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伊拉克都是俄罗斯的盟友,为何俄罗斯只救阿萨德却不救萨达姆?

何子茵


谁说伊拉克是俄罗斯盟友了?早在苏联时代,萨达姆就和苏联相当“不对付”。虽然同为打着“阿拉伯社会主义”旗号、名义上都是“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人执政,然而叙利亚和伊拉克的发展道路却截然不同。苏联与伊拉克的密切关系始于1958年,当时身为伊拉克军队前军官的卡塞姆推翻伊拉克王室政权、并建立伊拉克共和国政权,随后开始奉行亲苏反美的外交政策,并从苏联采购大量军事装备。对于这个积极投靠的新盟友,苏联可以说具有天生的好感,因此在卡塞姆执政时期,苏联对于伊拉克和叙利亚两国在政策上并没有显著不同。

但萨达姆的出现,却促使苏联对伊拉克的态度发生了一定程度而转变。1959年10月7日,萨达姆参与了对卡塞姆的刺杀行动,而策划这次行动的正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由于刺杀行动失败,萨达姆被迫流亡埃及,结果却因祸得福、成为中央情报局的座上宾。1963年,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对卡塞姆又一次进行暗杀,成功后由无党派者阿里夫就任伊拉克新任总统,但没过多久就被受中央情报局支持的青年军官推翻,随后萨达姆的舅舅和“师父”贝克尔就任伊拉克总统,并持续执政长达十一年,期间伊拉克与苏联签署合作条约、标志着两国正式成为盟国。1979年,在萨达姆的压力之下,贝克尔被迫辞职、并让权于萨达姆,由此与美国关系十分紧密的萨达姆成为了伊拉克的最高统治者,这使得苏联与萨达姆这个反苏者之间产生了怀疑。

由于“得国不正”、且受到来自美国的支持,萨达姆上台以后的一系列政策,对苏联在伊拉克的利益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萨达姆在担任伊拉克总统期间,为准备两伊战争从苏联订购了大批武器装备、并被迫许可苏联驻扎“军事顾问”,这给人一种萨达姆被苏联视为可靠盟友的错觉。然而,事实上萨达姆曾多次清洗政府中的“亲苏派”、并公开逮捕和处决苏联间谍,同时对美国的关系又上升了一个台阶,甚至连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拉姆斯菲尔德都亲自访问伊拉克以示支持、并与萨达姆建立了密切的私人关系,如此公然的亲美反苏,苏联即便表面上不说什么,实则也是对萨达姆心存芥蒂的。

可以说,苏联对萨达姆的支持,更多地是延续了贝克尔时期的苏伊关系、并支持其“阿拉伯社会主义”的旗号,另外也有在沙特阿拉伯、伊朗(巴列维政权)和以色列这三个由美国支持的中东强国中间安插楔子的意图。但对于萨达姆本人,苏联是绝对看不上眼的,这从两伊战争中苏联仅对伊拉克给予口头支持却不直接参与军事行动、海湾战争前苏联未对美国在安理会上对伊拉克发起军事行动的提案表示异议就可见一斑。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萨达姆政权之间就更没什么关系了,因此俄罗斯对美国推翻萨达姆袖手旁观,也是正常的事。

另一方面,对于萨达姆倒台时期的俄罗斯来说,插手伊拉克事务也确实无能为力。第二次海湾战争发生于2003年,当时普京就任俄罗斯总统都没满第一个任期,俄罗斯国内问题仍然非常突出。特别是自俄罗斯独立以来就未能根治的车臣问题,对于普京来说绝对是个心腹大患。2001年,普京责令俄军对车臣叛军发起大规模清剿行动,行动直至2004年才大致告一段落。在国家经济形势尚未完全摆脱“休克疗法”造成的恶劣影响的情况下,俄罗斯根本无力支持起第二场大规模军事行动,更何况其行动地点还远在中东。可以说,从历史渊源来说,萨达姆和俄罗斯本来就有过结,俄罗斯不“救”萨达姆属于理所当然;从国家实力来看,俄罗斯没能力干预伊拉克问题;从自身利益角度来看,“救”萨达姆对于俄罗斯也没有什么好处,因此俄罗斯坐视萨达姆被美国推翻乃至绞死,可以算是理所当然了。


军机图


在中东地区俄罗斯最铁的两个盟友一个是伊拉克,一个是叙利亚。尤其是萨达姆上台后,伊拉克更是全面倒向俄罗斯,萨达姆做总统24年,唯一出访的国家就是俄罗斯,可见关系之亲密。而叙利亚从老阿萨德开始,就跟俄罗斯建立了同盟关系,叙利亚也在当时苏联的帮助下,成为中东强国。而因为叙利亚的战略地位,因此俄罗斯中东唯一的军事基地就建立在叙利亚的西海岸。


而且,巴沙尔上台后,进一步寻求跟俄罗斯的关系。可以说,两个国家都是俄罗斯的盟友。但是当伊拉克战争打响后,俄罗斯没有救援,使得萨达姆被推翻,最后被送上断头台。而叙利亚战争,俄罗斯果断出击,救援阿萨德。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第一,退无可退。在中东,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势力不断退出,不断被挤走,而伊拉克战争,只是进一步挤压俄罗斯空间,对俄罗斯来说,威胁不是那么大。但是,叙利亚战争,美国是要将俄罗斯赶走,逐出中东,一旦叙利亚被推翻,那么俄罗斯将永远退出中东这块战略要地。对于俄罗斯来说叙利亚战争那是退无可退,没有了出路。


第二,没有时间。叙利亚战争,刚开始打响的时候,俄罗斯也没有立刻参战,因为战争那必须要准备,权衡利弊。因此,在2015年,打了4年后,各方焦灼的状态下,俄罗斯突然出手。帮助阿萨德。但是伊拉克就不一样了。战争刚开始,不到一个月,伊拉克军队就开始溃散,到萨达姆被抓,也不过几个月。这对俄罗斯来说,根本来不及准备和讨论。

第三,国力不同。在叙利亚战争时期,正是普京在国际舞台大显威风的时候。声望很高。而且经济也走出困境。国力得到恢复,所以才有救援叙利亚的能力。而在伊拉克战争的时候,苏联刚解体,俄罗斯正是极度虚弱的时候,面对西方的围堵,几乎没有力量去反抗。因此,当时俄罗斯除了语言的抗议外,也救援不了伊拉克。因此,所以才造成了同样是盟友却不同命运的两个结局。

探究问题真相,揭秘背后故事,欢迎关注头条号〔历史真相背后〕,给您不一样的精彩


历史真相背后


萨达姆只能感慨生不逢时。1990年和2003年两次伊拉克战争的时候,恰逢俄罗斯国力严重衰退的时候。1990年,苏联处在解体前夜,苏东巨变自顾不暇,哪里有时间和精力玩国际政治?2003年,普京刚刚担任俄罗斯总统,主要精力是处理国内的政治经济危机,打击旧寡头,理顺新关系,也不可能有精力顾及伊拉克的战局。



但现在的阿萨德不同了。普京在俄罗斯国内执政接近20年,他的权力基础牢固,国内关系已经全面理顺。作为地缘战略大师的普京,自然也希望能够在国际舞台上有更大的发言权。而这个时候恰逢美国的外交全面收缩,无论是奥巴马政府还是特朗普政府。所以,在2015年的9月,普京果断做出了出兵叙利亚的决定。3年的时间表明,普京竟成了这场叙利亚内战的大赢家。


其实,当年萨达姆的伊拉克和苏联关系非常亲密。萨达姆不仅从苏联进口大量的武器装备,而且在资源矿产等方面给予苏联很多权益,萨达姆统治几十年,唯一访问的国家就是苏联,可见两国关系之铁。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俄罗斯对阿萨德和萨达姆的态度,不是说有什么亲疏远近,而是时势造就的结果。


另外,2003年伊拉克战争前夕,恰逢“911”结束后美俄关系改善,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有了很大改善,俄罗斯特别珍视这个来之不易的成果,不到万不得已,普京是轻易不会主动与美国发生正面冲突的。普京没有救萨达姆,是带有浓厚的实用主义外交色彩。


叙利亚战争期间的美俄关系,却正逢美俄关系陷入低谷了。美俄不仅在叙利亚对抗,还要在乌克兰对抗。所以,普京出兵叙利亚,本质上不是为了救阿萨德,而同样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依然是实用主义的外交色彩。


李明波论中东


题主的这句话说的不对,在美国攻打萨达姆的时候,当时的俄罗斯也尽了最大的努力,想要挽救萨达姆政权,只不过最终努力失败,美英两国强行发动了战争,导致了萨达姆政权的灭亡。

俄罗斯拯救伊拉克的动作,主要是集中在联合国层面。

伊拉克与叙利亚一样,都是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重要盟友,事实上萨达姆与前苏联的关系,比阿萨德与前苏联的关系要亲密得多,前苏联对萨达姆政权的支持也比对阿萨德政权要多得多。比如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战斗机米格-25,前苏联连中国都没有卖,但是他卖给了伊拉克。

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结束之后,萨达姆虽然宣布了投降,但是仍然对美国持以敌对立场,这导致美国在十多年后最终下定决心要铲除萨达姆政权,为此美国不惜在联合国会议上做伪证,来推动联合国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

俄罗斯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一直都坚决反对美国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使得联合国打击萨达姆政权的决议没有得到通过。此后美国联合英国绕开联合国,直接发动了对伊拉克的军事进攻,从某种意义上说,美英联军在2003年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事实上是一场带有非法性质的侵略战争。

这恐怕也是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为什么美国一定要想方设法弄死萨达姆的主要原因,因为美国必须要向世人证明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正义的,但是事实最终还是证明了美国发动的是一场侵略战争,美国也从此背上了“侵略者”的道义包袱,从此被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所唾弃。

俄罗斯没有直接出兵干涉美国进攻伊拉克,这与当时的美俄实力差距太大有很大的关系,没有足够的实力支撑,再强硬的举动都是枉然。

当年俄罗斯没有出兵援助伊拉克,以及今天俄罗斯直接出兵支持叙利亚,这些军事动作背后,都是有着各种严密的政治军事分析做支撑的,绝对不会是一时性起的鲁莽行动。

在2003年的时候,俄罗斯虽然在普京的领导下,国内暂时稳住了濒临崩溃的经济,但是当时的普京刚刚接任总统没多久,国内的政局十分的不稳定,根本就没有足够的精力去管外国的事情。

而且那个时候的俄罗斯经济窘迫,没有足够的能力伸出援手去帮助伊拉克,而且2003年的美国也比今天的美国要强大很多,当时的美国喊出的口号是“要在世界的任意角落,同时打赢两场局部战争”,由此可见当时的美国有多嚣张。

因此在2003年的时候,想要指望俄罗斯出兵干涉美英两国在伊拉克的军事行动,基本上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如果俄罗斯强行出兵,搞不好这些部队会被美英联军强行吃掉,而且当时的俄罗斯也不可能会为了伊拉克去打一场“核战争”,所以放任美英联军进攻伊拉克也就很正常了。

俄罗斯之所以敢于在2014年出兵叙利亚,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和当时的局势有关,此外美俄实力对比出现了重大变化,使得俄罗斯有足够的勇气去支援叙利亚。

俄罗斯出兵干涉叙利亚内战是在2014年,此时的美国正在遭遇来自各个方面的重大危机。

首先是经济上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经济陷入疲软、下滑严重;其次军事上,美军刚刚从深陷了十年的伊拉克泥潭中拔出脚来,不仅军队里面军心疲惫,心无战意;第三当时的美国社会和民意,已经受够了美军在伊拉克连续不断的伤亡消息,举国上下一片反战之声不绝于耳。当然了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国在伊拉克花了太多的钱,国会已经给不出足够的战争拨款了。

因此俄罗斯选择这个时候出兵叙利亚,可以说正好打到了美国的空挡上,这让美国一下子措手不及,被搞的很狼狈。美国支持的反政府武装,被俄叙联军一一清理,而美国在叙利亚布局了几年的战略计划也基本宣告破产。

国际局势瞬息万变,很多时候哪怕是强国领袖,也不能任性做事。虽然伊拉克与叙利亚都是俄罗斯的重要盟友,但是俄罗斯对伊拉克没有倾尽全力去拯救,并不是俄罗斯与伊拉克关系不好,而是由于当时的时局导致俄罗斯不能去拯救伊拉克,否则被拖垮的搞不好就是俄罗斯自己。

面对这样的局面,哪怕是亲兄弟也是不能上去拯救的,更不要说两边仅仅是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了。


落下m


俄罗斯一直都想阻止美国攻打伊拉克,可是2003年的俄罗斯正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国力不如现在强大,无法与美国在伊拉克打持久战,因此俄罗斯无力拯救萨达姆政权。



1.伊拉克与俄罗斯以及前苏联的关系非常好,冷战时期萨达姆允许苏联使用伊拉克境内的军事设施,并且采购了大量的苏联军火。苏联甚至还向伊拉克出口了图-22远程战略轰炸机,这款轰炸机在苏联是用来进行核攻击使用的。萨达姆执政伊拉克24年来,唯一访问的国家就是苏联,可见伊拉克与苏联和俄罗斯的关系非常好。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后,由于欧美国家长期对伊拉克进行经济封锁、政治孤立和军事威慑,导致伊拉克国内经济发展滞后。萨达姆对美国制裁伊拉克非常不满,因此在2002年宣布伊拉克国内出口的石油不再用美元进行结算,改用欧元对伊拉克的石油进行结算。美国害怕伊拉克这种终结石油美元的政策,在中东地区造成“星星之火、燎原之势”,引发其他中东国家效仿。因此,美国决定在2003年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推翻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给其他中东国家来一个“下马威”。



2.美国2003年对伊拉克发动战争期间,当时的俄罗斯综合国力还没有现在强大。俄罗斯当时的主要任务还是希望能够发展经济、恢复国力。而美国在2003年的国力处于鼎盛时期,这让俄罗斯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有办法去救萨达姆。另外2003年的伊拉克拥有116万军队,俄罗斯认为美国无法在短期内打败伊拉克。俄罗斯希望让萨达姆手里的116万军队给美国造成巨大的战争损失,然后俄罗斯再对萨达姆进行经济和军事援助,把美国拖入伊拉克的战争泥潭,消耗美国的国力。



3.美国在2003年希望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让联合国授权美国军队攻打伊拉克。而俄罗斯和法国却公开在联合国安理会行使否决权,没有让授权美国攻打伊拉克的决议通过。因此美国才绕开了联合国的授权,与英国一起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美国在发动伊拉克战争前,已经与伊拉克军方的高级将领们达成了协议。只要这些伊拉克的高级将领率领他们的军队放下武器,不与美国军队进行对抗;那么美国政府将允许伊拉克的这些高级将领以及他们的家属去美国生活。因此伊拉克战争爆发一个月后,美国只出动了3万军队就打败了萨达姆手下的116万军队,占领了整个伊拉克,这让俄罗斯措手不及。萨达姆被推翻后,俄罗斯看到自己在中东地区的盟友被消灭心里非常难受。因此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后,俄罗斯全力支持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保住了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落脚点。这就是俄罗斯为什么没有救伊拉克的原因。


杜达特洛夫斯基


萨达姆和前苏联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萨达姆一生只出访过一个国家,那就是苏联,而苏联也把米格25卖给了伊拉克,但是在海湾战争前,苏联各加盟国就已经开始闹独立,苏联解体是早晚的事,此时的苏联是叶利钦在执政,他一直想要改善和西方国家的关系,对于海湾战争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投了赞成票。




两伊战争时,美国可是强力支持伊拉克的,因为伊朗革命后,亲美的巴列维王朝被推翻,霍梅尼高举反美旗帜,彻底和美国说拜拜,而美国也在此时转而支持了伊拉克,后来要不是萨达姆触犯了美国利益,也不会和美国分道扬镳,落得被绞刑的下场。



前苏联自从解体后,接下来的十几年都半死不活,普京2000年才开始执政俄罗斯,那时候的俄罗斯什么样子?自己都顾不过来,还要去管伊拉克吗?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伊拉克的百万雄狮一触即溃,根本没办法给俄罗斯判断反应的时间,而叙利亚在伊朗的帮助下,已经稳住了局势,而伊拉克没有等到。



现在的俄罗斯也并不好过,为什么还要管叙利亚?因为如果他再不管叙利亚的话,一是没有国家再信任俄罗斯可以为自己提供庇护,二是俄罗斯的势力范围越来越小,这些年不断被美国挖墙角,叙利亚是俄罗斯仅剩的为数不多的盟友之一,再不管他,美国都要把俄罗斯整个包围了。


军事一点通


俄罗斯不是不救,而是当时环境所迫,主要原因有三点:一,国际环境不同,伊拉克在两伊战争结束后挥兵科威特,是侵略行为,为当时的国际社会所不容,美国很容易地举起了讨伐的大旗。是伊拉克不对在先。被美国抓住机会一举制服,以至于后来美国用化武的借口对伊拉克用兵大多数国家沉默。俄罗斯也不例外。叙利亚被侵略则是有目共睹,很多国家是反对美国的。加上叙利亚有俄罗斯的基地,一旦失去就在中东没有立足之地。

二,抗击的力度不同,叙利亚独自和美国支持的反对派较量互有胜负,坚持了好几年,终于等到了俄罗斯。这是叙利亚自己争气的结果。再来看看伊拉克,仅仅两个月就被打垮,除了伊拉克是沙漠地带,一马平川以外,伊拉克军队没有战斗力也是重要的因素,加上伊拉克老百姓对萨达姆不感冒,也是造成伊拉克溃败的原因。

三,俄罗斯同时期国策和实力不同,打伊拉克的时候,俄罗斯正处于衰退时期,加上当时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对西方有好感,因此对破坏美俄关系的人和事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再看叙利亚,叙利亚刚打起来的时候,俄罗斯在普京当政后,俄罗斯从崩溃的边缘拉回来,经济有了起色,也有了对外用兵的底气,加上在中东只有叙利亚有俄罗斯的军事基地,失去叙利亚就等于失去在中东的立足点,所以俄罗斯出手了。

总而言之,世界上所有的事都不是相同的,一个事情在不同的时间就有不同的结果。要和当时国际环境来分析,


春风踢碎鬼门关


众所周知,叙利亚、伊拉克是俄罗斯在中东地区,最好的两个盟友。萨达姆一生不出访,但是唯独访问过俄罗斯,关系确不一般。让诧异的是这样的关系,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后,俄罗斯没有出手相救,而叙利亚,俄罗斯果断出兵介入。是为什么呢?

从历史上看,俄罗斯一直是强硬的,在自己的利益问题上是从来不让步的。但要清楚的是,这种“强硬”、“不让步”不是随口一说就行的,而要由强大国力、军力来支撑。叙利亚、伊拉克都关系到俄罗斯的利益,出兵与否要考量自己实力和权衡利益得失。

2003年伊拉克战争,正是苏联解体不久,俄罗斯处在很艰难的时期,无论是国力、军力都遭重创,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因此心有余而力不足。想寄于伊拉克自己。因为当时伊拉克的军力在中东数一数二,号称百万大军。俄罗斯也没想到美国很快得手,认为很可能陷入战争泥潭。等美军深陷后,再支援萨达姆打游击战,以拖垮美军。但让俄罗斯没有预料到的是,萨达姆的百万大军溃不成军,不到一个月,美军就打到巴格达,使得俄罗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萨达姆被杀。

在叙利亚战争时,俄罗斯在2015年断然出兵进入叙利亚,救援阿萨德,直到现在,又是怎么回事呢?

叙利亚是俄罗斯在中东的唯一军事基地,也是在叙利亚乃至整个中东唯一的支撑点,一旦丢失将要被赶出中东。如果说失去伊拉克,俄罗斯可以忍耐,但是失去叙利亚,是俄罗斯的底线,那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再有伊拉克战争,美国进攻速度极快,数月后占领整个伊拉克全境,并抓住萨达姆,假如俄罗斯有心出兵,反应的时间太短。而叙利亚战争就不一样了,叙利亚政府军坚持了四、五年,并与反对派势力形成胶着态势。让俄罗斯有充分反应时间。

更重要的是,2003年的俄罗斯与2015年的俄罗斯是不能相提并论的。2015年以后,俄罗斯重振雄风,先后占领南奥塞梯、阿布哈兹、克里米亚等,虽仍受制裁,但整体恢复和复苏。所以才敢出兵叙利亚,保护阿萨德。

因此,俄罗斯只能救阿萨德却无法救萨达姆。是否出兵是要靠实力来说话!

请关注“下午历史茶”,共同研讨。


下午历史茶


伊拉克和叙利亚虽同为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盟友,但亲疏远近还是区别很大的。从历史上看,自老阿萨德统治叙利亚后,一直都是苏联和俄罗斯的亲密盟友。苏联和俄罗斯向叙利亚提供了包括军事装备在内的大量援助,叙利亚投桃报李,自苏联时期便在叙利亚塔尔图斯港设立军事基地,一直使用至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再看一下伊拉克,萨达姆上台以后,和苏联关系很一般,倒是两伊战争时,反对伊朗的美国看到可以利用萨达姆打击伊朗的宗教政权,就极力拉拢利诱,为伊拉克输送大批先进武器,并派军事人员指导伊拉克军队作战。两伊战争结束后,美国认为萨达姆已经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了,就一脚把他踹开,直至伊拉克战争后又把他送上了绞刑架。在两伊战争后,伊拉克和俄罗斯的关系有了很大发展,但相比叙利亚还是逊色的多,两国之间没有生死攸关的交情。海湾战争时,苏联即将解体,无暇顾及别人的事。到了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普京刚接过叶利钦的烂摊子仅三年,本身已经让美国为首的北约欺负的没一点办法,即便萨达姆向俄罗斯求援,普京那时也真的爱莫能助,无法救他。叙利亚危机始于2011年,俄罗斯也是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出兵干预,所以直至2015年眼看巴沙尔政权不保,再不施救,会严重威胁到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巨大利益和战略安全。虽然这时的俄罗斯让西方搞的也是心力交瘁,但还是果断出兵,挽救了巴沙尔。

所以,阿萨德父子为苏联和俄罗斯做出的贡献很大,是铁杆盟友,况且叙利亚的战略位置对俄罗斯来说非常重要,如果叙利亚政权更迭,俄罗斯在叙利亚的所有利益将无法得到保证。而伊拉克的战略位置没有叙利亚重要,并且俄罗斯在伊拉克国内也没用重大利益关切,这也就不难理解俄罗斯厚此薄彼的原因了。


高山流水116820061


1990年海湾战争爆发,作为伊拉克盟友的苏联非但没有帮助伊拉克,反而在联合国会议上对军事打击伊拉克投下了赞成票。而叙利亚问题上,俄罗斯多次一票否决针对叙利亚问题的投票,甚至不惜出动军队帮助阿萨德,与萨达姆的遭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个都是苏/俄的盟国,为何俄罗斯的态度如此不同呢?

关于萨达姆,苏/俄不是不想帮,是帮不了,1990年的时的苏联已经快要解体,早已无暇自顾,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去管萨达姆。而且各加盟共和国考虑到解体户可能会向西方靠拢,所以也不愿意得罪西方国家,自然就不愿意帮助萨达姆。

---海湾战争---

而且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属于侵略战争,是不正义的,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唾骂,苏联如果出兵,就是与全世界人民为敌,所以苏联当然不愿意背负“不正义”的名声。



而叙利亚就不同了,叙利亚境内驻扎有俄罗斯的两个军事基地,这也是俄罗斯在中东地区仅剩的两个军事基地。反观叙利亚周边的国家,大都是美国的盟国,而叙利亚是俄罗斯势力在中东地区最后的存在,所以俄罗斯自然不会放弃阿萨德。

---叙利亚境内的俄罗斯塔尔图四军港---

而叙利亚政府势单力薄,叙利亚政府根本就打不过反对派武装,如果俄罗斯不出兵,阿萨德离下台也就不远了。而阿萨德政权垮台后必然会出现一个亲西方的政权,这是俄罗斯来说是不可能接受的。因为阿萨德一旦下台,就意味着俄罗斯在中东地区没有了任何可靠的盟友,也就意味着俄罗斯在中东地区失去了所有的竞争力。

所以伊拉克成为了美国各种先进武器的试验场,萨达姆也成为了美军的阶下囚,而阿萨德在俄罗斯的支持下,开始重返叙利亚总统宝座。所以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