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真的是很缺厕所吗?

燕燕去旅行


缺,但更缺的是印度人上厕所的意识。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马路边、铁轨旁、沙滩上,都能看到神情自若随地排泄的印度人。

他们有时候不是没厕所可上,是有厕所都不想上。

印度有一个特色标签便是“地球上最大的露天厕所”

在世界范围内,户外解手的人数早在2015年就已降至9.5亿人了。

但据“水援助组织”2017年“世界厕所日”的报告显示,印度如今还有约7.32亿人口无厕所可用。

作为全球户外解手大户,这随地大小便的陋习,连一些落后的非洲国家都赶不上。如果这些印度人排成一条龙的话,可以绕地球整整四圈。而每日印度的“露天排便量”,就可以塞满16架波音飞机。

但事实上,从2014年起, 印度就发起了

“清洁印度”运动(Clean India)

重中之重便是“厕所革命”,大力修建和改造印度厕所。

总理莫迪更是雄心壮志地承诺,到2019年就要彻底解决印度露天排便的问题。

不是随口说说,政府对厕所问题是真的下了一番功夫,400多亿美元被分配用于此次行动。

除了每个家庭都能获得12000卢比外,一些较贫困的家庭还会得到额外的补助。

一般建一座厕所的费用大概为20000卢比(折合约2000人民币)。

现在印度居民只需要出四分之一的钱,也就是500人民币,即可拥有一座私人厕所。

所以说,家庭收入低还真不是修建厕所的最大阻力。

而且,有的家庭就算建好了厕所,仍然难以改变露天排便的陋习。

从1990年到2015年,数据显示印度的露天排便率已从75%下降到44%。

但实际情况却是,这一估计仅反映出已建的公共厕所的数量,而非实际使用的厕所的数量。

2016年美国莱斯大学进行过这么一项印度厕所调查。

他们发现在已实现“家家有厕所”的300个印度村镇里,仍有40%的居民选择在户外解手。

那些花了大价钱建好的厕所,有的闲置了、有的变成了小商铺、有用于堆放谷物了、有的则养满了家畜。

有人更是坦然,自己申请这笔资金就是为了多盖一处房子。


SME科技故事


今年夏天,印度最流行的电影可不只《摔跤吧!爸爸》,还有《厕所:一个爱的故事》,讲述一位男子为挽回妻子的爱,力排众议为其修建厕所的故事。

男子对面即电影⬇

在印度,厕所可是个大问题。印度13亿人口没有足够的厕所,农田、森林、池塘旁、公路和海滩上都可能成为人们的临时便所,政府正着手进行有史以来最大的厕所建设运动。

三年前,莫迪声势浩大地推出“清洁印度”运动,旨在到2019年消除露天排便等问题,但印度离解决其污秽问题还很远很远。

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印度超过70%的农村地区仍然缺乏足够的卫生设施。超过56%、大约7.322亿的印度人缺乏基本的卫生设施。

根据英国慈善机构WaterAid2017年的一份报告,这组数据在全球范围内是最糟糕的。

情况严峻到,因为学校缺少功能型厕所,印度女孩不得不辍学。而女性在户外如厕时,常常需要忍受辱骂甚至遭到性侵犯。据《泰晤士报》报道,印度50%的强奸案发生在女性在野外如厕之时。

女子上厕所时被灯光照到⬇

同时,莫迪政府承诺在2016年3月前建立的250万家用厕所和10万公共设施,只有约四分之一准备完毕。

而现有的厕所则常常藏污纳垢,臭气熏天;许多新装的厕所因为没有排污系统,所以很快就会堵住。厕所已成为致命疾病的滋生地——印度每10人中就有1人因卫生状况不佳死亡。

水体和城市污水常用来处理人类的排泄物,粪便-污泥管理仍未达标。

显然,到目前为止,政府的努力远不能对抗其面临的艰巨任务。

不过,这种状况为全球和印度本土企业提供了一个到2021年价值620万美元的巨大商机,即由企业、社会投资人、卫生专家及非盈利组织组成的全球联盟Toilet Board Coalition(TBC)所谓的卫生经济。

最显而易见的机会就在于“厕所经济”,而且这一卫生设施并不仅仅是修建、运营厕所这么简单。它需要多方参与,从厕所设施、维修、排泄物管理到智能技术和大数据收集企业。

TBC执行董事谢丽尔·希克在一份声明中说:“这是一个世纪以来,人们将卫生体系转变成一个智能、可持续、可创收的经济。”

比如说,人类产生的排泄物每年可超过3.8万亿升,企业可以加之利用,生成处理过的水、可再生能源、有机化肥和蛋白质产品等。

同样,智能技术可以帮助塑造政策、商业及健康决策。

此外,其他各行各业也可以参与到这一新兴的卫生经济中。

以香水和香精公司芬美意为例,这家瑞士公司正在解决恶臭的问题,而这是发展中国家不使用厕所的一个关键原因。

“嗅觉的科学是我们的事业,”芬美意驻印度董事长兼总经理萨蒂什·拉奥在一份声明中称。“当我们意识到,嗅觉在使人们养成更负责任的卫生习惯中发挥了如此重要的作用时,我们决定参与其中,协助解决问题。”

毕竟,全球仍有超过23亿人缺乏基本的卫生设施,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2600亿美元。

但我们可以扭转局面。“每投资1美元用于水和卫生设备,”TBC称,“通过提高生产率就能产生4.3美元的经济回报。”


GET资讯


印度有很多神奇的文化,用手抓饭啊,上厕所不用纸等。在印度人的观念中,厕所天生就是个污秽的存在。要是在家里建个厕所,就等于是将不吉利的东西带到了家中,所以这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印度男女不平等现象在印度很严重,男的随地大小便无所谓,女的就只有等到凌晨四五点结伴去野地方便。

在印度比哈尔邦,贾坎德邦,中央邦,奥里萨邦,拉贾斯坦邦,泰米尔纳德邦和北阿坎德邦的60%以上的家庭仍然没有厕所。锡克教徒和基督教家庭拥有厕所最高,拥有率超过70%,印度教徒拥有率45% 在此看来印度确实很缺厕所!

印度火车站也是很特别,进入火车站可见里面的景象跟市集差不多,

手抓饭是印度的习俗文化,吃饭直接用手抓来吃。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他们认为众生平等,他们觉得人是高级的动物,所有的事情都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不应该借助任何的外助力量!

印度上次所也不用纸的,在印度的卫生间里没有厕纸,那里的人也不会带厕纸上厕所,在厕所里面有个洗手池,就是为了让上完厕所的人吸收用的。因为他们认为上厕所用纸是非常脏的一件事。

印度人吃饭用右手,上厕所用左手,他们吃饭都会先洗手,在印度不能用左手和别人握手,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对他们的侮辱。

火车在印度是最经济实惠的交通工具,所以大部分印度人都回选择火车出行,因为他们坐一次出租车就相当于一顿饭了。

相信印度火车大家并不陌生,那场面壮观!坐票、蹲票,还有“挂票”已经是印度特色了!

印度政府也在改善此问题,但这个将是一个漫长的工作!


爆笑史书


最近印度电影《厕所英雄》在国内热映,看看,人家建个厕所都能成为英雄,你说缺不缺?

其实这并不是胡哥在故意黑印度,现任印度总理莫迪就下令全国人民建厕所,不许在野外放飞自我。2014年到2016年,印度增加了2000万个厕所,莫迪对此很满意。

试想一下,一个大国的总理,专门下令建厕所,简直太黑色幽默了……

(印度人民喜提厕所)

胡哥在印度的感觉是,如果说他们没厕所,比较冤枉,因为在一些街角还是有公共厕所的存在的;但如果说他们不缺厕所,那也很无辜,因为你没法解释为什么一进巷子里就有一股尿骚味……

在胡哥看来,印度人民不是缺不缺厕所的问题,而是用不用厕所的问题。城里一进推广厕所了,但还是拦不住在墙根放飞自我的,农村就更别提了……

据说现在印度新时代女性要求夫家一定要修厕所,不然不嫁。虽然看起来很匪夷所思,但这是很有必要的。在印度农村,没有厕所的话就要去野外,妇女也要去野外,白天当然不行,那就只好晚上。这就给了某些猥琐的人可趁之机。

总而言之,虽然莫迪总理在一度达成了新建2000万厕所的成就,但民众基本不买账,因为用不惯……估计是因为以前舒坦的时候还能看风景,现在只能看地面吧……开个玩笑……

胡哥觉得最真实的情况是印度人民认为废物就该进入大自然,自然降解。搞一个地方集中起来算怎么回事?脏不脏?恶心不恶心?满了谁来清理?附近贱民又不够……

不过有兴趣去印度旅游的人请放心,只要你按照事先规划好的路线走,你是不愁找不到厕所的。

你还想了解哪些和老外有关的话题呢?欢迎向胡哥提问!

长得好看的都点赞了,你还在等什么呢?

【看老外,找胡哥!想看更多老外在中国的逗比生活,欢迎关注嘿老外头条号!】


嘿老外


印度厕所问题现在全世界都有名,简直让联合国都为它们操碎了心。2014年,联合国儿基会为了改掉印度人随地大小便的习惯,曾经煞费苦心地给他们写了一首歌,歌名直白粗暴《要拉屎,上茅房》(Take the poo to the loo),歌词是洗脑式循环,反反复复地就是几句话:“屎多了一点不好玩,要拉屎上茅房……”当时听到这首印度屎歌,简直隔夜饭都要吐出来!

印度是真的很缺厕所吗?给他们多建厕所不就行了?至于这么麻烦,全世界都嘲笑他们吗?

答案是一半肯定一半否定。

印度确实很缺厕所。

据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人道主义机构的报告,大约有70%的印度家庭没有厕所,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城市贫民窟。印度有12亿人口,但是60%左右仍然在露天解决上厕所问题。

女性生活在这样一个极度缺乏厕所的国家是非常痛苦的。受过教育的女性往往会通过憋着或少喝水来解决,而男性则没有这样的禁忌,因为到处都是印度男人们的厕所,即使在城市也一样。中产阶级受过教育的男性如果有需要,也是把车一停,对着墙就开始嘘嘘,有时候甚至在人行道上小便。

只建厕所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民随地大小便的问题。

印度总理莫迪发誓要建7000多万个厕所,打造“清洁印度”形象。但这仅仅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甚至是最简单的一步。最重要的是要教育印度人讲卫生的理念,改掉他们随地大小便的传统习俗。

下图是莫迪上台后的三把火之一:为印度家庭新建的厕所样板。

莫迪上台后给很多家庭都建了很多新厕所,但大部分都未投入使用,因为里面没有接入清洁的水源,也没有排污系统——这样的厕所很快就会堵住。因此,很多印度老人觉得在家里建厕所简直糟透了:“ 坑太小了,很快会满上,到时候又要经常清理。在野地里解决更健康啊——旷野的微风比蹲在这个小房间好多了!”

所以,你看,印度缺厕所是真的,人们不讲卫生也是真的。要解决这个根本问题,光靠大兴土木建厕所是不管用的,改掉印度人的传统习俗才是最重要的——可是,传统是那么好改的吗?


诗安


小厕所往往折射着“大民生”。在印度,如厕难一直是个大问题。

印度的厕所问题有多严重,我们来看看一份水援助组织发布的报吧。报告称,印度是全球卫生条件最为恶劣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173人露天便溺,为全球最高。联合国也称,印度大约一半的人口没有室内厕所。而且,农村是重灾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调查也显示,露天排泄一直是印度社会的老大难问题。该基金会发布的统计数据说,超过5.9亿人缺乏厕所,约占全国人口的半数。

厕所的缺乏导致产生了不少社会问题。

举例来说,在印度农村,穷苦人家卫生条件差,女性不得不外出上厕所,增加了遭强暴的风险。不仅如此,如厕难导致的卫生条件极差,促使了腹泻等疾病的流行。我们来看一组统计数据:印度每年大约14万年龄不足5岁的儿童死于腹泻,全国大约40%的儿童发育缓慢,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奇高。

为改善这一状况,印度总理莫迪可谓绞尽脑汁,他2014年就发起了“清洁印度”运动,印度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新建厕所,希望能提升民众幸福感。同时,印度还政府向世界银行申请贷款,用于修建厕所等公共卫生设施。目前,这一申请早已获批准。根据协议,世界银行将分5年向印度政府提供总额15亿美元的贷款。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在解决厕所问题的过程中,还体现了对女性的关怀。2017年10月,一座妇女专用厕所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落成,厕所内不仅安装了一台女性卫生用品自动售货机,还设有哺乳区。同时,一座专门为儿童建造的厕所最近也在一处贫民窟投入使用。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举措取得一定进展。不过,由于印度人口众多,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彻底解决厕所问题依然任重道远。


参考消息


的确很缺,尤其是广大农村。笔者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工作了近3年,住在西南部富人区,开始时出门非常不习惯,因为找不到公厕。后来经过摸索以及向周围中国、印度同事、朋友询问,慢慢找到了一些窍门。比如说在住处附近记住周围的公共厕所(市区还是有公厕的,只是密度大约是北京的1/2左右,我住处500米范围内至少有3个公共厕所);去不熟悉的地方找肯德基、麦当劳、披萨店、咖啡馆(印度咖啡馆特别多,有星巴克、Costa这样的外国品牌,也有Coffee Cafe Day这样的印度连锁品牌)、高级酒店、旅馆、机场、火车站、汽车站、购物中心、超市、电影院、学校、办公楼等公共场所,或者找加油站和寺庙(很多,平均几百米一个)、向当地人询问等。实在内急时候可以向住公寓楼的印度居民求助,到他们家里方便(大多数印度人很热情,不会拒绝)。如果是放水,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像印度男人那样“民主”一下,找个偏僻地方对着树、墙方便。

对于游客,这个问题其实不突出。因为机场、火车站、汽车站、旅游景点、中、高档旅馆、酒店、大型购物中心、超市都有厕所,而且大多很干净,有专人打扫。印度政府对旅游景点的管理还是很到位的。

如果是去二、三线城市自由行,也是可以找到公共厕所的,只是更少一些。此时就要采取我上面的哪些方法,记住脸皮要厚,不耻下问,否则会很尴尬。见到厕所一定要去,预防为主。如果去农村,反而好办了,因为到处都有空地,只要带上手纸就行......

印度为啥厕所少?两方面原因。一是基础设施差,政府确实没钱建;二是宗教原因,这方面Akshay Kumar去年主演的电影《厕所---一个浪漫故事》里面讲得很清楚,大家不妨找来看看,俺就不BB了。

需要说明的是,印度政府近年来大力提倡卫生运动,大修厕所。北方邦等地号召妇女“无厕所,不结婚”。莫迪当上总理后,提出Green India, Clean India等口号,厕所少的问题已经得到了一些缓解,在室外大、小便的人已经减少了很多(尤其在城市里)。因此对于去印度游玩的朋友影响并不大。我们没必要替印度唱赞歌,也没必要不顾事实去一味黑印度,赚取眼球。


快门迷


怎么回事,印度人从来都不缺厕所,好不好?人家处处都可以当作厕所。

几乎每个到过印度的外国人,都会对这里的厕所留下深刻印象。有人笑称,在印度,厕所无处不在,大地就是最大的露天厕所。

 的确,不论是首都新德里,还是经济中心孟买都能看到,街道边、铁路边、海岸边,神情泰然自若随地大小便的印度人。


  印度的大部分城镇,在靠墙的地方贴几块瓷砖,挖几个坑,就成了专供男人使用的公共厕所。而在广大农村,连这样的简陋厕所也看不到。根据联合国估计,印度有6亿人,或55%的人在室外“方便”。


  在印度农村,无论是草丛中、树荫里,还是在道路旁、墙脚下,你常可以看到尿流的痕迹。男人们倒还好说,大白天只要找个稍微背人一点的地方就能”解决问题”,妇女可就苦了。


一般比较保守,妇女们只能在日出之前、日落之后躲到灌木丛中”解决问题”。这增加了她们受暴力侵犯的机会,甚至遭蛇咬!


  然而印度农村人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他们认为这是亲近自然的表现,是他们千年以来不变的习惯。

  许多农民迷信地认为,家里有厕所不吉利,所以家里再有钱也不建厕所。󰀆随地大小便不仅污染环境,也传播疾病,比如腹泻。


在印度西岸最大城市孟买,差不多一半的人口都生活在贫民窟中。这里生活条件极度恶劣,许多人挤在一起度日,就连上厕所都成了每日不得面临的一件大事。

  根据当地官方的统计数据,孟买的贫民窟中,所有人都是在公共厕所中方便,平均每81个人共同一厕所。

  有些地方由于贫困人口激增,甚至有每273个人共用一个厕所的现象。条件最好的地方也不过58个人共同一个厕所。



  但是,这一”传统”却影响了印度的国际形象。一家美国旅行社发给游客的旅行须知上专门标明:除了观光景点外,印度农村的道路多是泥巴路,且因人畜同行,随处便溺,道路肮脏,最好穿厚底鞋,以免脚上沾上脏东西,造成心理不适!


树先生776


印度缺厕所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那是真的缺


看数据就知道:


BBC提供了一组数据:印度农村2002年只有40%的人使用卫生设施,2008 - 2009年间增加到51%。


比哈尔邦,贾坎德邦,中央邦,奥里萨邦,拉贾斯坦邦,泰米尔纳德邦和北阿坎德邦的60%以上的家庭仍然没有厕所。锡克教徒和基督教家庭拥有厕所最高 :超过70% ;印度教徒:45% 。



全国将近一半的农村人口,想要上厕所,只能出门右转找个没有人的空地拉野屎,你说有多惨?印度缺不缺厕所,一目了然。


那么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为什么搞不定小小的厕所呢?说到底,还是人的观念问题。


印度是个非常传统的国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传统文化和宗教的影响。上厕所这件事也是如此。 在印度人的观念中,厕所天生就是个污秽的存在。要是在家里建个厕所,就等于是将不吉利的东西带到了家中,与其如此,那不如出门右转拉野屎,正好还能反哺自然。


对于印度的妇女们来说,情况可能更加严峻。


印度男女不平等的现象非常严重,男人们可以无所谓的街边大小便,妇女们却没有办法这样做。在没有厕所的印度家庭,女人们想要上厕所,只能在每天凌晨四五点,天还没亮的时候,结伴到野地里上厕所。至于其余时间,只能憋着,真的是令人难以想象的辛苦……


(结伴上厕所的印度女孩们)


可尽管这样,还是不能避免女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伤害。前几年的五月份,印度北方邦的几个女孩子在结伴上厕所时遭遇轮X,尸体被吊在树上,情况惨不忍睹。


印度政府也意识到了印度厕所太少不是好事,一方面面子上挂不住,另一方面对于控制疾病什么的也不利。印度总理莫迪上台之后,就曾推出过厕所计划,并预计在2019年全面杜绝印度人随地大小便的坏习惯,但是情况进展不算太顺利。




对于修建厕所这件事,很多家庭其实是反对的,一方面不吉利,另一方面花钱太多,一个厕所有的时候要花费两个月的收入。更重要的,对于很多印度男人来说,修建厕所并没有太大的必要:


上厕所只是女人的麻烦,不是男人的问题。“男人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上厕所,只有女人才需要保护和掩护。”


所以,印度要想解决厕所问题,还是先想办法结局男女不平等的问题再说吧。否则,厕所问题,永远不会被印度男人们注意到。



赤兔电影


是的,在印度真的很缺厕所。

很多朋友如果印度都说,印度人上厕所的方式很奇葩,随便在某个墙角挖几个坑,就成了公共厕所。所以,市场上流行的一句话就是说,印度的厕所到处都是,因为露天旷野就都是他们的厕所。

说这样的话并不是没有道理。在印度的大街小巷,到处都可见随地大小便的男人,而这样的方式可害苦了女人,因为女人可不能像男人随地大小便,因为那样会被那个的,那种事在印度经常都会发生。

据有关数据统计,印度有一半的人都是没独立有厕所的,而在一些有厕所的城镇那也是很多人共用一个厕所。

在城镇的墙角边,到处都可以看到印度人撒尿以后留下的痕迹。同时,有的地方的印度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即使有钱,也不会去建厕所,因为他们觉得在家里建厕所不吉利。

印度女人因为不能像男人一样随便大小便,所以她们只能跑得远远的,甚至跑到树林里,这就增加了她们被坏人侵犯的机会。

印度是一个极其缺乏厕所的国家,很多印度女人在嫁人之前,最希望的不是看对方有多少彩礼,而且看对方家里是否有独立的厕所。

所以,中国还在单身的弟兄们,看来得抓紧努力咯,等有了厕所,娶印度女人可就有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