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投康養杯」山西省離退休幹部書法攝影展將開幕

凝心聚力新時代 激昂奮進新徵程

寫在“我與改革開放40年——‘山投康養杯’山西省離退休幹部書法攝影展”開幕之際

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週年,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程中濃墨重彩的一年。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國度,曾經創造了難以計數的輝煌成就,然而,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世界列強給中華民族強加了一次又一次的磨難。在此後一百多年的時間裡,中華民族無數優秀兒女用鮮血和生命,追求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在經歷了激烈而又痛苦的戰鬥與犧牲,經歷了一次次的失敗之後,正義最終驅散了陰霾,迎來了光明與勝利。1949年,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的東方,一個振聾發聵的聲音向全世界表達出了自己的光榮與夢想——中國人民站起來了!1978年,中華民族在經歷了幾十年的實踐,經過了一系列的艱難探索後,開始嘗試以一種更為開放而自信的方式建設自己的國家,開始書寫“春天的故事”。

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改革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我們中華民族歷經滄桑,在歷史與現實、傳統與現代、中國與世界的激烈碰撞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用自己的堅實步伐踏響了一曲曲慷慨激昂的時代強音。

40年來,黨和政府帶領全國人民解放思想,勇於創新,從農村改革起步,不斷拓展到城市改革、企業改革、市場改革、政府改革和社會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等各個方面。通過大刀闊斧的改革,我國人民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0年來,改革開放的春風拂遍神州大地,每一個人都是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參與者、奉獻者、受益者,人們的吃、穿、住、用、行,以及醫療、教育、權益保障、精神文化獲得等諸多方面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穿衣,再不是簡單的中山服、大襟襖,也不是單一的黑藍灰,而是變成了款式多樣的時裝、五彩繽紛的色調。吃飯,從吃不飽到餐桌上的飯菜天天像過年一般豐盛,再不是吃飽的問題,而是講究健康與營養。住房,從土窯洞到大瓦房,從大院平房到高樓大廈,從燒煤球到“一按一轉一響”就能噴出火苗的清潔能源。交通,從步行、馬車到私家汽車,高速公路四通八達,飛機高鐵動車,一日萬里已經變為現實。通訊,從寫信、拍電報到智能手機,觸摸之間即可“面對面”交談,讓親情近在咫尺。精神文化,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創新創造等為精髓的文化產品不斷推出,陶冶了人們的情操,傳播著無盡的正能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黨的十九大,描繪了國富民強的宏偉藍圖,更激發了全社會幹事創業的熱潮,在城市、鄉村……處處湧現著“擼起袖子加油幹”的動人場景。

40年來,經過幾代老幹部工作者、老齡工作者辛勤努力的工作,老幹部工作和老齡工作取得了輝煌的成績。《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得到了更加完善的修訂,老年人的各項待遇落到了實處。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等惠及老年人的政策一樣一樣都得到具體實施。

為了展示全社會老年人對改革開放的深層次記憶,展示新時代老年人的風采,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中共山西省委老幹部局、山西省文化廳主辦,山西省圖書館、山西省文化館協辦,文旅·山投康養集團、《老友導報》社承辦的“我與改革開放40年——‘山投康養杯’全省離退休幹部書法攝影展”將於9月17日正式開展。

展出的400多幅書法、攝影作品是經過全省各市和省直單位層層精選報送的,本報今日特推出專號,從中遴選出部分優秀作品,與廣大讀者分享這一份文化大餐。老同志們精心創作的這些作品,多層次記錄了我國改革開放40年來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生活等方面的變遷,能使讀者更深入地瞭解、回憶改革開放40年的歷程,保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努力奮鬥的精神,為實現中國夢而奮力拼搏。 □本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