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政:经验告诉我,“练琴”对琴行来说到底有多重要!

很多人做生意,没带商业意识去做。

第一,做老板需要什么知识结构?

第二,做实体生意,最重要的是分析能力,弄清楚客户需求本质,再打造自己成本控制和做法。

如今各行各业的竞争都日益剧烈,整个社会也早已经历了物质匮乏的年代,而我们所在的培训行业,也都是大大小小鱼龙混杂,想要走出红海,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和提供更优质的用户体验,这就要求市场中的玩家打造自己独特的商业模式。

商业经营,先考虑整体框架,搞清楚自己的定位和用户的需求,在这些软的因素基础上,再去考虑资金、场地、设备等一些硬的生产要素。按这种逻辑去思考经营问题,才是有成效的。

很多同行都说,老师难找,都是兼职的,全职不愿意来。其实老师这种资源是稀缺的,如果他们跟着你做,但是思想态度还是那种纯粹干干活卖劳动力,上点课,分点钱,那像这种老师是不会留下来的,他给你上完课就走啦,去其他地方一样上课。哪怕被你忽悠过去做了全职老师,但心态还是兼职老师心态——上课,拿钱,上课,拿钱。那么,对于这类老师资源,你是等于没资源的。他可以给你上课,但是他也可以给别人上课,他想离开的话,分分钟就离开的,到处都有琴行,那他们到处也都可以上课。因此,要拿下老师这块资源,最重要是通过思想上的深度沟通。搞清楚老师跟琴行走在一块儿是为了什么,如果纯属钱的原因,那就散掉算了,老师们会说“我不想继续待着了,不要钱啦,不是钱的原因”。的确,很多老师确实不是因为钱跟着你的,那除了钱,他们还在乎什么?是尊重。一种对于老师这个角色应有的尊敬和成就感。比如,总会有那么一些吊儿郎当的家长,或者是心高气傲的,有点钱就了不起的那种,动不动就对着老师大声吆喝,把老师当服务员对待,对于这类家长,我们的做法是,一旦发现就让他滚蛋。这里说的是第一点,让老师得到应有的尊重。

第二点呢?就是我们会直接打电话给那些不练琴的孩子的家长,如果孩子三番五次达不到练琴的规定,我们将采取退费,主动退钱给家长。这样的行为,我们是真真切切地执行到位的,学生老师都看在眼里。因为只有保证学生的练琴量和练琴习惯,才更有利于老师教学工作的开展。只有做到了上面提到的那些东西,老师们才会真正地感觉到做老师的价值,那样老师才愿意留下来,而钱多钱少就是后话了,不能说不重要,但是不会成为老师最在乎的因素。他们会感觉这样的地方才像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才愿意留下来一起成长。这种老师资源非常重要,那到底从哪里来呢?从我们的价值观和商业模式中来。没有这样的价值观和思想,没有配套的模式机制,你是吸引不到这样的老师和资源的。好比信用,你不讲信用的话,没人愿意跟你做生意,要是你非常讲信用,那就算你没钱也会有人愿意帮你。换作老师也一样,如果他在你这里不像一位老师,而像一个服务员一样,天天对着家长低声下气、点头哈腰,那他是不愿意继续留下来的,几个月下来他就受不了,所以这里的核心方向是要让老师在你这里工作找到做老师的感觉,让他成为跟他岗位一致,符合期望的角色。

我们的经营模式跟其他琴行不同,筛选式招生,咨询的时候会反问家长,能不能天天练琴,家是否住附近,还要求至少两年内不能买琴,必须在琴行练琴,要是没办法练琴,那就不招此类学生。当然,这是目前运行的模式,一开始并非如此。

另外,主要的经营项目是钢琴和吉他。两个项目有同样的要求,即天天来琴行练琴,住得远的,没法天天练琴的学生一律不接。日常工作的核心是抓好练琴。只有把练琴问题解决,教学才能稳定推进。如果没有足够的练习,教学就容易效率低下。这点内容我们目前非常重要的认知和模式,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是围绕着“练琴”这个核心去优化,通过练琴去加强学生学琴的进度和持续性。没有练习量做支撑,学生上课是很煎熬的,逐渐地,上课如同上坟,做过艺术培训的人都知道,练习对于培训是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因此,我们的目标在于打造一种练琴文化,培养学生练习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继续支撑我们接下来的课程等教学目标,还有利润,现金流等财务目标。

上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