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看了《朗讀者》第2季,馬伊琍作為嘉賓,在節目中和董卿聊起了自己的父母。
馬伊琍出生在一個很普通的家庭,沒有顯赫的家世,就是普通的上海弄堂裡的姑娘。
雖然家境貧寒,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他們對馬伊琍,是傾盡所能地教育。
不能輔導孩子的功課,爸爸就給孩子創造條件。
馬伊琍學習舞蹈,也熱愛表演,爸爸每天就盯著報紙中縫看,那些豆腐塊大小的地方有時候會刊登藝術團招生的信息,馬伊琍的爸爸就不管多遠,騎著自行車載著女兒就去考。
馬伊琍很爭氣,考到了上海電視臺的舞蹈隊。每次排練上課需要兩個小時,這兩個小時,爸爸都是在外面等,等女兒下課,再騎著自行車載她回去。
讓馬伊琍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那個時候已經有肯德基了。當時還是很稀奇的東西,賣得也比較貴。
那天下課後,爸爸說:明天排練完,我獎勵你吃肯德基。
結果,爸爸把馬伊琍帶去吃肯德基,自己卻躲在外面不肯進去。
那種場景,真的心酸極了,別的父母都是和孩子一起進去,而他卻躲在外面的窗口看著自己的孩子吃。
就在那一瞬間,馬伊琍哭紅了眼眶。
她知道,爸爸是怕自己進去了也要花錢,他捨不得吃。但是別的孩子都能擁有的東西,他希望自己的女兒也能擁有。
最後,馬伊琍也沒有去吃肯德基,但是她體會到了比美食珍貴無數倍的爸爸的愛。
在很小的年紀,她就懂得了如何去體諒父母,如何從父母的角度去看待問題。
儘管家境貧寒,但是她的父母給了她最好的愛,這種精神上的富養,比物質上的富養,來得更加溫馨。
正如馬伊琍自己所說:
在孩童時期,父母給了孩子愛的滿足,會讓一個孩子很有安全感。
尤其是對一個女孩子,如果有一個非常愛她的父親,她會活得很有底氣。如果有一個非常愛她的媽媽,這個女孩會懂得自尊自重。
我想,這才是一個女孩享用一生的財富。
只有物質上的富養而不給予愛,很容易就養育出驕縱跋扈的孩子。
而精神上的富養,孩子看到父母儘自己的能力給予最好的,滿足了孩子對愛的需求,在他成年之後,不會因為一點小的打擊就倒下,也不會自卑。
因為他的身後,始終有父母的愛在支撐。
02.
泰國有個由真實事件改編的短片。
一個貧窮的小姑娘在菜市場看到豆芽賣得最好,突發奇想要種豆芽去賣。
面對女兒的請求,媽媽說了一句:我們試試。
她們精心準備了培育的土壤,種子,滿心期待地將種子種下去。但是第一次培育以失敗告終。
面對沮喪的小姑娘,媽媽再次信心百倍地鼓勵她:沒關係,我們再試試。
只有小學四年級學歷的媽媽和女兒一起看說明書,瞭解豆芽的生長習性。可後來還是失敗了。
媽媽看著存款上那一次次減少的數字,貧寒的家境還能撐得起幾次這樣的實驗呢?
但是她依舊沒有氣餒,如果就此放棄,對女兒的積極性也是一個打擊,她要讓女兒知道,她對學習的渴望和好奇,媽媽都會去保護。
她們重新制定了種植豆芽的方法,母女倆一起動手。當女兒再次問能不能成功時,媽媽笑著說:
不因為家境貧寒就對著孩子大吐苦水,不因為存款變少就中斷孩子期待的實驗,在任何時候,一句“我們試試”,給了孩子一往無前的勇氣。
這句話就像有魔力,保護了她的求知慾,即使在面對困境和挑戰的時候,也能保持樂觀與自信。
在和媽媽共同努力之後,種植豆芽的實驗終於大獲成功。
當媽媽問女兒還想不想試試再種點別的,女兒學著媽媽的口吻,堅定地說:我們試試。
故事的原型是泰國的Netnapa Saelee 博士。
正是在自己只有小學學歷的媽媽的教育下,她獲得了Sarnrak項目的獎學金直到本科畢業,也因為學習優異,她拿到博士學位,順利進入瑞典進行研究。
媽媽或許不知道,自己的那一句“我們試試”,對女兒的影響有多深遠。
雖然無法提供更加富足的物質條件,但是她給孩子更大的探索空間,讓她發揮真正的潛能,這種精神上的富養方式,才成就了孩子的一生。
03.
作者古典曾講過一個故事。
他在一家小吃店吃東西的時候,看見一對父女。爸爸拿著小提琴,身後跟著自己的小小女兒。
小姑娘報考了小提琴三級的考試,但是沒考過,小姑娘心疼爸爸掙錢不容易,自己學小提琴要花很多錢,又覺得自己沒考過不爭氣,整個人都顯得很沮喪。
她爸爸接下來的一席話,讓人感動不已。
他溫柔地安慰女兒:
爸爸當年給你報這個小提琴班,不是為了讓你過級。
爸爸就是希望有一天你長大了,爸爸不在你身邊,你覺得不開心了,把琴箱打開,幫自己拉一曲。那個熟悉的音樂響起來,環繞著你,就好像爸爸還在你身邊一樣。
我就希望你有一個這樣的愛好,能在你最需要的時刻陪伴著你。
親愛的女兒,我無法陪伴你一生,很遺憾爸爸也沒有能力留下足以讓你享用一生的財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讓你學會一個本領。
你不需要憑藉它謀生,甚至你也不用有任何負擔,你只要知道,當有一天我不在你的身邊,你拉起這把小提琴,在熟悉的音樂裡,你會看到,一直守護在你身邊的爸爸。
這就是我留給你的財富。
04.
其實,我也是在湖南的一個窮苦的農村長大,我的父親是一名普通的木匠。
小的時候,有錢的人家,都會買一些昂貴的玩具給自己的孩子,而我父親微薄的收入,買不起那些昂貴的玩具。
但是,心靈手巧的父親,會用他的鋸子和木頭,給我造出來一輛輛栩栩如生的木頭汽車,也會做一把把逼真的木頭劍,我感嘆父親神奇的手藝,我的玩具是無價之寶,別人用錢都買不到。
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父親雖然沒有錢,但是他讓我的精神世界異常富足。
我們大部分人,都生在普通的家庭,窮盡一生,也許能給孩子的,都是再普通不過的東西。
也許有時也會自責,和富人的孩子相比,感覺自己的孩子似乎輸在了起跑線上。
他們有優渥的條件,他們父母隨隨便便就能創造出別人可能一輩子也給不了的條件。
可是,只有物質上的給予,真的就是對孩子成長最好的方式嗎?
李天一的父母有身份有地位,家境不錯,可他最終因為強姦罪鋃鐺入獄;
房祖名的父親成龍躋身國際巨星行列,身家不菲,卻也因吸毒聲名狼藉。
可見,只有物質上的富養,對孩子來說不是最好的培養方式。你還要用愛、陪伴和耐心,去澆灌這一株幼苗。
而這一切,和貧富無關,和父母的精神有關。
一個在精神上被富養的孩子,不會患得患失,因為他有足夠的安全感。
一個被父母給予了充分的愛的孩子,才會在成年之後更加懂得愛自己和他人,他不會人云亦云,不被輕易誘惑,也不刻意討好和取悅。
給不了孩子太多的物質條件,就在精神上拼命富養孩子吧,孩子在精神上的富養,將要超越一切在物質上面的富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