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一直存钱,却依旧过着穷人的生活?

小妖阿怪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拼命钻研理财技巧,研究哪里存款利率高,哪个理财产品更划算,有没有用呢?先得有米,没有米怎么下饭,这也是最最最基本的条件。



当地流行一句话“能挣才能花”,并不是说挣钱多花的多,而是赚钱多才可以花。每年都能挣一千万的话,还需要存钱吗?根本花不了!一千万的理财方式肯定不是银行定期存款,在他们眼里银行存款利息太低了。只有工资月薪三五千元才去银行存款,天天算计利息收入,到期后拿着几十块钱的喜悦。

天天讲求的开源节流,源头上就没有资本的人永远是贫穷的。反正我就是一直存钱,一直窘迫的情况,很多时候发了工资也不取,就那么存着,为了银行贷款利息而开源节流,节省到最后,还是身无分文。记得有一次宋少倩做测试,往我卡里转了2分钱,我也立马转存了,试问一次存2分钱的人怎么能够暴富?当然越存越穷啊!


想要摆脱穷苦的现状,不是靠开源节流的银行存款实现的,而是首先考虑怎么样赚钱多。可以考虑现有的工作规划,提高工作效率或者创新工作方法,得到领导赏识和加薪的机会;也可以考虑跳槽,前提是有更好的工作可以去,更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还可以考虑辞职下海,真正有钱人几乎都是自己的地盘、自己的买卖,自己说了算,有经济头脑、有本生意经的。


财富公元


有钱人大多不存钱,要么投资,要么购买财产,要么以其他方式管理财产。存钱的人,大多是中等收入群体,属于没钱的。

所以,当一个人一直惦记者存钱,并十分在意存钱带来的利息回报时,只能说明手中的钱不是很多。只有钱不多的人才会在意存款的利息。

也正因为如此,在房价不断上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费用也在上涨的情况下,存钱带来的收益以及依靠薪酬增加的存款,是很难跟上房价等上涨的步伐的。既然跟不上,存钱就只有一种结果,越过越穷,越过实际购买力越弱。

那么,如何才能让手中的钱不因存钱而购买力下降呢?毫无疑问,该购房时购房,该消费时消费,该投资时投资,才能让自己的劳动所得不因价格变化而出现贬值的现象,让自己的购买力不出现下降问题。

只会存钱,确实风险越来越大,贬值的概率也越来越高。凡是前些年买房的人,手中的钱都增值了。没有买房的,则越来越不值钱。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想买房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存钱带来的教训之一。眼下,存钱也确实遭遇了瓶颈,储蓄的增长率已经出现了新低。


谭浩俊


小王一直存钱,很努力的攒钱,节衣缩食,一直存了五年,好不容易攒了5万块钱,因为他月薪只有三千元,并且他找不到3500元的工作。


小明一直存钱,认真学习了各种理财知识,投了P2P,买了基金,还学了炒股,还在银行开了账户强制储蓄,但是P2P跑路了,基金亏本了,股票套牢了,忙碌几年下来,存款基本没有增长。


小李也喜欢存钱,有时候一天存一块钱,有时候一天存十块钱。两年后,他买了一辆法拉利。嗯,是的,他存了8000元,他爹给了他150万元。


是的,这就是之所以存钱不能摆脱贫穷的原因。


财富之道,开源节流,节流有限,而开源的天地更广阔。


不能指望爹妈,就只能指望自己。存不到更多的钱,那就要想办法挣更多的钱,道理就这么简单。


一个月3000元,在城市中刚刚解决温饱,想攒钱并不容易。但是如果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最多三年,工资就能涨到4000元甚至5000元,是不是就能攒更多钱了?


很多东西知易行难,很多人不思进取,更喜欢休闲娱乐,有点余暇上网打游戏,抱着手机傻乐,一天天虚度时光,最终人到中年一事无成。


穷,有时候是命运,但是很多时候也是自己的选择。


财智成功


2000年每年100万存款,你可以在上海可以买两套房子,2018年你最多买个厕所,每年15%的贬值率,你存钱跑得赢通胀吗?2000年的100万顶现在1000万的购买力。如果按房价可能更高,老百姓稀释太严重了。


皇帝新装中的小孩


其实也是小编和妈妈的分歧,钱是省出来的还是挣出来的,小编的想法的是该省的地方确实要省,不该省的地方就放开花,因为无论你挣多少钱,只要你不节制的花肯定会花完的,无论是月薪3000,5000,1万,一个月都会花光,因为当你工资到达一定的水平,你的生活也会随之提高!

妈妈一直反对去外面吃饭,可能大学四年我们家都没有在外面吃过,一直是家里做,当然家里也不缺钱,爸爸年轻的时候是大厨,但是总感觉差点什么,从我开始挣钱以后就会经常带家里人去外面吃饭,一家人其乐融融,也不用吃完愁洗碗的事,小编一直觉得聚餐就是为了增加感情,吃完一起走一走很不错哦!

但是小编哥哥刚结婚,嫂子又不经常做饭,就要经常点外卖,对于月薪4000的哥哥来说也不是不能承受,但是一年下来两个人一分钱都没有存下,我哥说点外卖一年可能花掉了2万多,他们一直想买车,这样下去怎么能买到!合理存钱绝对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小编刚开始悟空问答收益最好的时候一个月4000,加上工资3500,也就是7500多,在这个小城市真的很多了,所以工作半年一直胡吃海喝,后面决定辞职考公务员,结果只存下了1万,悟空问答收益也越来越低,现在只能勉强维持!后悔当时没有多存点!

有些人一直存钱过得不好是不想着挣钱,有些人一直花钱但也绝对存不下,并且习惯了大手大脚不是好事,这个社会年薪百万的人太少了,踏踏实实过日子,根据自己的收入话销才是明智的,存下一点钱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才能扛得住!


用心生活的小Q


存钱只能代表自己会储蓄,不能代表自己会投资理财,存钱一般指的就是把钱放在银行,银行每年给出的利率很低,利率最高也只能是4.5%。但是每年通货膨胀是很大的,货币对内贬值速度大约是7%,表现就是货币购买力下降,比如几年前用一百块可以买到很多商品,但是现在一百块只能买一些东西了。



学会投资

钱是需要放在银行里面的,用来保障自己的生活开支,但是大部分的资金最好是拿去投资,你可以拿去投资自己,也可以拿去投资产业,如果你只是考虑了投资会亏损,就永远只能得不到太多的收益,但是大多数的人也是不适合投资的,因为大多数人承担不起亏损的风险。


但是最起码可以投资自己吧,比如多花钱买书,学习知识,锻炼能力。

在当下的时代,存钱是必要的,存钱的目的是为了在需要资金的时候可以拿出来使用,但是不能像老一代人一样全部储蓄着,丝毫不做任何投资。


科技小车


说白了一句话,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你去拼搏去争取,可能会成功,也可能会底掉。但是如果你不去拼搏,你不去争取,那机会一定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成功最大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运气”,尽管所有的大老板都不愿意承认一点,但是无可厚非的是。所有大老板的成功,他都逃不了运气二字。从0到1那是你选择的问题,可是你到重99到100那个一定是运气的问题。咱们再打跟上来说,你天生携带什么样的基因,在什么样的家庭长大,成长的环境遇到的是什么类型的人。这些能决定你的起跑线的高低,能决定你的智商、情商,学习能力有多强(能挣到大钱的人都是聪明人,智商一般不会太低),而且还决定了,你有多少的机会可以去把握,这时你可以靠,环境所培养的气质,在机遇中学到更多的东西。那结果就很明显了,不管你能不能成功,多么有钱的人呀,(当然你未必在乎这些东西)那都至少可以证明一件事就是你是贵族你是富贵人家。

当然所有人都可以反驳,你看不是有那种马云、王宝强、岳云鹏那样的人吗?或者各种那种通过奋斗不懈然后就成功的人吗?各位,那个年代的孩子都很懂事了,而且改革开放才多少年,人家内个时候都十多岁了,都快能都能撑起家里头来了。出来打工的很多,再说人家父亲是曲协会长,本来就比我们平常人过的好,那个年代对外贸易发展的需求,学外语专业成绩不合格,还被人家破格录取。运气好不!要知道那时候学会用外语,不仅别人会高看你,而且你给别人做翻译,再会点他爸的戏词,(说好听的)谁不愿意用你?再说王宝强,那时候电影《少林寺》多火,人家特意去少林寺学武。那个时候很多的人,因为去少林寺学武,出来后,挣到了很多钱,比如说《冲出亚马逊》的主角侯勇。人家真的傻?错!人家很有想法。再说岳云鹏,相信很多人都,内时候来北京打工,然后最后到了一个炸酱面馆,然后遇到个老人,然后就介绍到郭德纲那里。是不是听起来很励志,很神奇。那我现在就打破你们的幻想了,人家当年是跟王宝强一起在横店跑过龙套的。和跟很多现在的明星,以及可能,现在都已经不太火的明星,都合作过。在说到北京来打工,拜托,“海碗居”诶!(炸酱真不错)北京会吃的主,都去的地儿,(那时候条件很好吗?一般人,几个会为吃碗面条,就下馆子呀)人家特意跑那儿去打工,你觉得是为了什么?再说这些位顾客天天来,他能一点儿底细都不知道?特意在顾客面前,表演了一段最讨巧的双簧,巧合吗?(饭店里有舞台的,真不多),最后德云社所有的人,几乎都要开除他,最后没开除。(德云社董事是郭德纲他媳妇儿,岳云鹏天天粘着她)。所以要想成功一有脑子,二走心思,三有运气。(综上言论,纯粹个人想法,不喜勿喷)


霄风子584


为什么有的人一直有钱,却依旧过着穷人的生活?关于这个问题,这主要是这些人工资不高的原因,这就是穷人跟富人具别,有些人每月就三四仟元工资,除了生活之外,他也想存点钱,但是每个月就哪么钱,再怎么省也就每个月存个四伍百元钱,一年也就五六仟元钱。存个十年也就五六万元,万一哪天有个病,一下子就用完了。关健要学会挣钱,如何把收入提高,这才能存更多的钱,所以对穷人来说,再怎么省,也是省不出钱来的,只有提收入来源才是唯一正确的方法。


水太5


存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而过穷人的日子是勤俭!至于为什么存钱而勤俭?大背景,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一穷二白!老一辈人,大部分都经历过苦日子!只要生活有些改善,就很高兴了!过年才有鱼有肉!所以说,老一辈人的思想,现在生活好了,你看现在过得象穷人的日子,相比过去,已经一个天一个地了!他们很知足,一些旧的思想观念也改不了!他们现在觉得给下一代,天天有鱼有肉,才叫幸福,从某种程度上也害了下一代!中国在过去是一个计划经济时代,储蓄性社会,有钱也没处花!大家吃穿住行,都是一个样子,哪里有攀比的念头?所以,光是存钱!所以,一个时代造就一代人的习气!一个人的习气往往受到一个社会的风气影响!所以,你看到太多的中国人光知道存钱,不会花钱,过着好像穷人的日子!还有,你如果有这样的看法,证明你身上也存在偏激的思想!一个人从父母身上学来的习气,在成人后,很难意识到它的偏面性!只有多读书,多思考,才能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