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有一個高級的體現,叫“不擡槓”


有人說:“越是層次低的人,越喜歡用消耗的方式,去經營人生,用娛樂的精神,消耗有限的人生。”


在生活中,不難發現,那些讓人厭惡的人,消耗的是他們的人際關係。而有些人,為了體現自己的優越感,經常在一件事情上跟別人爭論不休,儘管別人已經改善了,還要換個觀點繼續說。這種讓人左右為難,博人眼球的行為,網絡上把它們歸納成了兩個字,那就是“槓精”。

而有一種高級的情商,叫做“不抬槓”,我深以為然。因為,抬槓的人,往往暴露的是他們的情商,也能看出他們為人處世的作風。因此,不抬槓的人,明白事理,往往情商也很高,更懂得一些大道理。

情商,有一個高級的體現,叫“不抬槓”


一、不抬槓,是對人最基本的尊重

我們都知道,尊重人,首先要從最基本的開始,那就是認同感。世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做著自己意願的事情,只要不對社會發展構成威脅,都是可以接受的。所以,我們對一個人做法的認同,是在承認他們的想法,更是在尊重他人。而同小區的老吳,他的做法就是不招人待見的行為,搞得很多人看見他都不想跟他說話。

有一次,他在小區裡閒逛,看見別人下樓拿外賣,上去就說:“別老是吃外賣,不健康。”拿外賣的小夥子有點激動,說:“這是我的事情,您就別瞎管了。”老吳看他不聽勸,舊毛病又起來了,說話的聲音變大了,指著小夥子說著:“現在的年輕人呀,就是有脾氣,不聽勸!”那小夥子脾氣有點上來,說著:“那我去外面吃行了吧。”老吳又補了一句:“那你這外賣怎麼辦,不吃不就等於浪費糧食嗎。”這可讓這小夥子氣炸了,拿著外賣自己上樓去了。

老吳這個人吧,總喜歡多管閒事,遇見了看不慣的事情,總要上前去說兩句。可是呢,他有一個毛病,就是遇見那些不聽勸的人,就想指著鼻子數落他,讓別人進退兩難,內心很不舒服。這是很明顯的抬槓行為,是不尊重人的表現。

抬槓的人,說話總是自相矛盾,很明顯的一點就是,他們只會在一個點上表達自己的不滿,下一件事與上一件事有沒有聯繫,他們不管。他們只管自己看不慣的事情,這都是很不招人待見的行為,這往往也是低情商的表現,不懂得換位思考,不懂得變通。

所以,尊重他人也是在讓他人尊重自己,凡事不要總和別人過不去,不要總想與人爭個高低。現在想想,高情商的人之所以少與人抬槓,是在尊重他人的立場,只有尊重和認可別人的想法,才能進行和諧的交流。不然只會想老吳一樣,眼裡容不下自己看不慣的事情,搞得現在人們都不想靠近他。


情商,有一個高級的體現,叫“不抬槓”


二、不抬槓,是對人的理解和包容

上面提到的老吳,但凡他能理解別人的感受,多一絲包容,也不會弄得那麼多人都對他有意見。不過後來,老吳有了很大的變化。

自從大家對老吳有了意見之後,遇見老吳都想著避開他,不跟他說話,老吳也是看在眼裡,但是他那個時候,還不明白為什麼別人總是躲著他,於是他想找人問問清楚。找了之前他看不慣的那個小夥子,那一天他們在路邊談了很久,有說有笑的。路過的人都覺得太陽打西邊出來,老吳居然開竅了。在這之後,老吳跟那個小夥子非常合得來,經常找他拿書看。

再到後來,我與老吳聊天的時候,把他以前的事情拿出來說,他只有一句評價:“要想改變他人就先改變自己,不抬槓,有理解才會有包容。”

是啊,生活中,那些總與人發生爭執的人,說到底,還是缺少理解和包容。

威爾遜說:“理解絕對是養育一切友情之果的土壤。”

如果兩個人不能相互理解對方,是很難成為朋友的,沒有理解,也就不能友好的相處。嚴重的時候,碰見了一定會演變成一場罵戰,這都是由於雙方的不理解。

而能否理解別人的想法,取決於你能否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慢慢地,也就懂得了換位思考,自己也就更容易放下了。只要雙方有了理解,也就有了包容。

包容心,反映的是一個人心態,心態好與壞,是一個人對事態度的看法,能夠調節自己情緒的人,心態也相應會變的很積極向上。而能夠控制情緒,自然也就不會與人對著幹了。

情商,有一個高級的體現,叫“不抬槓”


所以,不抬槓,是對人的理解和包容。理解和包容的前提是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讓自己靜下心來想事情。人與人之間,雖然不能做到百分百的感同身受,但是可以通過一定程度的理解,做到讓雙方都能接受,這樣的做法,往往是高情商的表現。

情商高的人,懂得換位思考,懂得理解和包容,明白怎樣與人和諧相處,做到不抬槓,少生事。從老吳這件事也不難看出,一個人的情商,是可以通過後期不斷地接觸而改變的,多與人接觸,多看一些對自身發展有益的書籍,也是很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