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很多地方都在招聘教师,低门槛招聘真的好吗?对此你怎么看?

班主先生


目前全国各地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比较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由于各地域农村地域中小学教师师资力量不足,数量明显短缺,严重制约了农村地域中小学教育的发展;虽然在一些地域中小学按照教育局和人社局对事业单位职工编制的规定,在教师编制数量中来看,农村地域个别中小学教师数量(编制)满员甚至超编,但由于学校教师职业的更新速度缓慢,一些农村中小学教师年龄普遍比较大,已经不能胜任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个别教师还没有到退休的年龄,身体健康状况不允许带课,只能在学校后勤工作在岗,这是基于这种原因,部分地域农村中小学教师数量严重短缺,必须要为农村地域中小学招募部分优秀高校毕业生,为农村地域中小学教育事业输入新鲜的血液。

对于教师的招募考试,是通过各种形式的统一考试和实施面试来综合录取的,在录取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统一依据成绩择优录取,考试过程实施规范,录取结果公平公正,制定的录取标准合理,三支一扶招募计划实施方案符合国家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并不是像问题中所描述的低门槛录取,相反,三支一扶招募考试计划近年来报考考生人数比较大,但录取的比例很小,竞争激烈。

目前全国各地解决农村地域中小学教育师资力量的主要方式有:由省人社局部署组织的国家“三支一扶”招募考试、由地方市人社局组织的“四支一扶”教师招募考试、由地方人社局和教育局组织的针对师范类毕业生中小学教师考试招考、由各省市与地方对公费师范生直接引进等。

1.全国各地根据本省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结合教育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指导意见,一般在七月份左右由省人社厅统一部署,由各地方人社局组织,向高校毕业生中招募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中小学任教服务的“三支一扶”招募考试;

2.地区人社局同样会根据本辖区内区县内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由市人社局和市教育局联合发布公告,面向各区县高校毕业生中招募到农村地域中小学支教服务的教师,具体实施招考过程由市人社局和市教育局组织执行,招考的支教最后分解到各区县;



3.而区各县根据本县师范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也会组织统一的教师招考考试工作,具体考试科目内容主要以中小学各科文化课内容为主,试题难度与高考难度相当,报考的毕业生被录取之后,依据选择报考的学校和科目被分配到各学校从事本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

4.所有三支一扶和四支一扶招募考试录取的支教教师在农村地域中小学三年服务期限满之后,只要本人意愿继续为农村地域教育事业服务,一般会转正为正式的事业编制公办学校的教师。


5.至于对引进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根据公费师范生合约规定,必须要在农村地域中小学从事教师职业至少六年以上。一般由地方人社局和教育局直接引进本区县内的生源地公费师范生,但必须要求毕业生在毕业之际取得毕业证书。

社会上部分人对教师师资水平持怀疑态度,这是不正确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岗位上,主要要看教育教学工作的态度,当前各校对教师不断加强管理,对教师队伍制度不断趋于完善。学校制定了各项措施,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教育局也会不定期的对各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督导活动,每学期期末会对各学校教育教学进行统一检测考试,针对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成绩,来作为年终考核和评优选先的依据。


时光匆匆微微甜


其实教师招聘以后门槛会越来越高,而且会越来越难。一方面是国家对教师这个职业的重视,另一个方面也经济发展有关系。当然还和教育资源需求有关系,一般需求大的地方肯定门槛会稍微低一点,但是真题还是门槛较高的。

所以,你说的低门槛招聘应该是这几年的现象了,以后会越来越少。珍惜吧,能考就考。

看下,南京教师招聘的条件吧,这次2019年南京教师招聘四城区招聘800个教师,基本上条件如下:

应聘人员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职业道德;具备正常履行岗位职责所需的身体条件;热爱教育事业,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一)报考《2019年南京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公开招聘教师学科(专业)需求信息表1》中相应岗位的人员须符合下述条件1或2。

1、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合格毕业生、符合学科(专业)需求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

(1)2019届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尚未初次就业的2018届师范类本科毕业生;

(2)2019届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硕士研究生年龄在30周岁以下,应为1989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年龄在35周岁以下,应为1984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

(3)2019届非师范类本科毕业生限报考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岗位;

(4)2019届南京生源免费幼儿师范男生按有关政策执行。

2、符合学科(专业)需求,获得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且已取得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书的国(境)外留学人员[硕士研究生应为1989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应为1984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曾以留学人员身份报名参加过南京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和四城区(玄武区、秦淮区、建邺区、鼓楼区)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的不再参加本次招聘。

(二)报考《2019年南京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公开招聘教师学科(专业)需求信息表2》中相应岗位的人员须符合下述条件。

1、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

2、具备5年及以上的学校教学工作经历(医学影像岗位只要5年相关工作经历即可);

3、报考土木工程、电气自动化岗位需获得省级及以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及以上奖项;报考语文、数学、生物、政治、历史岗位需获得所应聘学科相关的县级以上“学科教学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等学科称号,或在设区市及以上教育(教研)主管部门组织的教学竞赛中获二等奖及以上奖项;

4、年龄在35周岁以下[1984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具有中级职称的,年龄放宽至40周岁[1979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具有高级及以上职称的,年龄可放宽到45周岁[1974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

报考《需求信息表1》、《需求信息表2》中岗位的应聘人员,均需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2019届毕业生及国(境)外留学人员须在2019年8月1日前获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应聘:

1、现役军人、普通高校在读非应届毕业生;

2、尚未解除纪律处分或者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人员、刑事处罚期限未满或者涉嫌违法犯罪正在接受调查的人员;

3、应聘人员与招聘单位负责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或者近姻亲关系的,以及应聘人员与现有在岗人员存在上述关系,到岗后又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

4、国家和省另有规定不得应聘到事业单位有关岗位的人员。

总结下来:应届师范毕业生,研究生专业与报考学科相同,五年工作经验的优秀学科带头人等等这些门槛都不低。以后只会越来月多的招聘像南京的这个招聘一样。

关注公职考试,关注南京中公教育(njzhonggong)微信公众号。


南京中公教育


越贫困地区越招不到优秀毕业生,只能招大专或三本的特岗教师,这些人只能安排小学,根本不敢让他们教初中。2009年实施特岗教师以来,县一级学校越来越难补充优秀教师。可以说曾经的师范师专生仍是县级教师队伍的骨干和主力,最年轻师范生也将40岁了,县一级教师队伍己是青黄不接。

我县最后一批分配的师范生毕业于2000年,其大多数是中考成绩中上等优秀毕业生。恢复师范院校带编制包分配制度,坚持本地培养,本地使用的原则,每年按当地三年或四年退休教师数招收公费师范生,既能保持优质师质,又能为县一级教师队伍招到和留住人才,这才是振兴乡村教育正确之选。

20年前村里出一个师范生都是全村人骄傲。现在听说本村出来的特岗教本村学生家长坚决要求转学,这是一位农村学校校长说的。

特岗教师计划己将10年真该停了,除了解决一些专科生就业,对振兴教育无任何意义。如果好,省市一级咋不留,为啥全分配我们县城和农村。正是家长对教师的不认可才导致择校和生源流失,既加重家庭教育负担,又进一步扩大县城生源流失。


飞笔迅藏


你好,我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工作人员,常年负责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我可以回答你这个问题。

事业单位人才招聘也是和企业一样,有着市场化的优胜劣汰的选择。工资待遇好、医疗教育资源优厚的发达地区,其招聘门槛自然就高。而经济发展落后、各项资源优势不明显甚至落后的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度就弱,对人才就没有集聚效应,这样的地区招聘门槛就低。

事实上,降低招聘门槛是无奈的选择。我们所在的四线县城,工资待遇、人文环境、经济发展完全被苏南发达地区盖过,我们曾经也试过招聘硕士研究生学历,但是现实情况并不理想,很多岗位计划遭到核减甚至取消。几番摸索下来,我们起初的条件设置为师范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现在取消了师范类的限制,只要求你有教师资格证就可以。就是在这样的宽松条件下,每年的岗位招聘计划仍然浪费几十个。而退休教师的数量是逐年增加的,一些未退休的老年教师仅能从事一些教学辅助工作,已经不能上课,这就造成了师资力量的严重紧缺。

我们有着清楚的定位,着重构建的是金字塔式的人才梯队模式。高端人才、优秀教师靠抢,简化程序,每年提前开展校园招聘,去争夺人才。普通人才是经过正常的笔试、面试的公开招聘程序。

说到底,还是地区发展不平衡导致的教育资源不均衡。


90后五线县城叙述者


不好,这是不重视的表现!教师行业关系民族未来要严格把关!最低是研究生学历,党员,应届,高尚情操低工资低待遇工作量大愿意无私奉献青春的,其他免淡,有都是!


春晓晨阳


我咋没看见地门槛呢,现在招2019应届毕业生的很多,要求教育部6所的,免费师范生什么的。还有年龄限制,这样社会人员情何以堪。


用户1557953983378


不好,孩子是未来,需要有爱心,高水平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