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高情商,是讓人相處舒服

有分寸感,有所為,有所不為

《拜託了冰箱》是一檔美食類綜藝節目,通過邀請明星和自己的冰箱一起來到現場,揭秘冰箱的內容來暢聊美食生活。

在其中一期節目中,主持人何炅打開了姚晨的冰箱,發現裡面有一盒姚晨奶奶醃製的小吃,味道很好聞。

在徵得姚晨的同意後,何炅讓上節目的嘉賓們都嚐了一下。後來,從姚晨的冰箱裡翻出了一個國際大牌的巧克力。

姚晨介紹說,這是女兒百日宴時,子怡送的。緊接著,姚晨很大方地說,“這個可以給大家分一下。”

王嘉爾說了聲謝謝之後,就要從何炅的手上拿,卻被何炅不動聲色地拿開了。

或許當時王嘉爾沒有想那麼多,認為既然主人同意了,那就開吃,但是何炅卻分寸感很好。

小零食可以分享,但貴重的東西,即使主人同意了,也不能隨便吃。況且當時的情況,眾目睽睽,姚晨是無法拒絕的。

周國平曾經說過,“分寸感是成熟的標誌之一。分寸感不是指疏遠,也不是傲慢,而是指要站在更高的角度,認清自己的位置,然後做出合適的舉動。”

找準自己的定位,給自己劃定一個準則,有所為,有所不為,才能在相處的時候,為他人留出一個舒適的空間。

看破不說破,不讓人難堪

曾經看到過一個一分鐘的短視頻。

視頻中,下課鈴響了,就在小朋友們欣喜若狂地拿出飯盒,準備美美地吃一餐時,一個小男孩的臉上卻寫滿了失落。

他打開空無一物的飯盒,又把它蓋上。

心裡滿是難過的他,舉起手假裝要上廁所。出了教室,她來到飲水機旁,大口大口的喝水。等到下課時間快要結束的時候,小男孩回到教室,準備把空飯盒收到抽屜裡。

當他拿起飯盒的時候,發現飯盒比平時多了一些分量。打開飯盒後,他驚喜地發現裡面充滿了食物。

其實,這飯盒裡有A同學給的葡萄,B同學給的麵包,C同學給的火腿,D同學給的胡蘿蔔……當小男孩帶著心中的疑惑,向前後左右張望,同學們都裝作什麼也沒有發生,繼續吃著自己手中的食物。

家境貧窮的小男孩,為了掩人耳目,每天都帶著空飯盒來教室。班上的同學們看破不說破,在小男孩離開教室之後,偷偷地在他的飯盒裡塞滿了食物。

小男孩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而同學們看破不說破,恰恰是為了不讓他難堪。

悄無聲息地替人解圍,事後也不居功自傲,不把替人解圍當作一件值得炫耀的事,不在他人面前誇誇其談,這才是真正的高情商。

正如林宥嘉在《說謊》裡所唱到的,“人生已經如此的艱難,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事情是埋在內心深處,不願為外人所知的。

如果恰好被你看穿了,心知肚明就好。看破不說破,給別人留一點餘地。因為,有時候一句多餘的話,就會讓別人陷入尷尬的境地。

尊重差異,不強求別人和自己一致

在一期《妻子的浪漫旅行》節目中,應採兒和程莉莎因為撕小票的事起了爭執。

當時,程莉莎正準備撕小票,應採兒看到了,連忙說,“你先別撕,留著。”

程莉莎說:“不留,我有記賬。但我習慣把所有賬單都撕掉。”

應採兒反駁道,“這上面沒有你的名字,這不算賬單。”

程莉莎還是有所顧慮,“萬一有人查到我們,有我的指紋呢。”

應採兒繼續反駁道,“是信用卡上的賬單需要撕,上面有你的名字和資料。給現金的單子不用撕,沒有人會知道你的任何資料。上面沒有任何資料,你撕了沒有意義的東西。”

程莉莎略帶生氣地回道,“我就是習慣性把它撕掉了。”

應採兒和程莉莎關於是否撕小票的爭執,也讓當時的氣氛一度陷入尷尬。

其實,撕不撕小票,並不是什麼大是大非的原則性問題。“撕小票”不意味著理虧,“不撕小票”不也不代表不對,這只是個人習慣不同罷了。

生活中的很多事,都不是隻有唯一答案的單選題——這個選項對了,其他選項就錯了;更多的,是允許多個答案並存的多選題——這個選項是對的,另一個選項也是對的。

習慣沒有優劣之分,愛好也沒有優劣之分。不要強求別人按照自己所認為正確的方式去生活。

那些看似善意的干涉,對別人而言,又何嘗不是一種冒犯。

真正的高情商,是尊重差異。允許別人喜歡自己不喜歡的,也允許別人不喜歡自己喜歡的。

真正的高情商,是讓人相處舒服

總有些人,寧願自己獨處也不願意出去社交。

因為在他們看來,社交是一件很累的事。

當別人提出不合理要求的時候,不知道該如何拒絕;

心中有難言之隱的時候,要努力掩飾自己,不被看穿;

和別人不一致的時候,要努力讓自己刻意合群…

因為相處起來不舒服,才讓越來越多人對社交望而卻步。

叔本華曾經說過,“人就像寒冬裡的刺蝟,互相靠得太近會覺得刺痛彼此,離得太遠又感到寒冷。”

而真正的高情商,就是把握一個恰到好處的度,讓人相處舒服。

相處的時候,不需要顧慮重重,也不需要有所戒備;不需要委屈自己,也不需要刻意偽裝。這大概就是最令人舒服的狀態。

願你我都能成為那個,讓人覺得相處舒服的人。

作者簡介:夕夕醬,富書專欄作者,給點陽光解燦爛的摩羯座,想要好看的皮囊,更想要有趣的靈魂。寫作兩年,寫了將近五十萬字,擅長寫生活認知類文章,讀過成甲的《好好學習》、採銅的《精進》、趙周的《這樣讀書就夠了》。本文首發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萬新中產生活認知學院,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