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金體——完全不懂書法的人,看過後也會感覺極佳

他是古代少有的藝術天才,自創一種書法字體被後人稱之為“瘦金體”,熱愛畫花鳥畫自成“院體”。被後世評為“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他獨創的瘦金體書法獨步天下,直到今天相信也沒有人能夠超越。這種瘦金體書法,挺拔秀麗、飄逸犀利,即便是完全不懂書法的人,看過後也會感覺極佳。


趙佶

(1082.11.10—1135.06.05),即宋徽宗(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在位),宋神宗趙頊的第十一子,宋哲宗趙煦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後被封為遂寧王、端王。歷任鎮寧軍節度使、司空、昭德軍節度使等要職。

宋哲宗於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病逝時無子,向太后於同月立趙佶為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建中靖國”。宋徽宗即位之後啟用新法,在位初期頗有明君之氣,後經蔡京等大臣的誘導,政治形勢一落千丈,後來金國兵臨城下,受李綱之言,匆匆禪讓給太子趙桓,靖康之變後與長子欽宗趙桓被金人俘虜北去。金天會十三年(1135年),宋徽宗趙佶駕崩於五國城,時年54歲,紹興十二年(1142年)三月,徽宗棺槨被迎回南宋,葬于都城紹興永祐陵(今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東南35裡處)。

趙佶在位26年,在太上皇位1年零2個月,趙佶善書畫。在位時重用蔡京、童貫、王黼等奸臣,使北宋走向滅亡的道路,編寫《宋史》的史官,也感慨地說如果當初章惇的意見被採納,北宋也許是另一種結局。並還說如“宋不立徽宗,金雖強,何釁以伐宋哉”。

徽宗酷愛藝術,在位時將畫家的地位提到在中國歷史上最高的位置,成立翰林書畫院,即當時的宮廷畫院。以畫作為科舉升官的一種考試方法,每年以詩詞做題目曾刺激出許多新的創意佳話。如題目為“山中藏古寺”,許多人畫深山寺院飛簷,但得第一名的沒有畫任何房屋,只畫了一個和尚在山溪挑水;另題為“踏花歸去馬蹄香”,得第一名的沒有畫任何花卉,只畫了一人騎馬,有蝴蝶飛繞馬蹄間,凡此等等。這些都極大地刺激了中國畫意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