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阅读 我的《收获》

我的阅读 我的《收获》

1、最近读了一组“《收获》 50年精选系列 ”。我是《收获》的老读者,07年是该杂志创刊50周年,杂志还出版了好几期专刊。这次读了他们精选的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等系列,激发了我美好的回忆。

2、我概括我的幸福时刻之一是:晚上、上床、读书,尤其是借到我喜欢的作家、杂志的时刻,从图书馆走回家的路上,幸福已经开始了。我写这些绝对不是标榜自己多么有品位,而是我感觉这是幸福,比如有人感觉网络游戏——偷菜、打牌等很好玩,我和这些人是一个层次的。

3、我的阅读的第一本小说是《闪闪的红星》,就是主人公是潘冬子的那部。我的一个同学的父亲喜欢读书,于是经常和她套近乎得到不少书。青春少年时,读《林海雪原》里女主人公——白茹,写她读少剑波的暗恋,至今还记得那一章的题目叫《白茹的心》,我第一感觉男女之间是那么奇妙。当时好象,还没有爱情这样的字眼吧。后来,读了不少《东汉演义》、《隋唐演义》之类书,大概是初中前后,也读不太懂。当年最渴望读的是厚厚的一大本的叫《半生缘》的,为了得到这本书,我多次去一个老乡家里等候,惹得老乡的孩子朝我翻白眼,我假装没看见。《半生缘》就是著名的孟丽君的故事,男主人公叫皇浦少华的。

4、初中毕业,大概是80年代初开始读琼瑶。等不到书读的时候,就去读报纸上的小说连载,比如《烟雨蒙蒙》。上师范的时候,班级里有一个图书管理员,专门负责借阅图书。为了显示自己是个文学青年,最主要是为了引起这个管理员读我的注目,我特意挑选一些大部头的外国名著——《约翰.克里斯朵夫》、《战争与和平》、《雾都孤儿》等等,这些书到了我手里,往往是躺在抽屉里睡觉。还书的时候,自然引来某些傻帽同学的惊呼:你看这个?好看吗?我当然表现的一脸自信和不屑,深沉的点头:好看!要慢慢看。

5、我从语文老师那里借了一本《论凤姐》,很好看。我违反了大众阅读的规律,先看评论,再看原著。我看这部书,才知道评论可以分析的这样透彻。从那时起,文学期刊风声水起,其中著名的就有《收获》。

6、最近几年,我从过去喜欢追求故事的生动、离奇,到喜欢看大家的散文,也是一个阅读风行的转变。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等几本书,很大气,比如《问卜中华》等等很经典。我每次喜欢阅读每年的散文作家集,比如09年最佳散文等等。还喜欢读一写名人的回忆录,比如《大家》杂志的随笔等等。

可惜,我这个人读书全凭借兴趣,从不系统,只喜欢看自己喜欢的,比如80后作家郭敬民、张跃然等,我从来没有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