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黑龙江省三亚市这种说法?

中国海南网


因为在三亚的黑龙江人实在是太多了呀!而且还不是游客,而是生活居住的常驻民。


位于祖国最北端的黑龙江,在一年大多时候都是寒冷的,据说冬天最冷的时候,气温能达到零下40度,光气温低还不算,北风呼啸的刺骨是最难耐的。虽然北方城市冬天家里都会有暖气,但谁也不可能一冬天都不出家门,而且黑龙江的冬天比别的省份都来得早,走得晚。

而在祖国最南端(有人居住)的三亚在冬天真的是另一幅景象。薄衣短衫,阳光明媚。不仅气温好,空气也好,全年无雾霾。通常海岛的饮用水都不是很好,但海南的水却是出了名的好,加之靠海吃海,富硒的海产品多,所以长寿老人也特别多。而很多有哮喘、关节炎的北方人到了三亚也都好了。


有着这么多好处,黑龙江人在冬天的时候当然都往三亚跑。其实现在全国北方的老人在冬天的时候都想去三亚。现在有一个词叫“候鸟族”,就是源于此。只是别的北方省份在冬天没有黑龙江那么冷、那么长,所以“候鸟”的行动也没有黑龙江人那么斩钉截铁。

那些早早去了黑龙江过冬的人基本上都买了房,因为在别的省份的人还没有意识到“候鸟”方式的时候,三亚的房价真的一点都不高。慢慢的,在三亚买房的黑龙江人就干脆卖了在老家的房子,一家人连带亲戚全部迁移到了黑龙江,因为随着三亚旅游的变火和去三亚的候鸟族越来越多,他们在黑龙江找到了更好的赚钱方式,比如开餐馆、开出租、售房、甚至开旅店等等。

当然我们都知道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很多宰客的不愉快事件,以至于小娘子每次去三亚玩的时候吃饭都挑本地人开的餐馆。我觉得为了身体健康、生活舒适,候鸟式的生活或者干脆换地方生活并没有什么不对,但希望在利己的同时不要损伤了别人的利益。


饕餮小娘子


在海南三亚养老的异地老人近40万,其中东北哈尔滨籍的老人就占20万。此外,三亚还有几十万因就业、经商、就读、度假等原因流入的东北人。三亚副市长李柏青说,“如果北方的几十万外来人口撤出三亚的话,这个城市可能一夜之间变为一座空城”。

在海南三亚问起东北人,人们会说“东北人,干啥的都有。”三亚几乎每个行当,都有东北人的身影,开餐馆,开旅馆,开出租,开公交,卖房子……

本地人告诉记者他们都很欢迎外地人来三亚,外地人的到来,让三亚一改落后面貌,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了国际旅游城市。

三亚,为何引来黑龙江为首的东北人来过冬、养老?

第一个原因是天乞,众所周知当然是海南温暖的冬季。


就如网上东北网友留言所道:

你不是东北人,不会明白一个没有寒冷的地方,一个没有冬天的地方,一个永远温暖的地方,一个有大海的地方,一个有海鲜的地方,一个有各种各样水果的地方,对身处寒冷地方的人的吸引力有多大。

其实,三亚不仅东北人很多,而且俄国人也还多。多的出人意料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东北和俄国都太冷了,冷的让人受不了,所以东北人和俄国人的梦想就是去一个四季都没有隆冬的地方生活,三亚作为中国的最南端的城市,自然就成了他们心目中的天堂。

第二个是原因是时代背景,这个背景有三个阶梯。

第一批进入海南的东北人,是解放海南岛的东北四野辖下的40和43军大约十万人。战争结束后,主力虽北上赴朝,但余下部队主力与当地琼崖纵队改编为海南军区驻扎海岛担任国防重任。其它营团加上支前民工先开始修建海榆东、中、西线公路,后由于海南需要开垦战略物资如橡胶等等改编成农垦兵团,开荒造林,直归中央。以至于海南农垦发达时,下辖近百个团级农场,其中最大的八一农场享受副师级。农垦集团曾占据海南半壁江山。

第二批来的东北人就是海南建省初期。也就是88年后海南建省大量民间资本与人才涌进海南。资本主要是用来购地炒房产,东北地市级国有银行也加入,一批东北企业迅速扩张。我所熟悉的就有当年著名东北企业家张兴民。它靠易货贸易将海南积压万吨白糖卖到俄罗斯,然后又从俄方换来几船钢材运到海南迅速成为亿万富翁而名声大作,引进了许多东北各级官吏、人才纷纷下海门闯海,成为海南岛民。当年“十万人才下海南”其中有很大部分属东北人。

三亚人的情怀就像蓝天白云的大海,张开怀迎接每一位来客,这是一种文化的交融也是一种发展的共享,文明的共享。


三亚旅行指南


说起这个说法,其实都是玩笑话的,主要是在说黑龙江人对于三亚的生活一直是非常的向往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黑龙江虽然有着避暑的胜地名气,但是冬天却是很多人不太喜欢的,虽然南方的小伙伴们都非常的喜欢来黑龙江看看冰灯,游览雪乡,吃吃东北菜,感受下黑龙江的冬天的风采,但是对于很多本地的居民而言,常年的冬天多少特别希望能够在阳光明媚的海边度过,所以没到这个时候,三亚就是黑龙江人最喜欢的选择,阳光明媚,还有一望无际的大海,着实让人心生欢喜。所以,很多黑龙江人在冬天都会去三亚过冬,小编曾经听过这样一个话语“走在三亚的大道和海边,东北味十足呀!”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的确是很多东北人生活在这里。很早之前,就有很多黑龙江人跑到海南置业,当时还没有这么红火,随着这些年房地产的发展,以及东北人对于冬季养生的重视,也带动了黑龙江人在海南置业的想法,越来越多的人前往这里购买房产,据统计,三亚的购房者大概有百分之八十都是来自东北,所以才有人说这里是东北人的后花园,生活在这里的都是东北人的传说,而且对于哈尔滨人来说更是厉害,每年在三亚候鸟过冬的人群预计有二十多万人次。而且,黑龙江人喜欢吃新鲜的海鲜,去海南也足够吃到非常新鲜的海鲜。人群越来越多,黑龙江也在三亚开始建设了医院,公安部门还在那里设置了服务站,这些针对性的服务,都是非常的逞心如意的,所以才会有楼主这样的疑问。


生活报


我来聊聊我去三亚的亲身感受吧!

虽然我是一个全职的旅行作家,工作就是旅行,至今已经走遍了世界各大洲近百个国家和地区,但是久负盛名的旅游胜地三亚,我还是前几天才刚刚有机会去。

去三亚之前,早就耳闻现在三亚是东北人的天下,果然,这一点从我在三亚机场下飞机就明显感受到了。

我预订了一家位于亚龙湾的民宿,老板娘就是一个热情的东北大姐,她给我打电话时那满满的充满辨识度的东北口音藏都藏不住。

民宿老板娘说她安排了车到机场接我,接我的大哥也同样是东北人,另外他的车还接了另一家人,又是一家东北人,于是一路上直到晚上我在三亚亚龙湾度过第一个晚上,我接触到的全都是东北人,而且,我打听了一下,他们还真的全都是黑龙江的。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黑龙江省三亚市这种说法了,因为东北人实在太多了,多到除了天气之外,你甚至感觉不到自己是来了海南。

第二天,我出来参观了一下我住的这家民宿所在的小区,绿树成荫,环境确实非常好,但几乎像一座空城,见不到几个人。

我问了老板娘,她说现在三亚还是淡季,等到冬天再来看,这个小区就特别热闹了。因为三亚几乎绝大多数的房子都是东北人买了,他们像“候鸟”一样,只有冬天才飞来这里“过冬”。

而其他时间不能让房子空置啊,那样太浪费了,于是就委托给像老板娘这样的民宿管理者短租出去,一方面能贴补一下房费,一方面也是怕房子没人住就容易坏了。

对于这种候鸟式的全新生活方式,我不觉得有什么不好,况且像这样每年根据气候换好几个地方居住的人在国外已经很多了,只不过在中国还没那么普及罢了。

另外,因为中国最北边的东北和中国最南边的海南,不仅仅是地理位置差得远,文化和生活习惯也差得非常远,所以当这样的两拨人共同生活在三亚这个地方,难免会有各种不适应和一些冲突。

但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双方相互之间的理解加深,这样的局面将会越来越有所改善。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态度的旅行家。


刘小顺


谢谢邀请!黑龙江省三亚市是一种调侃说法,说的是三亚市十分多黑龙江的朋友。所以,问题就要追溯到三亚市为什么多黑龙江人了。
三亚一直都是我国的旅游热门地,不止黑龙江人,来自北方的大部分人甚至延伸到俄罗斯人都会选择到三亚旅游。那到底为什么这么多黑龙江人喜欢到三亚来呢?
1. 气候因素,南北温差大
黑龙江常年温度不高,在冬季温度甚至可以达到零下二三十度,很多黑龙江人觉得冷的受不了,就到热带地区过冬,三亚四季如夏,冬季依然可以穿着短袖出门,所以就选择到三亚过冬了。
2. 经济因素,早年投资
东北是个老工业城市,经济转型比较困难,人才吸引力不高。不过东北的有钱人也越来越多,三亚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还是相对完善的,早年三亚的房价比较低,很多黑龙江人在三亚购置地产养老,然在房价一路飙升,自然就选择到这边来了。
3. 出行便利,玩法多
黑龙江到三亚的航线十分多,也可以乘坐铁路。相对其他东南亚热带地区来说比较方便,出行成本也不高。而且三亚也针对北方来过冬的游客开发了不同玩法,例如热带雨林探险、温泉保健等等。阳光沙滩以及具有三亚特色的热带水果也是吸引黑龙江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正是因为以上的原因导致许多黑龙江人到三亚旅游,定居养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物价上涨,让当地居民的生活成本大大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经济活力,给当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现在的三亚黑龙江人占比十分高,如果把所有东北人撤出三亚的话,这个城市可能会变为一座空城。
以上就是为什么有黑龙江省三亚市这种说法的原因!
关注头条号【爱飞乐游】,获取海量出国旅游干货,让我们带你玩遍全世界!

爱飞乐游


去过三亚的人都会感受到东北人在人口中所占比例,十几年前第一次去三亚,一下飞机出租司机就是个东北大哥,黑了我一刀。后来出去吃饭,餐厅老板也是东北人,景区导游也是东北人,纪念品商店也是东北人开的,海鲜店也都是东北人。似乎三亚跟旅游有关的产业都被东北人垄断了。

其实追溯到90年代我就发现很多东北朋友喜欢到海南买房置业,发展生意,三亚的亚热带气候对大半年冰天雪地的黑龙江人真是太有诱惑力了,加上当年宽松的政策,很多东北人成了开拓海南的急先锋,从房地产大老板到拉板车的农民工,都充斥着东北人的身影。多年来三亚因为旅游中各种宰客事件上头条,主角也多与东北人有关,所以给很多人留下东北人搞乱三亚的印象。

最近一次去三亚发现很多最基础的工作岗位已经被其他省事的外来人员取代了,东北人因为来海南很早,买房置业的他们已经在房地产大潮中咸鱼翻身成为大赢家,很多人开始过上了三亚小老板的生活。三亚旅游市场也比以前规范了很多,希望以后会更好。


长腿叔叔


请问看这篇回答的朋友,年龄在55岁以上,有谁在12月到2月份这段期间来到过东北?

橙籽就是地地道道的黑龙江人,为什么会有“黑龙江省三亚市”这种说法,无外乎暗指这里的黑龙江人多,为什么这么多人去三亚,不去别的省份?又有多少人知道其中缘由?

橙籽根据周边的亲朋好友,长辈亲戚,深挖一下根本原因:

先说说我生长的环境:作为祖国最北方,冬季气温在零下二三十度,是常有的事。记得小时候,零下四十多都有。一下雪,都能把我自己竖着埋起来。

只要出门必是寒风凌冽,没五分钟脸冻得通红,哆哆嗦嗦,这也是为什么冬天,很少在广场等地看到人们聚在一起活动的原因,基本都转战到室内,身体很难得到锻炼。

为了抵御冬季的寒冷,东北人在饮食上偏好吃肉,喜咸的食物。这就使得人们50多岁就开始有心脑血管疾病。橙籽的伯伯和姑姑就得这重病,做了心脏手术,还有一些呼吸道的疾病,这些病症在春夏秋都还好,没什么事,但是只有冬季,温差太大,特别容易复发,非常危险。尤其是在凌晨3-5点期间,更是危机。

随着经济越来越好,交通越来越便捷,为了减轻病症和预防这类病情的出现,才有了大量黑龙江人赴三亚。

为什么选择海南?

福建、浙江等地,冬季是“魔法攻击”,没有太阳,没有暖气,时常下雨的日子里,那种冷是打透骨子里,比东北的“物理攻击”的冷更渗人。东北人到南方是不习惯的。

而海南,室内室外温度适宜,冬季亦可到室外活动,不用再蜗居在家里。由于去的人多,带动餐饮,所以食物的做法上也符合东北人的口味,是最理想的过冬圣地。

才会出现,一到海南,所听到的口音,目光所及都有东北人、黑龙江的人身影。试想老人都过去了,春节、元旦,看望老人的晚辈们能不去吗?

更有“候鸟族”这顶帽子盖在黑龙江人的头上,乍听这三个字,橙籽是气愤的,但静下心来,想想:也无可厚非,毕竟这是如今的现状。


沐橙籽


东北人以三亚为家。

初至三亚,就像进了东北人的包围圈,这是诸多游客们对三亚的印象。

三亚的海滩,自东北向西南蜿蜒的两百多公里,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旅游景点,也随处可见数不胜数的免费浴场,每一个景点、每一个浴场都是人头攒动。

车场上停满了车,人流里散播着全国各地乃至外邦的方言,这些方言里,多是充满一口大碴子味的东北话。在三亚的亲身经历便是,几乎每三步便有一个东北人,他们多是一家人,普遍人高马大的形象在东北人人满为患的大环境下并没有那么显眼。

到了夜晚,他们开始寻找落脚的地方,有一部分在上世纪就致力于要在三亚拥有房产的东北人,有些已经得偿所愿,他们可以接上自己的父母,给他们一个相对较安稳生活。

在这个四季如春的城市里,有单价七八万的楼盘,有价值数亿的海景别墅,也有一两万一平米的小区;有一晚上几千上万的豪华大酒店,也有一两百的青年旅社,中间掺杂着数不清的家庭旅馆。它们密密麻麻的分布在三亚的各个地方,在这些各式各样的房间里,散落着数不清的东北人。

以三亚为家的东北人不仅扮演着游客的角色,在整个旅游业中,东北人也一度处于垄断地位。

下了飞机回酒店,携程司机是东北人;入住酒店的时候,热情的拎包客们是东北人;出去一日游,开车来接的还是东北人。不客气的说,但凡有商机的地方,东北人都能见缝插针。

倘若你比较善谈,你还能从好客的东北司机口中得知:三亚的房产30%是东北人的,三亚的人口40%是东北人,甚至于你所落脚的酒店,半数也都是东北人掏腰包开的。

我们无从考证这些数据的可参考性,但善于开枝散叶的东北人,在三亚混得风生水起倒是真的。

三亚,也成了东北人的淘金地。

一个直观的数据统计,有人在三亚的大众点评页面搜索“东北”,跳出来的餐厅有300多家,占了三亚餐饮的将近一半,在东北人自我戏谑称三亚为“东北省三亚市”的背后,不得不承认,东北人不仅在三亚赚足了钱,还顺便扎了根。

街头随处可见的东北餐馆,也便利了很多来海南“猫冬”的东北老乡。

也正因此,以“东方夏威夷”著称的旅游城市三亚,拥有了一个当地人并不愿听到的名字:东北省三亚市。

响当当。

另一种说法则是黑龙江省三亚市,这大概是来自黑龙江的东北人占比较大的原因了。

土生土长的三亚孩子,从很小就能接触到东北人了,从他们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老师可能来自东北。对于孩子们来说,平时的老师们彬彬有礼,但嗓门极大,且骂人的方式和三亚本地有着相当大的差距。托这些东北人的福,他们教的孩子普通话相比当地人要强多了,虽然一股东北味,老是让人误以为它们是从东北远渡而来的,使他们在说出自己身份的时候听者一脸懵逼。

无处不在的东北话,也让你以为坐在你对面和你聊天的老铁是东北老哥,如果你不追根刨底,你永远不知道这哥们可能是个福建人。

在极致的寒冷环境下长大的东北人,选择了拥抱温暖的三亚。

当然,也有例外,在一次和一位东北大哥聊天时,其曾直言不讳:“在三亚都穿不了貂,三亚有啥好的?”东北大哥对此一脸不屑。


大唐雷音寺


三亚是一个非常受北方人欢迎的旅游城市,尤其是东北的老铁们,北方进入冬季尤其苦寒,每个人都有一个四季如夏的三亚梦。



目前,海南省总人口800多万人,其中东北人过百万人,三亚的房价现在均价在22500左右,海景房也有6万每平米的,这么高的房价无疑是外地人的推波助澜。




导致黑龙江省三亚市的原因如下,首先,从经济上来说,东北是一个老工业城市,经济转型举步维艰,对人才和人的吸引力逐步下降,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东北有钱人逐渐增多,而三亚是一个旅游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完善,虽然互联网高科技产业制造业较为落后,但是卖房子弥补了财政的短板。



其次,从气候条件上来说,东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十分寒冷,一到冬天人们根本没法出门,而三亚属于热带气候,四季如夏,一到冬季依然鸟语花香。最后,东北人在三亚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大约在冬季,这里物价上涨,让当地土著居民的生活成本大大提高,当然也带来了经济活力,给当地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同时,三亚近些年的房价正在赶超一线城市,让当地的刚需族处境尴尬。



新闻方向盘


发现没有,国人有一种特性,那就是看不上生她养的那片地方然后换个地方生活然后把这个地方在变成和生她养她的地方一样一样的。东北活不下去的跑到其他地方还按照东北的方式来。出国也是,看不上中国的种种。然后出国后做事风格还是按照中国的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