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煤炭行业的投资逻辑

近两年随着供给侧改革的实施,煤炭行业迎来了多年不见的盈利高峰,但股价并未反映,反而跌跌不休。于是很多人质疑,煤炭是周期性行业,应该高市盈率买进,低市盈率卖出!事实是这样的吗?我们看看申万二级行业煤炭开采指数的走势与市盈率、市净率,起始点为2006年1月1日,样本够长了吧。很不幸,历史数据并不支持“高市盈率买进,低市盈率卖出”。唯一比较接近事实的一次是2016年,当时行业大部分企业陷入亏损,所以市盈率很高,如果当时买入,在2017年的小牛市中,会有一些收获。

市净率与价格走势更为相近,这个容易理解。因为净资产的变化很缓慢,所以价格与市净率几乎成正比。基于此,我们可以通过历史区间来判断是否高估。PB的最小值为1.02,出现在2014年6月份,目前为1.12倍,几乎是历史最低。这个数据,无论如何也不能说高估。但令人欣喜的是,与14年6月份比较,股价已经上涨了25%左右。未来也许还会看到,股价在涨,但估值在下降。

供给端

煤炭产量的增长依赖于固定资产投资,煤炭行业固定投资主要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投资,建设周期长达数年。2012 年来由于煤炭价格快速下滑,煤炭行业投资加速下滑,即便在煤炭价格已触底回升的 2016~2017 年,煤炭行业的投资增速分别为-24.18%和 -12.82%。投资产能释放尚需时间,因此,可以推断未来两到三年煤炭供给的释放将是非常缓慢的过程。

产能释放不足,库存也处于历史低位。前几年由于煤炭产能大幅扩张,产量严重过剩,导致库存居高不下。2016 年下半年我国采取“276”工作日、淘汰落后产能等去产能、限产量措施,煤炭的社会库存得以消化,2016 年、2017 年上半年社会库存分别下滑 30.07%、30.47%。

需求端

煤炭的下游包括电力、钢铁、建材和化工等行业,其中电力是最主要的烧煤大户。从发电量数据来看,18年1季度总发电量、火电、水电同比增长8.0%、6.9%和2.6%,17年增速分别为5.7%、4.6%和3.4%,火电整体表现亮眼。中长期来看,发电量与经济增速正相关,弹性系数平均达到0.68,表明即使国内经济再下滑,煤炭主要下游发电仍维持2-3%小幅增长。其他行业虽然增速有限,但总量仍将维持缓慢增长。

按照“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煤炭消费总量要从2015年的39.6亿吨增加到2020年的41亿吨,年均增长0.7%,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将从64%下降到58%。虽然增速有限,但指望煤炭需求出现大幅度下跌是不现实的。

煤价

从煤价走势看,现在处于“高位”,高达600多元,与2015年相比涨幅不小。但2011年煤价曾经在800元以上,现在的这价格真心不高。退一步讲,我们投资的标的是上市公司,而不是商品价格,成本端的控制更难反映企业的经营水平。虽然煤价还未到2011年的高峰,但目前的毛利率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当时。

进一步看三项费用率。随着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的控制,费用率总值也一直在下降。但有个例外,那就是财务费用率。2011年以来,由于煤炭企业大举借债扩产能,导致总负债一直上升,财务费用率从2011年底的1.57%上升到2018年9月的3.97%。近两年来,随着行业好转,煤炭的总负债趋于稳定不再增加,但财务费用负担依然很重。如果煤价能继续维持目前水平,企业能够产生盈利,那么未来的财务费用会进一步下降,利润继续增加。

此外,近两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很低,意味着未来的折旧摊销会减少,这也会增加净利润。

总结

煤炭确实是周期性行业,与宏观状况关系密切。但需求端,一直是稳定的,增速虽有下滑,但总量基本稳定。供给端,产能投资金额巨大,投放周期较长,容易出现波动,导致产品价格出现起伏。而从目前的数据看,煤炭新增产能有限,未来几年都不会有大的释放。所以虽然煤价看起来在相对高位,但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这样就保证了煤炭企业的利润会继续增长。从历史数据看,煤炭股票并未高估,更不存在所谓的“低市盈率”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