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暖冬還是寒冬?農民應該早知道,爲播種小麥早做打算

現在已經是秋季,全國各地大部分地區也都涼快了下來,前幾天下雨也感受到了絲絲涼意,對此有些農民朋友就會問今年是個寒冬還是暖冬,因為寒冬和暖冬種植小麥的技巧不同,若是暖冬可以按照正常的種植時間點種植,若是寒冬就需要農民朋友小麥晚播3天,提高小麥的抗寒性。對於多數農民的這一疑問,村裡有經驗的老農民說了這麼一句俗語“頭年洪水,次年寒冬”,是什麼意思呢?

對於2018年冬天是寒冬還是暖冬,氣象專家的說法是,因為2017年發生的拉尼娜現象,2017年是個暖冬,若是拉尼娜現象結束那麼2018年冬天就會是個寒冬,若是拉尼娜現象依然持續,那麼2018年冬季就可能是個暖冬。

根據往年的經驗,1988-1989年和1998-1999兩年都屬於強拉尼娜現象,這兩個冬天就是暖冬,但是與此相對應的是在1990年的1月和2000年的1月下旬,我國南方很多地區就出現了嚴寒天氣,最低氣溫甚至達到了-10℃。

農村俗語“頭年洪水,次年寒冬”的意思就是說若是去年很多地區發生了洪災,那麼今年多半就是寒冬。比如說2007年我國的淮河水域就發生了大洪水,緊接著在2008年就發生了冬季雪災。而2017年我國包括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滾滾東、廣西、江西等多地都受到了洪水的侵襲,據統計2017年的洪災受災人數有1108萬,直接經濟損失252.7億元。

根據拉尼娜現象推斷,2018年就存在寒冬的可能,再結合農村俗語“頭年洪水,次年寒冬”以及2017年發生的嚴重洪災推斷,2018年是寒冬的可能性就要大於暖冬。

因為是寒冬的可能性更大,就需要提醒農民朋友自然界的氣候已經確定了,要想小麥的產量不受寒冬的影響,農民在播種“弱春性”、“半冬性”品種時,將播種時間推遲3天左右為宜。晚播3天,小麥的抗寒性就會明顯提高,從而預防凍害的發生,保證明年小麥的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