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女子图鉴》结局;职场何处不相逢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充了优酷会员并且一路追到结局的。虽然该剧受到的诟病不少,并且阐述的是陈可怎么通过男人一步步成功的。但是在笔者看来,也同样引发了我们一些深层次的思考,不会剥离他的艺术性本身,比“手撕鬼子”强的不是一百倍。电视剧的结尾,陈可最终跟“投资人”走到了一起,并且最终走到了创业的道路。这似乎是与我们现在的大背景相符的。从2008年到2018年,陈可的十年,也是她从身心从女孩蜕变到职场女性的行为,与生理无关,我们单说从眼光及审视问题的角度,已经对于自己未来前途的判断,都已经不同了。

承诺与平台,随时都可能“坏菜”

  在结尾的时候,剧本隐隐约约暗示了现在的“大环境”,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你面临着公司突发性的人员调整,以及伴随着像女性更年期一样的“中年职业瓶颈”。不要等到老板说,“40岁了、35岁了,自己应该走了”。你的危机感是不是已经隐隐凸显了,论容貌、论颜值,你拼不过那些“当红网络女主播”,论运气,你也拼不过“加了好老公”的顾映真顾总。在职场中,特别是女性求职者,不要轻易相信什么所谓的承诺与平台,你自己没有清晰地想法与过硬的本领,你所谓的“风生水起”随时都可能“坏菜。到时候你是逃不脱回家”相夫教子”的命运。这部剧其实隐约映射了“女性回归家庭”、“归回本真”这样一个主题;但从另一个侧面说,没有了工作的庇护、没有了男人的滋润,陈可显然显得苍老了很多。还有有个懂她的妈妈……

十年之间,你拼凑的是一条“脉”

  都说是“十年磨一剑”,影片结尾做了一个大大的剪辑,回顾了陈可这些年来所走过的点点滴滴。在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其实你的努力可能“分文不值”,但是你的努力让别人看到了,也是有价值的。在影片的结尾,不管这些人曾经经历了什么,他们对陈可又做过什么,但是出于对陈可创业的支持,又都走到了一起去支持她,支持她的这份事业。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说在职场奋斗的越久,其实是自己职场口碑的积累,让别人说你好,而不是自己“夸夸其谈”;十年之间,你是积累了一条“脉”。

能看得见未来,就不惧怕现在

  人们对现在的恐惧,很多时候是来源于对于未知世界的不可预测。其实职场生涯也如此,如果说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倦怠感陡升,那么人到中年,就是一种无以名状的恐慌感。自己出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未必还做的好),这也不会,那也不会。其实我觉得职场人在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挖掘并放大自己“未来的样子”,你能看得见未来,就不惧怕现在。