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协要求在3年内中超,中甲各球队全部改成中性化队名这个政策对职业联赛的发展有利吗?

杨佳军208


果真推行的话,绝对是中国职业联赛的百年大计。说实话,现在的俱乐部就是大企业、房地产包养的二奶,根本没有市场生存能力,也没有长远规划。当然,改名字只是开始,俱乐部向社区下沉,才是今后俱乐部发展的终极方向。



(阿尔滨之殇。)

第一、阿尔滨之殇不希望重演。大家估计还知道大连有只叫做阿尔滨的球队,那几年企业投钱大买特买,但企业经营不行了,球队就马上降级,到现在影子都没了。这就是,俱乐部缺乏独立性的悲哀。

第二、俱乐部应该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生存能力。欧美及日本已经证明,足球俱乐部作为营利性组织机构,是有广泛市场的,只要遵循足球规律,找到自己的市场土壤,就有强盛的生命力。比如,欧洲就有好多百年俱乐部。这样的足球俱乐部,才能够真正的发展足球,为足球人谋福利。

第三、改名字只是开始,下沉社区是方向。中国足球其实是很缺乏群众基础的,不然也不会存在国家队只能从300多人里面选的情况。改名字,就是为了拜托大企业二奶身份,真正的为自己的市场去服务。而足球最大的市场就是社区。因此,俱乐部下沉社区,是中国职业俱乐部的发展方向。

希望能够顺利推行吧!


TC乌鸦嘴


这是现在足协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情

中国职业足球现在完全靠着房地产企业的输血才活着,短期想把房地产企业名称换成中性化名称恐怕还有难度,但从长远来看,要想足球俱乐部长远的活下去而不是靠着房子卖得好才能够活下去,队名中性化联赛发展才是一条非常正确的道路。

企业冠名,让球队就像没有归属感,今天矿泉水卖得好,球队就是矿泉水队,明年酒卖得好,就是白酒队,再下一年汽车卖得好,那球队就是汽车队,这几年房地产卖得好,好赚钱球队都是房地产队。幸亏没有一年哪个养猪的冠名了球队,那是不是需要叫佩奇队呢。现在中国职业足球还没有更名字的球队真的数不出几支来,也许老板都没换,但老板卖得东西不一样,名字就得换过。

另外在中国足球还有一个神奇的现象,流浪球队。上海浦东、上海中远、上海国际、陕西浐灞、贵州人和、北京人和,这是一支球队,打一枪换个地方而已。还有大连毅腾、烟台毅腾、哈尔滨毅腾、浙江毅腾,这个不错,毅腾一直没变,可是那里都不是他的主场,哪里好搞钱哪里去。

球队中性化名字应该会更有利于球队招商,任何一支企业给球队赞助的时候,肯定不愿意去赞助一支带着企业名称的球队,那他赞助的是球队还是企业呢。比如说恒大,我想赞助的时候,我是给球队钱,还是给了恒大钱,我再牛逼的企业也得排在恒大的后面。英超豪门曼联,他们的赞助商已经多达60多家,包括阿迪达斯、雪佛兰、瑞讯、GULF海湾石油等知名品牌,涉及运动服装、汽车、银行、润滑油等诸多领域。因此,改中性名字,对于各支球队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如果能把握好机会,中国的俱乐部也将有可能以独立法人的身份存在,而不是某一个房地产企业的资产,不是只让某一个企业买单,让各个赞助商处在一个平等的合作地位,最终实现实现球队自给自足。

不过球队名称中性化后,搞不好会成为动物园联赛,什么大鲨鱼啊、华南虎、东北虎、金钱豹、雄狮、大象什么都出来了,不过这也没有什么不好,这也是一种球队的文化。

无论是从球队文化建设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吸引投资商的方向考量,队名中性化都是可以带来诸多好处的,这也是一个职业联赛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谋子


其实这对老俱乐部来说也没什么,比如山东鲁能,原来叫山东泰山,泰山将军,鲁能泰山,上海申花,一直叫上海申花,这些俱乐部本身就是省队转变来的,经过这些年联赛也有自己的俱乐部文化,梯队建设相对叫健全。只是对后来新进的俱乐部,靠买买堆起来的俱乐部,的免费广告作用有些问题,因为俱乐部的文化不是一年两年能建起来的 ,而是靠长期积累的。


用户4735684143782


特别好!绝大多数俱乐部再也不会盲目的投资,转而发展青训了!也会进一步淘汰那些把足球俱乐部当作广告宣传的转热度的球队,不是真正有社会责任感,只求一时曝光度的球队,将没有生存的余地!甚至更大胆一点,球衣背后的广告也取消了,写上俱乐部名字,那样更好!


幽谷幽谷客


必须!这一点我绝对支持足协。

赞助不是冠名,因为球队不是你一个企业的,而是社会的。中国足球俱乐部赞助或者独资后就成你们家的了?这是中国足球的无耻操作,当然这也促进了中国足球俱乐部的发展,但这是中国足球发展过程的一个阶段,不会也绝不可能是长期让一个企业霸占。以恒大为例,整个广州恒大就姓许了,广州球迷还特意为了这个许氏家族呼喊“万岁”吗?广州足球是广州人和广州球迷的,虽然广州恒大为了广州、为了中国足球作出不朽贡献,可这些荣誉绝不姓“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