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对汾阳带来的变化是什么呢?

謝寶健


中国人对故乡始终存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愫。不论是荣归故里、锦衣还乡,还是落叶归根,家乡是中国人心底永远的牵挂,也是所有游子一生的惦念。


也正因如此,很多电影人都把镜头对准了自己的家乡。其中的翘楚,莫过于贾樟柯与姜文。尤其在他们最近公映的新片《江湖儿女》和《邪不压正》中,饱含着对故乡的深情与挚爱。


在山西,我只是贾赖赖

贾樟柯的电影是很有辨识度的。不仅仅是他纪录片般的电影拍摄手法,更是电影中那一口浓浓的山西方言。


在新片《江湖儿女》中,生于湖南长沙的男主角廖凡,就为了能更“山西”,生生学了三个月的山西话。当剧中的斌哥将九种酒倒进脸盆里,与兄弟们各取一杯,用山西话喊出“肝胆相照”时,我们仿佛能看到镜头之后,贾樟柯对故乡满满的豪情。


在贾樟柯的电影中,方言始终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因为世界那么大,只有通过方言,才能知道你来自哪里,你的根在哪里。


但贾樟柯电影中的山西味儿,并不是只靠山西话来体现的。那种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山西味儿,源自地地道道的山西风俗。


《山河故人》中展现出来的浓浓的山西风俗


比如影片的“五湖四海”酒,其实就是贾樟柯年少时在故乡亲身体验过的。“我十八九岁时就这样喝酒,九种酒寓意五湖四海,倒进一个脸盆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没了距离感。”


“五湖四海”酒


再比如在《山河故人》中,女主角沈涛和父亲去参加别人的寿宴,旁边的桌子上摆着寿桃和挂面。这就是山西汾阳的民间习俗,寓意延年益寿和长命百岁。


实拍独具特色的小镇风貌


而那些被镜头记录下的真实细节,则让贾樟柯电影中的山西变得更加立体且饱满。


比如,《江湖儿女》中有两段当年的原始素材,第一段是2001年他用第一台DV拍摄的公共汽车上的众生相;第二段是2006年拍摄的舞台上的表演。正是这些原始素材,让片中的山西味儿更浓了一些。


很多人都知道,喜欢以纪录片形式拍摄电影的贾樟柯,是绝少肯屈尊在影棚中搭景拍摄的,他认为这样就抹煞了一座城市的质感。他坚信,真实的场景是有延伸性的,虽然观众只在银幕上看到了一条马路,但一定能感受到由这条马路所连接的一个更宽阔的城市结构。


《江湖儿女》剧照


贾樟柯对故乡的依恋更体现在生活里。


不论他多出名,老家人依然叫他贾赖赖,不关心他的电影拍得是否成功,只关心他最近过得好不好。


从《天注定》开始,贾樟柯每部影片的剧本,都是离开北京回山西写的。拍完《山河故人》后,他更是直接搬回了山西老家。他贪恋故乡的宁静与亲切。只有在家乡,他才不用再疲于应酬,身边的朋友也不再只是关心他的电影,而是更关心他的生活,关心他什么时候要孩子,关心他以后如何养老……


北平,从70年代说起


20世纪70年代,幼年的姜文随家人从唐山迁到了北京。自此,这方见证了他成长及成熟的土地,便成了他最常用镜头记录和讲述的故乡。在新片《邪不压正》中,他更是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对遥远的北平的想念,堪称一封写给老北京城的情书。



片中姜文饰演的蓝青峰,住在“曹雪芹写红楼梦”(影片台词)的大宅院里,而这座位于内务部街11号的院子,其实就是姜文儿时的家。


内务部街的11号院。


姜家三兄妹:哥哥姜文、妹妹姜欢、弟弟姜武


这座大院可不简单,第一代居民中有魏巍、黄胄等上百位军中才子,第二代居民中则有数十位大学教授、作家、导演,文艺与学术气息可谓相当浓厚。


魏巍


早在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姜文就曾经把大部分镜头留给了这座承载了他差不多整个童年的11号院。


而在《邪不压正》中,这座院子的背景则从姜文幼年时的“文革”时期变成了民国年间,“内务部街”几个大字,也被姜文特地拍进了镜头里。



除了富贵东城中的儿时大院,姜文还把梁思成先生心心念念的北京中轴线拍进了此片之中。其中最震撼的,便是一片银装素裹中的正阳门。当彭于晏饰演的李天然坐着火车驶向正阳门,老北京的烟火气,便扑面而来。


一片银装素裹中的正阳门


1906年,京汉铁路全线通车,这是清政府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一时变得热闹起来。《邪不压正》中李天然下车的地点,就是该铁路途经的正阳门西火车站。


正阳门西火车站


事实上,姜文电影中的北京风貌不在少数,从人们心怀敬畏的协和医院,到耳熟能详的东交民巷、钟鼓楼……他的电影,如同一封封写给北京的情书,沉稳内敛,却又充满着掩不住的热情与奔放。



王小照


虽然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作用还是起到了,由他此人平生便可看出。

贾樟柯,生于1970年5月24日于山西汾阳。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1995年,第一次拍摄电影的他,拍摄出的《小山回家》便赢得了香港映像节大奖,1998年,处女作《小武》获得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大奖,2004年,获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2006年,拍摄地《三峡好人》得到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2010年,获第63届珞珈诺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2015年,授予金马车奖。并获得台湾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2016年获孟买电影节杰出艺术成就奖,开罗电影节杰出成就艺术奖。贾樟柯才华横溢,而且做人清理洒脱,做事认真敬业。他不仅为自己获得了很多奖项,同时也代表着为国争光,当然也是为他的老家汾阳争光

当今当人白度他是。便可以看到出生地是山西汾阳。便会让很多人看到这四个字,看到他身为山西的青年才俊,才华横溢,思想独到。而且他所拍摄的电影。又是有很重的农村气息和大众味道的。让看过的人在不经意间便会反思这个社会底层人物活着的艰辛和努力。虽然不被上苍眷顾,但是任然活的活力生机,不服输。这有怎么不会是作用?贾樟柯的那种努力拼搏的劲展现给世人的又怎么不是山西人的品质,汾阳人的品质。这种闪闪发光的品质,是流淌在黄土高原,流淌在黄河中无论过了多少年都不会消散的。他对汾阳带来的变化,是唤醒了很多人的这种早已沉睡的精神


老家吕梁


作为中国第六代导演中的代表,贾樟柯的电影作品质量和内涵都不容置喙,而他的电影拍摄地点和取景,还有很多日常生活的取材都与汾阳密切相关,当然很多今天已经拆迁掉的老建筑也被他的影像资料保存了下来。尽管他的作品相比张艺谋冯小刚这些拍商业片的导演,还是有些小众,但真看得懂他电影的人必定会去了解这个被中国遗忘的小城——汾阳。了解中国时代发展的缩影。


毛骆驼


贾樟柯爱家乡,爱身边的人。他的电影元素始终带有一股汾阴汾酒味道,包括小武的走路姿势,三明的说话口音,都是地地道道的老家印象。乡愁,是生命里的一朵祥云。这样也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生的普通规律和社会规定全天下还是大体相当的。


月亮湾的小伙子


贾樟柯首先是一个艺术家,他又不是城镇的设计师. 相信他没有政治上的野心. 汾阳贾家庄现在在贾樟柯的带领下出现了人文气息. 一点点的改变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