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成功的投资都是反人性的?

刘洋溢L


成功的投资为什么是反人性的,我们应该从人性出发,首先可以说人性都是贪婪、浮躁、恐惧的,而要想投资成功的话,就必须摒弃人性中的这些缺点。人性的缺点在股市中暴露无遗,同样也可以说炒股是锻炼人性的一种行为,当你沉着冷静不已一时的涨跌感到欣喜或者失望的时候,你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

相对来说,股市还是具有一定的规律的,而不会是投资或者靠运气。真正的炒股高手,一定不是简单的使用技巧,也不会听信什么小道消息、专家言论,而是凭借心中已经掌握的规律,气定神闲地去炒股。股票很多时候玩的就是心态,赚钱要想着要不要继续,亏损了要舍得放弃。可能在亏损中我们能获得更多的经验教训。避免盲目地追杀涨跌,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的话,那么恭喜你,你战胜了人性的弱点。


环球老虎财经


愚见是,通理好说,但是现实难做。巴菲特说,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索罗斯说: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亦或者谁说过的,当咖啡馆都是谈论股票的人就该卖出,当咖啡馆无人谈论股票的时候就该买入。这些都是在阐述群体性谬误,或者说他们在说非理性,但非理性并不是人性的全部。

我们看到有一些股票并没有出现很明显的群体性谬误和转折点,比如恒瑞,腾讯等,这里仅仅举例子,在过往十多年中,腾讯并没有被太多的质疑,大家看好腾讯,而腾讯股价也节节攀升,业绩也紧随其后,大致上腾讯平均市盈率围绕在40倍,而利润增幅大致上每年是40%的增长。股价和业绩是同步的,没有出现偏离,期间当然有很多投资人走了又来了。你说反人性吗?我们不说04年追随的投资人,直到13年,腾讯依然符合逻辑,依然是公认的好股票。

但是同时人也表现出一定的非理性,腾讯就在前期突破了其40倍市盈率的估值传统,开始大踏步的脱离其业绩增速。继而产生了一轮波动,这个时候,你可以说投资又是反人性的,因为人性都希望其只涨不跌。

所以说,投资并不是反人性的,而是人经常自己走了相反的方向,而反过来责怪投资。其实我们此时认识的人性只是人性的一部分,就是非理性部分。所有人应该尊重的是常识,当我们距离常识太远,我们就进入了非理性。

人性有两个方面,理性和非理性,投资并不反理性部分,投资反人性的非理性部分,当非理性的投资人开始失去控制,理性投资人才可以有超额盈利。说投资是反人性,是把所有人都说成了非理性的人。这并不真实。


凯恩斯


28法则

赚钱的只能是20%。

因此,跟着专家,跟着大家必然是80%,必然是亏钱的。

奔着钱去的会亏钱

你能看到的是一定是在最耀眼的顶峰,你进去就会开始走下坡路。

赚钱的是有价值观的,

是觉得某某方向应该得到支持。比如,10年前买电动汽车方向的股民,很多人更多是觉得电动汽车更环保,应该获得支持。比如,十几年前买腾讯的,他根本看不到腾讯如何赚钱,但他确实感觉到腾讯给很多人带去了价值。

奔着钱去的,往往选择45岁开外企业,现在貌似很牛逼,但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等于是找个“爹”养着!

奔着觉得应该去的支持的,往往选择的是20岁的本科生,现在确实不赚钱,但未来赚钱的时间很长——等于养个便宜儿子。

学点技术,但不是炒股技术

比如电动汽车、比如无人驾驶(雷达等硬件)、比如无线充电、比如直流电、比如智能飞艇、比如.....爱好会让你比媒体和专业机构更早发现有前途的种子选手。爱好会让你愿意拿出少量资金去支持你喜欢的未来,并耐心等待未来发生,媒体炒作,机构、游资、散户一起爆炒你手中的筹码。


高金波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首先投资这件事为什么说是反人性的,因为投资有很大的风险,有可能靠此一夜暴富,也有可能因此家破人亡。

而值得注意的是人性使然,没有谁愿意自己的投资亏损,这就是为什么投资反人性。

试想一下,我们先不说股票的大起大落,就说理财产品吧。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当天的理财产品没有收益,你的心情都会失落,但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你的理财产品有小部分的本金损失,你肯定立马退了这个产品,而且心里还十分不爽。

当然了,理财产品亏也亏不到哪里去,都会给人的心里产生如此的落差,如果映射到股市上的大起大落去看,谁能受得了这种落差。

我们再用最近比较火的比特币举个例子,都知道比特币的币价不到一年时间涨了几百倍,多少因此一夜暴富,但虎市过后,如今币价回落又有多少韭菜被收割了呢?

好,这时反人性的投资问题又来了,如今比特币价格在7000美元左右,但都知道去年比特币曾涨到20000美元,这个时候如果你想抄底比特币那么你就会想,到是比特币是触底反弹还是继续跌呢?自己会是下一个一夜暴富,还是下一波韭菜呢?

所以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投资是反人性了吧,因为人性不允许自己亏钱,但投资偏偏有可能亏钱。所以巴菲特才说“在别人恐惧的时候就该贪婪!”,真正的投资高手要做到反人性。只有看准了,不怕失败才能投资成功。


正商参阅


成功的投资是指能凭借一定的成本,获得足够大的收益。而这个过程主要通过结合2种方式实现,第一种是多元化,第二种是创新。

多元化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规避投资风险。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会尽量避免将所有资产放入一个“篮子”将风险降低,不至于发生“一篮子打翻所有鸡蛋的现象。”并不能实现利益追逐的目的。

在投资过程中,创新对于利润的增长会起到更大的效用。

首先,对于个体来讲,投资者的情绪就是股市的晴雨表。股票市场是一个开放的市场,每一个价格参与者的情绪都将影响股票的最终价格。当大量投资者对于一只股票或者整体的股票市场的期望都较高,那么股票价格自然会上涨或形成牛市,反之亦然,收益边际将会逐渐出现递减的情况,当大量不理性的投资者情绪将股市推高或者压低到不符合其实际价值的程度,股市下跌,形成亏损。所以就个人在股票市场的投资来讲,将注意力集中在股价低于实际价值的“冷门”股票上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投资方式。

其次,对于企业来讲,创新不仅可以避免竞争,也能得到行业首发带来的优势。现在许多我们眼中的独角兽企业大都是一个领域的初创者,例如阿里巴巴、苹果等。在企业的成长期,没有威胁性的竞争意味着能获得巨大的攀升空间,当企业逐渐成熟,再多的竞争也都起到了正向的“鲶鱼效应”。

有创新对于一成功的投资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创新并不完全等同于反人性,在现今这种大量投资理论横行的年代,逆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对人性的顺应。

当市场形成看得见的趋势时,信息已经失去时效性。信息的不对称让市场投资者的行为出现先后顺序,信息释放后第一时间做出的反应才是有事实依据的理性决策,或许紧随其后的第二批投资者也能获得一定收益,但利润一定是随信息的时效边际递减。当后续的投资者陆续跟进形成趋势时,已经有新的信息出现或将改变市场整体的走势。

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创新成为“反人性”。投资的根本在于利益的追逐,市场参与者的行为都是出于这个目的,没有充足的有效信息支撑的逆行为可能会带来更大的损失。投资界的许多巨头像巴菲特等都是将将精力投放在研究冷门标的的实际价值,放弃时下最炙手可热的投资机会,投放大量时间在无人问津的标的上,这一过程本身也是反人性的。当然,也有类似于索罗斯一样的金融巨鳄,凭借人们盲从的心理从中赚取利益,这两种方式些都是反人性的创新,无论好坏,他们的投资都是成功的。


刘典


喻派胡言认为:

这个问题失之于武断,成功的投资未必都是反人性。因为首先我们得搞清楚一点:究竟什么是人性?什么又是反人性?

按照我的理解,趋利避害,追求快乐、避免痛苦是人性的普遍特征。

趋利避害在投资上的行为表现就是追涨杀跌,在心理上的特征就是贪婪和恐惧,因为贪婪能够给你带来身体亢奋——这种看似很快乐的东西,但是亢奋带来的快乐,有点类似于鸦片,很容易让人上瘾,所以才会经常性的“追涨”,以此希望赚取更多的钱,达到一夜暴富的目的。而避免痛苦就是不愿意割肉,因为割肉会带来剧痛,没有人喜欢痛苦,而是要极力避免痛苦,所以就只能被套、被割韭菜,这就是人性。

而要避免盲目的追涨杀跌,靠的是什么?一是要靠理性战胜情绪,与其说战胜市场,不如说战胜自身的恐惧和贪婪,你能说理性是反人性的吗?实际上理性和情绪都是人所共有的东西,只不过看你靠什么去主导。二是靠自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虽然你很聪明,也很有本事,但这是不明智的行为,懂得适可而止,把贪婪的念头放在心里就好,未必就去实际执行,你能说这种自律是反人性的吗?我倒认为是一种美德。

在《原则》这本书里,达利欧说过,他不喜欢投行的人,因为在投行工作,来钱太容易,到处充斥着嫉妒和贪得无厌,一个年薪200万的人会对另一个年薪300万的人妒火中烧,勾心斗角、处处作对。在投行工作,会把人弄废掉。

刚好喻派胡言昨晚参加了一个私募大佬的沙龙,他分享的一个事也颇为耐人寻味。说他经常接触到一些去美国名校学金融的高材生,这些人大都是国内名牌毕业,很聪明,也很有洞察力,在智商上可谓人中翘楚。但很有意思的是,这些人一从事具体的金融投资,就会忽然发现他们变笨了。原因何在?大佬并没有说,但他的观点是,学金融出身的人,未必能做得好金融。

假设现在一个极度聪明的投资人,即便回到巴菲特成长的时代,要想做到巴菲特那样的投资业绩,也是极其困难的一件事,甚至是不太可能。

其实他的意思我明白,投资不仅需要智商,更需要自我心智的修炼,必须在失败中学习和历炼,还要有异常强大的心脏,而这些,都不是从书本上学来的;从知识结构上来说,做投资仅仅懂金融也不行,还要对历史、哲学、文化和社会心理学有深入的研究。

投资不仅需要的是专业知识,更需要的是一种自我修炼,只有从泥坑里爬出来,才有可能成长为巨人。


关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看法吗?欢迎留言和我互动!

我是喻派胡言,爱财如命的人力大叔,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可以回答一切有关职场和社会问题的杂家,欢迎关注和我交流!


喻派胡言


大家好,我是价值投资者小六忠诚,价值投资本身就是一个反人性的投资策略。格雷厄姆曾经说过:“价值低估的股票你买进后往往会朝着相反的方向继续运行半年到两年半的时间。”

在股票投资这个行业中,太多的人是亏损的,所以既然大多数人的归宿是亏损,那么你只要跟多数人相反操作就能赢了。简单来说,别人都害怕下跌,那你在下跌中买进就对了;别人都在拒绝买银行股,那你大胆买进就对了。

巴菲特曾经在他的致股东的信中说过:“股票下跌的唯一好处就是让你有机会买进更便宜更有吸引力的低估值好股票。”在很多人都惧怕下跌的情况下,巴菲特却为我们指明了下跌是好机会。而他也经常是在股灾爆发的时候行动,抄底。最终他都成功了。

正常的人都害怕股市下跌。而价值投资者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买进股票却希望股市继续下跌。这完全的反人性,完全的逆思维,在很多人看来都无法理解。但是价值投资者却在市场上人们大面积亏损的情况下,资产却在稳步增长。


小六忠诚


成功的投资是反人性的,但是反人性的投资却不一定能成功!

首先举一个马云找雷军的投资例子:

马云创立阿里巴巴后,曾经找雷军投资。雷军当时还看不上马云,觉得马云说话时吹得太狠,动不动就是几百亿、几千亿的生意。雷军一下就被吓怕了,然后就把马云婉拒。
马云走后,雷军对助理说:这人说话太激情了,跟搞传销的一样,所以我不敢投资这个人。

那么雷军为什么没有做这个投资?因为这个太反人性了,说的动不动就是几百亿、几千亿的生意,活生生把雷军吓到了。

说完了马云找雷军投资的例子,我们再看看当年马云对刘强东的评论:

中国博客之父方兴东曾与马云有过1个多小时的闲聊,马云当时的一些言语和观点,被方兴东写入了《阿里巴巴正传》的序言中,方兴东引用马云的话说:“京东将来会成为悲剧,这个悲剧是我第一天就提醒大家的,不是我比他强,而是方向性的问题,这是没办法的。你知道京东现在多少人吗?5万人!阿里巴巴是慢慢长起来的,现在才23000人,收购加起来25000人。你知道我为什么不做快递?现在京东5万人,仓储将近三四万人,一天配上200万包裹。我现在平均每天配上2700万包裹,什么概念?中国十年之后,每天将有3亿个包裹,你得聘请100万人,那这100万人就搞死你了,你再管试试?而且它的60%收入是在中关村和淘宝,它自己网上不可能那么大量。所以,我在公司一再告诉大家,千万不要去碰京东。别到时候自己死了赖上我们。”

看到了吗,当年马云对于刘强东的这种模式,也是嗤之以鼻孔的。但是现在京东的状态,深深的打了马云的脸。

如果马云当年反人性的投资了刘强东,那么就不会像雷军这样打脸。

这两个典型的案例说完之后,我们下面就要谈谈反人性的投资却不一定能成功:

这种失败的案例,从当年反人性疯狂烧钱的百团大战到现在的百车(共享)大战,大家看到巨额的资本砸进去,不由得心生疑念,这样能行吗?

果然很多平台在资本不青睐的时候,就坚持不住,挂掉了。

剩下的或卖身给更大的资本,或靠资本输血度日。

而那些死掉的,大家都忘记了,比如当年钱多到能请葛优,现在勉强维持的拉手网。

我看到下面的回答提到了二八定律,我觉得说的很对,所以说20%的反人性投资,会收到80%的巨大收益,而其他80%的反人性投资,只会湮没在历史中。

所以当一个人口出狂言的时候,在所有人都不相信他的时候,帮他一把,一旦他成功了,你就是那个救他的人。

但是切记只帮一次,因为你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失败。


不是解放托


成功的投资不是反人性的,因为投资是要靠股票的基本面,股票的估值,股票的成长性等等来选股的。因为成功的投资往往是利用人们对股市的贪婪和恐惧心理来找钱的,股票没人买的时候,基本上达到了底部了,股票价格很低,他就会买进。股票大部分人争着买时,股票己经要达到顶部了,股票价格己经很高了,他就会把股票卖出。


吴智勇905


其实不只是投资领域,在各个商业领域获得成功的人都有“反人性”的特征。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人性是什么:

1、动物本能:虽然人类大脑进化水平比较高,但大部分的进化都集中在技能方面,只有少部分进化到“智慧”层面。进化到智慧这一层的人少之又少。没有智慧的人脱离不开动物的本能:扎堆、从众、盲目、短视。

2、人类的判断分为直觉系统和理性思维系统。这两个系统会同时对同一事物做出判断,哪个占上风说明我们更依赖于哪个系统。

直觉系统认为“飞机在摇晃,我命休矣”,理性思维系统则会提醒自己“飞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

直觉系统会认为“那条大狗要过来咬我”,理性思维系统则认为“大部分宠物是很温顺的”。

直觉系统的优点在于高速判断,但过度依赖直觉系统会经常犯错误。

遗憾的是,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大部分人类最好用的是经常犯错误的直觉判断。

3、大部分人类拥有“懒惰”的天性,在判断问题的时候倾向于运用直觉系统进行表面判断。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倾向于运用直觉系统解决表面问题。我们知道,直觉系统是不会做逻辑性判断的,只会根据“感觉”去判断问题。所以大部分人看不到问题的根本原因,看不到根本,自然没有“大趋势”的观念。

现在我们来看看商业成功人士的共同特点:

1、具有大局观:能够作用理性系统对行业、公司、经济体进行趋势性判断。

2、判断力:这里所说的判断力,是指运用理性思维系统进行判断。

3,自制力:基于理性思维系统做出的判断,可以淡化直觉系统带来的负面作用,自然会产生强大的自制力。

当依靠“理性系统”对问题进行判断的时候,自然表现为其言行举止和方法措施与通过“直觉系统”做判断的大部分人大不相同。这就是大家说的“反人性”的根源。

《关注本人头条,每月奉上一篇“真实的投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