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穿青人为什么不算?

halo先生唉


中国目前有55个少数民族,其实我国在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报上去的民族有400多个,调查时发现有很多是一个民族只是地区不同叫法不一样,有的是同族的分支后裔,更多的是和汉族混居后的变种,自己的民族特色不强,所以最后划分方法是有历史查证的、相近似的合为同一民族,最终确定了55个少数民族,但有很多还有争议的民族暂时未定,但仍享受少数民族待遇,比如穿青人。

图为第一代身份证时,穿青人的民族填写为“青”。

我国对于少数民族的定义有几个硬指标,民族祖先必须有可考证的文献记载,独有的民族文化,比如文字、语言,有独特的民族风俗,比如生活习惯、服饰、、饮食、节日、祭祀等,而穿青人本是汉族迁往贵州的移民,经过几百年的混居后,形成了汉族和西南民族混合的种族,独立的民族指标不强。

图为穿青人第二代身份证。

所以现在主居贵州西部的穿青人,其祖先是土人的记载和考证的史料不相符,很多都对不上,而能对上的是明朝以后的汉人后裔和西南少数民族杂居后形成自己的生活方式,但很很习俗也都来源于其它民族,虽然现在穿青人达到了80万,尽管穿青人民族意识很强,但这些都是后来形成的,但还够不上独立民族标准,和穿青人情况相同样的还有很多,所以都称为人,不称为族。

图为摩梭人身份证。

现存形成独立民族群体,但未受官方承认的称为未识别民族,有穿青人、大兴人、僜人、摩梭人、革家人等等,这些民族群体虽然未被认定为独立的少数民族,但仍享受少数民族的特权。


图文绘历史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实际上在56个民族之外,还有一些民族识别待定或者存在争议群体,他们很热衷于将自己申请为“第57个民族”,其中最为活跃的要属贵州的穿青人。他在第二代身份证上民族一栏写的竟然是“穿青人”,这“穿青人”三个字不是一个民族的族名,而只是一个群体名称,为何会出现在身份证上的民族一栏呢?

穿青人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毕节市、贵阳市、安顺市、六盘水市、黔西南州、黔南州等六个市(州)所属的二十多个县(市、区),他们人口大约有约六十七万人。他们的传统服饰尚青色,在历史上被叫做“穿青人”。解放后,穿青人要求承认其为少数民族,但一直都存在着争议。

1955年,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派人来到贵州,对穿青人的民族成分问题进行调查。以费孝通教授为首的调查组通过对当地部分穿青人的家谱、墓碑记载以及传说的调查,认为穿青人是明朝汉族征南将士与当地土族的后代,他们是汉人而不是少数民族。但此结论一出来,穿青人立马炸了锅,强烈要求将自己认定为少数民族。当时,为了民族大团结,虽然维持了原有的结论,但在身份证民族一栏可以填写“穿青人”,同时享受少数民族的待遇。



关于穿青人的民族界定的问题成为争议问题,虽然暂时搁置,但最终还是要解决的。在1984年,贵州省民族识别办公室重启穿青人民族认定工作。1985年3月,贵州省民委有关人员带着这份报告向国家民委汇报,要求将穿青人识别为单一少数民族,最后还是被否定,维持其为汉族的结论。随后,相关部门指出先维持现状,即:凡已经按少数民族对待的仍按少数民族对待,填写民族成分时原来怎么填写仍然怎么填写。

而到了2003年,相关部门曾要求穿青人在身份证的民族成分的填法时要填“汉族”,但这引起了穿青人的不满。后来,相关部门研究决定对穿青人按照凡已按照少数民族对待的仍按少数民族对待,填写民族成分时原来怎么填写仍怎么填写’的原则,在办理居民身份证时,采取一种过渡办法,可填写为“穿青人”。

至此,穿青人依然可以在第二代身份证的民族成分上填写“穿青人”,享受少数民族待遇。实际上,穿青人无论是归为汉族,还是“穿青族”,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民族大团结,携手共进,才是重点。各位,你们说呢?


密探零零发


以前有个同事,从来没觉得他有什么不同,后来一次出差买票时看到了他的身份证,才发现这家伙的身份证民族一栏写着“穿青人”。他倒是没有觉得有什么不一样,很大气的说我也是汉族,我们是汉族的一个分支。

后来,我还专门去了解了穿青人的历史,他们的确是汉族的一个分支。有些自媒体为了赚眼球,说穿青人是中国的第57个民族,这是不准确的。虽然穿青人也曾有过类似诉求,但据我所知他们对于汉族的认同感还蛮强的。

我们国家少数民族众多,虽然号称有56个民族,但在56个民族之外,还有一个数据库叫“未识别民族”,穿青人就在未识别民族之列。此外还有僜人、八甲人、克木人等。属于未被官方认定为独立民族的特定群体,因为他们的历史、习俗等都与某个民族有不少的联系,往往被视为某个民族的特殊分支。

穿青人主要分布在贵州西北地区,对于这个群体的来历,很多人都从网上有过了解,他们是明朝征讨云南的军队与贵州当地人结合所生的后代。因为他们是汉人的后代,保留了很多明朝汉族的习俗,他们不被当地少数民族接纳,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由于当地地理原因,相对封闭,这种习俗一直被保留了下来,没有像主流汉族那样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吸纳各种少数民族因素,因此相对于主流汉族来说他们反倒显得落后,他们反倒成了非主流的少数。

当然,穿青人也并非是完全纯真的古代汉文化,因为他们本身就不是完全纯正的汉族血统,是汉族与当地少数民族通婚所生。他们也介绍部分少数民族的文化影响,只是相对现在的主流汉族来说,杂质更少一些而已。

目前,国家对于穿青人采取的是过渡时期政策,原来被作为少数民族对待的,仍然享受少数民族待遇。身份证上愿意写汉族的写汉族,愿意写穿青人的写穿青人。


凡尘往事


本人就是网红穿青人。



Trister2681


以身边“穿青”同学的角度回答,,不喜勿喷。

首先,根本没有本民族语言文字,,他说的就是贵州话;

其次,衣食住行与汉族无异;

最后,也可谓最重要的,抢着说自己是少数民族就是为了民族照顾,他自己也说了为了高考加分。


你说啊那少年


穿青人,人口67万,归为汉族,为明朝初期随军队迁入贵洲的民户与当地土著融合的后裔,服装喜黑色,当地称黑为青,故"穿青"。被归为黎族的里民人,性质与穿青人一样,实为穿青人的一部分,不同之处在于迁入地不一样,融入当地的土著民族不一样而已!


老翁历来是布衣


民族和民系要分清,五十六个里面,大部分是民系。硬凑出来的五十六个。


加油才能前行


穿青族(也叫穿青人、青族及川青族),是一个主要分布在贵州黔西北地区,人员相对集中的少数民族。由于多次考察所遗留的疑问,穿青族暂不在我国56个民族中,其身份证上所注民族为“穿青人”。


流淌的乐曲


云南穿青人是明朝驻军的后裔,仍然穿着明朝的服饰,他们的服饰才是正宗的汉服,其他所谓汉服都是假货。穿青人本来就是汉族,是其他地方的人改变了。


山青水秀人家


穿青人,是明朝守边军人的后代,至今还保留着明朝的生活习惯和服饰,应属明汉族群体,这几年穿青人一直在努力争取自已的汉族身份,好象国家有关部门以介如调查认定,我想结果也应快出来了吧,祝愿他们的愿望得以早日实现。穿青人是待认定群体,所以他们至今仍以穿青人的身份等待国家相关部门对他们的认定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