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谈三农
很简单,我就问大家一个事儿。
现在很多农村学校,尤其是小学,可能一个班级只有10几个学生甚至更少,还有可能只有4、5、6年级有孩子,再小的班级就没有孩子了。对于这种学校,你说怎么办?
这种情况尤其是西部一些不发达地区尤其普遍。
像下面这个图中的小学,就只剩下了3个孩子了,但是老师还要有。
你说这样的学校办下去不是浪费资源吗?
从学校校舍来看,这个学校之前肯定是有很多学生的,但是后来学生就越来越少。这是这十几年来各地乡村学校的一个趋势。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最近十年,一来咱们国家人口出生数量持续在下降,出生的小孩子越来越少,二来很多小孩子跟着父母进城打工了,只有少数孩子成了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住在老家农村。
就比如我的老家湖北襄阳,这还算是比较富裕的地区。襄阳是湖北第二大城市。
我老家那个村子,在我上小学的时代是91年,一个班有100个孩子。现在?一个班也只有10个孩子不到了,而且老家的小学只设1-3年级,再大一点就集中去镇上的中心小学去上学。
之所以还保留1-3年级,是因为这些孩子太小,去镇上还有2公里,不太方便。
我老家这个小学还算是好的,还有点小孩子。至于再偏远一点的村子,小学彻底就废弃了。
你说这样的情况,怎么办?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周边相同情况的几个学校合并,成立一个新的学校,让周围方圆5公里之内的小孩子都到一个学校上学。
否则的话,会是什么情况?现在的农村小学教师都算是公务员体系的,虽然他们不是公务员,但是国家为了教育事业,每个老师工资都要保证的,这些工资都是国家发。
比如你保留10个学校,每个学校一个班级至少要2个老师吧?要是3个班级那至少要6个老师,这就是60个老师。
假如合并成一个学校,6个班,每个班级5个老师,也只要30个老师。人力资源就节省一半。
而且你还要考虑,有的地方学校太偏,根本就没有老师愿意去啊。
所以这些农村学校一定要合并。
同样的道理,有些偏僻地区的农村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必须和就近的村子合并,保留那些靠近城区,交通便利的村子。
这就是这些年咱们国家在推行的事情,城镇化。
什么是城镇化?就是把人口集中起来,不要分散,不要这里一点人,那里一点人,尤其是那些山区,交通不便的山区,根本就不适合人居住,还要这些村子干嘛?
只有实现了城镇化,才能集中提供现代化的服务,比如集中供自来水,集中供暖、集中打扫卫生,什么事儿,都要集中到一起才好办,才好管理,效率才高。
否则,大家都在各地偏远的山村,那你怎么给他们统一安装自来水?啊?连自来水都没有的地方,公路都没有的地方,你住在那里干啥呢?说句不好听的,淘宝买东西人家快递都不愿意送过去啊,太不划算了。
所以要集村并镇,最终的目的就是消灭现在的落后农村地区,实现新型城镇化。所有人口都居住在城市建成区。比如苏州市提出的2030年规划就是这样。
那么未来是不是就没有农村了呢?也不是,剩下的农村就要搞农庄,搞机械化种田,像美国那样,大规模机械化耕种。
要实现机械化耕种,就必须把所有农田集中在一起,把农田中那些小路、田埂这些统统消灭掉,把农田搞成一大片。
像这样靠大型机械种田,飞机播种喷洒农药。
这才是我国农村未来的发展趋势。
要实现这一步,首先就要集村并镇。
梁鹏飞
农村要开始的“合村并镇”到底是什么意思?
提及“合村并镇”这个问题,如今有很多消息说,未来农村进行“合并”是早晚的事情,但在我们老家这边,还没有看到正式的文件和通知。那么这“合村并镇”到底是什么意思,对于农民来说,又有什么好处呢?
其实,合村并镇无非就是将原来一些居住相对零散的农村进行统一拆迁后集中安置。有的农村居民居住较为零散,特别是一些山区,有的居民户房屋相隔很远,并且离着镇政府驻地偏远。对这些情况的农村实行合理拆迁,统一安置以后,能够在居住、管理等很多方面方便很多,从长远来看,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如今,随着农村年轻人涌向城市,农村呈现出空壳化、老龄化现象加剧。有的地方直接导致耕地荒芜、房屋空置的现象,造成资源浪费。通过合村并镇,村民集中安置以后,在村民生活方面,可以实现集中供水、供电、供暖等,这样既能节约资源,又便于集中管理,而且提升了村民的居住环境与居住条件。
另外,旧村搬迁以后,一些宅基地可以集中开垦复耕,这样农村的土地可以集中规划,在过去的农田耕作过程中,小农式的个体生产率低下,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各自为战的小规模种植也无法适应机械化生产的推广。合村并镇为以后种植业的规模化、农场化、科学化奠定基础。
合村并镇以后,农民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将原有的土地以各种形式流转出去,保证一定的收益的情况下,从土地生产模式中解放出来,可以选择打工,也可以利用一技之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生意等,增加收入。
但是,在合村并镇的过程中,难免有一部分人持反对态度,这些人以老年人居多。原来独门独院的居住方式改变了,原来街头拉呱的场景不在了,那居住了一辈子的“老屋”不见了,他们从内心无法面对即将到来的这些事情。古人历来讲究“落叶归根”,如今临了却要远离这片熟悉的土地,他们接受不了。
合村并镇对于农民来说,应该是利大于弊的一件好事,但如果真正实施起来,也肯定是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不知你对此事持有什么样的态度,欢迎留言一起交流学习。
建行渐远
对于这个问题建议大家在网上下载《乡村振兴规划2018—2022年》,这个文件是党的十九大上确定的国家战略,是乡村振兴规划的行动纲领,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针对大家关心的2个问题,这里对原文作个解读。
1、乡村撤并。在《规划》的第三篇第九章 "分类推进乡村发展"中作了说明,按照集聚提升、融入城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的思路,分类推进乡村振兴,不搞一刀切。建设成"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四种。
大家可以对照自己所住的村庄属于哪一类,若不在城郊,又不是历史文化村,村的规模不大、人口又不多,那么只有第四种类型适合你的村了——撤并搬迁,与其他村合并成一个大村镇。当然会优选搬向交通等设施基础比较好的村了,如若你的村边有高铁站啥的,那么你的村可能就不会被撤了。
2、社会保障。这是大家比较关心的最突出的问题。在《规划》第二篇 总体要求中提出,到2022年实现全民建成小康社会和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部署,2018年至2022年这5年间,既要在农村实现全民小康,又要为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打好基础。
具体的发展目标中确定: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持续改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基本建立,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果。在这5年内,"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就是要加快通路通电通气等系列设施建设,加快村镇撤并步伐;"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就是要补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这一短板,这不仅要给农村老人安置养老的问题,而是要给农村全体农民解决社保的问题,建立与城市居民统一的社保体系。标准各地可能会不一样,但全国肯定会有一个基本的底线标准。
经济发展快的省份肯定要走在前头,为2022年前"取得阶段性成果"起到示范作用。可能在今年底或春节前后各地会马上行动起来。现在中央对各项确定了的工作落实抓得非常紧,会分阶段的派下督察组检查督促,脚步慢的会马上被"打板子"的,在明年我们都会看到立竿见影的成效。这一点无需质疑。
Ukola瞭望哨
为什么要实施合村并镇?
因为目前中国农村设施配套不完善,人们的住房零散不集中。为了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统一规划建设新农村。就是把附近的农民住房宅基地统一在一个位置,然后统一规划。让农民集中起来。
合村并镇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住房条件有改善,很多农民的住房比较落后,统一规划后,就有了标准化的住房。水电公路,网络天然气等等都很方便。
然后,合村并镇后,会大大提高办事效率。会建设镇政府,办事方便。不像以前一样,办点事要东跑西跑。
还有合村并镇后,会回收复垦大量土地,可以投资建厂,发展农业等等,从而会提高居民的收入。
当然,合村并镇并不是全都好,也有一些缺点。比如说,原来独家独院的,现在挨在一起了,隐私方面就少了些保障。饲养家禽也不方便。农村风土人情味也会逐渐淡化。但是总是利大于弊,人总是要向前发展的。
农村偏偏
南方的乡村都是比较散落的,比如我们村只有二十户人家,相隔不到五百米却又是一个一百户的村,大村小村星罗密布,每户几亩田,各自耕种。
我爸早就说我们那可能要合村并镇了,就是村里房子和田都卖出去,国家在镇子里统一建房,所有人搬过去,我爸说可能要贴钱进去,包括装修。
我爸妈其实一直在县城打工,家里也就过节回去,田租给村里愿意种地的人了,所以理论上说合村并镇对他来说没什么影响,可是上一辈人的乡土情不是那么容易割断的,我爸希望这件事尽量往后拖吧,而且他还想和爷爷一样,老了回家还能打理打理几亩地,乐的自由自在,他老说不喜欢住城里,因为太无聊,而且花费也高。
这只是我家的缩影,从国家的层面来说,合村并镇是势在必行的一件事,因为小农经济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个体农户生产率低下,而且重复的投资太多,也不利于统一管理。合村并镇的远景可能就是种植农场化,引进最先进的科学种植方式,大力推广机械化生产。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产量也减少了重复和无用投入,这对国家来说是利好,像美国那样粮食出口创汇也不是没有可能。
至于进了镇子力里的农民,可以选择进城打工,或者做些小买卖,因为一个大镇子必然会有餐饮和小商品市场的需求,这对一些人来说是个机遇。
至于那些没有一技之长的或许还能到农厂里继续务农,只不过以前务工是为了自己卖粮,现在务农是工作而已。
村落消失也不是没有弊端,因为村里那种乡亲情谊消失了,一些农村民俗也会消失,人也少了些归属感。
不过你愿意还是不愿意,这都是国家大势,个人永远无法阻挡,所以就顺势而为吧,也没什么好抱怨的,只希望国家在安置农民上能做的更为完善,这个我是有信心的。不过我以前还一直幻想着我自己老了后回老家盖房子养老呢,现在看来是不可能了,老家在哪里呢?
穿美国望世界
更应该合镇并县去地区、有省直接管县、三两个小县合并成一个大县、每个县应有100万人口、面积三千平方公里、安微一个,210万人、管理的不错、地区市直接改成省管市、没有地区、没有乡镇两级、有中央、省、县、镇、村五级政府、这样中国可以减少几百万中层干部、而且有效直接传达上级指示、小政府大社会、各县级政府职能部门合并一些
郑华杰的爸爸
农村要开始的“合村并镇”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认为:是人类发展进化阶段,中国几干年来,贫富差别极大,农村人扎根,深山老岭,人缘稀少,交通不便,信息不通,长期不和人打交道,处在愚昧无知环境里,日出做工,日落收工的生活。
今天农村要开始的合村并镇,就是切底解决农村人居住环境。人们生活困难,不适宜人们居住,搬迁到适合人们生活地方,合并到开放镇,人与人共同生活,扩泛交流。还能提高人们的安全感,活者的人多么幸福呀!
shuron邨寨
合村并镇的前提条是要有钱,一是经济产业发达的农村,当地政府有钱,农民富裕,愿意合村并镇,发展产业。二是自然条件特别差的地方,与其扶贫不如移民,政府拨款,合村并镇。其他的农村,只能顺其自然。
不管是合村并镇,还是维持现状,一是要发经济,让农民富裕起来,二是国家应象投资城市道路那样,建好高质量的乡村道路。农房可以靠近公路而建,突出地方特色,具有传统风格,吸引城里有钱人下乡。贫居闹市无人识,富在深山有远亲。
大顺自然
想要合并村子,最好的办法是抽丝剥茧,把还没有盖房子的那些人,迁出村子,寻找一处大面积土地,照着原有的宅基地盖房子,而那些空着宅基地可以做农业或者商业,房子顶死住三十来年,五年问拆迁意愿,房子一破,自动自发的就去新的宅基地了。
有老伴的老年人一处带院子,可以种蔬菜,养鸡鸭,一室一厅一卫一厨就够了,年轻人住小区,孤寡老人住公寓,几个老年人住一块,可以互相照顾,开辟菜园自娱自乐,活动身体也是极好的。
老年人要是另一半去世,可以迁入公寓,房子可以留给后辈,也可以租出去,租金当养老金用。
父母子女不易太远,而且成年的子女有时候不愿意给父母住,也可以租房子住为了可以多种菜,喜欢有自己院子的年轻夫妻,可以只盖一层楼,或两层,楼顶种菜。
实用性,优美性,自然性,整体布局性,土地质量分别种,就像那些爱长草的地方种树最合适,按这些土地里撒一些中草药,让他们自己生长,那些土地肥沃的种农作物最合适,地比较凹地啊,种喜欢水的产品比较合适,什么茶园,果园的,以丰富的产品作为整个镇子的食用价值,真正的要乡镇合并呀,人不需要占太多的地方,但必须集中方便出行,这就涉及到了一个问题,那么离农作物远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政府的帮助下将其合并,有大型的机器统一播种和收割作为整个镇子的粮食储备,只要有自己地的人,每一年都可以粮食供应不需要花钱,而剩余的粮食,可以加工和买卖销售,到年底再分红,实现乡镇一体化加工设备,保证食品安全,打响从城镇品牌效应,让农民在家就可以丰衣足食,何乐而不为,为了增加旅游的漂亮点,设置旅游站馆,让每一个出行的人在不同的地方,品尝当地又鲜嫩又可口的食物,对于上年纪的人最好是住公寓,开辟出一个园子,让他们种菜,这些菜可以吃,也可以作为整个公寓的财务支出,年轻人住小区需要工作,那么就要必须离镇子的商品街较近,而政治的核心应该设立政府机构,比如说银行呀,学校呀,医院呀,让其统一化,合理化,规整化,布局分配明晰,至于什么花花草草呀,这镇子种下就可以了,最主要的还是要有实用性,朴实的农村,就需要一片的绿才美嘛,规规矩矩的,刻意的美,反而是不美了,自然和谐才是未来要寻求的道路,安然自得小镇一游。
最好第一步就是把人集中起来,根据老年人,年轻人来划分,可劳动性不可劳动诶,有能力照顾自己和无能力照顾自己的老年人划分群体,自然化。以及小区的年轻人的方便出行,第二步便是开始划分地,第三步就是建设旅游住点,和特色开发的农场品加工。
女婍
谢好友钱老825的邀请,合村并镇不是征地拆迁,而是行政管理的客见需求,也是国家对基层管理机构的减负。三个乡镇并二个两镇,减少多少财政负担。庄庄村一般不起过50户,连一个大村小组的户多都没有,设置一个村民委员会,财政需负担5到7人工资,合村后只需负担一:名小组长工资。庄庄村的通电、自来水,天然气、有线电视都有困难,且成本大。庄庄村迁入大村也是件好事,有利于村容村貌整齐化一,有利于村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合村并镇是好事,利国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