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与火之歌——俄罗斯和西方国家加强北极军事部署

北极虽然已经入冬,天寒地冻,但因为人类的到来,这里又非常的“热”。

2018年9月24日,俄罗斯北极特遣部队抵达科捷利内,进行了棱堡岸防导弹系统的首次试射。北方舰队司令尼古拉·叶夫梅诺夫表示,导弹成功命中60多千米外的海上靶标。他证实,棱堡部队已经做好在北极地区有效执行战斗值班、保卫俄罗斯岛屿和沿海地区的准备。

在俄罗斯公布首次在北极试射棱堡导弹后不久,10月19日,美国海军核动力航母哈里·杜鲁门号及护航舰艇跨越北极圈,参加于10月底在挪威北部海域举行的“三叉戟”演习。美海军新闻处称,此举是为了“展示美国海军的机动性和硬实力”。这是自1991年小鹰级美国号常规动力航母进入北极圈后,美国航母近30年来首次进入北极海域。

这是俄美在北极博弈的一个缩影。在美俄关系下行的背景下,北极正成为两国博弈的“战场”,并将影响俄罗斯北极战略和军事部署。

冰与火之歌

俄北极战略调整

在2017年俄罗斯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2周年阅兵式上,俄罗斯极地部队人员和装备方阵首次亮相。与传统墨绿色的俄制重装备相比,“通体雪白”的俄极地部队重装备在阅兵式中非常显眼。

美媒分析称,北极武器装备和北极作战部队首次参加红场阅兵显示俄罗斯正向外界发出信号:在涉及北极利益时,莫斯科不会退让。战略问题学者科诺瓦洛夫表示,随着众多国家在北极地区的活动日益活跃,俄罗斯的北极利益受到挑战:“如果别国想对俄罗斯所认为的主权地区分一杯羹,俄罗斯肯定会回应,做出反击。”

在冷战期间,美苏就非常重视北极的战略地位作用,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但这一期间的争夺更多是停留在核武器部署领域。北极是美苏之间距离最短的地区,在这区域部署弹道导弹核潜艇,卫星侦察不到,声呐探测不着,是核武器投射的理想场所。冷战结束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冰盖加速融化,使得北极地区自然资源、航道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对北极的争夺逐渐成为地缘政治竞争中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08年估计,在北极地区总资源量4120亿桶石油当量中,俄罗斯的北极海域占有2400亿桶,并且俄罗斯北极大陆架面积约占俄罗斯大陆架总面积的70%左右。海岸线绵长,几乎占到全部北极地区海岸线的一半以上,从西向东包括6个海域:巴伦支海、伯朝拉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楚科奇海和东西伯利亚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蕴藏量占俄大陆架油气资源总量的87.5%,其尚待发现的油气资源约占世界油气资源总量的20%,其中天然气资源量约占2/3,石油资源量约占1/3。在航道方面,冰盖逐渐融化后,北冰洋上将出现新的航海通道。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研究员斯科特·博格森认为,跨北极通航可以帮助运输公司减少最高可达40%的航运距离,在能源成本价格不断攀升的今天,这将意味着节省大量的运输费用。

2018年10月19日,美国海军核动力航母哈里•杜鲁门号跨越北极圈

虽然7月份在赫尔辛基举行的“金特会”对日益下行的美俄关系一定程度起到了止跌的作用,但在“通俄门”、美俄中东竞争等问题的影响下,美俄关系并未出现明显的改善。特朗普2017年底到2018年初的3份重要战略报告(《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美国国防战略报告》《核态势评估报告》),都将俄罗斯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由于两国存在不少结构性矛盾,关系短期内大幅度改善的可能性很低。在这种背景下,俄罗斯加强对北极地区的控制趋势开始显现。加强对该地区的控制,可以让俄罗斯获得更多战略纵深的趋势,缓解以美国为首北约带来的战略压力。

俄积极加强北极军事部署

2017年,俄罗斯军方公开了一组“北极三叶草”军事基地照片,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该军事基地位于北极圈内的弗朗茨约瑟夫群岛上,是俄罗斯开发北极的“桥头堡”。据称,“北极三叶草”能起降多种战机,包括装有核弹头的远程战略轰炸机。俄罗斯还计划向这一地区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和防空武器,成为一个具备综合防御能力的军事基地。这是俄罗斯加强北极军事部署的一个例子,分析认为,俄军方向全世界公开“北极三叶草”基地,不仅是对俄罗斯北极战略的力量展示,更是克里姆林宫突破西方战略围堵的强势宣言。

观察俄罗斯北极军事部署可以发现,俄罗斯正将越来越多的武器部署于北极地区或者进行相应的训练,此外专门研制适应极低气候作战的武器,呈现出专门化、体系化和精确化的特点。

近期在北极首次试射的棱堡是俄罗斯研制和部署的第四代岸基反舰导弹系统,最大的技术特点是系统集成度高和控制范围广。该导弹是俄新一代超声速反舰导弹的代表作之一,采用冲压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接近马赫数3。棱堡导弹采用复合制导方式,命中精度达到4~8米。导弹有两种飞行模式:低空飞行模式,导弹的飞行高度离水面15米高度以下,最大射程120千米;混合飞行模式,导弹先在1.4万米高空飞行,接近目标后再将飞行高度降至9~15米,并开启主动制导雷达对目标发动攻击,最大射程300千米。

据俄罗斯《消息报》此前报道,棱堡岸基反舰导弹系统由车载装置和岸舰导弹两部分组成。车载装置包括4辆K-340P发射车(每车配备两个发射筒)、1辆或2辆K-380R指挥车、1辆战备执勤保障车和4辆K-342R运输-装填车。发射车、指挥车等的数量可根据要求进行调整,可选设备还包括岸基雷达瞄准系统、观测直升机等。

该导弹在2010年入役,目前俄军各个战略方向均换装了这种导弹。2016年11月,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表示,棱堡岸基反舰导弹系统完成了对叙利亚内陆地区目标的打击。这是俄罗斯首次在叙利亚作战行动中使用棱堡岸基反舰导弹系统,也是该导弹系统诞生之后的首次实战。此次实战表现了棱堡导弹的多用途能力,不仅可以用于攻击水面舰艇,还可以“客串”对地攻击的导弹。

俄罗斯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导弹巡洋舰

俄罗斯在北极试验和部署棱堡岸舰导弹,一方面是为了检验这种武器在特殊气候下的作战能力,一方面有助于增强对北极的控制能力。据称,一个棱堡导弹连就可以保卫600千米的海岸线。该武器系统可以和诸如道尔-M2DT和铠甲-SA两款防空系统等专门针对极地作战武器一道,组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北极作战体系。

两款防空系统都使用名为DT-30PM铰接式履带全地形运输车。该车是专为在沼泽、雪地和沙地等环境中移动而设计的车辆。车辆配备了1台710马力的V-46-5型柴油发动机,零部件都经过了防寒处理,并且装有加温器,可在零下30~50摄氏度的严寒下工作。DT-30PM可以50千米/小时的公路速度和5千米/小时的水上速度行驶,行程可以达到500千米。由于该车具有良好的越野能力和极地冰层机动能力,能够在北极复杂的气候条件以及完全没有道路和远离保障基地的情况下,轻松翻越冰山,执行相关任务。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改装扩展性,在其基础上可以集成防空武器、火炮等。

除了地面部署武器,俄罗斯近年来还加强了北极军事基地的建设。2013年9月,俄海军北方舰队启动了新西伯利亚群岛军事基地恢复工作。同时,以导弹巡洋舰彼得大帝号为首的10艘俄军军舰,在4艘核动力破冰船的伴随下,完成了跨北冰洋的航行。2014年12月,俄罗斯宣布成立北方舰队联合战略指挥部,隶属于俄罗斯总参谋部和国防部,主要目的是保护俄罗斯在北极的利益,以及该地区的军舰、民船以及自然资源安全,北方舰队、北极旅、空军和防空部队都将被编入该机构。

北极军事博弈或趋向激烈

10月,北约举行了自冷战结束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联合军事演习——“三叉戟”。演习于10月25日—11月7日举行,期间将动用来自30个国家的4.5万名士兵、多达1万辆汽车、130架飞机和70艘舰船。“三叉戟”演习在北约一直扮演着“纪录创造者”的角色。在2015年举办时也曾号称“近10年来最大规模军演”,演习地域涉及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以及地中海和大西洋,参演人员达3.6万。

除了“三叉戟”演习,北约近期还在乌克兰举行“晴空2018”多国联合军演,该演习于10月8日—19日在乌克兰举行,是乌克兰自独立以来举行的规模最大的多国联合演习,共有美国、英国、比利时、丹麦、爱沙尼亚、荷兰、波兰等9国950名军人参与。美国军队派出了F-15战机、C-130运输机等参演。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军演是美国空军F-15D战斗机首次降落在乌克兰空军基地。“晴朗天空2018”演习科目主要为空对地作战,包括空中拦截和近距离空中支援,以及空中机动作战、航空医疗运输、网络防御和人员救援。

以杜鲁门号为首的航母编队将首次参加该军演,人员数量将达5000人。此前,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柯蒂斯·斯卡帕罗蒂称,北约大规模军演“三叉戟”将展示北约遏制俄罗斯的能力。俄罗斯外交部指出,“三叉戟”军演具有明确的“反俄倾向”。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更是表示,北约的军事活动达到了冷战结束后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对俄罗斯的军事威胁日渐增强。

美国航母近30年来首次进入北极海域,可以说是美国加强北极军事部署和存在的明确信号。

“三叉戟”演习在2015年举办时也曾号称“近10年来最大规模军演”

就在演习期间,美国媒体报道称,北约重新启用了冰岛的一座航空站,以便美军部署反潜巡逻机,追踪据称“活动日益频繁”的俄罗斯潜艇。美国这座重启的军用航空站位于冰岛西南部凯夫拉维克民用国际机场内,美国对航空站内的设施进行了改造,以便美军在北大西洋和北冰洋部署P-8A反潜巡逻机。据美国媒体报道,北约战机大约每隔1天从这里起降,跟踪俄军潜艇的动向。美国曾于1951年与冰岛签订防务协定,以凯夫拉维克航空站为基地,保障北约部队在北大西洋的航空安全。2006年,北约军事重心转移,这座航空站随之停用。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未来还可能在这一基地部署MQ-4C海神无人机,该机与P-8A配合可以大幅增强对任务区域的监视能力和反潜能力。海神无人机全长14.5米,翼展39.9米,重14628千克,最大航速610千米/小时,飞行高度18000米,最大航程15186千米,最长滞空时间30小时。飞机翼展和体型均要超过波音-737客机。海神无人机配备了雷达、光电等完善的探测设备。其机体下方的雷达罩内安装了型号为AN/ZPY-3的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系统,探测距离约370千米。机头下方安装了雷神公司研制的多频谱目标截获系统,该系统集成了红外热成像搜索仪、可见光摄像系统等多种光学传感器。除了雷达和光电探测设备,该机还安装了电子侦察设备,可自动跟踪识别海上舰船发出的雷达、通信设备发出的无线电信号。

P-8A反潜巡逻机和海神无人机都装备了先进的数据链,P-8A可以实时获得无人机的侦察信息。从2018年开始,高空海神将与低空P-8A反潜巡逻机一起,实现无人机与有人机界面无缝整合,高空巡航与低空飞行根据需要可同时进行。美国海军人士透露,海神服役后,将执行每周7天、每天24小时持续监视任务。这一任务需动用4架飞机:1架在空中,1架在返航,1架在地面待命,还有1架备用。根据美国海军规划,2032年之前,美军将在全球5个基地完成海神无人机的部署,与117架P-8A反潜巡逻机一起,实现覆盖全球目的。

北极地区是俄罗斯核潜艇活动的重要区域,俄北方舰队装备了大量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和攻击型的核潜艇,美国在北极地区部署先进反潜巡逻机目的不言而喻。

除了美国,北约另一个重要成员——英国也加强了对北极的军事部署和存在。英国国防大臣加文·威廉森于9月30日发布了新版国防部北极战略,宣称当前这一地区日益增加的机遇与威胁。新版国防部北极战略将把北极地区置于英国安全的核心地位。据悉,目前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每年在挪威开展寒冷天气训练,2019年将派出800名队员。作为新版北极战略的一部分,海军陆战队将与挪威开展长期联合训练,同时与挪威的国防战略进行整合,从而为英国军队提供了独一无二的与关键盟友共同训练的机会。2018年,英国皇家海军的潜艇10年来首次与美国海军共同参加了“冰原演习”,同时作为新版国防部北极战略的一部分,未来几年英国皇家海军还将增加常规冰下部署的次数。

结 语

在北极地缘战略地位凸显,以及俄罗斯和西方关系下行的背景下,俄罗斯正增强北极的军事部署,加强对该地区的军事控制。同时,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则通过集体行动,也加强北极军事部署和存在,北极的军事博弈将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