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宝藏最大的浩劫——一个道士的无意之举

公元366年,一个和尚云游至此,眼看天色已晚,便坐下来打坐歇息。冥冥之中,他感觉到背后似乎有什么奇怪的光,转过头去,发现夕阳西下,那对面的山,宛如心中的佛一般,放出万道佛光,耀目异常,耳边也好像传来了大梵之音。他兴奋异常,修炼了那么多年的佛心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涟漪,颤抖着双手,他在石壁凿开了一个洞,从此,霞光千道飞涌而出,一个洞,两个洞,三个洞。一尊佛,两尊佛,三尊佛。千佛洞由此开启了它飞天的大千世界。

到唐代,在丝绸之路的带动下,敦煌莫高窟达到了鼎盛时期,然而随着历史的车轮前行,一切似乎都注定销声匿迹。元朝之后,莫高窟已然开始落败,然而,在19世纪最后几年,它终于迎来了它生命中另一个决定它命运的人——王圆禄。

历史罪人王圆禄?

1892年,一个人走进了千佛洞,不过与一千五百年前不同的是,这回来的却是一个道士,这个道士叫王圆禄。虽然身为一个道士,但看到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敦煌莫高窟,他心中莫名唏嘘,他觉得这个圣地虽然都是佛,但是佛道一家,他决定将这个“大雄宝殿”改造成“凌霄宝殿”。于是他开始清扫这个荒废的千佛洞,然而令谁也想不到的是,佛祖居然把一个重任交给了一个道士!

王圆禄


二十世纪刚到,一天,王圆禄在扫地的时候发现,旁边有一块地方总是掉落出沙石,仿佛是在提示他什么一样。他好奇地凑过头去,一丝佛光从缝隙中穿了过来,他敏锐地感觉到这墙后面,似乎有什么秘密。他颤抖着双手,在石墙上砸出了一个洞,瞬间目瞪口呆,里面藏着数都数不清的佛教经书!这绝对是全世界惊人的财富。

但是王圆禄对佛教并没有感情,他不光没有好好珍惜这些经书,甚至拿出去贱卖给别人,换取钱财。直到五年后,一个叫做斯坦因的英国人,敏锐地感受到了莫高窟那神圣的气息,他用了200银元买了整整9000多卷经书!更令人吐血地是,开了头之后,大量的外国人将这些无价之宝洗劫一空!

斯坦因


王圆禄成为了历史罪人。

我们错怪了王圆禄?

当时正值清末,局势动荡不安,晚清政府也逃到了西安,但是朝廷的全部心思都在这个浮沉的帝国上,根本没有心思去管这些“小事”。王道士在发现藏经洞后,就火速带着几个经书去拜见了敦煌县令,他希望自己不小心打开的这个无价宝库能被好好保护起来,他也知道,自己一个人根本没能力守住这些经书。但是县令是一个庸才,于是王道士又去找了时任安肃兵备道的道台廷栋,可惜所有人都有眼不识泰山。

藏经洞


他在经历了多次挫折之后知道,依靠政府完全就不现实。恰好,这个时候,英国人斯坦因出现了,他分析透了王圆禄的境地,他将自己比作古时候的唐玄奘,东渡前来取经,然后象征性地给了王圆禄200银元,“取”走了9000多部经书。但是没想到引狼入室,各国列强都来“掠夺”这个财富。

斯坦因在《西域考古图记》中说到,王圆禄一生都未私拿过一分一毫,他将所有的钱财,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保护莫高窟上。但是,后期外国人来强买经书时,却带着政府的许可证,还有官兵护送,他作为一个小小的道士,根本没办法阻止。

那么到底哪个才是历史真相呢?或许只有莫高窟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