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北师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国家“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设有研究生院,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8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1912年,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1931年,北平女子师范大学并入北京师范大学。1950年,毛主席为北京师范大学亲笔题写校名;1952年,辅仁大学并入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百年校庆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北京市决定重点共建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5月,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将北京师范大学列入支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清代末年建校以来,北京师范大学始终同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进步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在“五·四”、“一二·九”等爱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李大钊、鲁迅、梁启超、钱玄同、吴承仕、黎锦熙、陈垣、范文澜、侯外庐、白寿彝、钟敬文、启功、胡先骕、汪堃仁、周廷儒等名师先贤曾在此弘文励教。学校秉承“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形成了“治学修身,兼济天下”的育人理念。

中文名

北京师范大学

英文名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简称

北师大、北师(BNU)

创办时间

1902年

类别

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

师范(综合类)

属性

985工程

211工程

珠峰计划

2011计划

111计划

全国重点大学

所属地区

中国北京

现任校长

董奇

知名校友

莫言、刘允、袁贵仁、启功等

主管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硕士点

189(36个一级,153个二级)

博士点

132(24个一级,108个二级)

博士后流动站

25

校训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校歌

《北京师范大学校歌》

专职院士

7

主要院系

教育学部、文学院、心理学院、哲学学院、物理学系等

国家重点学科

39

学校地址

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学校代码

10027

主要奖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项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5项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4项

长江学者

32人

目标定位

世界一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