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工资,降粮价,农民该咋过?

llvlz


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科学兴农认为粮价下跌经济效益偏低的情况下,农民朋友可以有两条出路:1、大面积扩张种植,租种承包土地,从而取得规模性经济效益;2、直接放弃土地,将土地流转出去,而自己选择进工程打工。当然了农民还有不少一部分年老丧失城市进城务工的年老弱势群体,对于这部分人来说,粮价虽然下跌对于农民个体户来说家中也不过几亩薄田,影响也不是太大,上下随便波动也就百十块钱的收益。

扩张种植

而今来说农资成本不断上涨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以今年来说,小麦、玉米价位倒是有所上涨,然而由于减产,导致最终农民的经济效益相比去年来说不增反降,因此来说目前能够做的也就是抱团取暖,将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取得规模性的种植经济效益,即便是每亩地一百元的效益,种植100亩的话,那么就有了10000元的经济效益,这样的效益元超过一个人种植10亩的经济效益。而分散出去的劳动力还可以腾出手来进城务工,赚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而今来说我国已经在逐步推行土地流转,而且机械化的实施,我国农村事实上来说也确实不需要那么多的劳动力,而今来说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农村过剩的劳动力如何能够赚取更多的钱,而不是被农村的一亩三分地所羁绊。


放弃农村

前面也提到了而今的农业经济效益着实地下,比如说种植一亩地玉米今年的净收入也就500多元,而且这还是没有任何减产的情况下,而对于今年大部分受灾的农民朋友来说,效益 就更加惨淡了,如此景象来说显然是划不来的。自己五六亩薄田一年的收入也不过一万,然而自己外出打工的话,三四个月就可以取得那么高的收入。

农村的农田不是你离不开它的理由,而如何赚取更多的收益才是你该考虑的方向。打工固然不如农村种地那么随意,处处还要受人节制约束,然而如何赚取更多经济效益才是应该考虑的事。

当然了,粮食作物经济效益偏低,自然也可以考虑轮换种植经济作物,比如说蔬菜:豆角、辣椒、茄子等,还可以考虑设施农业,但是无论何种途径,对于农民来说能够赚到钱才是王道,而盲目贸然的进入也不见得就能够有所效益,比如说当地如果没有种植经济作物的习惯,种植一亩地的豆角,恐怕仅仅依托你集市售卖也不是办法,所以做之前也一定要有市场销路才行。

这里是科学兴农,欢迎添加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科学兴农


粮价下降的时候,农民应该怎么度过?对此你怎么看?

粮食价格这两年比较低迷,很多种粮农民没有赚到什么钱,今年种早稻还亏本,因此也出现不少种植大户退租的情况,不好的田一些撂荒。面临粮价下降农民怎么办?



种粮少的自给自足,别奢求种个十几亩能赚大钱;种粮大户多种植优质粮,今年部分地区在试推优质稻订单农业,签订订单种植,提供种植服务,种出品质和产量,收益较稳,另外种粮大户还可以申请适度规模补贴。那么对于种植面积不上不下的,要么不种,要么种更多地。



早稻粮价不好因为品质低,中晚稻、东北水稻价格会呈现两极分化,优质优价会较明显,比如南方种植泰国丝苗、软粘,比普通稻每百斤高出二三十元,每亩能多赚两三百元。订单农业都要求是优质稻品种,国家粮食收储也要求品质!

云众地服务宗旨:帮助农民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更多农业知识,欢迎关注!


云众地


降价下降的时候,农民应该怎么度过?对此你怎么看?

粮价下跌,人工、生资价格上涨,收益降低。农民的日子不好过了。那么农民应该怎么做才能抵消或者缓解这些不利因素呢?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1、转变种植方式,从要量转要质。现在应用这种方式的农民比较多,比如蟹稻共生、虾稻共生、鸭稻共生、认养模式等等。都是能够缓解粮价下跌的方式。但是有个前提是这些共生模式需要一个地区有个主导作用。要么有个带头人,要么有个带头的政府。而认养模式在辽宁盘锦地区做的比较好,一亩地认养费用6800元,我的天,够买多少大米了。

2、土地流转。粮食不值钱,家里地还少,十几亩地、二十几亩地的收益还不够操心上火的,也不够维持家用。莫不去土地流转出去,走进城务工的路子。有些时候有门手艺远比打工赚的多。

3、联合,成立合作社,申请补贴。合作社现在遍地开花,农业合作社,农机合作社。但是有多少是真的,都是套取国家补贴的手段。如果土地够连片、够规整、农机水平够,莫不如成立合作社。走强强联合的路子,也能申请一定的补贴。

4、订单农业。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走订单农业的路子。但是订单农业的风险也比较高,尤其是订金和尾款是否能够及时到位以及真正需要企业来收购时,是否有那个财力去执行合同订单的内容。



大环境下,农业难做。虽然说路子很多,也有成功的。但是毕竟还是少数。在问答里谁都能吧嗒吧嗒说几句,现实中呢,都蒙圈呢。所以,需要谨慎的研究市场,减少风险。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粮价下降的时候,农民应该怎么度过?对此你怎么看?



粮食价格涨跌的幅度一般是很小的,不会出现大的波动,本来粮食价格就比较低迷,但粮食价格短期内涨幅超过50%的可能性是没有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粮食价格关乎到国计民生,一旦粮食价格出现大幅度的波动,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对粮食价格进行宏观调控,干预粮食价格的上涨速度,以保护未种地的阶层的消费者的利益。

其实粮食价格的下跌多少对于农民只有人均一亩三分地所产的粮食来说,没有什么多大的影响,即便是一亩地所产的粮食全部是利润,就目前的价格来说也就千八百块钱能影响到哪儿去,再说农民生产的粮食大部分是自己进行消费。

当然对于粮食种植大户的农民来说,粮食价格的下跌的确有很大的影响,毕竟粮食价格下跌还需要储存一段时间产生费用,如果长时间的粮食价格下跌,直接积压了种植大户的农民的资金,影响了下季粮食种植。鉴于粮食价格下跌,种植大户的农民怎样去应对这段困难的时期?下面简单的分析一下。



首先,要时时关注粮食价格的涨跌问题的信息,特别是国际粮食的价格走势,一旦出现利好的消息,抓住时机及时销售多余的粮食,以便获得比较性的更高的利益。

其次,如果粮食价格始终处在下跌低谷期需要进行农业种植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变种植模式和结构,比如减少粮食的种植面积,改种其他效益较高的农作物。比如近两年来,红薯的效益就不错,而且亩产量也高,栽培和管理方式比较粗放,种植成本比较低,每亩效益一般在2000元左右。

第三,对于粮食种植的主产区需要精心栽培粮食的种植管理技术,提高粮食的亩产量选择高产优质的粮食种植品种,用多产粮食代替粮食价格下跌的劣势,以增加种植收入。

第四,如果粮食价格长时间低迷,而且又有很多的粮食可以进行粮食的附加工,比如说加工成为饲料进行销售,增加其附加值,或者是建议投资建一个养殖场,让粮食转变为其他形式增加种植收入。



总之,近些年来,粮食的价格始终原地踏步,对于普通农民来说已经适应了粮食市场行情的走势情况对于粮价的高低,出现了漠不关心的现象,毕竟普通的农民种植粮食基本上用来家庭消费而已。但对于粮食种植大户的农民来源,粮食的价格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所以必须根据粮食的价格来调整粮食的储存量以及种植结构的方式来增加种植收入。


宗元三农堂


粮食下降的时候,农民应该如何度过?对比米怎么看?


粮食价一直比较稳定,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例,从没有均价超过2.0元时,也没有在6个月的时间内涨幅超过50%。本身价格稳定,偏低,与经济类作物不能比较。

假如粮食价下降,可以从如下3个方面去考虑:1、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种方式需要有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引导,用科技水平种植粮食。以玉米为例,掌握合适的时间施肥,浇水十分关键。




2、改善种植结构,可以以实际情况改种经济类作物,以生姜为例,农户为了提高收益,可以通过种生姜,亩产1万斤左右,每斤2元,收入在2万元每亩地,这种方式收入偏高。

3、善于分析粮食价格波动,选择在价格高时出售粮食,在价格下跌是存储起来。把握价格的有利行情,同等数量的粮食,可以换来更乐观的收入。以玉米为例5月份出售2万斤比2018年1月份出售多卖1500元。


小希时间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对于一个曾经承包土地的小户(我在家承包了30亩地)来说我的选择是,退租土地出去打工挣钱来养家糊口!为什么呢?我想先说说承包土地的事情,然后再说说打工挣钱的事!


我是2015年秋收的时候开始承包土地的,当时的租金是每亩地400元,更有甚者是要400斤小麦的!算个细帐吧!秋种小麦的投资:小麦专用肥一亩一袋110元,犁地播种75元,麦种加拌种80元,农药加浇地的费用也得70元,收割费用50元,投资费用得400元再加400元地租费!得800元的投资!大规模种地的亩产量一般都不会超过1000斤的!我当时的产量在900斤收!价格1.12元每斤!自然灾害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如果在收割前小麦倒伏了的话,有可能你就不够本了!

夏季庄稼的玉米和花生的纯收入一亩地大概也就是700元左右!价格高的话可以达到1000元!所以说辛苦一年每亩地的纯收入大概在1000元左右!可是这几年我们这里的天气比较反常!该下雨的时候不下,收获的时候天天下雨!所以就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局面!

所以我们这里的土地承包费每年都在下降!但是依然出现了没有人愿意给家种地的情况发生。现在我们这里的土地也开始有撂荒的了!

出去打工挣钱是比较符合旱涝保收的!只要自己好好干活!每个月挣个4000元钱还是有保障的!做为一个曾经的焊工我现在要出去打工每个月的工资大概在6000元左右!所以现在我们这里的年轻人基本上都出去江浙一带打工挣钱去了!还有的就是干不锈钢的继续干不锈钢,一般都是夫妻两个人干活!每年也能挣个七八万块钱的!


本来八零后九零后的都很少有土地!有的也是很少的土地,我们这里八零九零后的小家庭每户基本上都是1.5亩地。很难靠土地来养活一家人只能选择出去打工挣钱或者自己做生意!

我是豫东小农,如果大家有不同的看法请留言给我🙏🙏🙏🙏!!


豫东小农


粮食价格降不到哪里去!政府对粮食价格有保护性措施,不必担心,甚至恐慌!农民对土地有情结,种粮管地,在当下不能作为主要经济来源,走出去挣钱才是正道。至于田,合并或转租他人管,只不过流转租金高低而已,也能租点钱的。国家对大户有补贴,种得多,抵得上出门打工,留在家乡种田也合算。家里有老的,干得动可以帮助管,毕竟岁数大了,不适合出远门。大部分地区都机械收割,运输机械,打虫机械,老人能行!社会在发展,乡村在巨变,适者生存的道理应该懂!至于工资涨,粮价稍跌,很正常的事,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无可非议!




诚本布衣999


其实现在的粮食价格就有下降的趋势,今年估计还会持续下跌,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进口粮食的价格冲击,随着种地越来越机械化,国际粮食价格越来越低,我们国内的粮食很难提高价格。

二是我国国内的粮食结构不平衡,有的少依赖进口,有的多导致供大于求价格很难升上去。

三是我国一部分粮食的“保护价”已经改为“市场定价”这就让价格的不稳定因素增多,可能也是出于一部分粮食供大于求所以取消了“保护价”来减少种植户从而减产,也是调整粮食结构的一种方式。

所以粮食价格应该不会出现大涨的局面,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只要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还是可以盈利的,我个人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土地外包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当地有种植大户,可以选择包给他,对方有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不但对你土地的利用率增大,你自己也可以省心还有收益拿,自己再出去找份工作,收入还是很乐观的。

2.有选择的耕种,了解国家的相关补助政策和市场的规律选择要种植的作物,不要盲目的跟风,看什么赚钱种什么结果到收成的时候却供大于求卖不出去了。

3.科学耕种不要不学习,采用先进的技术,短期的投入,但是却可以提高你的土地利用率,节约成本,提高收成是很划算的。

所以说,关键还是在于人的选择,不要一看降价了就放弃,当别人都放弃的时候这说不定就是个机会,大家说对吗?如果您同意我的说法不妨点个关注哦,谢谢!!!!


五根鸡毛


只要农民团结起来,坚持两年只种自己吃的口粮,不出售余粮,其余的时间出去务工,粮价要是不涨那才会怪了!农民朋友能团结能坚持吗?


国宝级陨石


如果国家对粮食价格不调整一直在现在的低价运行,农民将荒废土地进城市打工,最多耕种自己吃的口粮,不会有多的余粮。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有九亿多,农业生产都靠人工甚至靠天吃饭,产量很低,一旦逢灾害年肯定出现粮荒,外国对我国的出口粮价会上涨,限制粮食供应,从而达到搞垮中国的目的。粮食价格到位,让农民种地不亏有赚,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粮食价格到位并不影响城市人口的生活,避免浪费,是生活消费更加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