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美國非營利組織“大學生公平錄取”(SFFA)向波士頓聯邦法院提交了一份調查報告,正式指控美國頂尖學府哈佛大學“歧視亞裔申請者”。再次將哈佛大學至於眾矢之的。
SFFA通過對比分析哈佛大學超過16萬份的申請和錄取材料後,該組織聲名:“相較於亞裔,哈佛更青睞白人、黑人和西班牙裔的申請者,哪怕其中一些人的資質遠遠不如亞裔”。
針對此種說法,哈佛大學立即表示強烈反對,聲稱校方專家的分析顯示並無歧視,而追求多元化是學生錄取的重要一環。
圖片來自:哈佛官網
2018年10月,哈佛大學“亞裔歧視案”將於波士頓聯邦法院進行審理,專家預計訴訟最終會到達最高法院。
無論最終結果如何,它都將對美國高等教育的多元化走向和招生制度產生影響……
無獨有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CBS報道
哈佛的瓜還沒吃完,耶魯大學又被曝“涉歧視亞裔”!好兄弟耶魯大學以實際行動公開支持老大哥,也“涉歧視亞裔”!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司法部和教育部已針對耶魯是否非法歧視亞裔美籍學生,展開民權調查!
這次針對耶魯大學的調查是回應2016年亞裔教育聯盟(AACE)的投訴,他們向司法部和教育部控訴耶魯大學、布朗大學和達特茅斯學院非法歧視亞裔申請人,在錄取過程中給予不同對待。
不過,教育部駁回了對布朗和達特茅斯的投訴,因為這兩所學校沒有足夠細節,卻對耶魯大學“很感興趣”,emm…說是因為對耶魯的指控中有足夠的信息。
目前,該投訴的全部細節尚未公佈。
耶魯大學校長彼得·薩洛維證實了這項調查,但堅決否認耶魯歧視任何種族群體。
哈佛耶魯手拉手,你走過的路我也要走,要知道哈佛的歧視可是鬧了整整四年。
2014年,“公平錄取學生”組織(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 起訴哈佛,控告其違反了1964年人權法案,要求哈佛公開該校的招生紀錄數據。
2015年,美國亞裔教育聯盟AACE向教育部和司法部對哈佛提起申訴,指控哈佛在錄取過程中限制亞裔學生的錄取數量,涉嫌歧視。
2017年,美國司法部宣佈,對哈佛等美國多所名校在招生過程中涉嫌歧視亞裔學生進行調查。哈佛大學也按照司法部要求提供材料。
2018年,SFFA製作的“哈佛的財政和招生”報告,分析對照了2010年至2015年間哈佛大學的申請和錄取材料,其中包括16萬名學生的數據,分析報告指出,證明亞裔學生被可以打很低的分數,並被描述成“standard strong”。
甚至,招生辦公室常常連亞裔申請人的面都沒見,就給出了所有種族裡最差的評分。
因此,AACE也聲援SFFA進行起訴,而耶魯、斯坦福、杜克等16所名校集體站隊,請求聯邦法院判哈佛大學勝訴。
沒想到的是,2018年8月底美國司法部 (Department of Justice) 發表聲明,代表特朗普白宮團隊,站隊支持亞裔學生,並表示哈佛的做法是最高法院判決中"毫無疑問的違憲行為"。
但哈佛仍然保持以往的態度:我們沒有歧視,就是沒有歧視—— “我們錄取的2000人裡,這不有一個亞裔嘛?”
司法部發給哈佛大學律師的郵件(來源:CNN)
莫慌,2018年10月15日,哈佛大學“亞裔歧視案”開庭在即,孰是孰非或許到那時會清楚不少,筆記姐準備好了馬紮坐等吃瓜~
不過名校申請從來不是一場盲目的衝鋒,面對哈佛大學、耶魯大學被爆出“歧視亞裔”等不公招生規則,身為中國學子,我們更應該認真瞭解與思考世界名校看重什麼,而中國學子的長處與薄弱又在何處?
發達國家被人詬病的教育問題,往往是學生習得的基礎知識不如中國學生多,但教育在中國的問題,恰好就變成了:中國人重視教育,但太簡單地把“教育”等同於“知識”,過多的進行了傳授,而忘記了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所以中國學生,多知識的積累,卻缺少創造性思維。但是這也並不是不可以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訓練出來的。
在學習過程中養成統合成果、團隊之間互相合作的習慣。保證學習的同時,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日積月累,才能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統計能力、溝通能力還有創造能力等全方面綜合素質。
人才是多元化的,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更是多元化的。適合自己的院校才是最好的。在申請的過程中,在確保自身綜合素質過硬的同時,還是要有專業的人士為自己量身裁衣。
最後筆記姐始終堅信:與其抱怨不公,不如自我提升。學會在大環境內尋找到屬於自己的支點,那時不管你身處低谷還是山丘最終會達到屬於你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