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不要再被欺骗!5个小技巧帮你判断对方是不是在说谎

说谎是人类天生就具备的技能,同样,识别谎言也是如此。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他人面部表情的变化相当的敏感。

不过,在如今的社会,人们识别谎言的能力正在下降。而人们说谎的水平却在不断提升。如何识破他人的谎言呢?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一个人在说谎时,通常都会有下面这些特征。学会识别他们,你就不会再被欺骗。

(1)呼吸变化

人们在说谎时会不由自主的呼吸加快,同时会伴随这肩膀轻微的抬起。这是因为人们在说谎时血液流速会加快,会不自觉的感到紧张和压力山大。



因此,你可以通过听对方的呼吸,或者观察对方肩膀的方式来识别对方是否在说谎。当然,越是撒谎届的新手,这种表现就愈加明显。对于那些“老骗子”,这种方法可能就不太起作用了。

(2)重复/强调性证明

很多人说谎时,他们会不断重复自己的谎言,甚至说出“我发誓”之类的话。但他们却不知道,这种行为会让自己变得更加可疑。



而且,不断重复谎言不仅仅是为了使对方相信,还有个作用是让自己相信。每个人说谎时都会产生心理压力,并感到焦虑不安。所以谎言不仅仅是为了说服他人,更重要是说服自己。

如果一个人反复对你强调某件事情,你就要留心了,对方十有八九是在欺骗你。

(3)无法作假的表情

很多人都能做出虚假的表情出来。比如假笑,假装悲伤等等。如何判断一个人的表情是否真实呢?你需要关注一些不能操控的肌肉。



比如说眉头,眼角的肌肉通常来说很难操控,如果一个人笑的时候眉头没有动,那基本上可以说是在假笑。同样,如果一个人脸部表情不对称,或者各块肌肉有延迟,那么对方在说谎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4)反复使用连接词

什么叫做连接词?就是在说话中起到停顿作用,连接两句话的词语,比如“但是”,“或许”,“而且”等等。这些词语在使用时,往往具有停顿的效果,也就是给了人思考的时间。



即兴演讲中有个有用的小技巧就是使用这些词语,因为停顿能给你思考的时间,从而想出下一句话怎么说。

对于说谎同样如此,那些即兴编造的谎言,往往也没有想好接下来的剧情,所以需要通过大量使用这些词汇来为“瞎编”腾出时间。

(5)故事过于完美

不同于即兴编造的谎言,有些人是事先已经编好了一个完美的骗局,想要引你上钩。对这种人如何识别呢?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的记忆其实是相当不可靠的,对于没有可以去“记”的东西,几乎不可能描述细节。就像你可能记得上一餐吃了什么,但很难记住你第一口吃了什么菜。

如果一个人在与人交流时,叙述出了太多的细节,那么很大可能这些细节都是对方编造好的,为了欺骗你。

结语:上面这些小技巧,就是心理学家们总结出来人们在撒谎时所露出的破绽。学会它们,你将难以被他人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