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土橋趕集:遺落在大城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隨著城市發展的潮流,各地區城市,已經很少能見到像農村一樣趕集的地方了。

在重慶其實趕集的地方還算挺多的,南坪、沙坪壩、李家沱、十八梯……

這些地方都還在延續著以前的習慣。

趕集,用重慶話說叫“趕場”。今天帶大家看看重慶土橋趕場是什麼樣的吧。

一般來說,趕場都是很熱鬧的。土橋逢147趕場,人特別多,這個是場口,賣東西的人在場口就擺起,把路佔完了,很多時候往往在場口都要擠很久才能擠進去。

小編家離土橋還是很近,一般我都是走路去的,大概半個小時左右,算打發時間,也找一下在農村走路去趕場的感覺。

土橋有很多這種老婆婆,推起這種車子,放個背篼賣“麻糖”。

小時候“麻糖”其實很便宜,不曉得大家有沒有吃過,好的“麻糖”是不粘牙的。

不過現在的“麻糖”很貴,而且很沾牙。好幾十塊錢一兩。

這還是在場口拍的,人太多了,這些老婆婆推個車子,放個背篼,推起核桃、板栗這些賣,把場口都堵滿了,路難行。

光這麼一看都曉得人有好多有好擠了,其實今天還算是好的,不算太擠,還能走得動。有時候人多得很久都走不動。

這個賣花椒的,新鮮的花椒大紅袍,賣二十塊錢一斤,聞起來特別香。拿回去做個花椒魚花椒雞肯定很舒服。

不過我還是喜歡青花椒些。買這種紅花椒還是要分清楚才行,因為有一種紅花椒是狗屎椒,是臭的。

哈哈,這個婆婆的表情好嚴肅。

這個老婆婆每場都在這邊賣“渣海椒”。

重慶人肯定都曉得,這個拿來下飯,炒回鍋肉爽慘了。

我在重慶都只有在趕場的時候看到賣,平常基本上都沒看到過。

現在估計除了老婆婆那輩的人以外,會做“渣海椒”的都很少了。至少我是真的不會。

這邊就是賣菜的,邊上有老婆婆在賣折耳根。

說起折耳根,怕是除了重慶四川貴州這些地方的人喜歡吃,估計好多人都吃不慣折耳根的腥味。

我以前也不喜歡吃,因為我媽老是喜歡拌成酸甜的,後面多吃兩回,越吃還越上癮了。

這邊還有賣殺好了的,雞鴨的。都是飼料的雞鴨,不過很便宜。一般十幾塊錢一斤,比活的便宜。

重慶這邊不管是豬肉還是雞鴨都喜歡把毛燒了來吃,不然有毛毛總感覺不舒服。

不像以前我在安徽巢湖,去菜市場買肉,還要專門去找可以燒肉皮子的地方,他們賣肉的都不會準備煤氣灶拿來燒肉的。

不過我覺得豬肉燒下肉皮子還好,煤氣味不會太重。就是雞鴨用煤氣燒過以後,或多或少還是會留點煤氣味。

這個老婆婆賣的鹹菜,自己做的,其實我是最喜歡買這些老婆婆的東西的。

旁邊賣的筲箕shao ji,一聲。

用來淘米洗菜很安逸。我自己屋頭都買了兩個,不過一個是在土橋買的,15。一個是在老家場上買的5塊錢。

這個人我都已經認熟了,他經常在我們小區門口賣餈粑,大餈粑小餈粑,還有粽子。

都不算太貴,大的五塊錢一個人,小的稱斤數。

他賣得餈粑還算可以,粘米和糯米混合得還比較均勻,不像有些粘米放很多,都吃不出糯米的感覺了。

這種餈粑,一般切成小塊,裹起雞蛋液,小火慢慢炸,炸熟了撈起來。黃豆麵拌起白糖沾在上面,簡直是絕配。

這種賣凍貨的,只有趕場天才擺出來賣。

反正路過就是海鮮加上肉的腥臭味。

我覺得這個品質都不怎麼好,牛肉也不曉得是不是真的,賣得很便宜,13塊錢一斤牛小條和霖肉。

我都不敢買。

趕場嘛,龍蛇混雜,這種賣藥的,在農村場上也特別多。

農村場上相信的人還多些,好像這邊城市頭,可能老頭老太太們見識得都多,還沒得好多人相信得。

好多賣草草藥的。 都比在藥房賣得便宜。 我看好多瞭解這些草草藥都是老頭老太太。 年輕人好像對這些還不太感興趣。 賣藥的人還會根據別人說的狀況,給他們說配什麼藥。 江湖郎中,也不曉得可不可信。

這個場上還有花市,反正各種花都有。

我也挺喜歡在這邊買花的。除了販子的花草以外,還有好多都是自己種的。

我很喜歡選自己種的那種,比販子的容易養活些。

也不曉得販子平常是怎麼種的,看起來很好看的花,回家就是養不了好久就會死。

不過土橋花市的花比起重慶四公里南湖路那邊那個花市要便宜一些。

這個人不曉得在這邊賣了幾年這些了。

他說都是些古董的商品,定價都不是很高。

反正我看每次看的人多,成交的還是很少。

這個賣苗藥的,我第一次在這個場上見到,估計以前很少來,生意很冷清。

像這種裝扮賣藥的,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很難分辨。

這種鑲牙的小攤子,土橋有好多,大部分都是中年男人,支一個小攤。 然後看到有老年人過就會拉到他們讓他們鑲牙做檢查。 專不專業就不曉得了,可能我估計他們應該都是一夥的吧。只是分散著更容易招攬生意。

看起來就很老的一個茶館了。

上面還有以前中國鐵通的牌子。

裡面基本上老人居多,外面還有人擺攤賣古董。

不曉得裡面喝茶要幾塊錢,但是人確實多。

而且老頭居多,很多都是在聊天,可能上午趕場,打牌的人很少。

估計下午散場了以後,就是正打牌的時間了。

這個攤子前面圍了不少的人,我都擠不進去,不曉得在賣什麼。

不過看來這個攤主的口才肯定不錯,能吸引這麼多人圍觀。

像這種老舊的鞋墊,感覺還是很有年代感的。

感覺除了在土橋,在重慶其他地方,我還沒怎麼見過。

不過老家的場上倒是有很多這種類似的鞋店。也不算太稀奇。

這邊有個榨油場,很香。

其實還是這種榨出來的菜油要香些。

這家膏藥鋪,估計也是在土橋開了幾十年了。我看每場都有人找他們貼這種膏藥。

而且它這個膏藥是一直燒著火保持著高溫的。

有人要用,老闆就舀一勺起來,在冷水桶頭搓半天,那個膏藥也不曉得加了什麼。

在冷水裡面不會化,還是一坨,就像史萊姆一樣。

老闆搓好了就放在病人疼痛的地方。

其實,前面小編也想去試試的,不過始終感覺還是沒得那個勇氣。總覺得好騙人。

這種賣黴豆腐的,二十塊錢一盒。他們給你用花椒辣椒白酒這些拌好,說是拿回家放個七天左右就可以吃了。

上一回我去土橋的時候還是十五塊錢一盒的。

當時猶豫了好久都沒買,覺得肯定不好吃。

也不曉得到底好不好吃。不過他們這樣賣,生意很好。

趕場嘛,自然少不了這種賣藥酒的啦。

農村場上還要多些。

我媽以前就買過的。不過聽她說,買回去用了基本沒什麼效果。

只有在他那裡擦的時候感覺還不錯。

以前看新聞說那些蛇其實都是假的,塑料的。

不過這個藥酒,酒味很重倒是真的,滿大街隔很遠都聞得到。嗆人沖鼻子。

這種鹹菜,應該是用兒菜的葉子做的。

拿來炒回鍋肉,或者切得細細的,放點小米辣或者幹辣椒,拿來炒得香香的,再放點蔥,拿來下稀飯,很巴適。

賣農具的。其他地方我還很少看到。

春夏的時候土橋有賣菜秧秧的,很多人來買。

只不過現在很多菜秧秧都過季了。現在只有賣這些大白菜花菜這些當季的菜苗。

這種賣雞,賣蛋的,下面還有很多。

都說是農村的土雞。

想想也曉得,哪有那麼多土雞賣。

賣得還不算便宜,二十,二十四。

還有這種,賣螺螄的。不算很貴,都是三四塊錢一斤。

還有賣鴿子的。鴿子賣得還挺貴的,老的要八十,嫩點的也要五十。

重慶這個地方嘛,屬於西南城市,也算是南方。

賣個魚都要一坨一坨的賣才賣得掉。

不是買回家真吃不完。哈哈

像平常我買菜蔥大蒜這些都是幾根幾個的買。南瓜冬瓜這些很大的菜,我們都是一小瓣一小瓣的切開賣的。

看嘛,好多人。這還只是一條街而已。全是人頭。

看來趕場這件事還是很受我們重慶人歡迎的。

這個老公公賣得雞蛋鴨蛋這些。

下面盆盆頭最大個的是鵝蛋。

鵝蛋現在還是很少見,老公公賣得也算還好吧,八塊錢一個。

也不曉得是不是真的土鵝蛋。

土橋的很多東西像水果,菜呀這些,都比超市這些要便宜好多。

我覺得品質也不比超市差,反而有很多比超市便宜比超市好。

這種筍子,十塊錢一把。煮熟了的。

不過我總感覺有股味道。不太喜歡。

拿著喇叭的這個人,盆裡面放得是牙刷。看到裡面圍著的那些人了嗎?

都是衝著免費的牙刷去然後被帶到裡面的。

多數是老年人。

這些人把這些愛佔便宜的老年人集中在一堆推銷他們的保健品。

上一次我趕場的時候,就看到他們有一個推銷的追著一個六七十歲老婆婆,非要把那個藥賣給她,那個老婆婆說她沒有那麼多錢,不想買。結果那個推銷的說你有好多錢嘛,我今天就當是積德行善。你有好多給好多。他看到老婆婆手中拿著八十塊錢,直接搶過去說,這樣嘛就收你八十塊錢,你把藥拿回去吃了包你藥到病除。

看著老婆婆無可奈何的樣子,真的好心痛。可恨我也只是個懦弱的膽小鬼,看著他們人多,都不敢上前制止。

這些人真的是太可惡。他們的藥,我上次看了,一個塑料口袋裝著的粉粉類的。什麼標籤之類的都沒有。

本來已經好幾場都沒看到他們了。沒想到有捲土重來,簡直是太可惡了。

他們這樣騙人,真不怕遭天譴。

我最喜歡在這家買用石卆搗出來的辣椒麵了,她的辣椒炒過,加了芝麻,很香。

這邊每場都在賣手工做的米花糖。現場炒現場切的。

不過就是很油。但是買得很多。

好了,這些差不多也都是土橋比較有特色的。

希望土橋趕場能一直延續下去,讓我們能一直感受這種人來人往,熱鬧非凡的氣氛和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