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小说或影视剧里那些强行的悲剧?

Toys-crazy


一部成功的悲剧影视剧作品往往能使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比如由刘德华和吴倩莲主演的电影《天若有情》,男女主角由于身份上巨大的差别,虽然彼此真心相爱,但不得不面对来自现实中的境遇和家庭的阻挠。最后,刘德华扮演的华第为了保护女主角,选择了和仇家同归于尽。这部影片虽然过去很多年了,但是刘德华骑着摩托车载着身穿婚纱的吴倩莲,刘德华迎着风遍布伤痕的面孔但是坚毅的表情,以及男女主人公感人的爱情故事,最后凄美的结局,都使得观众心碎,唏嘘叹息,成为70,,80后心目中经典难忘的香港电影。

一部成功的悲剧影视作品,应该是情节的自然真实,而不是强行安排的。悲剧成分的内容应该符合主人公人物背景和性格的设定以及剧情的发展,有合理的铺垫过程,不使观众产生刻意安排的感觉。比如有的韩剧中,相爱的死去活来的一对男女主角,明明之前还健康活波的女主角会忽然莫名其妙的患上绝症。这样刻意营造,强行安排的悲剧情节,显得生硬,很难让观众接受,更不会让观众对剧中主人公的人物命运产生共鸣。

有人说悲剧是把美好的事情撕碎了给人看。但是如果是强行安排,生搬硬套就很难达到这个创作者的诉求。


D三只眼观察


在回答此问题之前,我们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强行悲剧。

正常的一部小说或者影视剧,如果剧情合乎逻辑的发展,即使是悲剧也会让读者或者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没有任何突兀感。

并且同喜剧比起来悲剧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思考,从艺术价值的角度分析,悲剧也更容易将艺术推向高峰。

所以我们并非不能接受悲剧。但强行悲剧就有些让人觉得莫名其妙了。

因为答题需要,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强行悲剧的代表,发现有网友提出《兰陵王》。

原本男女主角已经突破层层障碍要在一起了,女主角却被一支飞箭射中。

这样的结局让观众感觉出乎预料,如果是为了突出兰陵王本人的悲剧性,要他爱的人在自己面前死去,也是无可厚非。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的是整部剧的剧情走向都指向男主这样的命运,这种样结尾才不会显得突兀。

若是大家正在随着剧情看的津津有味,猝不及防的死掉就有些不对了。

就拿前阵子大火的《延禧攻略》来说,秦岚演的皇后娘娘像白月光一样高洁美好,但却一次又一次被身边的人伤害,一次又一次承受丧子之痛,直到尔晴与皇上滚床单成为压倒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最后皇后选择了自杀死亡成为了她必然的结局,这样的悲剧设置不但不会让大家反感,反而对皇后一直念念不忘,让这个人物成为了观众心中的白月光。

这种悲剧的处理在影视剧和小说就显得十分打动人。

说到底,所谓的强行悲剧还是内容创作者不够走心,只要不抱着敷衍的心态去设置情节人物,不管悲剧喜剧,作为观众都能接受并且给出真心的喜爱。


都是有故事的人



朱如苍



严华萍375


痛定思痛,只为表达

强行的悲剧只为让读者和观众能从剧情中的结果有更深的体会,也某种程度表露出作者消极的、悲观的人生态度或者是苦难人生的感悟。


悲剧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悲观主义者认为,人生就是一个悲剧。人的一生,有许多的经历是苦难的,如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生活的烦琐与人性本来的惰性、生命的时限性与亲情的断裂、不可预知的突发事件打破平静的生活、病痛之苦、经济压力与欲望之苦,等。面临着人生许多选择,一不小心就追悔莫及,悲剧就实在的发生。

还有一种是乐极生悲。不可否认,人生也有很多的趣事,如童年无忧无虑的美好回忆、爱情之美、天伦之乐、成功之乐等。在这些经历中,没有把握好度,同样也是一个悲剧。如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情人变敌人;过份的溺爱造成后辈的性情缺陷;创业成功到失败的落差。



悲剧每个人都要切身感受,只为更深刻的表达著作者的思想。


冥悟天道


影视剧里强行的片段就是生活里反映,不足为奇。有一些是正常的,但太多也不好。特别是表现得过于详尽,露骨,残忍,就更不好了。如果施暴者受到惩罚还能起到警示作用,否则,不是起了反作用吗。

现在有些影视剧为了收视率和票房,太多表现强行情结和场面,影响很坏。应该制止。男欢女爱本是人类的美事,却被强行弄得令人作呕,甚至惨不忍睹,影视剧为何还要推波助澜,难道为了满足编导的变态……?

所以还是多表现些两情相悦的美事为好,这也应该算是社会的正能量吧!


业余国际问题专家


记得几年前看山楂树之恋是哭的一塌糊涂,心情好久都没有平复。悲剧的结局有些时候更能抓住读者和看客的心,所有贴切现实的的悲剧情节也算不上“强行”,故事好架构好演技好就是一部好的小说活剧集。


林丫6


中国的电视剧大都没有悲剧的转折点,悲喜转换的过程没有,觉得让人遗憾的结局才是热点,感情剧的升温,是爱恨情仇的交织,天大的事情,都没有比爱来得更伟大的,一部电视剧的结束意味着爱的延续,对历史的回顾,应该发掘更有价值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