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台电动车新国标,光限重量、限速度,能从根本上解决道路交通安全吗?

60953443112


想象的都很美好,但是现实是残酷的,电动车上路的门槛太低了,男女老少懂不懂交规的都能上路乱窜;超标电动车太多,主要是管理不过来了,和行人闯红灯一个道理了,抓都抓不赢,请关注:容济点火器

新国标的本质,就是不让电动车跑太快了,让它归纳到自行车里边去,实际上很多地方都没有骑自行车的道路,所以只能和机动车抢道,这样的确还是危险的。

还有就是对超标车处罚不够狠了,如果拿出管理摩托车的精神,还是有希望的,比如责任认定的问题解决了,对超标电动车驾驶员按照骑摩托车的标准进行处罚。

一般骑电动车的都没摩托驾照,罚2000元+拘留15天坦坦的。

超标电动车必然也无法上牌,罚2000+扣车坦坦的。

再加上不戴头盔,没有交强险,逆行闯红灯什么什么的,合并处罚5000元+拘留15天+没收电动车坦坦的。

根据机动车的标准,大街上的那些电动车,没脚蹬子的,跑的贼快的,红黄蓝外卖骑得那些个,不符合电动自行车标准的,都属于机动车。

按照机动车标准,这些应该属于轻便摩托车。像小牛那样动力比较猛速度比较快的,应该属于普通摩托车。

再看看道路交通法对机动车的要求。机动车必须有号牌,还得有驾照才能骑。

摩托车号牌,驾照大家都熟悉。

轻便摩托车是蓝牌F本,普通摩托车是黄牌E本

只要能够做到这些,当然管理好电动车,让它们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上来还是有希望的。

电动车这么多,禁摩一一方面,另外主要是以往不需要驾照、不需要上牌、不需要买保险、不用年检、不算机动车。 主要是针对电动车这个新兴事物,一开始管理就没跟上导致的问题。现在国标出来了,关键还是要看执行了。


容济点火器


电动车新国标,或许能有限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但是从根本上来讲,并不在电动车本身,而在于对骑行者的交通安全意识教育,和整治交通违章处罚上下功夫。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我结合一个事例来讲一讲。

大家都清楚连云港这个城市,自从近两年对交通违章新规的实施以来,不管是机动车,还是电动车交通违章现象明显减少,并且出现了城市交通新景象。如在人行横道前,机动车必须要等待路人通行,包括电动车也一样,车让人属于主动礼让为先,这样就减少了交通意外事故的发生。

为什么连云港并没有从解决电动车重量和限速着手,而从根本上改善了交通安全问题呢,其实恰运用的是逆向思维,即优先考虑从下重手惩罚违章者,不管是机动车,还是电动车,亦或是行人。谁违反交通规则,惩罚直接兑现。

因此,对于电动车管理出台新国标,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只有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教育,加重对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惩罚力度,从根本上让人们在出行时顾忌到一旦违规后果的严重性,才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韩国成老师


这个问题好,因为这关乎每一个人的出行事项,

最简单直白的说,每一个人,都会有出行的需求,公司的考勤迟到,一般老板肯定都不会喜欢,所以人,都会选择最快到达的交通工具,

人文的,与理想的,如果老板说,迟到几分钟没问题,你的努力,可以为公司创造更多,,这是一种虚怀若谷的,知人识人的贴心老板,,


图片

归根溯源,车既然是为了出行,当然首先第一是安全,大车小车电动车行人,都得讲安全,然后,当然就是我们很在乎的出行效率,

日前看到新闻,说阿里巴巴的大数据团队,在为天津做一个智能交通的项目,觉得这非常好,安全与效率双开心的炒,比如红灯都可以少等好多哈,,

一般来说,人出行都会有多种选择,这基本上是人的自然本能,,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怎么便捷快速怎么出行,怎么方便怎么走,比如共享单车等,人觉得挺好,人自然就会去选择,



图片

其实我们现在的智能科技,如京东的物流配送,安全便捷快速高效率,还把运营运作成本降到尽可能的最低,多好,,

那么我们的上下班与出行,能否也可以运用这种安全便捷快速,高效率,低成本的“智能配送”呢?,,


图片

所以个人以为,为了安全和效率的考虑,对电动车作出一些必要的规范是必须的,

但能够多考虑一些,快速和效率的平衡当然就为最佳了,

好吧,篇幅关系,先聊到这行吗?

亲喜欢这文字,就点个关注赞呗,

链接看更多有价值的,有趣话题,

转发,分享,点右下角呗,


一缕晨光刘让飞


有些专家对限制电动车提出重量速度和长度,说实话,不能不限制,也不要太荷可,把电动车发展控制的死死地。速度不应太快,也不应太慢,太慢影响车辆流通,车有快中慢三个档。要相信群众他们会掌握的,安全第一自己都知道。不要限制电动车的发展,不要低估群众的智慧。治理交通不是限制电动车,而是依法治理交通,谁违犯了交通规则就处依法治理就对了。


清静求实


限电动车的重量和速度,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小汽车哪个不比电动车重,连度比电动车快。 关健是是解决人的问题,搞几次大的违反交通规定宣传和纠错话动,提高自觉遵守交通规定,对违反交通规定的给予批评教育、罚款,记录和拍照等措施,超过规定的次数,要写以悔过书等,逐步提高交通法规自觉性,形成一个风气比什么都重要。这是我的认识,说的有不当之处多指教。


用户59894627133


试问一下,如果没有电动车,所有人都用汽车,道路上还能不能通行,估计所有的道路都成停车场了吧,专家们醒醒了,必须大力提倡电动车出行以缓解交通压力。包括禁止汽车空车行驶(一人驾驶)必须做到,一人不开车,只能坐公交。如此既解决城市拥堵,又能节能环保。


喜洋洋17735991


其实说到底是骑车人的问题,那就应该对症下药,重点抓电瓶车违章,关键的闯红灯,逆行,不戴头盔,走机动车道这些典型的问题,解决措施也不必搞的多么复杂,记录违章者身份证号,第一次罚款,第二次没收车辆。你看看效果会如何。


林声音


限重量、限速度是个错误概念,假如所有人都换成行车龟速行驶,在自行车道被机动车用做了停车场的情况下,所有的自行车几乎全上了机动车道,龟速行驶,堵车应比现在还严重,发生事故比现在还多。因为机动车占了自行车的路。说闯红灯,违犯交规,机动车每天罚款的那么多。说明速度快慢都可能违交规,不能用电动车说事,电动车给百姓带来方便,实惠,养护费用低,我们要为百姓服务,想百姓所想,帮百姓之需。说车安全性差,就加强安全性标准制定生产。不遵守交规,要加強管理和教育。减少事故发生,先保证行人,自行车专用道路的路权,归还于民,禁止其它占用。


手机用户61700655261


车是人驾驶的,刀是人使用操作的,什么事物或人都有两面性,别说电动车,就拿个有轨电车给一些素质低的人开,它照常要出事故,这跟车有半毛钱关系吗?如真正都认为电动车不安全,为什么工商局还允许制造,允许销售,这不是坑中下层的农民工和打工族吗?有钱买汽车,谁脑袋有病去骑电动车日晒雨淋。


美丽瞬间8193497


电动车没有错,关键是驾驶人的素质提高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