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当面夸你,背后说你坏话的人?

ONE万泉


我们一睁开眼就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有的人耿直,有的狡猾,有的真诚,有的虚伪,有的平和,有的暴躁,有的积极,有的被动,有的表里如一,有的口是心非,有的鸡肠鼠肚,有的宽怀大度,有的阳奉阴违,有的光明正大。面对各种各样的人,该怎样辨识你所接触的人呢?

有一句话说得好:“当面说我坏话的是我的朋友,背后说我坏话的是我的敌人”。我们都读过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应该知道哪些人总爱说奉承话,他们为什么说这些话?他们背后有什么玄机呢?两千对年前齐王懂得了这个道理,于是广开言路,招贤纳谏,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都为他效劳,一时间齐国成为当时最大的诸侯国。

另外,哪些大伪似忠、大真似假的假象要辨别出来,否则将被这些人折腾得筋疲力尽,或身败名裂。春秋战国时期管仲给齐桓公做宰相,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霸业。他病重期间,齐桓公在探望他时向他请教。管仲告诉齐桓公:“希望您疏远易牙、竖刁、常之巫、卫公子启方。”齐桓公认为管仲说的话有些过分了,没听管仲的忠言,结果第二年在齐桓公患病其间,他们便联合作乱,封锁了宫门,致使内外不通。齐桓公因得不到医治和饮食而死去。临死时他流泪叹道:“唉,圣人的预见实在长远啊,如果死者有知,我还有什么脸去见仲父呢”?

还有,我们有听美言的能力,更要有听真言的勇气,不能回避。否则,会裹足不前。这使我想起了台湾作家柏杨讲的一个故事,美国有家公司,派他公司里面的一个职员,到欧洲考察,考察了几个月回来之后,向他的公司当局提出一份报告。报告上说,欧洲无论在技术方面、管理方面,都非常的落后,比不上美国。这份报告大概写了一两百页,呈送到董事会,董事会立刻通过一项议案,把这个职员开除。董事长说,我们教你去考察的目的,是教你发掘欧洲的长处,不是教你发掘他们的短处,我们的长处用不着你发掘,不需要你提醒,我们需要的是了解他们比我们强的地方,需要发掘我们自己的缺点,然后才可以改进,我们不听自我歌颂的声音,这种声音听多了,会使我们麻木陶醉,会使我们的产品品质降低,会使我们的公司倒闭。

  这个故事应该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正是因为常听美言,使我们麻木陶醉,阻碍了前进,堵塞了言路,成为了“寡人”。

因此要能通过现象看本质,从而决定怎处事。“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谨记心间。听进美言,也能听进“忠言”。





明月入怀618


在我们生活之中通常会有这种共识:那就是当面夸你的话不一定是真的,但是背后讲你的坏话大多不是假的,因此如果遇到当面夸背后毁你的人,那么在自省的同时,也要对此类人进行必要的防备。所谓的自省则是对于自己的行事或为人进行重新审视,因为被人当面夸奖是每个人都乐于体验的一种感觉,这种夸奖不论是真心实意还是虚以为蛇,都能够给人带来短暂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此乃人之共性,因此,通过自省去重新判断一下,自己所得到的赞扬和褒奖是否名副其实,进而再去辨别背后说话之人的动机和心理,通常来说,对于背后说坏话的人有很多不同种的理解,有的人是出于比较阴暗心理通过编造一些东西对你进行诋毁,进而想达到抹黑你的目的;有的人是因为嫉妒心理对你所取得的成绩而说一些与你自身实际情况相去甚远的坏话;有的人也许会是出于附和说了一些貌似有口无心的坏话;甚至有的人处于情感倾斜或者情绪波动之时的下意识的“信口雌黄”,当然了,如果不是你亲耳所闻,通过其他人的转述,更有可能因为转述之人的立场和观点而造成有人背后说你坏话的情况。因此,无论出于什么情况,无论你在各个方面均已做到尽善尽美,这种背后说你坏话的人都会时不时的出现,那么在最大程度上的去对听到的坏话进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便好了。


林溪看世界


对于这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小人,就得好好给他治治病,好好回报他才是。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身!如果这个小人实力跟你相当或者比不上你,那你可以还击的他无地自容。如果这个小人是你领导或者上司,那你就要考虑一下是否能把他一次性搬倒,如果不能,那就继续隐忍做好自己,收集机会等待时机把他搬倒吧。当然等待的过程很痛苦很无奈。。


浮生P


这大概是时代的产物吧。我们老祖宗留下一个成语“口蜜腹剑",就是对今天讨论的这个主题最真实的写照。“当面夸”是为了迎奉“你”的内心需要,而“背后说”是为了寻求自身的心理平衡。谁都不傻,把别人当傻子的人,自己又能得到什么呢?当个傻子也挺好,至少不会活的那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