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里三位圣人师出同门为何反目成仇?

烟比你好-伤肺不伤心


通天、元始、老子,他们三位圣人师出同门,为何会反目成仇?

小刘侃封神

封神演义主要是围绕着人阐截三教协商封神而展开。

三教教主分别是人教老子,阐教元始天尊,截教通天教主。

那么这三位圣人教主师出同门,为何会反目成仇呢?

首先来说阐截二教为何会反目成仇!

从一开始三教协商封神,那便必须有人要上封神榜,去天庭打工。

阐教弟子太少,而且很多弟子都是在佥押了封神榜之后,十二金仙还有姜子牙临时收的。

比如殷郊、殷洪、黄天化、杨任,这些可都是死后上了封神榜的。还有姜子牙的徒弟龙须虎,也是后来临时收的但是却上了封神榜。

很显然,元始天尊知道自己阐教人数太少,所以收了一些弟子来凑数量,免得到时候引起通天教主的不满意。

但是结果,元始天尊发现,凑了这么多人数,依然不够天庭要求的三百六十五位正神。

那么好吧,只有算计截教才能避免阐教十二金仙成为天庭打工仔的命运。

所以,从这时开始,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反目成仇已经成为了必然,是绝对没有调和的可能。

通天和元始反目成仇的原因很简单,无非是为了利益之争。

人阐截三教协商封神,本来老子可以成为一个中立派,那么他又为何和通天反目成仇呢?

首先,老子可以袖手旁观,不掺合通天和元始的纷争,但是他没有,偏偏还主动下山帮助元始。

首先老子便是在破十绝阵的时候借出太极图,之后又主动下山,和元始天尊一起以大欺小破了三霄的九曲黄河阵,要只是破阵也就算了,偏偏他们还杀了三霄。

当然,老子没杀三霄中的任何一个,最多也就把云霄压在玉虚宫麒麟崖下,杀人的都是元始天尊。

虽然三霄是主动下山阻拦了西岐,也算是有罪。但是,当通天教主因为愤怒摆下诛仙阵之后,这以前不算矛盾的矛盾也被勾了起来,而且老子还和元始一起联合西方教破了诛仙阵。

所以,通天教主和老子反目成仇也就顺理成章。

可能小伙伴都觉的,虽然老子和通天反目成仇,但他和元始应该还算是同一阵线的战友。

当然不是,经过几件事,老子和元始的战友关系也已经破裂,如果不是为了鸿钧安排的封神任务必须要完成,老子根本不想搭理元始。

老子与元始关系破裂的第一次。

当时十二金仙都被抓进了九曲黄河阵而削去了顶上三花。

此时,再无人是三霄娘娘的对手,元始来到了人间,他先到九曲黄河阵内走了一遭,但是他没有破阵,而是等着老子来。

原文描述,话说老子乘牛从空中而降,元始远迓,大笑曰:“为周家八百年事业,有劳道兄驾临。”老子曰:“不得不来。”

此时的老子的话中意思已经很明白了,他是被元始天尊给逼来了,他不得不来。

紧接着他们又有一段对话。

老子曰:“三仙童子设一黄河阵,吾教下门人俱厄于此,你可曾去看?”元始曰:“贫道先进去看过,正应垂象,故候道兄。”老子曰:“你就破了罢,又何必等我?”二位天尊默坐不言。

老子知道元始天尊有能力破阵,但他偏偏不破阵,故意等自己来,这让老子很不开心。说了这些话之后,他们两个就无话可说,很显然,他们关系并不是如想象中的那么亲密。

我们老祖宗有一句话,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看这图片老子那幽怨的小眼神!

元始自己都不想破阵,但却逼得老子和他一起去破阵。本来老子还想保持中立,谁也不得罪,但元始进入了九曲黄河阵,直接辣手摧花,杀了琼宵、碧霄,逼的老子不得不和他站在同一阵线!

因此,老子对元始天尊是很不满意的。

在封神大战时,老子迫不得已和元始天尊站在同一阵线,但是当封神大战过后,他们看似亲密无间的战友关系一定会破裂,甚至是反目成仇都有可能。

毕竟通天的截教覆灭了,剩下的便只有人道教和阐教,到那时便是他们二教在争夺天地气运!

或者,从一开始他们三人创立人阐截三个不同教派,就已经注定多年后他们会因为各自利益而反目成仇!

小刘侃封神,请关注!


小刘侃封神


利益,都是利益啊。

封神榜激发了三教纷争

不过,也不能说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三位圣人反目成仇,具体来说,是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有争斗,太上老君被裹挟站在元始一边,元始再拉上西方二圣以及陆压等仙人,多方合力,斗败了通天,最后瓜分了通天的地盘和门人子弟。

这事儿得先说封神的缘起,《封神演义》第十五回《昆仑山子牙下山》有所交代:一是阐教门下十二金仙犯了红尘之厄,要有杀身之祸;二是昊天上帝的天庭要遴选公务员队伍,“命仙首十二称臣”,仙首十二说法不一,有的说是阐教十二金仙有的说是所有仙人排在前面十二名的,反正就是实力最强的去天庭效力。

这两件事儿在一起,最受打击的将是阐教。所以阐教、截教、人道三教并谈,一起立了封神榜,既然说要十二个大臣,不如给你一下子凑齐365位正神,实行赛马机制,怎么赛马呢?又有两件小事,商朝要完蛋周朝要建立,姜子牙要出将入相,这两件事将成为上面两件大事的具体落地形式,“五百年有王者起,其间必有名世者”。

本来是元始通天斗法,老君被拉下水

这个事儿弄来弄去,最后因为小人申公豹的挑拨经营,成了阐教截教的对峙。看书中记载,傻白甜的通天教主,手下弟子众多,而且门槛低,所以从人到兽都有,法宝也多战斗力强,这一点早晚会成为阐教的威胁,地盘总是有限的嘛。元始天尊看准了这一点,借助这次封神大战,重新整合资源。

元始天尊最具战略眼光的是,与太上老君结成同一阵线,诛仙阵的时候,元始能破阵,但是不动手,就等老君来了,理由是“先师次长。虽然吾掌此教,况有师长在前,岂可独自专擅?”以传道度人为己任的老君,与世无争,弟子也就一个人,明白其中微妙,但知道天意如此,也不得不上了元始的车,所以在诛仙阵的时候,来了这一句有点牢骚的话,“你就破了他的罢了。他肯相从就罢;他若不肯相从,便将他拿上紫霄宫去见老师,看他如何讲。”

后来到了万仙阵,老君来的时候时候“周家不过八百年基业,贫道也到红尘中来三番四转;可见运数难逃,何怕神仙佛祖。”话里话外透着无奈,元始天尊的答话则是非常高明的,“尘世劫运,便是物外神仙都不能免,况我等门人,又是身犯之者,我等不过来了此一番劫数耳。”意思是天道如此,谁也不能豁免责任的,而且来这的都是我们的弟子,来这不过是渡劫而已嘛。说完这话,空气就沉默了,一直到二更时分,也就是起码两个小时没人说话。

不过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打到最后,渡劫的继续修行,上了封神榜的也有了去处,鸿钧老祖给三位圣人仙丹的时候说了以后不准再斗气,不然“腹中丹发实时薨”,破碎了的友谊也不好修补了。

也就是说,昔日同窗好友,有了自己的事业以后,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利益考量,凡人如此,被人想象出来的神仙也会如此吧。


何殊我


其实,《封神演义》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师出同门,为何最终变成仇人,被鸿钧老祖最终强喂丹药而重归于好,这个问题,很简单。

因为昊天上帝为三界新任主宰,可手下无人可用啊。三圣人创办的人教、阐教和截教大兴,尤其是截教,号称有万仙之多,你们三个不出血,谁出血啊。

人员相对较少的人教(就几个人)和阐教(还是有几百号人的),就联合起来,挤兑截教,让截教出大头啊。

对此,鸿钧老祖,乐见其成啊。正所谓树大招风啊,通天教主有教无类,座下各代徒弟一万多名,眼睁睁要看着这些徒弟,全部上封神榜,为昊天所用,他不甘心啊。

于是,封神大战里,九曲黄河大阵、诛仙阵、万仙阵接连上演,三位圣人,最后是打出了真火。

如果不是鸿钧老祖最后出现,收拾烂摊子,估计,我们生活的这方宇宙,可能会重启。除圣人外,剩下的生命,都玩完。


董江波


老子是人教教主,元始是阐教教主,通天是截教教主。

所谓的“教”,就是教化众生的意思,三位教主之所以能成就混元道果,全依赖于创立三教获取功德所致。

老子曾只身前往人间连续传道数月、数年,在即将结束传道时,向天地宣布成立人教,自立为人教教主,负起教化人族的责任,随即天降功德紫气加身,成就了混元大道。

虽然老子自诩为人教教主,但是并没有多少教中弟子,老子只有一个徒弟,无法在成就大道后继续履行教化人族的誓言和负起人教的责任,为了避免背起欺世盗名、骗取功德的罪名,好多关于人教的事务都是由阐教弟子代劳的,所以老子也就是太上老君与元始天尊的关系一直比较密切。

相反,元始天尊与截教教主通天的关系一直不是很好,本来三位一起在昆仑山洞府修行,元始因为不满于截教“有教无类”的做法,更嫉妒于截教教众的迅速壮大,时常在昆仑山洞府在老子面前对通天埋怨指责,通天不满于元始的数落,愤而离去,另择洞府,自立门户。

为了教门的气运和作为师兄的面子,元始处处有意打压截教,但是,作为天地间屈指可数的几位大神,元始也不能太过明显的暴露自己对截教的不满,更不能亲自动手去打压截教门徒,除了使用一些小计谋或由教中弟子去实施以外,如果遇到什么大动作,对阐教有利对截教不利的重大决断,元始往往都会前往拜访太上老君,由老子出面或者征得老子的同意或者老子默许不干涉,元始才会付诸实施。

截教有众多弟子在商朝为官,在与西岐的对战中,受到闻仲的邀请,有更多的截教弟子下山参战;阐教弟子姜子牙在西岐为相,带领西岐大军与商纣作战,阐教弟子在元始的默许下,有众多的弟子前往西岐协助姜子牙与商纣作战,为的就是在大战中多杀截教弟子,多将截教弟子送上封神榜,为本教门徒博取一线生机。

封神大战的发起,是可以明正言顺打压截教保护阐教的机会,元始当然会积极参与,亲自参战,当然也不会忘记自己的影响,不会忘记联络老子和其他大神与自己走到同一阵线。

元始与通天在封神大战中才真正的反目成仇。由于元始、老子、与西方教连手对战通天教主,通天与其他几圣也在此战中关系破裂。


今古杂志


神是天庭正职,对自己的分工是要负责任的!而仙是游离在天庭外的,逍遥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