收拾的pgone、李小璐和贾乃亮的事。不断地人设崩塌,一个个明星的崛起和消失往往也就一瞬之间。以及直播圈的五五开开挂石锤,芦苇和海鲜tv的事沸沸扬扬。

为什么会出现不断的人设崩塌呢?1、观众强加的。比如靳东,老干部的称号事强加上去的,无论事媒体还是粉丝。本人自己有自己的生活和习惯处事方法。并不是对老干部以及自己的影视大火很感冒。所以某种意义上不算人设崩塌,只是降低了粉丝心中的形象。

2、薛之谦、白百合、pgone包括马蓉事件。只能说贵圈真乱了。经纪人插一脚、弟弟插一脚、前任也会插一脚。不断地爆料不断的石锤。一个个的人设崩塌。有的是艺人多年在公众面前保持的人设和形象,有的是为了成就,为了活而打造的形象。但是很多人设都是为了迎合观众,塑造流量ip而打造的。真正的人设和人一样的明星有几个。在追求粉丝经济和流量的现今,造星能力可谓可怕,各种人设层出不穷,吸引各式各样的人群。所以造的人设必回崩塌,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的。

3、说说芦苇吧,我五五开身披国旗为国出国战,世界亚军,怎么会开挂,有什么理由开挂?这是最有意思的一句话不是么?我李小璐老公那么成功、那么帅、那么爱我,我有什么理由出轨?什么事需要理由。说到底就是这些人没有变得没底线了。社会浮躁也好等等因素让他们因人设而成功,也因人设而消亡。

贵圈真乱,乱的不单单是明星,更是那些幕后的黑手,一个个经纪公司的造星手段,更是我们这些粉丝的不负责,过于浮夸的追星。老一代的实力派明星看到现在小鲜肉横飞一定也有些许心酸吧。理性追星,也是为了自己喜爱的明星好,同时珍惜那些为我们奉献好作品却低调的明星吧,这里为胡歌打个call。


互联网欣知道


演员演员,戏如人生,手机屏幕前的你,如果让你演你最害怕,最讨厌的角色,你内心会怎么样!你一定是抗拒!想要成为好演员,你必须自己打破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束缚,但是一旦打破,我觉得很恐怖!你可以转换成任何性格,任何感情,任何表情,只要你需要,想哭就能哭的撕心裂肺,转眼就能笑的发自内心,让人看不出在装模作样,别人看起来是那么真实

所以演员,尤其是明星演员,他们都人设有多崩塌我都可以接受,因为他们太能演了,你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是演的什么时候是本性流露?

娱乐圈好人多吗?多吗?


乐斗可乐


随着社会的发展,娱乐元素也是被各种途径广泛传播,关注娱乐圈的人也是越来越多,而娱乐圈里的事也是越来越“精彩”。但是回顾近几年,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人设”这一词,明星“人设”、“卖人设”、“人设崩塌”等一系列关于明星人设的噱头是层出不穷,而明星接二连三的人设崩塌也是在娱乐圈掀起一阵又一阵风热议,那么作为普通人我们该如何看待明星人设崩塌呢?

说到人设崩塌的明星,我们粗略的数了数:从“文章出轨”、“白百合一阳指”到“李小璐夜宿门”、“薛之谦前任攻略”、“马蓉现代版潘金莲”……娱乐圈近些年人设崩塌的明星不计其数,那么为何明星如此频繁的人设出问题甚至“崩塌”呢?

这就要从明星自身说起,人设本来就是根据明星本身某一特质或者生活上的特有点而着重包装后“卖人设”,粉丝喜欢明星哪一点,明星就着重包装宣传哪一点,比如迪丽热巴爱吃,能吃,则就宣传热巴的“吃货”人设属性。而人设崩塌则就是对于明星某一特质过分包装宣传,以无充有去吸引粉丝,当真的出问题时,原有吸引人的特点就成为了一个崩塌点,也就更让人千夫所指!

再者说,明星卖人设本就是一大特色,但是对于自身综合评价不够就随意“制造”人设的话无异于“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不仅瓜不好,甚至没有瓜一般”。所以对于明星人设崩塌还是一种明星走红模式的弊端,如果每个明星都是真诚以待,用真实去示人,在如今的大众心理下,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